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入侵賽普勒斯後,英國開始考慮基辛格提出的克萊門季斯方案

2020-12-26 魚兒讀書會擺尾

1974年8月20日凌晨四點英國外交部長卡拉漢收到基辛格的來電,後者告知了土耳其入侵賽普勒斯的事實。上午卡拉漢通知土耳其駐英國大使,英國對土耳其「不合理的行為」感到遺憾,大使應儘快通知本國要求儘快進行高層對話。

同時英國對希臘表明了自己的態度:英國事先並不了解土耳其的行動,但眼前請希臘保持克制,不要輕舉妄動,以免惡化局勢;請希臘派遣代表赴倫敦進行商討。目前土耳其已經採取了行動,必須找到最緊急的手段來恢復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英國在土行動後梳理了自己目標,首先,保護英國在賽普勒斯的人民和財產安全;第二,對土耳其施加最大壓力,勸其限制行動,以及儘快停火;第三,讓土耳其聲明其目標是恢復塞島的憲法統治;第四,阻止希臘惡化形勢或武裝幹涉,設法使希臘同意桑普森政權下臺,並公開聲明;第五,儘快邀請土耳其和希臘赴倫敦談話,談話的目的是緩解緊張和恢復憲法秩序。這個時刻英國已經認識到無法恢復馬卡裡奧斯的總統職位,可能的解決辦法是基辛格提出的克萊門季斯方案。

英國的這些想法得到了美國的認同。接下來的十二天裡,英國駐賽普勒斯軍隊從8100人增加至11700人,包括14架飛機和4架直升機,2艘英國皇家海軍艦艇和護航艦、潛艇陸續抵達賽普勒斯的英國主權基地。儘管英國在外交和軍事上有所行動,但是英國明白只有美國有足夠的影響力影響雅典和安卡拉的決策。

美國對土耳其沒有聽取幾方會議的建議和請求、保持克制感到非常失望。尼克森在得知土耳其入侵賽普勒斯後致信土耳其總統,尼克森認為土耳其的舉動是一個悲劇性的錯誤,作為一個盟友和朋友應避免任何可能導致局勢不可逆轉的惡化,將整個地區安全置於一個威脅前,這會削弱聯盟,現在仍有機會開始談判,土耳其應接受英國的邀請,立即開始討論問題的解決方法。中央情報局對希土戰爭的估測是,希臘無法抵抗土耳其,因此目前最重要的是阻止希臘人發起戰爭。美國依舊支持在憲法的基礎上解決問題,克萊門季斯方案是美國一貫認為最佳的解決方案。

最初的情況不是很好。7月20日上午得知消息的希臘立刻採取了行動。希臘外交部長在當天早上向土耳其大使提出了希臘的最後通牒,希臘要求土耳其立即停止對賽普勒斯的軍事行動和停火。所有登陸或空降到賽普勒斯的土耳其部隊應在賽普勒斯時間14點前集中在土耳其飛地,之後希臘政府願意根據提議參加在倫敦舉行的會談。

上午9點,希臘宣布全民動員,希臘軍隊朝希土邊界的色雷斯地區進發。希臘政府向土耳其政府提供了遵守他們的要求和戰爭兩個選擇。隨後考慮到時間緊迫問題,希臘改稱土耳其只要在24小時或48小時內完成以上要求。希臘總統吉齊斯基在格林威治時間下午13點發表了一份聲明,稱希臘軍隊正在保衛這個島嶼。

相關焦點

  • 英屬賽普勒斯:英國對賽普勒斯的百年殖民
    因為賽普勒斯島戰略位置重要,1568年奧斯曼帝國與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休戰,暫停了在匈牙利的爭端後,立即將擴張重點投向賽普勒斯島。1570年奧軍入侵賽普勒斯,很快佔據了全島大部分地區,威軍退守法馬古斯塔,頑強抵抗。1571年奧軍攻克法馬古斯塔,控制了整個賽普勒斯島。1573年雙方停戰,威尼斯將賽普勒斯割讓給奧斯曼。
  • 土耳其總統突訪「北賽普勒斯」 賽普勒斯稱「前所未有的挑釁」
    據德新社伊斯坦堡11月15日報導,近一個月前,得到埃爾多安支持的保守派總理埃爾辛·塔塔爾當選為宣稱獨立的「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總統。塔塔爾主張在這個分裂的島嶼採取兩國解決方案。埃爾多安稱,塔塔爾的當選是賽普勒斯「新時代」的開始。
  • 賽普勒斯,在大國之間掙扎喘息
    1960年,在各種複雜的鬥爭下,為了賽普勒斯的島內穩定,在英國不肯放手讓賽普勒斯回歸希臘的前提下,同時又不能不安撫希臘族的獨立情緒,最後形成了一個非常彆扭的解決方案:賽普勒斯獨立方案。三個國家(希臘、英國、土耳其)達成了協議,即《蘇黎世-倫敦協定》。
  • 1974年賽普勒斯分裂後,4個聯合國秘書長試圖彌合統一,都告失敗
    賽普勒斯問題以複雜性和長期性著稱,在過去的40年裡,賽普勒斯問題在外交和政治圈中已經成為傳奇。自1974年賽普勒斯分裂以來的30年裡,連續4個聯合國秘書長試圖彌合分歧並重新統一這個島國,都失敗了。獨立前的賽普勒斯是相對和平的國家,獨立後他國因利益牽扯、民族情感、國家自尊的幹預點燃了賽普勒斯希土兩族隱藏在平靜下的火種。「希土民族對衝突不同的歷史解讀直接導致對過去和未來的不同理解」是衝突不斷的直接原因,但關鍵因素在國家成立以來一直沒有形成「賽普勒斯民族國家」概念,「賽普勒斯是個國家,但不是個民族國家」。
  • 英國設計了五個相關方案應對賽普勒斯1974年危機
    1974年,賽普勒斯爆發反對總統馬卡裡奧斯的軍事政變後,在幫助馬卡裡奧斯從賽普勒斯安全轉馬爾他抵達倫敦的過程中,英國並未計劃好自己未來的行動和政策。作為保證國之一,英國有責任對7月15日的政變作出反應,馬卡裡奧斯抵達倫敦後肯定會對尋求英國的政治幫助。
  • 1974年賽普勒斯國民警衛隊發動政變,總統逃亡英國希望廢黜衛隊
    1974年賽普勒斯危機爆發後,土耳其武裝部隊為賽普勒斯可能的行動準備的準備工作越來越明顯。英國駐安卡拉大使館在7月17日上午報告說,兩棲飛機已經離開馬爾馬裡斯前往土耳其港梅爾辛,海軍部隊朝該地區進發。由於土耳其提出了幹預措施以恢復賽普勒斯的憲法局勢,看起來似乎也要行動,卡拉漢認為,將埃傑維特和馬卡裡奧斯聚集在倫敦是一個好主意。也許會議可以阻止土耳其提出解決方案的任何更廣泛的計劃。土耳其表示同意。雖然馬卡裡奧斯的回覆是:不確定是否有時間——因為他需要與倫敦的賽普勒斯人交談。事實是馬卡裡奧斯確實有時間。
  • 圖說一分為四的賽普勒斯,1974年土耳其佔領了該國36%的土地
    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賽普勒斯一直被此起彼伏的危機籠罩著,並最終形成了現今一分為四的格局,而危機持續產生的原因,主要是該地區的希臘人和土耳其人之間存在著極難調和的矛盾和分歧。而土耳其人向賽普勒斯的遷徙則要晚得多,16世紀中後期,伴隨奧斯曼帝國的徵服,土耳其人開始定居賽普勒斯。希臘人和土耳其人的相繼到來,改變了賽普勒斯的族群結構。在奧斯曼帝國統治的三百多年裡,作為統治者的土耳其人有著強烈的民族優越感,而希臘人作為賽普勒斯第一大族群,也難以被相對較少的土耳其人同化。
  • 希臘與土耳其的紛爭之地:賽普勒斯到底有多富裕?
    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賦予了賽普勒斯重要的戰略地位,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曾先後被亞述、埃及、波斯、羅馬、拜佔庭、奧斯曼等帝國徵服過。 1878年,英國從奧斯曼手中租下賽普勒斯島。當時的英國首相宣稱此舉使得英國掌握了中東的鑰匙。此後,英國在島上大興土木,建造了其本土以外最為龐大的軍事基地,把賽普勒斯變成了地中海上永不沉沒的航母。
  • 恰武什奧盧:聯邦制在賽普勒斯不可持續,談判需要共同點
    土耳其外交部長梅夫呂特·恰武什奧盧12月16日說,賽普勒斯島上的聯邦制談判已經無法持續下去,應該為新的談判進程達成共同立場。恰武什奧盧在會見聯合國賽普勒斯問題特使簡·霍爾·盧特說:「根據島上的現實情況,土耳其方面推動在主權平等的基礎上實現兩國解決方案。」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TRNC)總統埃爾辛·塔塔爾和土耳其經常表示,島上雙方應擁有平等的主權,並將兩國解決方案視為聯邦制的可行替代方案。
  • 土耳其猛烈抨擊歐盟關於賽普勒斯的提議
    據國際古蘭經新聞社報導,希臘穆斯林協會稱安達盧斯的禮拜堂(Al Andalus prayer hall)自1989年開始營業。希臘的土耳其穆斯林少數民族抱怨信奉宗教的權利受到抑制,選擇自己的神職人員和穆斯林基金會(waqfs)管理者的權利也受到了限制。
  • 歐洲議會要求土耳其軍事人員撤出賽普勒斯
    新華社電 歐洲議會26日通過決議,要求土耳其從賽普勒斯撤出軍事人員,並取消重新開放賽普勒斯北部瓦羅沙鎮的決定。決議譴責土耳其近期行動,警告土方將面臨嚴厲制裁。決議寫道,瓦羅沙應交還合法居民。除合法居民,土方不應向瓦羅沙遷入移民,任何其他移民均為非法。歐洲議會擔憂,重開瓦羅沙意在改變對瓦羅沙地位的認定,影響原居民返回。
  • 土耳其欺人太甚,在賽普勒斯門口耀武揚威,待飛魚交付還敢來嗎?
    土耳其對外政策顯得越來越強硬,與其他國家都有著尖銳的矛盾,往往不惜使用武力來解決問題,現在不僅僅在插手敘利亞和利比亞內戰事務,對於鄰居賽普勒斯毫不客氣,甚至可以說:欺人太甚!賽普勒斯分裂局面土耳其原本就是賽普勒斯分裂局面的根源,現在又試圖搶奪鄰居家的資源,直接在人家的大門口鑽探天然氣,等於強搶一樣,還派出軍艦在賽普勒斯門口耀武揚威。
  • 走進神秘的「北賽普勒斯」
    1、南北割據的來龍去脈  「北塞」是上個世紀60年代以來世界上的一個流血衝突的麻煩地區,聯合國從來沒有少為它操心:從1963年島上希臘和土耳其兩族居民之間爆發流血事件後,聯合國的國際維和部隊就開始登島執勤,在那裡已經駐紮了快半個世紀了,現在看來還得要這麼沒完沒了的一直耗下去。
  • 賽普勒斯護照、賽普勒斯永居、賽普勒斯護照免籤171個國家!快速辦理
    因此,任何對英國感興趣的人,應趁早獲得賽普勒斯護照/歐盟護照,作為移民英國的跳板。成為連結亞歐非市場的橋梁自2013年9月10日共建 「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被提出後,便受到了世界多國的支持。
  • 蓬佩奧訪問賽普勒斯對俄羅斯大放厥詞
    9月13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說,美國對土耳其近期在東地中海地區的行動「深表關切」。他敦促土耳其、賽普勒斯和希臘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地區自然資源開發的危機。 美國之音報導,蓬佩奧9月12日晚間從卡達抵達賽普勒斯,與賽普勒斯總統阿納斯塔西亞迪斯會面。 蓬佩奧說:「地區國家需通過外交手段和平解決包括安全、能源資源和海洋問題在內的糾紛」,「軍事緊張局勢的升高不會幫助任何人,只會幫助希望看到跨大西洋團結分裂的敵人。」
  • 為什麼土耳其和希臘有這麼多分歧?
    1919年初,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希臘襲擊了奧斯曼帝國的安納託利亞中心地帶,在英國和其他歐洲列強的監護下入侵了其西部領土。1918年11月,包括希臘人在內的盟國佔領了伊斯坦堡,最終引發了土耳其獨立戰爭。
  • 為什麼討厭土耳其的國家那麼多?因為土耳其的黑歷史真的多
    埃爾多安上臺後,土耳其的經濟確實有一套也許正是在經濟上有了成果,有了些底氣的土耳其便更加猖狂的開始了自己的表演,高舉「雙泛主義」,積極「脫亞入歐」,努力成為歐亞能源和物流樞紐。大家看到數字可能覺得還可以,但賽普勒斯人口少啊,如果放在一個幾千萬人口的國家中,就相當於一次鬥毆事件死亡了5萬人,這絕對是十分嚴重的大事兒,更何況這種事情還時不時的就發生一次。在看到土耳其族人吃虧更大後,土耳其便多次揚言侵賽普勒斯,為那些死去的土耳其人報仇。
  • 誰才是拜佔庭帝國的繼承者,希臘與土耳其的千年恩怨就在於此
    亞洲的波斯帝國強大後,開始向西方擴張,並在公元前492年發動了對希臘的戰爭,這一年遙遠的東方華夏大地上,正是春秋晚期,也就在這一年,越王勾踐因為戰敗被迫到吳國為奴隸,希波戰爭以希臘的勝利結束,阻止了波斯的西擴,這是世界歷史上東西方的第一次大規模戰爭與碰撞,希臘不僅贏得了戰爭而且還保留了城邦制與文明。
  • 埃爾多爾訪問北賽普勒斯,不止前所未有的挑釁,還變本加厲佔便宜
    剛剛結束的納卡衝突,不管怎麼說,這都是一場土耳其與俄羅斯對抗,成對俄羅斯這樣的大國,土耳其沒有輸,那麼就是一個巨大的勝利,讓土耳其信心膨脹了!打贏納卡衝突之後,土耳其開始,策劃北賽普勒斯獨立獲認可。賽普勒斯島所謂的北賽普勒斯,為1974年土耳其出兵插手賽普勒斯之後,在賽普勒斯北部佔著一塊地盤,建立了所謂的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可惜這個國家只有土耳其一國承認,實為土耳其製造的傀儡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