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悼亡妻的詩寫得太好,續弦後被人詬罵,這個倒黴詩人是誰?

2020-12-12 穆易小寶

負心漢、混蛋、虛偽、花心、渣男,這位被時人稱為寫元和體,藝術成就非常高,才華橫溢的唐朝詩人至今還被文壇上的人憤憤,恨恨地罵著。這是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的心裡,因為他們不論是在寫詩的成就、造詣上達不到元稹的高度,做官也做不到元稹那麼大,所以吃不著葡萄的人就罵他。

他叫元稹河南府東都洛陽人,是唐朝著名的詩人。元稹的詩寫得特別好。貞元九年(793年),元稹明經及第,擔任過許多職務,四次被貶,一度拜相,入為尚書右丞。

元稹的原配妻子韋叢是太子少保韋夏卿最小的女兒,也是韋夏卿夫妻最痛愛的女兒。元稹因詩寫得好受過皇帝的接見。韋夏卿看上了元稹的才華,唐德宗貞元十八年(802)韋叢和元稹結婚,當時她二十歲,元稹二十五歲。他們二人婚後生活雖然比較貧困,但是韋叢非常賢惠的人,不僅毫無怨言,把家庭照顧得非常之好,因此夫妻二人感情篤深。

韋叢病死那年,年僅二十七歲和元稹結婚才七年,她為元稹生了五個孩子。元稹時任監察御史,他對妻子韋叢的去世悲痛萬分,陸續寫了不少情真意切的悼亡詩,懷念韋叢,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遣悲懷三首》,還有《離思五首》。元稹《離思五首》最著名的是其四: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你見過大海之後,什麼江呀,湖呀,河呀再也無法吸引你。你到了巫山,看見雲霧繚繞,如夢如幻,意境朦朧,雲蒸霞蔚的巫山雲霧,一切山水都失去了興致。從此,我路過再美麗的花叢,那一朵都讓我懶得去看,更沒有心情去採摘,這一半是因為我修道後清心寡欲,一半是因為我曾經擁有過美麗的愛妻。人世間有百媚千紅,我獨愛你那一種。

其中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詩句至今在人們的生活中廣為流傳。這首詩一出,膾炙人口,流傳至今,成為千古傳頌的佳句,成了夫妻纏綿愛情的代名詞。很多沒有讀過讀過元稹這首詩的人,不知道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對愛情描寫的最美,最動人的詩句。

正因為元稹寫了這些懷念妻子韋叢的詩,韋叢去世一年後,元稹再續弦時,人們把元稹罵成負心漢、混蛋,說元稹是世界上最花心的男人。元稹懷念妻子的詩竟然讓人們懷疑他對妻子對愛情的忠誠,說元稹續弦褻瀆了愛情,汙辱了韋叢,這樣元稹一直被後世文人和詩人不理解和謾罵,說元稹不應該續弦。

元稹續弦的第一個妻子叫安仙嬪為他生下了一個孩子。安仙嬪與元稹結婚三年後去世。安仙嬪去世五年之後,元稹又迎娶了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子,

在這之前,也就是韋叢去世三個多月後,三十一歲的元稹結識了四十二歲的女詩人薛濤。薛濤是唐代十分著名的才女,與劉採春、魚玄機、李冶並稱唐朝四大女詩人。他們倆人也許是文人相惜吧,結識後竟然進入了姐弟戀的劇情。不過時間不長,僅僅三個月,元稹被調到外地離開了四川。這段姐弟戀終結了。因為元稹心裡有韋叢。薛濤卻不能自拔,與元稹姐弟戀結束後終身未嫁。

不論人們怎麼說元稹,罵元稹,元稹對韋叢的愛和懷念是真摯的,他寫給韋叢的詩是真心的,沒有虛假的造作,儘管元稹有過姐弟戀,二次續弦,他對韋叢的愛情一點也沒有摻過水分,人們不應該因為元稹續弦再娶而罵他對韋叢不忠,對愛情褻瀆。

元稹與白居易同科及第考得第一名。元稹五十三歲去世。元稹死後,白居易為他撰寫了墓誌。

相關焦點

  • 悼亡詩
    悼亡詩:一般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始於西晉潘安的《悼亡詩三首》。
  • 作為皇帝,他竟然為一個詩人作悼亡詩
    在古代皇帝給詩人寫悼亡詩,恐怕鳳毛麟角,而有著「小太宗」之稱的李忱卻為了一位詩人寫了悼亡詩,而這位詩人就是白居易。李忱即位後,決定宰相的人選,他首先想到了白居易,但下詔時,白居易已去世了八個月。首聯寫白居易文學創作時間之長、貢獻之大,並為之讚嘆。詩篇一開始就對白居易的詩作推崇極高,對詩壇上這顆巨星的隕落表示了深切的惋惜之意。白居易在詩歌創作中經歷了漫長的歲月,獻出了畢生的精力,現存白居易詩中最早的一首是《賦得古草原送別》,為應考習作,時年十六歲,到會昌六年逝世,時年七十六。
  • 千古悼亡詩
    創作背景:這首詩古人認為是莊姜夫人因失位而傷己之作,今人一般認為是一男子悼念自己的亡妻之作。詩人目睹亡妻遺物,倍生傷感,由此浮想聯翩,寫下此詩。悼亡詩三首魏晉:潘安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之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私懷誰克從,淹留亦何益。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 十首經典悼亡詩:用一生換一首詩
    悼亡詩古已有之,早在《詩經》中就出現了悼亡詩。西晉潘安曾寫《悼亡詩》緬懷妻子,後來,悼亡詩多指丈夫悼念妻子的詩。中國人講究含蓄的感情,情不外露,夫妻感情更是如此。當詩人們飽含感情,寫下深情懷念妻子的悼亡詩時,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
  • 那些「愛在詩裡,痛在心裡」的悼亡:願指魂兮識路,教尋夢也迴廊
    《莊子·至樂》:「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認為死亡是自然變化,何必悲傷!這兩句是說但願自己的哀傷有所減退,能象莊周那樣達觀才好。【作品鑑賞】《悼亡詩三首》為紀念亡妻所作,情意深厚真摯,賦也多有名篇,造句工整,用典淺近,對後世有較大影響潘嶽《悼亡詩》是詩人悼念亡妻楊氏的詩作,共有三首。楊氏是西晉書法家戴侯楊肇的女兒。
  • 一首悼亡詩,通篇都是白話,卻是唐詩中精品中的精品
    悼亡詩,中諾詩歌的題材之一,分為狹義和廣義。狹義的悼亡詩一般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廣義的悼亡詩的寫作對象可以是亡故親人或朋友,甚至是自己崇拜的古人。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有「詩仙」、「詩俠」、「酒仙」、「謫仙人」等稱呼,活躍於盛唐,為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名聲在當時就已經很有名聲,而經過很多人的推薦,他終於如願以償,到了宮中,只可惜最終被賜金放還了。
  • 平生只流兩行淚,半為滄桑半美人,誰的悼亡詩寫得最深情
    這是元稹《遣悲懷》的第一首,詩人用平白質樸的語句,追憶了妻子生前的艱苦生活,以及自己心中的遺憾。他將妻子韋叢比作了當年東晉宰相謝安最寵愛的侄女謝道韞,而將自己比作了戰國時候齊國的貧寒之士黔婁,說明了兩人地位的懸殊。可是,他的妻子對此卻並沒有絲毫的怨言,就算家中沒有什麼吃的東西,只能吃點野菜什麼的充飢,她都吃得很香甜。
  • 《詩經》中最深情的悼亡詩,如歌如泣,讀之令人淚目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美男子,也是西晉的文學家潘安,在妻子亡故之後,以《悼亡詩》為題,作詩三首,以紀念亡妻。從此,「悼亡詩」成了一個專用名詞,一般是指丈夫用來悼念妻子的詩作。盡人皆知的悼亡詩,是蘇軾為妻子王弗寫下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打動了近千年以來的無數讀者;除此之外,還有唐代詩人元稹為妻子韋惠叢寫的《遣悲懷三首》,也非常著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是他對亡妻最深情的思念。
  • 元稹一首冷門悼亡詩,短短四句情真意切,令人動容
    從先秦時期開始,就有許多詩人將這種痛,付諸於筆端,這便是悼亡詩了。經過千百年的時間流轉,我們即便不認識詩人,也不認識詩人記掛著的人,但通過那些文字,依舊能夠感受到,那種刻骨銘心的痛,以及詩人,那止不住的相思與悼念。
  • 蘇軾的月亮與悼亡詩:今晚月亮上是什麼時間?
    本次特展展出作品:朱之蕃《臨李公麟蘇軾像軸》(局部)4要過多久才能寫一首悼亡詩?這似乎不是個問題,但真實的經驗告訴我們,當至親至愛死去,人往往寫不出詩。/ /自《詩經》的「葛生」、「素冠」起,悼亡詩作為漢語詩歌的一個類型,歷來有大量的詩作。例如歷代廣為稱頌的,西晉潘嶽的《悼亡詩三首》。潘詩寫於妻亡一周年之後,三首皆洋洋灑灑十數韻,其情雖真,讀起來卻不太感人。例如第一首的前半部分:「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
  • 他是元代詩人,卻因為一首詩寫得太好,一度被誤以為是唐人
    公元1706年,也就是清康熙四十五年,由曹寅主持,集合彭定求、沈三曾、楊中訥等十人,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統籤》和清代季振宜《唐詩》的基礎上,合計用一年時間,編成了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唐詩總集《全唐詩》,共得詩四萬八千九百餘首。為後來的研究者,包括我們讀者在內提供了莫大的方便。
  •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獨領風騷」的一首悼亡詩
    它就是悼亡詩,早前一般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是古代漢族詩歌的題材之一。現在廣義上也指對亡故親人或朋友表達追悼、哀思的詩歌,讀來往往令人潸然淚下。全詩介紹而在眾多悼亡詩之中,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對悼亡詩的發展起了一種很重要的作用。
  • 中國古典文學史上十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詩
    詩寫亡人的獨處無人陪伴,正是為了寫活著的人的孤獨無親,從而見出生前的相親相愛,同心同德,以致於發出死後同穴的悲號。詩反覆抒寫無法忍受的獨處的時日,都是為了表達當初同處和和諧美好。《葛生》可以被看作是中國悼亡詩的濫觴,那生死不渝的愛情絕唱,可以穿越時空,成為每個時代人們心中的夢想與期許。
  • 他是唐朝最倒黴的詩人,一生鬱郁不得志,寫下一首很具有諷刺的詩
    如果要問唐朝哪位詩人最倒黴,那非晚唐詩人羅隱,一生鬱郁不得志,而且參加了10次科舉考試,每一次都名落孫山,並不是說他沒有才華,只不過是由於另外的因素,使得他一次又一次失之交臂,這令他極為痛苦,所以後來選擇不再參加科舉,一心一意過著貧苦的生活。
  • 「散關三尺雪,回夢舊鴛機」,李商隱這首悼亡詩,雖冷門卻極深情
    說到唐朝的「悼亡詩」,很多人都會想到元稹的《離思》,「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以滄海之水,巫山之雲,來比喻他和妻子無與倫比的感情,浪漫又深情。然而即使他的悼亡詩寫得再好,也改變不了他花心濫情的本質。
  •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悼亡詩詞哪家強?
    王弗走後,即使後來續娶,怕是再也沒有人能夠如此深得蘇軾的心了。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元稹在《遣悲懷》中如是說。閒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幾多時?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嶽悼亡猶費詞。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 李白去世37年,一個著名詩人在他墓前寫下一首感慨深沉的悼亡詩
    他在詩歌當中浸透的那種非凡的氣度,他在詩歌當中體現的那種驚豔的華美,都因為他的去世而告別凡間。但是唐詩並沒有因為李白等人的去世而變得黯淡無光,反而在另一批傑出詩人的帶領下,獨闢蹊徑,走上了另一條登峰造極的唐詩巔峰之路。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詩人,就是一個曾經在去世37年之久的李白墓前寫下一首感慨深沉的悼亡詩的詩人。
  • 唐朝詩人元稹和李商隱,都善於寫愛情詩,誰的藝術成就更高呢
    唐朝是個開放浪漫的時代,期間有兩位以寫愛情詩著名的有兩個人,一個是元稹,一個是李商隱。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
  • 唐宣宗寫白居易的詩,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有何玄妙
    嚴格來說,這是一首悼亡詩。是唐宣宗悼念白居易的一首詩歌。我們先說說悼亡詩。一般認為悼亡詩都是寫自己的親人的,尤其是老婆的。歷史上寫悼亡詩寫的很好有幾個人,一個是魏晉時期的大帥哥潘安,一個是唐朝的花心詩人元稹,還有就是宋朝的蘇東坡和南宋的陸遊,他們無一例外都是寫給自己的老婆或者是前妻的(陸遊的那首黃藤酒)。
  • 誰是唐代詩人裡的第一好男人?
    當農民也罷了,他偏偏思想觀念還有問題,不夠健康向上,寫起詩來連孔子、周公這樣的大聖賢都敢開玩笑。嫁給他,一不小心要送牢飯的。這樣的傢伙,對姑娘怎麼可能長情?然而人家王績偏偏就是!這一年,王績寫了一首詩,叫做《一個農民詩人的徵婚啟事》(《山中敘志》)。是的你沒看錯,唐代第一位著名詩人,居然寫了一首徵婚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