某些口口相傳的老話,卻是專坑老年人的「謠言」

2020-12-22 西安發布

有一種神奇的存在,它不常活躍,但每每出現都會有一些「重大發生」。

它充斥著家長裡短、美食美景,樸實無華的外表下又暗藏著年代與年代之間的代際之爭。

它就是——「相親相愛一家人」家庭群。

那些所謂的「重大發生」不過是諸如「震驚、真相……」等等文體,而正是這樣一些被我們看上去有點無釐頭的「謠言」,卻被無數長輩們所深信不疑。

圖片來源:丁香醫生設計團隊

接下來,我們就來盤點一下經常出現的那些「養生誤區」,請隨時做好接受如下消息的準備。

圖片來源:丁香醫生設計團隊

一、只吃素不吃肉

很多長輩,尤其是本身就有「三高」困擾的,會認為吃肉會導致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加重,而選擇吃素「養生」。

但事實上,保證一定量的脂肪攝入,有促進脂溶性維生素吸收、維持體溫、保護臟器等作用。

一直不吃肉,反而會缺乏優質蛋白的攝入,容易出現很多嚴重問題。

比方說貧血:

肉類中血紅素鐵含量豐富,是造血的原料,吸收利用率也高。如果總是不吃肉,又沒有專門補鐵,很容易導致最常見的貧血——缺鐵性貧血。

還有如肌少症:

肌少症的一個重要病因是蛋白質攝入不足,若肌少症發展到一定程度,肌肉力量嚴重下降,跌倒、骨折、骨質疏鬆、骨關節炎等發生率都會隨之大大增加。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另外長期不吃肉還可能會導致身體能量不足,從而需要通過攝入更多的米飯、粥、麵包等主食解決飢餓問題;而米飯、麵包中含有豐富的糖類、澱粉等物質,這些物質會在身體中轉化為甘油三酯,同樣可能會增加肥胖、高血脂、脂肪肝等健康問題的發生概率。

所以,必要的肉類和禽蛋攝入是素食不能代替的,長輩的日常膳食中建議「三少一多」

少油:每天烹調油攝入量控制在 25~30 克;

少鹽:每天攝入鈉鹽不超過 6 克(約 1 啤酒瓶蓋);

少糖:每日糖攝入量不超過 50 克,最好控制在 25 克以下少;

食物多樣:主食應粗細搭配,副食應葷素合理搭配,控制動物脂肪的攝入量。

在這過程中子女也可以多學習營養學知識,幫助長輩正確吃肉,科學飲食。對於確實不愛吃肉的,或是堅持「素食主義」的長輩,可以建議他們吃素肉或人造肉,這些一般用豆類蛋白製成,也是優質的蛋白質。再跟鐵劑、維生素 B12 等膳食補充劑搭配著吃。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二、晨練越早越好

咱們有些長輩由於睡眠質量的下降通常起的都比較早,喜歡「聞雞起舞」,早早出門鍛鍊身體,但其實晨練並不是越早越好。

因為隨著年齡增高,身體機能也在逐漸老化,韌性減退。而晨起後短時間內肌肉、四肢等還處於比較鬆弛狀態,很難快速提高到較高的水平,這時鍛鍊容易摔傷、碰傷、扭傷身體。

更重要的是,過早鍛鍊很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發生。有研究顯示:清晨時段發生缺血性卒中的風險是其他時段的 4 倍;上午 7~9 點的心血管死亡風險比其他時段多 70%,這種風險到中午 12 點後會減小。

因此,在 6:00~10:00 要避免劇烈活動,建議把鍛鍊時間安排在下午或晚上,會更安全一些。早晨清醒後也最好不要立刻起床,起床後活動別太強烈,應從小量逐漸過渡到日常的工作生活

同時建議有條件的長輩們可以在科學知識和教練指導下,根據自己的情況豐富運動選擇,除了走路與慢跑之外,遊泳、跳舞等其實都是很好的運動方式。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三、慢性病偶爾停藥沒關係

對於慢性病用藥,一定要堅持遵循醫囑按時服藥。

拿高血壓舉例,降壓藥偶爾漏服一頓,對於病情穩定的患者一般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但偶爾漏一兩頓需要引起重視的原因,是擔心大家因短期看不到問題而擅自停藥,或多次漏服、減藥,處於血壓不穩定期的患者,將達不到降壓效果,甚至會出現血壓不穩定,導致心腦血管事件發生。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慢性病都不同程度會伴隨有其他情況,對於病情比較複雜的患者,如果出現漏服藥物,較為穩妥的處理方式是諮詢專科醫生,讓醫生根據個人病情,提出合理化建議。

作為家人來說,我們可以提前將要吃的藥物用分藥盒或者不同顏色的小塑封袋分裝好,標註好相關信息,放在固定的易看到的地方。同時按時提醒服藥,服藥後做好詳細記錄,以防漏服或重複服藥。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除了讓長輩知道這些

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① 多陪伴,多嘮嗑

根據人口普查顯示,2000 年「空巢老人家庭」佔比已超過五分之一,10 年後這一比例又上升了 8.94%。

北京大學一項對北京 335 例空巢老人居家養老問題調查數據顯示:老人對子女養老行為最期望的是經常打電話或抽空回家探望父母等情感上的充分互動或交流的佔 88.6%,而對經濟支持的需求相對要弱得多(33.6%)。[1]

所以與其做個「信息發送機器」,不如多抽時間陪陪長輩們,就算沒有近距離陪伴的條件,也可以跟他們多聊聊。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② 關注長輩居家起居細節

現在很多老年人都是與子女分開居住或異地居住,甚至有的是喪偶獨居老人,居住環境的舒適性、便利性、安全性對於老人健康同樣至關重要。

2014 年全國疾病監測系統死因監測數據顯示:65 歲以上老年人的跌倒死亡率為 50.02/10 萬,且隨著年齡增長跌倒死亡率呈急劇上升趨勢,跌倒已成為我國 65 歲以上年人因傷致死的首位原因,而且 50% 以上跌倒發生於老年人家中。

所以室內儘量不要設置過多的家具等,要保證地面平整防滑,無外露電線。對於行走不便的老人可以在過道設置扶手,在洗漱間設置防滑墊、浴凳等便捷設施;照明要明亮且不失柔和;當身體出現不適時應有快速便捷的報警設備。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③ 多關注老年人心理健康

北京大學空巢老人居家養老問題調查數據顯示:獨居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態問題比較突出,被調查老年人中感到孤獨、冷漠、失落、自己無用等佔 42.1%。[2]

他們最希望得到子女在情感上的慰藉,但由於子女不在身邊照顧,很容易產生孤獨感,有的還會出現抑鬱、焦慮症狀,甚至可能會誘發老年痴呆、老年性抑鬱症等老年性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

所以除了如上所說的我們應該「多陪伴、多嘮嗑」以外,子女們也要鼓勵長輩們積極參與文體和社交活動,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讓他們從中得到快樂和滿足。

另外,創建橫向關照體系,即親屬、鄰裡、單位綜合關照體系或者社區養老等也非常重要。

來源:丁香醫生

相關焦點

  • 某些口口相傳的老話,卻是專坑老年人的「謠言」
    原創 王士博 丁香醫生有一種神奇的存在,它不常活躍,但每每出現都會有一些「重大發生」。它充斥著家長裡短、美食美景,樸實無華的外表下又暗藏著年代與年代之間的代際之爭。它就是——「相親相愛一家人」家庭群。
  • 飯圈黑話翻譯機:「老年人」專用,防止暴露年齡神器
    機器之心報導項目作者:itorr報導:Racoon、Jamin、小舟時下各類年輕化圈層內流行縮寫語言,對「老年人」不是很友好。為了勉強理解這類「新興語言」,項目作者發布了一款對縮寫劃詞翻譯的工具,謹獻給那些對「新興語言」無可奈何卻又無法逃避的「老年人們」。「把人都逼成什麼樣了」在以節約時間為核心目的的時代,大家不僅從實用層面開發各種提高效率的工具,甚至連說話打字也力求省時間。
  • 聲之形:把「喜歡」聽成「月亮」,夏目漱石的翻譯謠言
    「今夜は月が綺麗ですね」據說這是夏目漱石的一句名言,不是文學作品裡的,而是作為英語教師,在一次課堂教學中說的。要把男女主角在月下散步時男主角情不自禁說出的「I love you」翻譯成日文時,夏目漱石教導學生,此處不應直譯,要含蓄,於是便出現了如上的翻譯。含義是,因為有你在,月亮才格外美麗。
  • 【網絡謠言粉碎機】「復原乳」沒營養,選牛奶和酸奶時要避開?
    【網絡謠言粉碎機】「復原乳」沒營養,選牛奶和酸奶時要避開? ▼▼▼俗話說得好:「造謠張張嘴
  • 漫畫「劍風傳奇」傳完結謠言 官方澄清表示連載仍繼續
    漫畫「劍風傳奇」傳完結謠言 官方澄清表示連載仍繼續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3-08-19 15:31:09
  • 「原創」海豐阿東:老頑童,老來俏,那些正說反說老年人的成語
    「原創」海豐阿東:老頑童,老來俏,那些正說反說老年人的成語年紀大了,對以前不曾注意的事情,現在有了新的體會。閒來無事翻翻字典。發現關於老年人的成語是挺多的,而且有的是說好,有的是說孬。老年人經歷的事情多,那麼對許多事情肯定就有自己處理的方式和方法,而且一般的來講要比年輕人做得好。這樣的老人對於年輕人來說就是生活和工作上的老師。從他們身上吸取經驗和教訓,對於年輕人來說可以少走許多彎路。對應的成語是這樣的,倚老賣老,老奸巨猾。當然了,能有資格這樣做的人,肯定本身已經是一個在某些場合混了很久的人物了。只要他們不去侵犯別人的利益,做有違法違紀的事情。你圓滑也好,你倚老賣老也好。
  • 薦書丨《謠言》:謠言不勝其煩,但並不神秘
    在當今信息化大爆炸的時代,信息早已進入一個爆炸性的發展階段,給人們信息便利的同時隨之而來的,是謠言滋生、傳播的日益便捷。謠言並非是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而興起的,在沒有網際網路的時代,各式各樣的謠言就在民間口口相傳。網際網路只是在虛擬世界中,幾何形增長地放大了 謠言傳播的深度和廣度。
  • 大人氣漫畫「黑子的籃球」作者藤卷忠俊母校遭恐嚇
    大人氣漫畫「黑子的籃球」作者藤卷忠俊母校遭恐嚇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2-10-17 14:45:00
  • 專坑智力障礙者的「隱秘角落」:法治社會不容「黑工廠」存在
    法治社會不容「黑工廠」存在  第三隻眼  針對專坑智力障礙者的「隱秘角落」,不但要發現一起,嚴懲一起,而且要加大排查力度,減少死角盲區。  河北警方救助了一名從木材加工廠逃離的智力障礙人員——他曾被迫在該廠勞動,並在勞動時被電鋸鋸斷了3根手指。經調查發現,該廠還有其他智力障礙人員被限制人身自由。
  • 騰訊「5P」門存在嗎
    昨天是「黃」道吉日,騰訊被曝「5P門」。 啥叫「5P」呢?說實話這個詞彙已經突破了人類想像的邊際,維基百科也只能給出「3p」的解釋:英文叫threesome ,它反應了資產階級腐朽落後荒淫無度的嘿咻觀。
  • 騰訊新聞想讓大家「開眼界」
    說白了,不再把用戶當「傻子」,而是當成「人」去看待。下沉市場作為曾經理想的投餵群體,哺育了一大批崛起的獨角獸。電商平臺和短視頻平臺把他們當成增長黑客:看新聞賺零花錢、花幾毛錢找人砍一刀就提現的免費推廣機器、真傳奇,一刀999,沉溺各種無聊的視頻不可自拔。
  • 【和歌山專欄】騎行謠言大破解-「意象訓練」
    主觀及客觀感覺在之前騎行謠言大破解的專欄文章中,筆者曾經好幾度都提到過騎行的本質在於身體移動而不是體重移動,重心移動是自然跟著身體動作來改變,如果不知道這個觀念的話,就無法做到以身體動作進行的意象訓練,畢竟人是沒有辦法想像自己所不知道的觀念。 不過,我們卻可以透過意象訓練來學到這項技術。
  • 辣媽課堂 | 謠言終結者上線!辣媽帶你破除孕期的五大謠言
    感覺身邊的一切東西都可能傷害到寶寶,或者是聽信各種謠言偏方。今天辣媽就要化身為謠言終結者,帶大家一起破除那些年最經典的五大孕期謠言! 謠言二 錯!保證寶寶的營養攝入,不一定要吃兩個人的量這也是條經典謠言。很多寶媽在孕期總是被餵成豬豬,搞的有些人產後恢復不能,喪失往日風採什麼的案例,辣媽也是屢見不鮮…
  • 「眾神上凱道」是統戰陰謀?綠當局「滅香」才真另有目的!
    比如,從日前蔡英文親上火線,將民間宮廟的訴求貼上「網路謠言」的標籤後,許多自認色彩比較中間的媒體,焦點開始放到「政府為何不能有效闢謠、反應慢半拍...」等等,但前提已變成「這是謠言」。至於扮演民進黨傳聲筒的綠媒及綠委,則開始炮製「抹紅」耳語,說關於「滅香」傳言都是「 中共統戰陰謀 」,並意有所指將主要發起活動的武德宮說成是「另有目的」,企圖動搖原本有意參與者對活動的信心,使人民內部產生矛盾,成就統治者的威權不墜。 但我們必須要問,「滅香」真的是謠言嗎?
  • 是什麼將老年人排除在智能時代之外?
    簡而言之,在我們的普遍觀念裡,科技總是有義務去照顧老年人,而年輕人有義務去主動學習新事物。毫無疑問,對「弱勢者」的人文關懷是一個社會最值得珍視的品質之一,也是科技界始終追求的高尚目標。但縱觀歷史,老年人並不必然扮演著「弱勢者」的角色。
  • 騎乘謠言大破解-「腦海中訓練」
    主觀及客觀感覺在之前騎乘謠言大破解的專欄文章中,筆者曾經好幾度都提到過騎乘的本質在於身體移動而不是體重移動,重心移動是自然跟著身體動作來改變,如果不知道這個觀念的話,就無法做到以身體動作進行的意象訓練,畢竟人是沒有辦法想像自己所不知道的觀念。
  • 那些年,我們聽信的健身謠言...
    可太多啦快看看都有什麼吧知道什麼是彎路才能回歸到正路上▼ 「謠言一 「謠言二 「謠言三:蛋白質吃得越多越有利於增肌 」 健身的人會比其他人吃更多的 「謠言四:肚子餓就是變瘦的信號 」 很多小夥伴在減肥期間都會節食,
  • 「~さ」和「~み」的用法及區別
    「さ」接在形容詞與形容動詞詞幹後,通常表示狀態、程度、性質等。例如:「良さ」(好處)、「高さ」(高度)、「細やかさ」(『感情』細膩)「み」接在形容詞與形容動詞詞幹後可以表示程度或狀態。在日語中,有些單詞後邊既可以接「さ」也可以接「み」,例如:「深さ」與「深み」「重さ」與「重み」「高さ」與「高み」在這裡需要注意的是:「さ」通常表示「具體的、可測量」「重さは10kgです」/重量為10千克。「高さは10mです」/高度為10米。
  • 日語語法:「だけ」、「ばかり」、「しか」的區別【2】
    二、「だけ」和「しか」都解釋為「僅僅,只」。 1、「しか」後用否定,「だけ」後可用肯定也可用否定。 (まだ)半分だけある。(だから大丈夫)/還剩一半(所以沒關係)。 (もう)半分しかない。(だからダメ)/只剩下一半了(所以不行)。
  • 淘寶推出「省心版」,老年人也能爽快網購了
    所以咱們還是look一眼「省心版」是不是真的省心。進入省心版的步驟比小雷想像中的簡單,連個切換按鈕都沒有,直接在搜索框輸入【省心版】,確認就進入對應頁面了。說實話,雖然頂部寫著「省心版」,但以小雷自己的感受來說,算不上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