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王之王」盜墓30年,價值10億元,被捕後說了這句話,專家羞愧

2021-01-08 球球的做事

「盜王之王」盜墓30年,價值10億元,被捕後說了這句話,專家羞愧

歷史以來,中國人都一直是追求厚葬的做法,可以把生前的榮耀帶到了陰間,讓自己在陰間也可以享受在人世間的繁華,大家想一下秦始皇大張旗鼓修建秦始皇陵,動用了幾十萬的民力,可以說他對於後世的做法是有著深遠的影響的,可以說當時只要有錢的有權的,都想把自己的陵墓修建得更好一點,把世間那些寶貝都帶到陰間去。

大家來看一下,通過挖掘陵墓,可以看到裡面有非常多的隨葬品,裡面有各種各樣的金銀首飾,有各種各樣的奇珍異寶。

因此這些價值不菲的寶物成為很多人想要拿到的東西,比如說,東漢末年的時候曹操組建的摸金校尉,以此來盜墓,用這些金銀財寶來養活軍隊。因此後世就衍生出了很多盜墓的團夥。

中國歷來注重入土為安的習俗,也希望自己的祖先不要被盜墓賊所打擾。這樣不僅是打擾到自己祖先的安寧,更影響整個家族的風水,對後世影響非常嚴重,當時的孫殿英把慈禧墓盜了之後,一向非常溫和的溥儀,在那一刻突然就爆發了,說一定要殺掉孫殿英,不然枉為愛新覺羅家族的人。因此,後世國家對盜墓是出行法律來制約的,因此這些盜墓人才不會如此的猖獗。

我今天主要說的是一個叫姚玉忠的摸金校尉,可以說它就是古代摸金校尉的翻版啊。姚玉忠的父親本身就是盜墓出身的,姚玉忠在他身邊耳濡目染,並且天賦異稟,因此他獲得了一個稱號,叫關外第一高手。另外一個稱號叫做「盜王之王」,可以說在姚玉忠的盜墓技術是已經如火純清了,勝過那些專家無數倍。

姚玉忠把盜墓這個行業發揮到極致,他小學畢業之後就一直在摸索,後來組建了自己的盜墓團隊,他們的專業性是非常強的,可以說姚玉忠盜過墓是不計其數,當時被收繳的那些寶物,估值就達到十多億。

我們看到姚玉忠真的的確是一個天賦異稟的奇才,在盜墓這方面在文物鑑賞這方面都如入化境,但是他卻為自己的收入而不擇手段,走上了這種犯罪的道路。如果姚玉忠走正途的話,那麼它的技術可以為國家挖掘文物遺產提供了非常好的技術保障。

然而是造化弄人,姚玉忠憑藉獨特的手段,獲得了無數的錢財,但是最終也是自己被判死刑。

姚玉忠被捕之後說了一句話,說,專家都是書呆子,一百個加起來都比不過他一個人,雖然這句話真的是很讓人難堪,但是也從另外一個方面展現出了姚玉忠的盜墓技術非常的高超,可能這些專家聽完姚玉忠的話,應該感到非常的羞愧吧。但是一個是為文化的傳承做保護,一定是盜墓者賺錢,其實境界是不一樣的。

不知道大家對於姚的做法如何看待?

相關焦點

  • 盜墓界奉他為「祖師爺」,30年盜5億文物,落網後狂言專家不如他
    可是儘管我國如此重視文物的保護,還是使一些文物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總有一些心思不正的人希望不勞而獲,古墓便成了他們下手的目標,也就出現了許多可恨盜墓賊,就有這樣一個人:盜墓界奉他為「祖師爺」,30年盜5億文物,落網後狂言專家不如他。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儘管是盜墓界的厲害人物,最終還是逃不了法律的制裁。
  • 從地下燃燒的欲望,中國三大盜墓王的江湖往事
    一是建國後很多老一輩盜墓賊都被招安了,丟了傳承,如今多數盜墓賊都是半路出家,不怎麼守江湖規矩;二是盜墓資料的公開,翻翻書就能知道很多圈內隱秘,看過幾本盜墓小說都能隨口說幾句黑話。盜墓業裡有兩種賊:一類是官盜,像漢末曹操,民國孫殿英。另一類是民盜,他們都是三五成夥幹私活,上不了明面,平常沒事就在古墓葬群瞎轉悠,「踩點」。
  • 墓王之王和盜墓筆記同屬盜墓系列,但為何盜墓筆記更受人喜歡?
    這中間出現了九所奇墓,號稱「墓王之王」,幾千年來都沒有被人盜取過,江湖人把這些守墓一族稱為墓王派。後來墓派分類,又產生攻墓派,雙方以祖制之法也約束,展開了攻守墓派之戰。 《盜墓筆記》這部小說就不用我多說了,和《墓王之王》一樣都有九所大墓,也都是講的盜墓那些事。
  • 考古隊發現範增墓,內有一元朝盜洞,專家考證後:盜墓賊是個蠢蛋
    但是由於墓葬中並沒有出土直接表明墓主身份的文字,專家們只能確定這座墓葬屬於漢朝的彭城王,至於是哪一任彭城王,目前的證據還不明確。在考古發掘完畢之後,這座彭城王墓便公開成了古蹟景點。人們在進入其中觀賞之時,發現這座古墓之中的牆壁上竟然存在著一個盜洞。
  • 烏黑的盜洞!洛陽當代盜墓紀實!
    盜墓,這個近年隨暢銷小說以及鑑寶節目流行的熱詞,牽動了泛濫的公眾想像,背後則是號稱10萬之眾的從業人群和黑色的暴利。  洛陽,13朝古都,眾多王朝連同它們的財富器物掩埋於地底。綿亙幾百裡長的北邙山,密麻麻疊壓歷代貴族的墳墓,以至「無臥牛之地」。地上文明衰落後,盜掘成為繼起的變態繁榮。一柄洛陽鏟,開闢了另類的現代歷史。  80年代以來,洛陽遭受三次盜墓潮,而今處於最新一波。
  • 男子苦學知識,編寫一本現實版「盜墓筆記」,所盜文物全國罕見
    2017年的除夕夜,正是闔家團圓之時,山東省滕州市官橋鎮大韓村卻來了一夥鬼鬼祟祟的人,他們分工明確,手法專業,在大韓村找到一座春秋時期的古墓,一個盜洞便打到墓室中央。果然,墓裡文物甚多,一次都搬不完,這夥盜墓賊分兩次將古墓搬空,盜走珍貴文物200多件,可以說賺得盆滿缽滿。
  • 現實版摸金校尉,中國最大盜墓案主犯,盜墓三十年,人稱祖師爺
    現今,盜墓題材的小說和影視作品很受熱捧,但在真正的盜墓者看來,那都有點兒扯。姚玉忠在被捕之後,對這些風水書籍有些不屑,三十多年前他就讀過。姚玉忠做的事,驚動了整個考古界。他所涉的案子囊括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盜墓案幾個之最:單案控制犯罪嫌疑人數、追繳被盜文物數量最多的案件,打掉盜掘犯罪團夥12個,控制犯罪嫌疑人225名,追回文物2063件,價值逾5億元。被稱為「共和國涉文物第一大案」。
  • 他是一代「盜墓之王」,唐朝十八陵,被他盜得只剩一座,他是?
    盜墓一直被人津津樂道啊,這個本應該被唾棄的「職業」,為何大家這麼有興趣呢?一是因為古人相信有陰間,都喜歡自己生前喜歡的金銀財寶等物品陪葬,這就吸引很多人來盜寶,慢慢的人們為了防止盜墓,就在墓葬裡設置機關,還有許多奇異志怪的事發生,這就引得人想要去了解。
  • 起底盜墓第一大案
    這是他被捕後的第三天,在去指認犯罪現場的路上,姚老三想要自殺。幾個民警把他拉回來,此後,無論警察怎麼問他都只回答:「你問啥玩意兒?我不知道!」但實際上很多人都知道他是誰。在內蒙古赤峰的古玩文物市場,人們叫他「祖師爺」,文物品鑑說一不二;在河北圍場的賭場,人們叫他「關外盜墓第一高手」,經常隨手掏出一件文物抵押;在老家,村裡人叫他「老敗家」,因為總是輸錢。
  • 這群「摸金校尉」差點就盜了九層妖塔,最終被捕於吐蕃古墓
    這片戈壁下,埋藏著不少不為人知的歷史。其中規模最大的古墓葬——血渭一號大墓(也稱熱水一號大墓)被專家稱為吐蕃古墓中最驚人的發現。因其特別的建造方式,當地民間稱為「九層妖塔」。然而,「摸金校尉」(盜墓者別稱)頻繁潛入,電影和小說裡的盜墓場景,屢屢在這裡上演。劉三勳參與的盜墓案只是其中的一起。
  • 1000多年前王墓,有一樣寶貝連摸金校尉都盜不走,專家進去就頭暈
    光之父,封鹹陽王。」看來這墓是距今1000多年前北齊宰相的墓了。那不得了,宰相嘛,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裡面肯定有不少寶貝。可是很可惜啊,這個墓已經十分殘破了,為什麼這麼說?據村民交代這個墓不光被古代盜墓賊盜掘過,現代的盜墓賊也盜掘過,村裡甚至流行一個順口溜:「若要富,挖古墓,死寶變活寶。」
  • 30年代震驚北京的盜墓大案 風水先生與團夥勾結 專挖熟人墳墓
    1936年4月的時候,北平偵緝六小隊班長韓昆玉等在日常巡邏中發現,宣武門外後坑4號住戶尚萬義家經常有人進出,往來人員複雜。當即向小隊長周德山、三分隊隊長田萬增以及總隊長馬玉林進行了匯報。根據韓坤玉的匯報,馬玉林指示偵緝六小隊繼續嚴密監視,並在掌握一定證據後相機抓捕。
  • 盜墓產業鏈,真黑!
    文 | 孫亮全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瞭望」(ID:OutlookWeekly1981),原文首發於2020年12月12日,刊於《瞭望》2020年第50期,原標題為《文物盜販的地下江湖》。1「摸金校尉」,是人們對盜墓分子的最新稱呼。
  • 盜墓 | 河南孟津10人盜掘「狐偃墓」
    「古人講究厚葬,只要盜墓成功,就有巨大的利益,這是盜墓賊不惜以身試法的主要原因。他們要的是利益,破壞的是文物。隨著打擊力度的加大,文物知識的普及,村民的防範意識大大增強,盜墓賊得手並非易事。」王先生說。盜墓團夥作案分工明確「盜墓賊的水平再高,一個人是盜不了墓的,需要有熟悉當地情況的人來配合。
  • 古墓被盜30次,盜墓賊一無所獲,專家轉動棺槨,才知墓主有多高明
    所以古人的墓葬中都多多少少有陪葬品,尤其是古時候的帝王陵,以及達官顯貴人家的墓,裡面的陪葬品更是價值不菲,「盜墓」也就出現了。春秋時期「禮壞樂崩」後,盜墓行為便日益盛行,迄今為止考古發現的先秦時期規模最大的墓葬——陝西鳳翔的秦公1號大墓,考古人員在該古墓中發現了盜洞247個,其中有數十個盜洞甚至直接打入了槨室。
  • 王昭君的墓為何沒人敢去盜?盜墓者:這個行業有個不成文的規定
    從古至今我們都會認為女人在社會上並沒有什麼地位,可是這些女人在歷史上並不比男人差,她們也有德才兼備之人,這其中著名的代表就是王昭君。為什麼沒有人去挖王昭君的墓?據說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在這個行業裡面。
  • 墓王之王:一部越走越偏的動畫,現在還有誰在追嗎?
    當初追墓王之王的時候,我是衝著盜墓題材去的,而且和一般盜墓題材設定的民國現代背景不同,這部動漫破天荒的把背景設定在一個架空的古代,與武俠相糅合,力圖打造一個墓派武俠。然後我就被墓王之王的宣傳PV給吸引了,那個時候是2016年,我很難想像當時國內能做出這樣一部畫質精良,充滿古風的動畫,尤其是裡面的一句「生者治於天子,亡人歸於墓王」更是一下子讓墓王之王的世界觀瞬間變得高大上起來。
  • 盜墓賊盜完古墓後扔下工具就跑,如今盜墓工具成了千年文物
    圖片:探尋古墓資料截圖二、第二次大規模尋找到了1987年時,有一批專家團隊出馬,運用的同樣是頂級的科學儀器,例如「電法儀、淺層地震儀」等各種精密儀器,只為了找尋獅子山下藏著的神秘古墓。專家們利用先進的儀器從山頂到山下進行了測量,可以說是不放過每一個角落。
  • 50歲老頭隱忍10年、賄賂守陵人,把清代皇陵洗劫一空
    事實也是如此, 清東陵曾被盜過兩次,一次是孫殿英盜墓事件,另一次則是王邵義盜墓事件。 孫殿英盜墓事件大家都是耳熟能詳的了,1928年,孫殿英被派到了冀東地區剿匪,路途中,他看到了大量的東陵殿堂木材被偷運,心生了分一杯羹的念頭。 孫殿英對外宣稱搞軍事演習,背地裡開始自己的盜墓計劃。
  • 《秦時明月》盜蹠和季布誰才是真正的盜王之王 2個角度解析
    季布則是在《秦時明月之君臨天下》中首次登場,以一諾千金聞名江湖,他瀟灑帥氣,身手不凡,曾經是楚國部將,楚國戰敗後率領殘餘的影虎軍團繼續和秦軍作戰,是一位兼具實力與頭腦的人物。在農家紛爭中,與農家達成內部合作,很有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