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爾簡介
李建華,筆名珍爾,山西太原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山西省女作家協會副主席。下過鄉、當過縫紉工。1974年開始發表詩歌、歌詞、散文、評論等文學作品。恢復高考後考入山西大學中文系七七級。畢業後當文學編輯。曾任北嶽文藝出版社副總編,編審;民盟山西省文化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等職。
著有詩集《愛的花環》、《飄零歲月》;散文集《女性的私語》;專著有《續聊齋選譯》、《杜甫集(解評)》等。曾獲過第三屆北京合唱節優秀作品獎、全國新田園詩歌大賽二等獎、山西詩歌大賽銀牌獎、首屆國際華人浪漫詩歌金獎等多種獎項。作品曾入選《二十世紀華夏女性文學經典文庫》《名家愛情詩分類精品》等多種選本。
(郝秀琴)
郝秀琴簡介
郝秀琴,筆名琴子,網名:止水孤魚。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詩詞協會理事。出版文學類作品十六部。
2009—2012年,內蒙古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中青年文學研究班學習。畢業後,直接漂泊到北京。創辦北京文悅時光文化傳媒公司,任總經理、圖書總策劃、主編等。
2011年10月,國家大型人物綜合類期刊《中華兒女》雜誌以文《郝秀琴:烏蘭察布草原的文學精靈》報導了其事跡。
女人與詩
——讀珍爾詩集《愛的花環》《飄零歲月》有感
郝秀琴
「女人的生命,本身就是一首詩,一首莊嚴、聖潔、充滿神奇創造力的詩,一首值得全人類都為之歌唱的詩。」這是珍爾寫在《愛的花環》自序裡的一段話。
珍爾性格文靜,初見不多言。我與她相識在2019年夏天。在參加中國作家協會霧靈山創作之家活動時的見面座談會上,她低調地只用了寥寥數言簡單介紹了自己。走近她了解她,還是源於那看不見摸不著的緣分。在霧靈山創作之家的那幾天,因為她的愛人楊先生是攝影師,幾乎每天晚上他倆都要到我住的房間來,借用我的筆記本電腦給大家傳送照片。當楊老師在電腦前忙活的時候,我和珍爾就坐在沙發上隨意聊天,話題總是繞不開女人、文學、詩……
(本文作者郝秀琴(右)與珍爾(中)在霧靈山)
珍爾的人生經歷是曲折的,文各中斷學業後,她在田間參加過農業勞動,也在一家縫紉廠當過工人。但歲月磨礪了她的意志,時光給了她詩的靈感,無論在鄉村田野,還是工廠車間,她仍然堅持學習、讀書、寫詩……高考制度恢復後,她終於考上了山西大學中文系。幾經磨難,幾經坎坷,文學創作的藝術之花終於在她的生命中綻放。正如她詩中寫到:「要紅就拼命地紅,把生命,染成一支火炬……」(《楓葉,我不如你》)
聊天中,我得知珍爾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就開始寫詩了。早在九十年代初,她就連續出版了兩部詩集《愛的花環》和《飄零歲月》。她將二十多年前出版的這兩部詩集還有一本散文集《女性的私語》三本書都贈送給了我,捧著書,我內心不由得湧起了由衷的欽佩和敬慕。因為在那個年代能出版書籍,是許多文學愛好者望塵莫及的夢想。可見她在詩歌界算得上是一個資深詩人。許多年以前,她在文學創作這條路上,就已經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佼佼者。
(作家珍爾部分詩歌集)
不曾忘記,那個在歲月的長河裡漸行漸遠的年代,中國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有北島、舒婷、海子……珍爾和舒婷是同齡人。那個年代,北島和舒婷的朦朧詩佔據了中國的半壁江山,那個年代,也正是一些口水詩、低潮詩、肉體詩蔓延泛濫的時候,而珍爾的兩本詩集《愛的花環》和《飄零歲月》,讀來卻是那樣樸素簡約、清新純情。字裡行間不含水分和雜質,也沒有人為的炒作,更沒有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華美裝幀。這兩本看上去已有些陳舊泛黃的詩集,如同她的人一樣,從內容到裝幀,都是那麼樸實無華,平易淡泊。初讀,令我耳目一新,再讀,讓我愛不釋手,重讀,更是受益匪淺。
什麼是詩?珍爾就是一首詩。她是詩人又是女人,女人與詩在她身上體現的是那樣表裡如一、淋漓盡致。她不做作不虛偽不裝腔作勢。她的詩朦朧而不生澀,給人一種寧靜秀逸,氣韻生動的美感,那平靜淡雅的詩句裡,我似乎聽到了她的每一次心跳,體味著她初戀時的每一次相逢,每一次離別,每一次苦思和期盼。
詩需要超乎時空的想像,更需要靈感和意象,詩人的氣質與氣象體現在她的字裡行間,不難看出她是一位才情橫溢的詩人,也是一位和詩相知廝守的女人;「詩,能使我哭,也能使我笑。」她的生活有了詩一樣的浪漫,她的愛情有了詩一樣的純真和神聖。在那漫過田野的稻香裡,在那初戀的回音中,每一句詩都能讓你的心顫動:「不要問,那一次苦苦的相戀,是否開出豔紅的花,是否結出甜蜜的果,往事雖似煙雲散,但只需有過,刻骨銘心的一次,生命,便已足夠豐碩。」
珍爾的人和她的詩一樣,樸素而含蓄,令人耐讀,委婉簡約的詩句裡活躍著生命的韻律,牽引著我的思緒走進了一個充滿詩意的空間,她那細膩豐富的情感依託於山水花草樹木,寓情於景、以景託情、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準確生動地將自己內心許多要表達的深刻理念用意象來傳遞。「女人哪,我們就是這一棵樹,嫩綠的溫柔是衣裳,褐色的剛毅是風骨。」(《女人與樹》);「兩朵晶瑩的花,在冬日的夜晚,悄悄開放,愛人啊,你可聞到了她,聖潔的芳香?她是為你而開呀,她的根兒,生自我心田裡,那塊思念的土壤,愛人啊,快把她移植進,你的心房!」(《給愛人》)。
《愛的花環》也是一個美麗女人用一顆炙熱的心編織的絢麗多彩的花環,她用詩意的美表達一種人性的美,用如絲如縷的真摯傾訴,寫給女性一首首自尊、自愛、自強、自立的歌。「你和他該是兩棵並肩的大樹喲,根在地下相挽,葉在空中合唱。」她細膩入微地寫了女性的初戀、相愛、相逢、別離,苦思、苦戀……「你把丘比特的神箭,射向我的心頭,如果你狠心把它拔去,就會看見滴血的傷口。」(《愛的花環》)「胸中裝著一個大海,此刻,卻默默相對,倒不出一滴。」(《離別》);「一滴惜別的清淚,一面晶瑩的明鏡,照著我,照著你,照見了嘴角強裝的笑,照見了心頭痙攣的疼,照見了永不會斷的綿綿的情。」(《淚》);這些婉約純情的詩,「也許,男人永遠也無法全部理解,也許,我該慶幸,我是個女人。」這是珍爾寫給自己的話,也是寫給這本詩集的開篇寄語。
《飄零歲月》是珍爾從生活中撿拾的一粒粒絢麗奪目的彩珠,這些閃爍著奇光異彩的珠子,上帝將它撒在人間,珍爾慧眼識珠,晨露、晚霞、太陽、月亮、星辰,她依託這些美景,寫了自己心中最美好的希冀。「劈柴不是我的本名,我原本是一棵樹,」而就是這棵樹,在夢裡曾經做過樓的梁,廳的柱,當這棵樹被殘忍的斧子砍斷脊梁時,默默地走向火爐……這首詩,我反覆咀嚼,在平凡的生活中,誰都有過想做一棵樹的夢想,然而,現實的殘酷宛如一把利斧,當樹變成劈柴的時候,有多少人又能從容地走向火爐,獻出自己最後的一點點熱度?
這是一首哲理詩,珍爾用一棵樹、劈柴、利斧、篝火這些詩化的具象,把抽象的哲理通過含蓄、雋永的表現手法,明了、清新、透徹地傳遞給讀者。
珍爾也善於在平凡的生活中捕捉創作的靈感,生活是詩,詩來源於生活。但她的詩決不是那種無病呻吟的口水詩。《木床小唱》《鬥室禮讚》《溫馨的燈光》《神奇的窗口》這些屬於她的方寸之地,卻為她的詩插上雙翼。珍爾把激情和靈感泡進酸甜苦辣中,用毅力之筆寫下一行行詩。她把思維從床邊引伸到遠方,「我沒有寫字檯,我的字臺便是我的木床,搬一隻小凳伏在床前,詩歌的嬰兒便誕生在床上。」 「哦,如果我鍾愛的孩子——詩歌,將來會長得樹一般魁梧健壯,我會告訴他,別忘記,你生命的誕生地——普通的木床。」
許多年過去了,一個純情的女詩人,雖然韶華已逝。但她曾經希望期盼的在那小木床邊誕生的一首首詩,已經都長成了參天大樹。如今的珍爾是當之無愧的詩人作家。
女人如詩,詩心如水。珍爾,你的詩是留在文學長河裡朵朵開不敗的小花。滄海桑田,紅塵無涯,那綻放的詩歌之花,將點綴著奼紫嫣紅的春天。我們將融化在春風裡,與詩同醉。
(完)
人,應該詩意地棲居於大地。
表達您的表現,我們期待您的參與。
出 品:大地文藝團隊
藝術顧問:餘潤德
主 編:高國傑
執行主編:徐小蘭
責任編輯:袁省梅 高一雯
本公眾號文字、圖片均為作者提供,發布後涉及糾紛,文責作者自負。
圖片除署名外,均來自網絡,特別鳴謝。
徵稿要求:
1、畫家簡歷一份、個人照片1-3張。簡歷包含個人基本情況、參展及獲獎情況等,若有評論性文章更佳。作品高清圖15-30幅左右,每幅作品請註明名稱、尺寸、年代等。
2、作家簡介一份,照片三張,作品一篇,體裁不限。
3、為方便聯絡和高效推廣,請在個人簡歷裡寫明聯繫電話、微信號。
以上提供材料投到郵箱:sxlcysm@sina.com
待主編審核後決定錄用。
主編電話:13593575688
主編微信號與手機號同步。
了解更多請長按下方二維碼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