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投放害蟲「天敵」保豐收 實現大農業綠色防控

2021-02-08 人民網

人民網長沙4月30日電 (記者 林洛頫) 「大家排隊來領取蚜繭蜂僵蚜苗,拿回去後間隔一定距離栽在田裡。」4月28日,位於長沙寧鄉市關山古鎮葡萄園旁,農業技術人員正向村民免費發放蚜繭蜂、蠋蝽、異色瓢蟲等害蟲「天敵」,並講解釋放「天敵」技術要領。

春爭日,夏爭時,一年大事不宜遲。

湖南作為農業大省在春耕時節正全力抓好農業生產,為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不少地方通過綠色防控技術惠及大農業,利用害蟲「天敵」減少農藥的使用量,實現純有機、綠色農作物的豐收增產。

綠色防控技術廣泛應用

四月的關山古鎮,滿目翠綠,美不勝收。

馬路邊的葡萄園裡53歲的鄧忠於正對葡萄藤進行修整,將剛領取的蚜繭蜂僵蚜苗栽種在園內,希望今年葡萄藉助綠色防控技術實現增產。

「我們家4畝多葡萄園今年首次栽種蚜繭蜂僵蚜苗,看能否藉助這些害蟲『天敵』達到以蟲治蟲,提高葡萄產量的目的。」鄧忠於告訴記者,3月下旬農技專業就在金洲鎮關山社區對農戶進行分批培訓,讓大家了解綠色防控技術,7月份就能看到防治效果。

今天在寧鄉市金洲鎮、溈山、朱良橋、巷子口等地,一場針對4.7萬畝果林、蔬菜茶葉基地的害蟲「空襲戰」打響,總計超過1億頭的蚜繭蜂、赤眼蜂、蠋蝽、異色瓢蟲等害蟲天敵奔赴「戰場」,向蚜蟲、鱗翅目害蟲等數十種害蟲發起猛攻。

蚜繭蜂通過「借腹生子」將卵產於害蟲體內致其僵而殺之、蠋蝽則是用其鋒利的喙刺入害蟲體內再吸其血肉、異色瓢蟲在自然界捕食多種害蟲及害蟲的卵、低齡幼蟲……這些害蟲「天敵」構築起立體綠色防控體系。

「目前,我們已具備了天敵保種、擴繁、包裝、釋放、防效調查的全程服務能力。」長沙市菸草技術中心蔡海林博士說,通過人為增加自然界的天敵種群數量,將害蟲的為害水平控制在合理閾值。

這些綠色防控技術2014年開始就在長沙應用,最初在2萬多畝烤菸田裡撐起「保護傘」,2016年實現長沙煙區全覆蓋,煙區實現防治蚜蟲化學農藥零使用,同年開始積極輻射大農業,推廣面積逐年擴大。

七年時間裡,蚜繭蜂累計在長沙菸葉和果樹、蔬菜等大農業推廣超80萬畝(含大農業推廣35萬畝),為當地農民節約成本2千餘萬元,取得良好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目前這項技術已在湖南省廣大農村地區推廣運用。

農作物安全有技術保障

此時,寧鄉金洲鎮關山社區黃桃園內的桃樹已開始掛果,桃蚜的防治是果農的當務之急;農科院專家正在為果農免費分發蚜繭蜂僵蚜苗、赤眼蜂卵卡和異色瓢蟲卵卡,並現場釋放活體蠋蝽、煙蚜繭蜂。

「桃蚜導致桃樹葉面捲曲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受害嚴重時可減產50%以上甚至絕收。」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所長周小毛介紹:果農可選擇一種天敵放置在果園裡,如蚜繭蜂僵蚜苗幾天後就能羽化上千頭蚜繭蜂,通過破壞蚜蟲其胚胎發育起到防治蟲害的作用。

「四季果園裡最大一筆開支就是人工日常維護成本,因果樹不打農藥,除草、防蟲、修枝都要靠人工完成,防蟲高峰時期果園裡要僱傭30來人同時作業,要是綠色防控真正能起到實效,可以解決我們380畝果園的大問題。」關山社區海爾斯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治國指著眼前成片的梨樹、枇杷樹說道。

當朱治國還在懷疑綠色防控效果時,關山社區果農楊綱躍已嘗到了「甜頭」。

楊綱躍承包種有500餘畝桃、李、梨等果樹,去年果樹就進行了蚜繭蜂、赤眼蜂、蠋蝽的投放,今年又領取一大箱蚜繭蜂僵蚜苗,他拿著苗高興地說:「去年投放效果好,一畝地栽個三五株,比噴農藥簡單的多,既減輕環境汙染,又提升關山水果的安全和品質。」

現場仔細查看梨樹的病蟲害情況後,湖南省植保植檢站站長譚小平表示:由於當前氣候變暖等不可控因素,農業害蟲越冬基數大、為害風險高,部分農民也存在亂施藥、過度施藥的不良習慣,導致農副作物藥害風險大,但通過生物防控技術,可將害蟲控制率提高到70%以上,農藥使用量降低30%左右。

隨著長沙、常德、益陽等地綠色防控技術大農業推廣示範區的成功,使得水稻、水果、蔬菜、茶葉等整個農業種植區域紛紛受益,「菸草+大農業」綠色防控協同機制正逐步形成,最終將為廣大農民減負增效,農民豐收增產底氣更足。

(責編:唐李晗、羅帥)

相關焦點

  • 商丘市國營民權農場開展草地貪夜蛾防控 築牢防線保豐收
    草地貪夜蛾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預警的跨國界遷飛性農業重大害蟲,被稱為「糧食殺手」,屬外來入侵物種,具有適生區域廣、遷飛能力強、繁殖倍數高、暴食危害重、防控難度大的特點。7月中下旬,夏玉米苗受草地貪夜蛾威脅大,是監測防控的關鍵時期。為提早應對草地貪夜蛾及其他重大病蟲可能造成的危害,按照上級關於落實草地貪夜蛾三區三帶布防任務有關部署要求,商丘市民權農場按照「早謀劃、早監測、早準備、早防治」的工作思路,根據草地貪夜蛾的發生發展規律,及時控制害蟲擴散危害,努力實現「蟲口奪糧」保豐收。
  • 水稻病蟲害十大綠色防控技術應用要點
    促進水稻生產由增產導向向提質導向轉變,規範水稻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應用,對當前十大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提出如下應用要點,供廣大生產者參考。一、翻耕滅蛹技術(主治螟蟲)田間稻樁是水稻螟蟲越冬的主要場所。
  • 農業害蟲來襲!天敵昆蟲生物防治是公益性產業,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
    赤眼蜂治螟技術實現新突破》,頗有感觸。事實上,這一篇文章最觸動筆者的是專家的一句話:天敵昆蟲生物防治是公益性產業,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拓展閱讀:外來入侵物種「草地貪夜蛾」(秋黏蟲)敲警鐘:農業部門應重視生物多樣性和系統生物防治)舉個例子:2019年,草地貪夜蛾入侵我國。
  • 抵禦三重威脅保豐收——水稻大省湖南田間觀察
    新華社長沙9月22日電 題:抵禦三重威脅保豐收——水稻大省湖南田間觀察  新華社記者劉紫凌、周楠、周勉  秋高氣爽,洞庭湖平原上洋溢著秋收的喜悅。湖南省嶽陽市湘陰縣新泉鎮的田野上,金黃色稻浪翻滾,眾欣惠農合作社理事長彭雲輝說:「今年太特殊了,我們一直奮鬥,終於有望迎來豐收,合作社的成員這些天可高興了,說來年還要好好幹。」  這是我國水稻大省湖南廣袤田園的生動寫照。勤勞的農民們抵禦新冠肺炎疫情、洪水、病蟲害三重威脅,揮灑汗水,迎來秋收。
  • 溫室蔬菜種植巧用綠色防控技術,向病蟲害和農藥殘留說拜拜
    如果在病蟲害發生前採取科學合理的防控措施,立求以較低的成本控制病蟲害的發生,而綠色防控技術就是大家的首選之一。什麼是溫室大棚綠色防控技術?溫室大棚綠色防控是指在溫室大棚蔬菜生產過程中在確保蔬菜目標產量、質量和菜田生態環境安全的前提下,以減少化學農藥為目的,有限採用農業生態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綜合技術措施,達到控制病蟲為害的行為。
  • 精準防治古樹害蟲,天敵最靠譜
    細心的朋友們可能會發現,走在北京各大公園時,很多古松柏下常常釘著一個小紙盒,它們究竟有何用途?北京市共有古樹名木四萬餘株,最常見的是側柏、檜柏、油松、銀杏、國槐等這些北京特有的鄉土樹種。但是以雙條杉天牛為代表的天牛類蛀幹害蟲對這些古樹的正常生長造成嚴重威脅,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古樹健康、科學防治這些蛀幹害蟲呢?
  • 「通州創森」北京城市副中心推廣綠色防控,確保「有蟲不成災」
    對陣的一方是由林保人、天敵、飛鳥組成的「聯合軍團」,另一方則是盤踞林間、臭名昭著的林木害蟲,這場戰鬥在秋後已有定局。 據北京市林業保護站的調查判斷,截止目前,在林保人員的助力下,有著綠色防控殺手鐧的「聯合軍團」旗開得勝,已經處於上風,城市副中心林木害蟲處於「有蟲不成災」狀態。
  • 山西省植保站派員參加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現場會
    全國農技中心副主任王福祥、中國工程院院士康振生、海南省農業農村廳總農藝師黃正恩、全國農技中心首席專家郭榮、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張友軍、全國農技中心防治處處長劉萬才、副處長朱景全、檢疫處副處長李瀟楠出席了會議開幕式。我省植保站防治科鄭衛鋒科長、劉一景參加了此次會議。
  • 安徽省農業綠色防控率超過四成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第四屆安徽省植保科技論壇上獲悉,今年,安徽大力推廣以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理化誘控和生態調控等為主的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全省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達43.45%,較2015年翻一番。  現代植保是提高農產品品質的主要保障。
  • 【病蟲防治】花椰菜主要鱗翅目害蟲發生規律及綠色防控
    為達到高效防治、農藥低殘留和減少用藥次數的目的,並有效控制其為害,本文就花椰菜主要鱗翅目害蟲的發生規律、為害特點及綠色防控技術進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討。 3 綠色防控技術以化學防治為主,物理和農業防治為輔,同時根據本地測報及蟲情實際發生情況,做好預防工作,以減少田間幼蟲數量和用藥次數。
  • 其特徵、動向和防控方案
    農業農村部對此高度重視,要求各地農業農村部門加密監測預警,落實好屬地防控責任,全力做好防控應對工作,努力實現「蟲口奪糧」保豐收。   據悉,草地貪夜蛾俗稱秋粘蟲,食性雜,繁殖能力強,遷飛擴散快,原產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是玉米上的重大遷飛性害蟲,玉米苗期受害一般可減產10%-25%,嚴重危害田塊可造成毀種絕收。
  • 【蘋果】普通果與高價果之間的距離——綠色防控!大部分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什麼是綠色防控?
  • 【湘農走進日韓】避免使用農藥,日本有機農場用天敵消滅害蟲
    (湖南省「千名優秀農民境外培訓計劃」赴日韓農業農村發展學習班第九期學員在聽農學博士杜建明講授有機農業。) 華聲在線12月13日訊(記者 賴泳源)日本有機農業經營以小規模農場和農戶佔多數,他們如何發展有機農業?
  • 湖南建行前5個月信貸投放突破2000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
    湖南建行前5個月信貸投放突破2000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6月11日,來自建行湖南省分行的最新數據顯示:該行緊緊圍繞「六穩」「六保」工作任務,緊扣「精準」金融資源聚焦重點領域,湖南建行今年信貸優先投向重大項目、重大行業、重大產業與社會民生方面。與此同時,湖南建行抓「大」不放「小」,截至5月末,普惠貸款餘額達526.5億元,較年初新增89億元;為3000多戶受到疫情影響的小微企業辦理了寬限和延期;貸款利率在去年基礎上下降了0.5個百分點。
  • 香根草在水稻田綠色防控上的應用
    開發以香根草為基礎的水稻田綠色防控技術,不僅能有效控制水稻螟蟲的危害,還可以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保育寄生蜂等天敵,增加農田系統的生物多樣性,具有很大的應用前景。1.香根草的主要特徵香根草又名巖蘭草,因其根部具有濃鬱香氣而得名,是一種多年生禾本科植物。
  • 捕食蟎和熊蜂攜手為綠色果蔬保駕護航
    自然界是一個大的生態系統,不論是動物、植物還是微生物都是這個系統中的一部分,無一例外。我們的農業發展也要遵循自然規律,才會有好的結果。現在越來越多的設施農業經營者摒棄了傳統的農耕方式,不僅僅是拒絕使用化肥農藥,用有機肥改良土壤,還時刻關注每一個細節的創新,藉助自然的力量不斷進步。
  • 湖南回龍圩:做足橘子大文章 精細農業出效益
    紅網時刻10月28日訊(通訊員 汪郡 蔣晨 蔣昆志)金秋十月,在被稱為「湘桂邊界柑橘之鄉」的湖南永州回龍圩管理區,處處飄蕩著沁人心脾的橘香。這個總面積15萬畝的縣城,柑橘種植面積就達到十萬畝,一座城就是一座大橘園,年銷售柑橘26萬噸,年產值達到13億元,柑橘讓農戶們富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