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晶片製造技術方面,臺積電無疑是全球領先,有三點可以證明。
據悉,臺積電獲得訂單數量最多,全球超過一半以上的晶片訂單都是臺積電代工生產的;臺積電技術最先進,最先量產5nm的晶片,良品率和產能均高於三星。
還有就是,臺積電已經對外宣布,在3nm和2nm晶片技術方面,都實現了技術突破,前者將會在2022年量產,後者有望在2024年量產。
也就是因為臺積電晶片製造技術領先,美國邀請臺積電赴美建廠,結果臺積電以美國不符合建廠條件給拒絕了。
但在美國修改規則前夕,臺積電突然宣布在美國投資120億美元建設5nm的晶片生產線,預計在2021年開工,2024年量產5nm的晶片。
但沒有想到的是,在美國建廠這件事上,這次,臺積電「硬氣」了,之所以這麼說,原因有三。
首先,美國晶片製造技術相對落後,英特爾至今還不能量產7nm的晶片,與臺積電、三星相比,明顯落後一代。
於是,美國一直都想要臺積電先進的晶片生產製造技術,否則,其也不會邀請臺積電建廠。
雖然臺積電直接宣布在美國建設5nm的晶片生產線,這也是臺積電目前能夠量產最先進的晶片,但5nm晶片在美國量產,要等到2024年了。
要知道,臺積電已經明確表示,將會在2021年風險試產3nm的晶片,2022年試產3nm的晶片。另外,臺積電還將在2023年量產3nm plus晶片。
也就是說,即便臺積電在2024年不能如期量產2nm的晶片,臺積電最先進的晶片也是3nm plus,與在美國量產的5nm晶片相比,領先兩代左右。
如果一切順利,臺積電在2024年順利量產2nm的晶片,那麼,臺積電給美國的晶片生產技術,至少是落後兩代以上。
其次,臺積電雖然是全球晶片生產技術最先進的廠商,但其也採用了不少美國技術,否則,美國修改規則後,臺積電也要遵守,所以臺積電才不能自由出貨了。
據了解,臺積電使用的美國技術,主要是EUV光刻機,因為EUV光刻機是生產7nm以下晶片的必要設備。
雖然這種設備是ASML研發生產的,但其採用了不少美國技術,而臺積電又採用EUV光刻機,這等於是臺積電也採用了不少美國技術。
而臺積電劉德音也公開表示,臺積電追求的是技術領先,建設非美技術生產線,不是目前考慮的方向。
翻譯過來就是,臺積電要想保證技術領先,就是必須使用美國技術。
但其在美國建廠,卻給了美國落後兩代的技術,足以證明,臺積電這次是硬氣了。
最後,臺積電挑明了態度。
雖然臺積電使用了美國技術,但臺積電對美國的態度很明確,事事都挑明。
先是拒絕在美國建廠,隨後宣布在美國建廠,但到2024年才能夠量產5nm製程的晶片。
但臺積電卻宣布,其突破了2nm晶片的重要技術,有望在2024年量產2nm的晶片,並開始擴建工廠做準備。
即便是在3nm製程的晶片上,臺積電也多次表示,將會在2021年風險試產,量產時間還將提前,有望在2022年上半年,將在2023年量產3nm plus晶片,不耽誤iPhone 14。
也正是因為如此,才說這次臺積電硬氣了,畢竟臺積電將事情放在檯面上,給美國的晶片生產製造技術就是落後最先進技術兩代。
對此你們怎麼看,歡迎留言、點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