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時報來米編譯】法新社12月10日報導,歐洲央行(BCE)當日決定,考慮到新冠疫情的影響,繼續增加對歐元區的經濟支持,主要通過緊急抗疫購債計劃(PEPP),以及繼續保持寬鬆融資條件。
歐洲央行稱,因疫情持續影響,歐元區復甦緩於預期,通貨膨脹率將遠離其目標至少至2023年。據法蘭克福研究所(l'institution de Francfort)最新預測,歐元區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3.9%,低於9月份預期的5%。
歐洲央行10日宣布,將2020年3月份推出的應對第一波疫情危機的PEPP延長到2022年3月,金額再增加5000億歐元,達到1.85萬億歐元。
量化寬鬆(QE)政策繼續,資產購買計劃(APP)下的淨購買將繼續以每月200億歐元的速度進行,為了避免疫情導致債務拖欠,歐洲央行決定將原定於2021年6月結束的大額廉價貸款延長半年,至2021年12月。關於現有貸款的支持授予再延長12個月,至2022年6月。
歐元區基準利率繼續維持0%,存款利率負0.5%。
歐洲央行的決定在外界意料之中。2020年年6月,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宣布在PEPP此前7500億歐元的基礎上再增加6000億歐元。10月份的會議上,歐洲央行提出了再次降低利率的可能性,當時輿論認為歐洲央行在12月今年最後一次會議上可能再一次追加PEPP撥款。法蘭克福研究院認為,央行做出了必要的決定,因為疫苗普及尚需時日,疫情對歐元區經濟的影響及由此帶來的不確定性依舊很大。
Pictet Asset Management的宏觀策略師Frederik Ducrozet說,當天的刺激措施似乎是央行內部妥協的折衷方案。也就是說,會議結果並不是拉加德此前宣布的應該釋放「火箭筒」。Berenberg經濟學家Florian Hense表示,歐洲央行已「兌現了諾言」,重新調整其貨幣政策工具以幫助歐元區經濟。
第二波疫情在歐洲許多國家仍然活躍,導致經濟活動放緩。此外,英國脫歐、匈牙利和波蘭反對歐盟刺激計劃都給歐元區經濟帶來不確定性。通縮風險繼續籠罩在歐元區,估計歐洲央行將在長期維持有利的貨幣政策。
今年11月,歐元區的通貨膨脹率連續第四個月保持負增長(-0.3%)。2013年以來,歐洲央行一直致力於將通貨膨脹率拉至接近2%。
對於2022年,歐洲央行將其經濟增長預期提高至4.2%(9月份預期為3.2%),但預計2023年將放緩至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