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的日漫國配版看的會略顯尷尬,之所以尷尬不是說中文,而是說話語氣語調什麼的跟我們平時生活不相符,畢竟是我們的母語嘛細節我們自己最熟悉了,另外國人配日漫中文版有個壞習慣就是臺詞完全照搬翻譯,沒有融入中國人實際的口語習慣,舉個例子日漫中「無路賽」中文通常翻譯成「囉嗦」,但是真用中文說出來「囉嗦囉嗦囉嗦」是不是就顯得特別尷尬?因為平時不會有人這樣說,如果換成「閉嘴!」會不會好一點?還比囉嗦更強勢。
日漫本身配的好,但是說實話日漫的配音大多數我們聽不懂,通常情況我們都是看字幕,但是我們覺得配得好,為什麼,其實我們大多數聽配音都是像聽英文歌一樣,聽不懂但覺得節奏很棒,配音也是如此,我們聽日本的配音,都會感覺到角色的感情,從而代入進去,從配音中能感覺到角色的焦慮,角色的欣慰,角色的各個情感,雖然中國的配音也有情感,但是不到位,我們聽出來就感覺很平淡,就像是教科書一樣是情感加上配音都是一個模板一樣,當然就會覺得很平庸。
其次是配音者是很嚴格的,因為每個配音是代表著一個角色,性格的方面,當然,日漫進行中文配音肯定會不習慣,因為情感不一樣,聽起來就會非常彆扭,可能有些人覺得節奏情感什麼不怎麼關注,其實看的時候你的潛意識就已經代入了,所以我們會看到非常入迷。
而且先入為主的情況比較多,像沒有看過原作的人來說,國語配音其實還行,雖然水平沒有日語的好,但也沒有到完全不能聽的程度,怎麼才能比較客觀的評價,我覺得應該是先用國語全部看一次,然後再聽日語的。
配音這種東西都是由人去配得,大家都不是動畫裡面的人,所以與其說配得好不好其實更應該說配的很不合適,符不符合角色性格。
這就像是讓那些看國語數碼暴龍,四驅兄弟或者魔動王的人,再去看日語原版,因為已經完全知道劇情,也十分了解人物性格,這個時候如果日語的臺詞更加能表現角色當時的情緒,那麼這個配音就更好,反之則是國語的更好。
語言特色與作品也要契合度高才行,漢語發音感覺字正腔圓,電視劇的配音就不錯,另外尤其是韓劇,國語配的有許多真的比原版還帶感,而放到動畫裡總覺得漢語很難將動畫表現出來,日語本身低效的表達效率的特點也許是個優勢,漢語兩三個字就直白地表達出的意思,總感覺有點直白,日語可以加點敬體啊變音啊甚至是口癖揉成一長段話,足夠的長度可以把感情更細膩地表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