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苦心栽培的英布,被劉邦輕鬆撬走,代價僅是兩個「洗腳小妹」

2020-12-12 陶陶愛歷史

說《史記》,讀《史記》,用《史記》,今天陶陶繼續為大家講解司馬遷的《史記》。

說到項羽,大家都會對他拙劣的用人能力感到印象深刻。畢竟劉邦帳下的名將謀臣——韓信、陳平等人,都是從項羽那裡逃過去的。

韓信曾評價項羽:

「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

簡單來說就是,項羽待人接物都非常恭敬慈愛。但在輪到封賞有功之臣,卻遲遲不肯給。而正是因為項羽的吝嗇,導致他手下的能臣紛紛跳槽都對手那裡。

然而實際上,項羽並非對所有人都那麼吝嗇。對於他帳下第一大將——英布,項羽可謂是仁至義盡。

英布,本是一介盜賊。秦朝時曾被官府逮捕,去驪山修過墳墓。其後,英布設法逃回自己故鄉,聚眾叛秦。陳勝吳廣起義後,英布和蒲將軍一起投靠了項梁,成為項羽的屬下。

巨鹿之戰時,英布和蒲將軍被項羽任命為先鋒,攻擊秦軍,並在戰鬥中屢建奇功。隨後,項羽沿著英布殺出的血路,大破秦軍主力50萬,逼降了章邯。之後在新安,英布又在項羽的授意下,屠殺20萬秦軍降卒。

新安殺降後,英布跟隨項羽一路殺入函谷關,徹底完成了滅秦大業。根據史書記載:

「楚兵常勝,功冠諸侯。諸侯兵皆以服屬楚者,以布數以少敗眾也。」

也就是說,諸侯聯軍之所以會服從楚霸王的統治,很大程度是因為英布經常能以少勝多。

為了表達自己對英布的器重,項羽這位昔日的盜賊升格為九江王。而英布也由一無所有,變成了稱孤道寡、統領一方的王爺。項羽或許對不起韓信,但是絕對對得起英布。甚至英布賴以橫行戰場、後來讓劉邦頗為忌憚的戰陣,都是項羽手把手教的。

英布就藩九江後,項羽又秘密命令英布殺害流放於今天湖南的義帝熊心。項羽能將如此重要的任務交給英布,可見項羽對他的倚重和信任。

然而英布稱王后,整個人卻完全變了。他整天在國內與嬪妃們喝酒,不問政事。之後,項羽出徵齊國,曾命令英布領兵前來支援。然而英布卻推說自己有病,只肯派數千人支援。後來,劉邦派兵攻佔彭城,近在咫尺的英布卻一兵不發。

因此,項羽逐漸對英布產生怨恨情緒,多次派人命令英布入彭城解釋。但是英布卻繼續稱病,不肯前往。而項羽此時正同時與漢國、齊國交戰,無暇東顧,因此暫且放過了英布。

劉邦見此機會,派說客隨何前往英布處,用花言巧語暫時說服英布背楚歸漢。項羽見英布反叛,於是派龍且和項聲南下攻打九江。而當時,英布仍騎牆於楚漢之間,對於龍且的攻擊沒有防備,因此大敗虧輸。

無奈之下,英布只好隻身投奔劉邦。然而見到劉邦後,卻發現他正在坐在自己的御床上,兩個宮女正在為他洗腳。而在英布看來,這是一種相當不尊重的行為。按照禮儀,既然同為王者,劉邦至少應該穿著正式的禮服與他會面。一邊洗腳一邊接見,這是會見王者的禮儀嗎?這完全是對待奴僕!

因此,憤怒的英布無心與劉邦會談,草草說了兩句就說要回房休息。實際上,英布是準備找個沒人的地方自殺。誰知當他進入自己的房間,卻發現屋裡的陳設和剛才劉邦房裡的一模一樣。而兩個「足療小妹」(劉邦的宮女),正站在一尊熱氣騰騰的洗腳盆旁邊,正準備為英布提供洗腳服務。

看到這裡,英布心花怒放:「真沒想到劉邦竟如此器重自己」。於是英布由騎牆派,徹底倒向了漢國。而項羽聽說英布徹底投降,於是憤怒地將英布的家人全部殺死。

在劉邦的支持下,英布帶兵殺回了九江,並包抄了項羽的後路,將西楚糧道攪得天翻地覆。數年後,項羽山窮水盡,被困於垓下。而英布則帶兵10萬前來支援,最終將西楚霸王逼死於烏江。

那麼項羽對英布恩重如山,尚且不能將他收服;為何劉邦僅用兩個「沐足小妹」就將他收買了呢?

首先分析英布這個人,其實就是十足的小人。項羽對他好,英布卻想總想佔老上司的便宜,希望索求更多利益。一旦項羽不能給他更多好處,「辜負」了他的期待,英布就會無視項羽的訴求甚至背叛。這就叫「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而劉邦呢?本來就是英布昔日的敵人,對於劉邦,他本來就沒什麼期待。英布面見劉邦之時,本就山窮水盡。按照常理,「光杆司令」英布對於劉邦,實際已經失去了利用價值。因此英布惴惴不安,生怕劉邦不重視自己。而當他看到劉邦當著自己面洗腳,才會想到自殺。

但是當他看到自己寢室的陳設與劉邦相同,甚至還有劉邦貼身宮女為他洗腳。而這種先抑後揚的方式,讓英布低落的心情徹底得到滿足。而這種滿足,也讓英布死心塌地的效忠於劉邦。但是英布的性格,決定他無法永遠忠於劉邦,而這也是他反叛並被殺的根本原因。

相關焦點

  • 項羽沒有虧待英布,英布為什麼還要背叛項羽投靠劉邦呢?
    巨鹿之戰,面對章邯強大的秦軍,項羽不敢直接渡河(應該是洹河),就派英布率領前鋒渡河,這實際相當於敢死隊,等英布渡河後屢屢戰勝,項羽這才大軍渡河,一舉擊敗秦軍,由此奠定其霸王之名。  彭城之戰,劉邦慘敗。
  • 劉邦和項羽都曾爭奪韓信,其實英布也受過這個待遇!
    在劉邦和項羽決戰之前,韓信作為獨立第三方,受到了二人的熱情爭取,其實啊,早在韓信之前,英布也受到過這種待遇。那時候項羽剛做天下盟主,齊國在北方叫板,項羽趕緊過去平定動亂,劉邦就趁機殺出關中,帶著一群小弟攻打項羽的老巢彭城。項羽一個回身,打跑了劉邦,之後繼續北上解決齊國的問題。
  • 項羽非常信任英布,英布為什麼還要背叛項羽,選擇投靠劉邦呢?
    在他分封的諸侯中,英布可能是項羽最信任的一個了。不過,項羽雖信任英布,卻並不了解英布,最後,英布還是被更了解他的劉邦集團挖走了。好戰友英布,出身貧民,曾以刑徒身份在驪山修築皇陵。後來,又逃入江中為盜,聚集了數千人。
  • 彭城之戰明明項羽大勝,劉邦慘敗,為何英布卻投靠劉邦背叛項羽呢
    在項羽分封之際,整個天下唯項羽馬首是瞻,根本原因就在於項羽強大的武力,天下無人能及,無論是英布,還是劉邦,都是要臣服於項羽的,無論這種臣服是表面上還是實際上的。英布同樣作為諸侯王,自然不想把寶押在會輸的一方,所以英布就給自己留了一條後路,當項羽要求英布率領人馬與他一起平定齊地的叛亂時,英布沒有把寶全部押上,只是派出了四千人馬給項羽,一是不敢得罪項羽,二是給自己留條後路,萬一劉邦打來了怎麼辦。
  • 項羽沒有虧待英布,英布為什麼還要背叛項羽投靠劉邦呢?這才是關鍵
    英布本來只是項羽手下的一名大將,項羽分封天下諸侯的時候,對英布進行了破格提拔,封英布做了九江王。九江國和楚國是鄰國,項羽封英布做九江王,目的是想要讓英布隨時隨地能夠幫助自己。然而英布在離開項羽之後,漸漸萌生了自立門戶的想法,對項羽愈發的不尊敬。
  • 英布為什麼放棄器重他的項羽,選擇投靠劉邦?
    英布是項羽麾下最受重視的名將之一,驍勇善戰,在跟隨項羽的戰鬥過程中,英布在戰鬥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曾經是不可戰勝的。項羽對他很慷慨,經常獎勵他,至少對他沒有責備。那麼英部為什麼背叛項羽轉而投靠劉邦呢?英布在巨鹿之戰等戰役中被項羽封為九江王,儼然從山間的盜匪莽夫蛻變成了王侯,雖然身份發生了改變,但英布的野心卻僅止於此,可能是對實現預言的滿足,又或者是對於現在衣食無憂的生活十分滿意,英布選擇以置身事外的態度來規避風險。項羽向各國下達命令,一起前往楚國攻打田榮,英布藉口自己傷病不宜遠行,只是派幾千士兵隨同項羽出徵。
  • 項羽對英布這麼好,英布最後為何選擇背叛項羽,投靠劉邦?
    經歷過一番的爭鬥,最終形成了以項羽為首的各方諸侯。項羽分封以後,包括劉邦在內的許多人都對項羽的分封不滿,於是先是齊地造反,隨後是劉邦還定三秦,好不容易結束紛爭的中原再次陷入了混亂。而在項羽前往齊地評判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件十分令人費解的事,那就是項羽手下的大將英布,始終對項羽的徵兵行為表示推脫。這是在令人費解。
  • 彭城之戰明明項羽大捷,劉邦大敗,為什麼英布卻投靠劉項羽背叛?
    分封於項羽,整個天下只有項羽,根本原因在於項羽的武力強大,無人能及,無論是英布,還是劉邦,都是向項羽投降,無論這種投降是表面的還是事實上的。從英布派了一些人來協助項羽,而沒有我率領所有的兵馬來協助項羽開始,英布就已經動搖了,至少開始保存實力,作壁上觀了,所以當劉邦率領龐大的56萬大軍攻打彭城的時候,英布還是選擇了觀望和保存實力,眼睜睜地看著劉邦攻入了彭城。
  • 英布為何要先後背叛項羽和劉邦呢?
    楚漢爭霸中,英布先後背叛了劉邦項羽,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利益關係。 首先在楚漢相爭的過程中,項羽屢次徵召英布帶兵參戰,而英布卻每次都託病不去,只是派手下將領帶領數千老弱殘兵去湊個數,並不是想真正幫助項羽;而且在劉邦派人對他做出拉攏之時,英布卻搖擺一下就背楚降漢了
  • 英布為何背叛項羽投奔劉邦,原因居然是這樣
    很多人都喜歡劉邦項羽的故事,他們倆的對峙更是傳為佳話。可是你知道嗎為什麼劉邦能夠戰勝並笑到最後,除了他有著很強的心理素質,還有更好的籌略之外,其實和他的待人之道也分不開。英布呢?就曾在項羽手下這樣一員大將最後卻投奔劉邦,從這樣一個小故事,我們就能看到劉邦成功的關鍵。
  • 項羽封英布九江王,劉邦沒有給予封王,為何英布卻叛楚投漢
    項羽對韓信、陳平等或瞧不上,但對英布這樣的猛將,項羽還是很重用的。公元前204年,漢使隨何遊說英布,指出劉邦奪取天下之後,「漢王必裂地而封大王」,給了英布一個封王的空頭支票,當時還沒有直接封王,但英布卻叛楚歸漢。
  • 項羽封英布為九江王,為什麼英布卻在關鍵時刻背叛項羽轉投劉邦
    曾為驪山刑徒的英布,早年也是反秦義軍一員,後投靠楚地反秦先鋒項梁,成為楚軍陣營的一員戰將,項梁戰死定陶之後,英布在「巨鹿之戰」期間投入項羽麾下。因在反秦戰爭中屢立戰功,項羽大封天下時獲封九江王,然而在「彭城之戰」後,卻被劉邦的使者隨何策反,就此投入劉邦陣營。按理來說,項羽對英布也算是情深義重,英布為何還要背叛項羽投靠劉邦呢?
  • 英布遠道而來投奔,劉邦卻做了這件事,氣的他差點自絕當場
    英布一聽有點意思,就接見了他,隨何便開啟了勸說模式,讓英布暗中歸降了漢國。當然,只是暗中,英布不想那麼早下注,準備首鼠兩端。而當時楚王項羽的使者也在九江督促英布發兵援助。隨何聽到這事,直接帶人闖入他們住所,打斷他們與九江王英布的交談,直接將自己與英布叛楚歸漢的密謀講出來:九江王已歸漢,楚何以得發兵?英布當場懵了,什麼情況;項羽使者立馬反應過來,這是要殺了我等啊,準備起身將走。
  • 英布是項羽的手下,為何在劉邦逆風時,冒家人被殺風險叛楚歸漢?
    面對大發雷霆的劉邦,負責傳達消息的隨何突然說道:「陛下您這是什麼意思?」劉邦望著隨何說道:「現在楚王的主力正打算去齊國與田榮作戰,你們誰能出使淮南,說服英布背叛項羽,出兵把項羽牽制在齊國,這樣我奪取天下就萬無一失了。」隨何請命道:「我願替漢王分憂,出使淮南,為漢王說服英布討伐項羽。」「既然你願意請纓,那我就給你20個使臣一起出使吧!」劉邦答道。
  • 項羽戰敗跟英布有直接的關係?英布為啥背叛項羽呢?
    英布自從投奔項梁之後,一直是楚軍一位猛將。項梁死後,他成了項羽手下的一名將領,常常跟隨項羽衝鋒陷陣,出生入死。項羽率軍北上救趙,英布被任命為將軍。他幾次擊敗秦軍,是巨鹿之戰的有功之臣。漢三年,劉邦攻打楚國,派隨何出使淮南,遊說英布叛楚歸漢。
  • 項羽封英布九江王,對英布恩重如山,為何英布還會背叛項羽
    項羽對韓信、陳平等或瞧不上,但對英布這樣的猛將,項羽還是很重用的。公元前204年,漢使隨何遊說英布,指出劉邦奪取天下之後,「漢王必裂地而封大王」,給了英布一個封王的空頭支票,當時還沒有直接封王,但英布卻叛楚歸漢。
  • 【英布簡介】 楚霸王項羽手下名將九江王英布生平
    到函谷關後,因劉邦派兵駐守,不能入關。項羽又派英布等人從閒道破關而入,攻到鹹陽。英布在作戰中,常為先鋒,深得項羽器重,後項羽分封,立英布為九江王,都六安。漢元年(前206年)四月,項羽楚立懷王為義帝,遷都長沙,暗中則派英布在路上偷襲。
  • 正確的判斷,錯誤的選擇——淺析英布背叛項羽的原因
    然而,凡事都有例外,或者說項羽的性格並沒有如此的不堪,故而項羽在對待英布之時,非但完全沒有表現出上述性格缺點,反倒完全做到了知人善任,用人不疑,並且在天下初定之後將其立為九江王,封地又與自己的都城彭城近在咫尺,完全是坦誠相待。項羽的這種態度,站在一個客觀中立的旁觀者立場,都感覺英布應該結草銜環,誓死相報,然而,英布偏偏選擇了義無反顧的背叛,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身為項羽左膀右臂的英布,被項羽分封為王,為何最後反了項羽?
    ,要麼投了劉邦陣營了,知名的就是韓信陳平。秦末群雄並起,英布一看機會來了,像英布這樣好勇鬥狠之人,戰亂就是他的機會,於是英布很快的拉起了支幾千人的人馬。感覺到自己勢單力薄,最後投了項梁了,這跟劉邦最初起兵很像,在項梁軍中英布表現的和項羽一樣,英勇善戰,所以兩員猛將之間也是挺情投意合的。
  • 項羽重情重義,封英布為九江王,為什麼英布還是背叛了項羽?
    假如說項羽輕而易舉拿下齊國,英布不來也就無所謂了,關鍵問題是不但項羽沒能拿下齊國,老家還被劉邦給佔了,更令英布鬱悶的是項羽三萬大軍殺個回馬槍,又把劉邦打個丟盔卸甲,而整個過程當中,英布連喊喊口號都沒做到,還在九江老家抱著美人唱歌呢。一直對英布有很高期待值的項羽,怎能不惱火,一連串的使者被派到九江,訓斥英布之餘催促他趕快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