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與土耳其的紛爭之地:賽普勒斯到底有多富裕?

2021-01-19 騰訊網

歐洲地區小國林立,但是其國民收入卻沒低多少,足以進入世界中等發達國家之列。地中海上的島國賽普勒斯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

賽普勒斯位於地中海東部的同名島嶼上,雖然地理位置上屬於亞洲,但是在歷史文化以及政治上卻是歐洲的一部分,因此這是一個歐洲國家。賽普勒斯全島面積9251平方公裡,為地中海第三大島。其地形具有多山多丘的特點,北部橫亙著主要由石灰巖構成的裡尼亞山脈,主峰海拔1027米。

西南部的特羅多斯山,由火成巖構成,有豐富的銅、黃鐵礦等金屬礦藏。聳峙中央的奧林波斯峰高1952米,為全島最高峰。在以上兩條山脈之間,分布東西向的波狀平原,面積約2000平方公裡,土壤肥沃,是賽普勒斯農業區。

從地圖上看,賽普勒斯島很像是一條遊弋在地中海上的巨鯨。它北距土耳其60餘公裡,天氣晴朗時,兩岸山頭隔海依稀可見。東距敘利亞約100公裡,南距蘇伊士運河僅400公裡。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賦予了賽普勒斯重要的戰略地位,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曾先後被亞述、埃及、波斯、羅馬、拜佔庭、奧斯曼等帝國徵服過。

1878年,英國從奧斯曼手中租下賽普勒斯島。當時的英國首相宣稱此舉使得英國掌握了中東的鑰匙。此後,英國在島上大興土木,建造了其本土以外最為龐大的軍事基地,把賽普勒斯變成了地中海上永不沉沒的航母。

1960年賽普勒斯獨立後,根據協議,英國仍保有佔地99平方公裡的兩個有主權的軍事地。冷戰時期,作為英國的盟友,美國也使用這些軍事基地,用以監控蘇聯黑海艦隊。

目前,賽普勒斯總人口約95萬,主要由希臘族和土耳其人兩大民族構成。其中希臘人佔總人口的7成,土耳其人約佔18%,其餘為外籍人口。希臘人遷入的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土耳其人則是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時期遷入。

兩大民族長期共同生活在一個島上,但始終保持著自己鮮明的民族特色,長期互不通婚,各自把希臘和土耳其視作「母國」。希臘族人一直嚮往著與希臘合併;土耳其族人則堅決反對,力主兩族分權分治。因此爭議不斷,兩個民族曾發生多次流血衝突。

1974年7月,土耳其以保護當地土族居民為由出兵幹預賽普勒斯,並控制了北部約佔全島三分之一的區域。1983年,土族宣布成立「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但僅得到土耳其一國承認,國際社會一直未予以認可。

民族矛盾和衝突曾給賽普勒斯帶來嚴重的損失。但是從80年代賽普勒斯南北關係走向緩和後,其國民經濟有了長足發展。到90年代末,其人均收入水平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一倍。

究其原因,主要是賽普勒斯政府根本國資源有限、市場狹小、就業人口多的國情,制定了切實有效可行的經濟發展戰略,即以出口為導向,大力發展遊業、出口加工業和創匯農業,從而顯著增加了國民收入。

賽普勒斯的工業過去依重於採礦業,但隨著礦產資源的枯竭,塞政府把發展的重點轉向出口服裝、飲料、食品、皮革等輕工業部門。其服裝產業在整個阿拉伯市場佔有重要的地位。

因土地狹小、水源貧乏,農業生產受到限制。賽普勒斯政府調整了農業結構,壓縮糧食生產,重點扶持穀物、土豆、蔬菜、柑橘、葡萄等農副產品的生產,通過利用國際勞動分工和以農養農的途提高了經濟效益。

賽普勒斯自然風光優美,旅遊業是塞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每年來塞的旅客大約在400萬之眾,其中英國是賽普勒斯最大的客源國,佔到總遊客人數的三分之一,其次是俄羅斯佔五分之一。旅遊業的產值佔賽普勒斯GDP的20%,並以4%的增速支撐經濟迅猛發展。除旅遊業外,近年來,金融服務業和銀行業增長幅度較大。

首都尼科西亞位於中部平原派迪亞斯河畔,人口35萬,既是賽普勒斯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又是全國第一大城。其歷史可追溯到兩三千年以前,中世紀時期已發展成為東地中海重要都市。15世紀威尼斯人侵入後,修建了擁有11個稜堡的圓形城牆,其城牆和城門大部分保存至今。尼科西亞城嚴格地劃分為希族區和土耳其族區,這在世界上也是少見的。

賽普勒斯最近幾年在國際上的評分挺高,經濟自由度位居全球第37位,全球競爭排名第30位,經濟表現排名全球第13位。數據顯示,2019年賽普勒斯名義GDP折合245億美元,人均GDP超過2.8萬美元,位居全球中等水平之列。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土耳其和希臘有這麼多分歧?
    土耳其和希臘不僅擁有陸地邊界,而且在愛琴海有有爭議的海上邊界,兩國之間有著若干嚴重分歧,從愛琴海島嶼的地位到賽普勒斯爭端等等。兩國之間的許多問題都植根於歷史背景——從拜佔庭時代,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土耳其獨立戰爭。從歷史上看,雅典曾多次試圖從安卡拉獲得土耳其領土,一些希臘極端民族主義者仍然堅持這一觀點。
  • 法國總統馬克龍力挺希臘和賽普勒斯:土耳其的行為「不可接受」
    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10日呼籲歐洲國家對土耳其「不可接受」的行為展現一致立場,引發土耳其政府指責。資料圖: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8月25日在安卡拉表示,土耳其已準備好採取一切必要措施,要與相關國家公平地分享地中海東部的資源。
  • 土耳其總統突訪「北賽普勒斯」 賽普勒斯稱「前所未有的挑釁」
    另據法新社尼科西亞11月14日報導,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計劃在「北賽普勒斯」一處荒廢已久的海濱度假地舉行野餐活動,以慶祝其獨立日。賽普勒斯14日譴責這是「前所未有的挑釁」。賽普勒斯總統阿納斯塔夏季斯說,此舉破壞了聯合國秘書長呼籲希臘族賽普勒斯人、土耳其族賽普勒斯人、希臘、土耳其和前殖民強國英國「舉行非正式五方會談的努力」。他說,這種挑釁行為「無助於為恢復解決賽普勒斯問題的會談創造有利和積極的氣氛」。
  • 為何土耳其和希臘會突然劍拔弩張?到底發生了什麼?
    7月下旬,土耳其的勘探船計劃在與希臘爭議海域進行勘探,因為此事,希臘和土耳其幾乎快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希臘甚至派出軍艦前往相關海域,以威懾土耳其。7月28日,土耳其表示暫停相關勘探活動,雙方關係才得以緩解,並同意展開對話。土希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 土耳其和希臘為何勢不兩立?除了歷史恩怨,還有現實利益
    在今年6月的時候更是在地中海東部的賽普勒斯差點兵戎相見。那麼,希臘和土耳其這對老冤家到底有什麼過不去的矛盾呢?最後還是英法俄出於削弱奧斯曼帝國的目的出兵幹涉才使得希臘人打敗了土耳其人,在1830年被迫承認希臘獨立。之後雖然兩國有領土紛爭但也只是小打小鬧,直到20世紀。兵戎相見和瓜分領土
  • 圖說一分為四的賽普勒斯,1974年土耳其佔領了該國36%的土地
    而土耳其人向賽普勒斯的遷徙則要晚得多,16世紀中後期,伴隨奧斯曼帝國的徵服,土耳其人開始定居賽普勒斯。希臘人和土耳其人的相繼到來,改變了賽普勒斯的族群結構。在奧斯曼帝國統治的三百多年裡,作為統治者的土耳其人有著強烈的民族優越感,而希臘人作為賽普勒斯第一大族群,也難以被相對較少的土耳其人同化。
  • 黑金博弈:土耳其希臘的愛琴海風雲
    去年6月,土耳其先後派遣多艘勘探船,前往與希臘和賽普勒斯有爭議的海域作業。同年11月,土耳其與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走了個過場,先別管利比亞能不能派上用場,反正已經被美國廢了,兩國籤署《東地中海海洋劃界協議》,土雞就有了尋求在地中海東部,獲得更大面積專屬經濟區的藉口,但這部分海域和賽普勒斯、希臘的經濟海域重疊,都到人家碗裡扒拉了,立即引發希臘、埃及、以色列等國的強烈反對。
  • 希臘和土耳其有可能合併嗎?
    土耳其面積約78.36萬平方公裡,希臘面積約13.20萬平方公裡,賽普勒斯面積約9251平方公裡。如果該聯邦得以成行,那麼東地中海東部地區無疑將出現一個龐大的實體,而南北賽普勒斯的分裂很大程度上也可以避免。既然有諸多好處,為何該構想最終也未能實現呢?
  • 地中海宿敵再度劍拔弩張:希臘土耳其為油氣資源擦槍走火
    尤其是卡斯特洛裡佐島距離希臘本土超過500公裡,但距離土耳其海岸線卻僅有2公裡,土耳其的專屬經濟區也因此從200海裡直接被壓縮至1海裡。卡斯特洛裡佐島的存在使得土耳其的專屬經濟區在紅色箭頭方向被嚴重壓縮。
  • 土耳其猛烈抨擊歐盟關於賽普勒斯的提議
    本欄目為中東研究通訊《周觀中東》系列欄目之《土耳其一周觀察》。 據中東觀察網24日報導,希臘穆斯林協會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希臘已下令關閉大雅典地區最古老的穆斯林禮拜堂之一。
  • 土耳其遇上大麻煩了?以色列派F-16演練防空網,地點選在賽普勒斯
    還敢教導希臘如何吊打土耳其,在2020年11月的時候,人們發現一種以色列空軍的F16戰機正在於進行對抗性的演習。在東地中海爭端之中,以色列也是參與一方,與希臘,賽普勒斯結盟對抗土耳其。賽普勒斯目前的以色列在地中海地區來說與希臘、賽普勒斯等結成了非常良好的關係,那麼這種演習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 2011-2012賽季的黑馬希臘人競技竟是來自賽普勒斯
    其中,有這麼一支球隊,他們亮相歐冠的次數雖然不多,但總有那麼一兩次足夠驚豔。比如說希臘人競技。該島真正的面積有多大呢,只有9251平方公裡,人口不到一百萬。 從地圖上看,這個地中海的第三大島其實距離歐洲非常遠,距離歐洲最近的島嶼是希臘的克裡特島,最近距離有530公裡,北部同土耳其的本土安納託利亞半島(小亞細亞半島)隔海相望,東部距離敘利亞海岸線100公裡。按照自然地理學的劃分,賽普勒斯應該是一個亞洲國家。
  • 希臘之狠:畫個大國旗輪番羞辱土耳其
    「希臘人再次決定提醒這是誰的土地。」「好幾天來,士兵們都在做著瘋狂的工作。我想知道他們在那裡做什麼。我通過相機仔細觀察時才發現。土耳其新聞工作者恩金·巴什表示,在照片中共有438人在巖石上繪製了希臘大國旗。
  • 新月與十字架:土耳其與希臘複雜的愛恨糾葛剪不斷理還亂
    現今土耳其共和國信奉伊斯蘭教的人口高達9成以上,基督教的人口相當少,但土耳其境內仍有許多重要的基督教遺址,每年吸引不少外國遊客前來展開宗教探索之旅。 其中有趣的是,從奧斯曼帝國時期的人口組成來看,非穆斯林人口約佔總人口的4分之1,其中以希臘裔東正教的人口最多,在1906年時約有280萬,其次是亞美尼亞裔居民,約有103萬人。但如今,東正教在土耳其式微,希臘裔更只剩下不到2,000人,這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到土耳其共和國成立前的「土希衝突」有關。
  • 英屬賽普勒斯:英國對賽普勒斯的百年殖民
    賽普勒斯是地中海東部的一個島嶼,面積9200多平方公裡,距大不列顛島超過3000多公裡,但島上卻有英國的海外領地。那麼英國是如何殖民賽普勒斯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奧斯曼賽普勒斯1918年奧斯曼戰敗投降,1920年奧斯曼與協約國籤署《色佛爾條約》,正式將賽普勒斯島割讓予英國。凱末爾趁機崛起,推翻奧斯曼帝國,建立土耳其共和國,粉碎了協約國瓜分土耳其的陰謀。1923年協約國與土耳其籤訂《洛桑條約》,土耳其承認了英國對賽普勒斯島的佔領。四,英國殖民殘餘
  • 賽普勒斯,在大國之間掙扎喘息
    一個彈丸之地被弄得四分無裂,只能說,它真的是太重要了。從地理位置看,就像上面提到的,賽普勒斯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咽喉,距中東只有100英裡,南部距離蘇伊士運河僅200海裡,它是希臘、克裡特島的鄰居,和土耳其更是近在咫尺。| 賽普勒斯,扼住了亞非歐的咽喉。
  • 土耳其與希臘馬上有開戰的危險,美國俄羅斯將在戰爭中支持誰?
    土耳其與希臘的戰爭土耳其與希臘的戰爭:俄羅斯將站在哪一邊?近期希臘與土耳其再起衝突,希臘國防部長宣布:準備任何行動來保護其主權權利,包括與土耳其的軍事衝突。土耳其與希臘的戰爭希臘的軍事潛力比土耳其低得多。土耳其飛機不斷侵入希臘領空,同時,由於邊境曲折,不侵犯幾乎是不可能的。土耳其國內不穩定的地位,埃爾多安這樣的行為他試圖吸引選票。北約肯定不會允許戰爭,北約將更大程度地站在希臘一邊,但不會公開與土耳其開戰。
  • 歐洲議會要求土耳其軍事人員撤出賽普勒斯
    新華社電 歐洲議會26日通過決議,要求土耳其從賽普勒斯撤出軍事人員,並取消重新開放賽普勒斯北部瓦羅沙鎮的決定。決議譴責土耳其近期行動,警告土方將面臨嚴厲制裁。決議寫道,瓦羅沙應交還合法居民。除合法居民,土方不應向瓦羅沙遷入移民,任何其他移民均為非法。歐洲議會擔憂,重開瓦羅沙意在改變對瓦羅沙地位的認定,影響原居民返回。
  • 為什麼討厭土耳其的國家那麼多?因為土耳其的黑歷史真的多
    賽普勒斯島上,希臘裔人口佔總數77%,這些希臘族人期待賽普勒斯回歸希臘,而剩下的土耳其裔人則希望加入土耳其。於是,政治上的分歧導致兩族不斷進行武鬥。僅在1963年的一次鬥毆中,便有364名土耳其族、174名希臘族被害。
  • 土耳其入侵賽普勒斯後,英國開始考慮基辛格提出的克萊門季斯方案
    1974年8月20日凌晨四點英國外交部長卡拉漢收到基辛格的來電,後者告知了土耳其入侵賽普勒斯的事實。上午卡拉漢通知土耳其駐英國大使,英國對土耳其「不合理的行為」感到遺憾,大使應儘快通知本國要求儘快進行高層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