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膠止黃河之濁」啥意思?

2021-02-07 阿膠小貼士

西漢《淮南子》中曾寫過「阿膠一寸,不能止黃河之濁」,難道阿膠真能把渾水變清嗎?

人們歷來就認可阿膠去渾止濁的作用,李時珍對阿膠就有「用攪濁水則清」的記載。作為中藥,阿膠在人體內也能發揮去渾止濁的作用,清朝著名的醫藥學家鄒潤安在《本草疏證》中記載阿膠能「浚血之源,潔水之流」,也就是說阿膠有清潔血液的作用。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王安石任常州知州時,曾寫下「我欲往滄海」的詩句,表達希望通過變法富國強兵的政治抱負。詩中寫道「我欲往滄海,客來自河源。手探囊中膠,救此千載渾。」王安石目睹整個社會就像黃河水一樣渾濁,期待就像阿膠止濁一般,通過變法能夠使國富民強,政清民和。

正是因為阿膠不僅止血補血,還能清血浚血,王安石才將他的變法手段比喻成阿膠。

阿膠與人參、鹿茸並稱為「滋補三寶」。由於阿膠具有「久服,輕身益氣」的特點,歷史上也是皇宮貴族日常服用的保健品。三國曹植、唐太宗李世民、武則天、楊貴妃、理學家朱熹、乾隆皇帝、慈禧太后、曾國藩等等,都是阿膠的忠實擁躉。據史書記載,從北魏開始,阿膠成為貢品定期向朝廷進貢,成為貴族們養生保健的高級滋補品。

《五十二病方》——記載阿膠最早醫書

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就已經有了「以清煮膠」 的記載。據考,《五十二病方》是我國已發現的最古老的醫方。證明2500多年前就已經有了阿膠的生產技術。

周朝時期:出現膠的判別標準

成書於距今至少兩千年前西周時期的《周禮·考工記》,已經對各種不同的膠有了描述:「凡相膠,欲朱色而昔,昔也昔,深瑕而澤,紾而摶廉。鹿膠青白,馬膠赤白,牛膠火赤,鼠膠黑,魚膠餌,犀膠黃。」

漢代:開始有了阿膠的稱謂

西漢淮南王劉安召集蘇菲、李尚等編著的《淮南子》中,有「阿膠一寸,不能止黃河之濁」一語,是現存史籍中稱膠為阿膠的最早記載。

《神農本草經》列阿膠為上品

中國最早藥物學著作——《神農本草經》將阿膠列為上品。並認定阿膠「久服輕身益氣」的滋補、養生價值。

《傷寒雜病論》載阿膠千古名方

東漢醫聖張仲景所著中國歷史上第一本臨床醫學著作《傷寒雜病論》,共錄有十二首含阿膠的處方,例如「膠艾四物湯」、「川芎當歸膠艾湯」 、「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大黃甘遂湯」、「黃連阿膠湯」、「炙甘草湯」、「豬苓湯」等,用以治療內科、婦科等多種疾病,成為千古名方。

南北朝:製作流程基本成型

北魏,《齊民要術》中對阿膠的「開膠時節、用皮、用火」等製作流程基本成型進行了詳細的表述。

唐:「藥典:將阿膠列為上品

世界上第一部「藥典」《新修本草》將阿膠列為上品並對阿膠的藥效、藥性、禁忌進行了系統的描述。

明代:《本草綱目》稱阿膠為「補血聖藥」

李時珍在總結前人用藥經驗的基礎上,在《本草綱目》中稱阿膠"療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腸風,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經水不調,無子,崩中,帶下,胎前產後諸疾。男女一切風病,骨節疼痛,水氣浮腫,虛勞咳嗽喘急,肺痿唾膿血,及癰疽腫毒。和血滋陰,除風潤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調大腸,聖藥也",全面系統的總結闡述了其效用範圍。

清代:血肉有情之品,填精補腎

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直接說阿膠是「血肉有情之品,滋補最甚」。至清中葉,阿膠功用進一步擴大。《綱目拾遺》中指出阿膠能「治內傷腰痛,強力伸筋,添精固腎」,提出了阿膠益腎的作用。黃宮繡在《本草求真》中亦說:「既入肝經養血,復入腎經滋水。水補而熱自製,故風自爾不生。」

現代研究

現代以來,人們利用各種科學方法對阿膠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發現阿膠含有豐富的骨膠原,水解可得蛋白質及賴氨酸、精氨酸、組氨酸等多種人體必需的胺基酸和鈣、鉀、鈉、鎂、鋅等多種微量元素。另外,阿膠顯著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從而抑制黑色素產生,並能提高皮膚細胞自身的SOD的活性,從而起到美白、抗衰老、美容養顏、養血補血、調經安胎、改善睡眠、健腦益智、延緩衰老等功效。

為馬科動物驢的乾燥皮或鮮皮經煎煮、濃縮製成的固體膠。主產於山東東阿縣。以原膠塊用,或搗成碎塊;或以蛤粉燙炒成珠用。

本品甘平滋潤,入肺、肝、腎經。為補血、止血、滋陰要藥,且具清肺潤燥之功。治血虛眩暈、心悸,或陰虛心煩、失眠,用之鞥呢補血滋陰;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等多種出血證,用之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其補血與止血之效俱佳,特別對失血而兼見陰虛、血虛者尤宜,用蛤粉燙製成珠後,可增加其止血作用;治虛勞咳嗽,或陰虛燥咳,用之能滋陰清肺潤燥而平咳喘。

1.用於血虛諸證。本品為補血要藥,治血虛面色萎黃,眩暈心悸,肌痿無力等,常與熟地黃、當歸、黃芪等補益氣血藥同用。因其長於止血,故多用於失血所致血虛證;又兼能滋陰,對陰血俱虛者有兼顧之效。

2.用於陰虛證及燥證。治溫燥傷肺,乾咳無痰,常與麥冬、杏仁等同用;治熱病傷陰,心煩不眠,常與白芍、雞子黃等同用;治熱病傷陰,虛風內動,手足瘛瘲,常與龜甲、牡蠣、白芍、生地黃等同用。

3.用於多種出血證。本品止血作用良好。對出血而兼見陰虛、血虛證者,有為適宜。治血熱吐衄,常與蒲黃、生地黃同用;治先便後血,常與白芍、黃連等同用;治衝任不固,崩漏及妊娠出血,常與生地黃、艾葉同用。

阿膠百科,盡在阿膠小貼士!

更多好文,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阿膠的起源與歷史(一)
    西漢淮南王劉安編著的《淮南子》中有「阿膠一寸,不能止黃河之濁」一語,意思是說再靈驗的物品其作用也並非無限。這是現存史籍中關於阿膠一名的最早記述,說明那個時候的阿膠已名聞天下。東漢(公元25年~220年),阿膠藥用已比較廣泛。醫聖張仲景臨床驗證阿膠實際療效,善用阿膠治婦科病及血液病等疾。
  • 跳進黃河洗不清,是笑話 扔進黃河清變濁,很無恥
    上面那句話的歇後語形式是——跳進黃河——洗不清。原來如此,一個破折號,變成了「也」字,意思完全就變了。俗話說,黃河清,聖人出。(孔聖人 劇照)但在孔聖人和孟亞聖的年代,黃河上遊還不是黃土高坡,那裡還到處是綠油油的森林,黃河,還叫大河。至了唐朝,水越來越黃,才有了黃河這個名字。
  • 阿膠的起源和傳說 看一遍會對阿膠糕有全面了解
    《五十二病方》成書時間在春秋戰國甚至更早時期,說明阿膠的藥用在我國至少已有2500年到3000年以上的歷史。成書於先秦時期的我國第一部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將阿膠列為上品,較詳細地論述了功效。並將性味、功效歸納為「味甘,平。主心腹內崩,勞極灑灑如瘧狀,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益氣輕身」。這段記載為歷代醫家所遵奉。
  • 涇渭分明,涇河和渭河誰濁誰清?
    在說這兩條河之前還要說一條大河,這就是作為我國母親河之一的黃河。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不停的曲折轉彎,到了內蒙古的託克託附近,黃河改為由北向南流淌,並成為山西與陝西兩省的界河。黃河奔流數百公裡後,在山西、河南、陝西三省交界的風凌渡附近改由西向東流淌。
  • 阿膠百科——帶你認識阿膠!
    明朝李時珍於《本草綱目》中記載:「阿膠,出東阿,故名阿膠。」歷史考證,此處的「東阿」指的正是今福牌阿膠所在地山東省濟南市東阿鎮,是解放前歷代東阿縣城,是阿膠的唯一正宗發源地,是國家認定的「中國阿膠之鄉」。        阿膠,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心煩不眠,肺燥咳嗽。
  • 解密炮製 | 鹿膠、阿膠、桃膠……中藥膠類知多少?
    我們熟悉的阿膠,又稱驢皮膠。阿膠入藥的記載,可以追溯到《神農本草經》。古代的阿膠用的主原料最初是牛皮,南北朝《名醫別錄》中明確指出:「阿膠,生東平郡,牛皮作之,出東阿。」唐代《千金方·食治》記載,牛皮、馬皮、驢皮均被用來制阿膠。由於牛皮作為軍備物資,逐漸被管制,因此當時相對而言較為易得的驢皮逐漸發展成為阿膠的原料。
  • 「涇渭分明」到底誰濁誰清?古今說法竟大相逕庭!
    大家對於「涇渭分明」這個成語肯定是耳熟能詳,用之即來。但是很少有人去深究,涇渭分明,到底誰濁誰清。據記載這個詞最早出於先秦古人在《詩經》中說:涇以渭濁,湜湜其沚。意思是涇河水雖然混進了渾濁的渭水,但是仍然能清澈見底,表明涇清渭濁。唐代詩仙李白在《秋雨嘆》中說:去馬來牛不復辨,濁涇清渭何當分?
  • 派出崑崙五色流,一支黃濁貫中州——「母親河」黃河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的這句詩把黃河寫的大氣磅礴,氣勢恢宏。實際上黃河本就如此霸氣。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脈,呈「幾」字形,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最後流入渤海。 對於黃河我們都不陌生,但描寫黃河最多的還是黃河之險,水流之急,泥沙之多,這也是黃河最主要的特色。
  • 歷代讚美阿膠詩詞,潤惠堂亮了!
    冠東嶽而帶黃河,含魚山而弄流濟。銅城人傑,陳王姿肆八鬥之才,潤惠物寶,修元盡歸四方之譽。地以膠名,星月輝映於天;膠以地靈,琴瑟相得於斯。潤惠堂肇,世祖文貴布澤於民;修元興業,九代世斌英氣幹世。阿膠真品,譽滿神州。扶元不分貴賤尊卑,固本遑論妍媸老幼。寶膠之生也,造化神工:放牧少岱兮,綠草青青;寒冬宰驢兮,淨膚分明。古井龍泉蕩渣滓,桑柴烈火拔毒性。
  • 阿膠科普(一)阿膠的傳統製作工藝
    考狼溪河發源於洪範泉,其性陽,阿井水發源於濟水,其性陰,取其陰陽相配之意,煎煉四日,而後成膠。」又「每年春季,選擇純黑無病之健驢,飼以獅耳山之草,飲以狼溪河之水,至冬宰殺取皮,浸狼溪河內四、五日,刮毛滌垢,再漂泡數日,取阿井水用桑木柴火熬三晝夜,去滓濾清,再用銀鍋金鏟,加參、蓍、歸、芎、桔、桂、甘草等藥汁,熬至成膠。其膠光潔,味甘鹹,氣清香,此即真阿膠也。」真膠不作皮臭,夏月亦不溼軟。
  • 何謂「五濁」?
    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 涇河清,渭河濁,同流一河互不相容的奇特景觀,你見過嗎?
    因為成語「涇渭分明」而聞名遐邇的涇河、渭河,它們各自有什麼神奇之處呢?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這兩條河流,特別是當它們相匯時產生的神奇景觀。有旅客說到:「今天去了一趟西安市高陵區,終於深刻理解了涇渭分明是什麼意思」。
  • 最強阿膠簡史!緣何延續三千年?福牌阿膠為何是阿膠行業的繼承者?福牌阿膠新零售你知道嗎?
    暗服阿膠不肯道,卻說生來為君容。這首詩錄自《全唐詩》之《官詞補遺》卷五,詩中明確指出,形容楊貴妃即使卸了妝也還是很漂亮,皮膚細膩得連水滴都落不住,這全都是因她服用了阿膠的緣故!阿膠丹參之物,時以佐之。延庚續壽,兒之祈焉。」其言切切,其心拳拳,於日常閒話之中傳達出其至孝之心。朱熹自己後來活了71歲,也得益於阿膠之助。
  • 四川方言五,巴不得、醒豁、濁得很、老巴子,你們知道意思嗎?
    請問「巴不得」什麼意思?2.醒豁----兄弟,你整醒豁點,我都是剛剛才來的。請問「醒豁」什麼意思?3.濁得很----這個吊毛濁得很,你跟他講啥子道理嘛!請問「濁得很」什麼意思?4.老巴子----張哥,我剛才上街,看到你老巴子還是在街上。請問「老巴子」什麼意思?
  • 阿膠的功效有哪些 阿膠怎麼吃最好
    阿膠具有很好的滋補效果,是當代女性補血的首選,很適合女人吃,那么女人吃阿膠有什麼好處?阿膠自己本身存在這什麼功效,阿膠應該怎樣吃最好?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阿膠的功效1.提高免疫力抵抗力低下的可以食用阿膠,它可以增強免疫能力,適合年老體弱,久病體虛,易患感冒等體質下降者。
  • 阿膠是什麼?阿膠有什麼功效?
    大家心裡有個誤區,覺得手工熬製的阿膠才好。阿膠的常規做法是「烊化」。而自製阿膠是小鍋熬製!這樣的阿膠最容易上火!【虞尚品】「三蒸九熬,七火五卻」一共45道工序。蒸:有利於去除阿膠的油膩性。熬: 有利於促進藥材充分融合。阿膠糕因為獨立包裝,小巧方便攜帶,且營養價值高深受很多家庭的喜愛,視阿膠糕作為一種家庭保健營養品進行食用,那麼阿膠糕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 一個最簡便有效的清三濁&補土之法
    按腹——人人都可做的,且有效的,清空身體「三濁」之法。這「三濁」就是:①濁氣——消化不好發酵的腸胃廢氣、情志不舒的肝膽濁氣;②濁水——溼毒,那些身體利用不了的,黑化之後作妖的水;③以及還有宿便。按一按腹部,自己的身體啥樣基本就有點數了。我基本就靠揉腹來恢復精氣神的清淨,每天揉完,那種身體的通暢感,都想讓我再發一百次這篇「揉腹」文。
  • 黃河入海流
    黃河一瀉千裡,氣勢恢宏,到了黃河口你會發現,經過艱難曲折的萬裡奔波,黃河顯得格外深沉和含蓄,特別在經過山東東營,將要流入渤海時,更是顯得那樣坦蕩、那樣沉靜。在寬得幾乎難以望到邊際的河床裡,渾黃的河水不再有原來那種焦躁和激情,而是緩緩地、靜靜地、非常有序地流淌著。
  • 阿膠是什麼
    東阿縣,作為阿膠的發祥地,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有文獻記載,最早製作阿膠的原料是用黑色的魯北驢驢皮在冬至的時候宰殺,然後用木製器具裝阿井水熬製而成,具有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的作用。阿膠呢,又有中藥三大寶之稱。中藥三大寶是什麼呢,就是人參、鹿茸、和阿膠。那麼,《神農本草經》記載,藥物有365種,分上、中、下三品,其中呢,阿膠就被列為上品。
  • 西安有處涇渭分明旅遊景點,誰清誰濁不確定
    這些景區景點基本上是來西安旅遊必去之地,但是在西安市區以北20千米,有處涇渭溼地自然保護區,去的人就不是那麼多了。西安涇渭溼地自然保護區位於渭河、涇河、灞河交匯區域,東起西韓路渭河大橋,西至西銅路渭河大橋,南以草臨路灞河大橋為界,北至渭河北岸臺塬以上200米。西安涇渭溼地是渭河流域重要的河流溼地和水鳥集中分布地,是候鳥遷徙途中的重要「驛站」,高峰時鳥類種群數量接近2萬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