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悼亡詩,通篇都是白話,卻是唐詩中精品中的精品

2020-12-17 愛詩書

悼亡詩,中諾詩歌的題材之一,分為狹義和廣義。

狹義的悼亡詩一般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廣義的悼亡詩的寫作對象可以是亡故親人或朋友,甚至是自己崇拜的古人。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有「詩仙」、「詩俠」、「酒仙」、「謫仙人」等稱呼,活躍於盛唐,為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

李白名聲在當時就已經很有名聲,而經過很多人的推薦,他終於如願以償,到了宮中,只可惜最終被賜金放還了。

李白一生是矛盾的,他想建功立業,但是卻沒有機會,一生追逐的東西,最終也沒有得到。

而且作為商人之子,他不得不通過婚姻去改換門第,卻備受妻子家人的白眼,最終離婚,之後又娶,仍然重複了之前的生活。

當晚年的他已經心灰意冷的時候,永王李璘派人三顧茅廬,李白的血再次熱了起來,入永王李璘幕僚,結果失敗後鋃鐺入獄。

所有人都想李白死,只有杜甫人微言輕的說: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李白雖然這次被放了,卻心灰意冷到了極點,他望著一灘淺淺的水,了結了自己的一生。

詩仙,唐詩第一人,對於李白而言,根本不是他想要的。他想要的是一個屬於他的機會,他等到了這個機會,卻成為壓死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很少有人理解李白,實際上最理解他的卻是後輩——白居易。

在悼念李白的所有詩中,只有白居易寫的最好,全詩如下:

採石江邊李白墳,繞田無限草連雲。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但是詩人多薄命,就中淪落不過君。

這首詩名字叫李白墓,寫於公元799年,李白死後不到四十年,當時白居易二十八歲。

採石江邊李白墳,繞田無限草連雲。李白的墳就在採石江邊,墳地周圍的野草向著天邊肆意蔓延。

詩的開頭兩句通過對李白墓周邊環境的描寫烘託出了一片蕭索悲涼的氣氛,白居易寫詩並不會用晦澀難懂的句子,但是寫出的意境卻是無人能及。

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可悲的是這荒墳深穴中的枯骨,曾經寫過驚天動地的詩文。

和李白生前鬱郁不得志一樣,他死後的墓地同樣悽涼。李白是不朽的,他的驚天地泣鬼神的詩文永遠留在人間,看可是這一切,真的是他想要的嗎?

但是詩人多薄命,就中淪落不過君。傑出的詩人大都命運多舛,可誰的命運,像李白一般坎坷悲慘,一生沉淪呢?

文人相輕,文人也最懂文人,此時的白居易不知道未來如何,他寫李白也是在感慨自己:如果一生如同李白一樣薄命,會有人像自己同情李白一樣同情自己嗎?

白居易不知道。

全詩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話,將李白坎坷的命運、死後墓地荒涼和描寫出來,令人感慨,讓人感動。

相關焦點

  • 唐詩裡最落魄的一首詩,通篇描寫的很是落魄,讀來令人肝腸寸斷!
    唐詩是中國文學的一座高几,這一千多年來,對於後世的文學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而且很多的唐詩裡的名句,我們還會在日常的生活中頻繁地引用,這也正是唐詩所獨有的魅力,而且閱讀唐詩不僅僅是能夠陶冶我們的情操,同時還能夠增加我們的詞彙量,可謂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 《全唐詩》裡很美的一首詠月詩,春天的月色很美,充滿了詩情畫意
    唐詩裡以春和以月為主題的作品,那也是比比皆是,而且這些作品全部都收錄在《全唐詩》,儘管有一些作品它流傳的並不是很廣泛,可是寫得很唯美,例如劉方平的這首《月夜》,那就是一首經典的詠月名篇,整首詩意境唯美,只是那麼淡淡著筆,卻是寫出了最美的春色美景,還有令人驚豔的月色,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是不容錯過
  • 李白去世37年,一個著名詩人在他墓前寫下一首感慨深沉的悼亡詩
    他在詩歌當中浸透的那種非凡的氣度,他在詩歌當中體現的那種驚豔的華美,都因為他的去世而告別凡間。但是唐詩並沒有因為李白等人的去世而變得黯淡無光,反而在另一批傑出詩人的帶領下,獨闢蹊徑,走上了另一條登峰造極的唐詩巔峰之路。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詩人,就是一個曾經在去世37年之久的李白墓前寫下一首感慨深沉的悼亡詩的詩人。
  • 十首經典悼亡詩:用一生換一首詩
    悼亡詩古已有之,早在《詩經》中就出現了悼亡詩。西晉潘安曾寫《悼亡詩》緬懷妻子,後來,悼亡詩多指丈夫悼念妻子的詩。中國人講究含蓄的感情,情不外露,夫妻感情更是如此。當詩人們飽含感情,寫下深情懷念妻子的悼亡詩時,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
  • 《全唐詩》裡誤收錄的一首詩,作者是元朝詩人,由於太好了被收錄
    而人們之所以會誤收錄,正是由於這首詩太接近唐詩,無論是文學性,還是思想性,那都是達到了一流的水準。那麼筆者今天就來與大家聊一聊這首詩,看看它到底是好在哪裡?畢竟如此經典的一首詩,也是值得我們一讀。儘管現在我們已經無法知道,唐溫如的詳細資料,他一生只有這麼一首詩流傳於世,由於收錄在了《全唐詩》所以名氣很大。
  • 白居易很美的一首詩,通篇都是寫景,寫得生動有趣,美得令人驚豔
    其實白居易很多的詩都值得一讀,除了前面所介紹的那幾首之外,還有這首《暮江吟》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都是在寫景,而且寫得生動有趣,寥寥數語營造出了一種唯美的意境,美得令人驚豔。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 元稹一首冷門悼亡詩,短短四句情真意切,令人動容
    江淹《別賦》中說的不過是生離的場景,讀來尚且令人潸然淚下,若是死別的永絕,該是多麼令人難以承受的痛,是多麼悽惻腸斷的悲啊!從先秦時期開始,就有許多詩人將這種痛,付諸於筆端,這便是悼亡詩了。元稹悼亡詩,非真情難動人編寫《唐詩三百首》的蘅塘退士孫洙曾說,寫悼亡詩,沒有人能比得過元稹的《遣悲懷》三首,此話言外之意,是說元稹為悼亡詩第一人,對於此話我深以為然。後世都說元稹是渣男,這不過是有媒體故作驚人語罷了。元稹與薛濤的故事,本就無切確的記載,兩人年紀也相差很多。
  • 孟浩然懷念老朋友,用白描法隨手寫了一首詩,渾然天成,堪稱精品
    #唐詩鑑賞孟浩然的詩以巧奪天工、自然天成著稱。一首《春曉》,是兒童必讀古詩,可謂家喻戶曉。他還有一首五言古詩《夏日南亭懷辛大》,是一首懷念老朋友的詩作,娓娓道來,完美呈現,情真意切,渾然天成,堪稱經典,入選《唐詩三百首》,一起來欣賞欣賞吧。夏日南亭懷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
  • 唐詩裡最落魄的一首詩,詩人把生活中的無奈,描寫的淋漓盡致!
    那麼唐詩裡也是有很多描寫落魄的詩作,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杜牧的一首《遣懷》,通篇描寫的很是傷感,也非常的落魄,詩人把生活的無奈,以及自己內心的那種痛苦,描繪的淋漓盡致,讀來更是令人感傷不已。杜牧也是晚唐時期最著名的詩人,他寫過了很多非常優秀的作品,而且他少年時代便是很有才華,當年他參加科舉考試,把自己的《阿房宮賦》呈現給當時的主考官,從而令人名聲大噪。
  • 上最經典的一首悼亡唐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令人感動
    他的詩受到了李商隱的影響,很多詩設喻之奇、對仗之工、用語之美,真令人嘆為觀止、為之絕倒,煙分頂上三層綠,劍截眸中一寸光兩臉夭桃從鏡發,一眸春水照人寒這四句更是千古名句。接下來欣賞崔珏的悼亡詩,全詩如下:虛負凌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鳥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鳳不來。
  • 杜牧最落魄一首詩,通篇句句經典,最後兩句更是成為千古名句!
    唐詩歷來被人們所喜愛,裡面也是有很多經典的名篇佳作,更是成為了膾炙人口的名言;另外唐詩也是極其豐富裡面各種各樣題材的詩作都有,無論是愛情詩;還是友情詩;以及描寫自身遭遇的詩作,那都是比比皆是。那唐詩也正是由於其這種豐富性,從而也使得後世很多的詩人都從這些作品中汲取了靈感,創作出了屬於自己的作品。同時唐朝又是一個極為包容,也無比開放的時代,當時的唐朝在各個領域,那都是世界一流。這也使得很多的詩人充滿了自信,他們原本憑藉著自己的一腔熱血,以及才華,可以在這樣的太平盛世裡,能夠有一番作為,實現自己的理想,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
  • 此人只一首詩存世,全篇僅20字,卻為何成功入選《唐詩三百首》
    所以說,詩詞並不在多,而在於精,哪怕僅有一首精品詩詞存世,那也足以讓一個詩人千古留名。比如,在唐朝詩壇上,就有這樣一個詩人,他一生僅有一首20字的小詩存世,但卻憑藉這首小詩名動天下。
  • 王梵志詩,唐詩中的白話詩,你讀過麼?
    紅樓夢妙玉下棋及至後來,讀到施蟄存的《唐詩百話》,裡邊說黃庭堅曾引用王梵志的詩:城外土饅頭,餡草在城裡。因為華仔居住地浙江湖州,在唐朝出了一位詩僧皎然,他寫了一本詩歌理論專著《詩式》,其中第一卷《跌宕格二品·駭俗》中,就提到了王梵志。也引用了王梵志的一首詩:《道情詩》我昔未生時,冥冥無所知。天公強生我,生我復何為?無衣使我寒,無食使我飢。
  • 許渾很經典的一首詩,每一句都很深刻,但無緣入選《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裡面收錄的作品,那都是唐詩裡面的精華,大部分都是膾炙人口,雖然收錄的很豐富,各種不同的題材,以及不同的流派,但是很顯然,還是遺落了一些經典之作,例如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高適的《別董大二首》、許渾的《鹹陽城東樓》等等,這些深入人心的作品,卻是並沒有收錄,
  • 王維很唯美的一首詩,通篇只有短短的20個字,怎一個美字了得!
    晚年的王維選擇在終南山隱居,我個人認為是一個正確的選擇,要是他一直留在長安城裡,可能寫不出後來那些令人驚豔的作品;那麼除了前面所提到那幾首詩之外,還有這首一首《辛夷塢》,同樣也是難得的經典之作,通篇寫得也是很唯美,這也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首唐詩,通篇淡淡著筆,寫得很是唯美,讀來也是朗朗上口,每一句都很唯美,猶如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這樣的作品怎是一個美字了得。
  • 李白的詩經常被後人修改,只有這一首詩改得妙,一字之差意境全出
    由於他的名氣很大,人們都喜歡他的詩歌,到了明清一些文人就稍稍改了一下,讓作品更具有感染力,讀起來更加朗朗上口;這樣的改動,無非是為了致敬原作者。當然有的時候改動也會失去韻味,不過李白這首詩被人改動之後,反而讀起來更順。李白的原文經過了這麼久的時間,其實很多人已經是不知道了,畢竟後來修改過的作品,還頻頻入選課本,以至於今天的人,已經不太清楚,這首詩被人修改過。
  • 季羨林的一首詠泰山詩,通篇大氣磅礴值得一讀,不愧是國寶級文人
    此後,他筆耕不輟,翻譯外國小說,研究比較文學,研究佛法,有興趣的他都去學。有了學術的滋養,季老似乎一直不顯老,其求學精力之盛令人羨慕。1980年大詩人臧克家與季老再次相逢時,曾提筆贈了季老這樣一首詩:年年各自奔長途,把手欣逢驚與呼!樸素衣裳常在眼,遍尋黑髮一根無。
  • 李賀最有氣勢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28個字,但是通篇寫得氣勢磅礴
    我個人是很喜歡李賀的詩,尤其是他的那首《金銅仙人辭漢歌》,可以說是唐詩裡最具有影響力的一首作品,通篇句句都是經典,特別是裡面的那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更是被無數人模仿。那麼除了《金銅仙人辭漢歌》之外,還有這首《南園十三首.其五》,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通篇氣勢磅礴,讀來也是讓人熱血沸騰,這樣的作品最是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
  • 這首詩被人譽為《唐詩三百首》的壓卷之作,看看是否名副其實?
    唐詩,中華文化的璀璨星空;唐詩三百首,是璀璨星空中最耀眼的明珠;唐詩三百詩的壓卷之作,更是顆顆明珠中最為閃亮的一顆。都說壓軸出場的才是重頭好戲,那麼唐詩三百首壓卷之作,會超越其他唐詩出色作品嗎?然而,被一些人譽為唐詩三百首的壓卷之作,卻並非我們心中所想的那樣。
  • 納蘭容若最悽涼的一首悼亡詞,句句哀傷,讀一次哭一次
    他給盧氏寫過很多悼亡詩,其中最為出名的當屬那首《浣溪沙》,讀一次哭一次。從古至今,多少文人在妻子亡故後寫下感人肺腑的悼亡之作,潘安的《悼亡詩三首》、元稹的《離思》、賀鑄的《鷓鴣天》,無一不是精品。可是如今盧氏已不在人世,又有誰會關心這在西風中惆悵的他呢?這一句讓我想起了《詩經》中的《綠衣》,「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綠衣》應該算是最早的悼亡詩,也是通過添衣這件小事,表達了詩人對亡妻的無限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