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義新時代風險管理 平安人壽聯手央媒在京發布《險商RQ報告》

2020-12-18 新華網客戶端

  近日,平安人壽攜手國研經濟研究院產業頭條在京舉辦《險商RQ報告》發布會暨「險商」研討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所原所長任興洲,國研中心金融所副所長張麗平,國研中心辦公廳副主任、國研中心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肖慶文,國研中心企業所企業評價研究室主任周健奇,中國經濟時報社副總編輯、產業頭條執行董事王彧,艾瑞諮詢合伙人鍾賀福,以及各中央媒體代表出席會議。中國經濟時報社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研究員劉衛民主持會議。

  會上,平安人壽聯合國研經濟研究院產業頭條與新華網、中國網、中國經濟網、中新經緯、豹耳財經、豹耳教育等發布了《險商RQ報告》。

  艾瑞諮詢合伙人鍾賀福就「險商」概念,以及《險商RQ報告》出爐的背景、主要內容作了詳細介紹。鍾賀福說,我們正處於一個顛覆性變革叢生的時代,事物在加速變化的同時充滿了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各類風險事件的加劇發生與大眾風險管理能力欠缺的矛盾,正不斷激發著民眾風險意識的覺醒。這就需要幫大眾建立系統化的風險意識與抵禦風險的標準化程序。基於此,中國平安提出「險商」概念,旨在讓國人直面風險、增強風險抵禦能力,提高管理和應對風險能力。

  《險商RQ報告》指出,險商,即風險防範商數(RQ值),是一個人對於風險的認知,管理和應對防範的能力。通俗地說,它指的是一種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能力。《險商RQ報告》調查研究發現,目前,社會大眾險商總值處於中階水平,風險意識仍待提升;社會大眾的風險識別力、風險規避力、人生規劃力尤為薄弱;成長學習力、變化感知力表現較佳。進一步喚醒大眾的風險意識,推廣更全面的用戶風險教育勢在必行。

  在「險商」研討環節,與會專家分別從市場、經濟、金融、企業社會責任等角度分析「險商」、《險商RQ報告》的意義,並就下一步如何做好社會引導提出建議。

  任興洲說,「險商」概念的提出符合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對築牢國家安全屏障、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等作出戰略部署,為我們推動實現更為安全的發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安全才能更好發展,發展才能更加安全。大到國家、社會,小到個人、家庭,安全發展一脈相承。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我們面臨更加錯綜複雜的國內國際環境,風險和不確定性也隨之增多,加之家庭財富結構的變化,民眾需具備更高的「險商」。

  任興洲認為,《險商RQ報告》無論對保險產業的發展還是對社會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建議進一步對「險商」內涵和外延做精準刻畫,以此為參照,促進相關領域為民眾提供有效供給。

  張麗平認為,《險商RQ報告》提出「險商」這一概念具有時代意義。智商(IQ)、情商(EQ)、險商(RQ),相關概念的出現一脈相承,反應了時代發展對人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智力要求,對情緒管控的要求,進而是對風險認知、規避和化解的要求。《險商RQ報告》也引發我們對提高整個社會的「險商」指數的思考,即不僅要提升個人應對風險的能力,還要提升整個社會應對風險的能力。

  肖慶文表示,「險商」這一全新的概念的提出與我國當前人口結構和社會結構變化很契合——應對人口老齡化,就是解決風險管理問題。「險商」對幫助大眾建立系統化的風險意識與抵禦風險的標準化程序和促進保險行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體現出保險行業回歸幫助民眾提升風險防範能力的初心。他建議,可以建立模型,對「險商」做國際化比較研究,探討不同經濟增長階段,不同文化傳統下,「險商」相關指數的變化。

  周健奇則提示,在當下「不確定的不確定性」與「確定的不確定性」疊加的情形下,企業、機構因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最終由個人承擔;此外,行業創新帶來的不確定性也將影響到參與其中的個人。由此,保險行業應成為社會創新利益相關者,與企業、行業一起探索,開發出新的產品和服務,幫助民眾、企業化解因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提升整個社會的「險商」。

  與會專家表示,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使得人們的風險意識不斷提升,「健康的身體」和「多元的財富結構」成為更多人的共識與追求,相關行業有責任幫助大眾建立系統化的風險意識與抵禦風險標準化程序。專家們還建議,對保險行業來說,應進行供給側改革,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提升客戶體驗度,提升產品的附加值。

  

相關焦點

  • 重新定義風險管理 平安人壽在京發布《險商RQ報告》
    近日,平安人壽攜手國研經濟研究院產業頭條在京舉辦《險商RQ報告》發布會暨「險商」研討會。會上,平安人壽聯合國研經濟研究院產業頭條等發布了《險商RQ報告》。艾瑞諮詢合伙人鍾賀福就「險商」概念,以及《險商RQ報告》出爐的背景、主要內容作了詳細介紹。鍾賀福說,我們正處於一個顛覆性變革叢生的烏卡時代(VUCA),事物在加速變化的同時充滿了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各類風險事件的加劇發生與大眾風險管理能力欠缺的矛盾,正不斷激發著民眾風險意識的覺醒。這就需要幫大眾建立系統化的風險意識與抵禦風險的標準化程序。
  • 平安人壽《險商RQ報告》解讀:一線城市用戶險商顯著高於二三線城市
    近日,平安人壽在京舉辦《險商RQ報告》發布會暨「險商」研討會,並聯合國研經濟研究院產業頭條、新華網、中國網、中國經濟網、中新經緯、豹耳財經、豹耳教育等共同對外發布。  險商,即風險商數(RQ值),是一個人對於風險的認知,管理和應對防範的能力。通俗地說,它指的是一種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能力。
  • ~「險商」呈現地域和代際差異——平安人壽《險商RQ報告》解讀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陳軍君)近日,平安人壽在京舉辦《險商RQ報告》發布會暨「險商」研討會,並聯合國研經濟研究院產業頭條、新華網、中國網、中國經濟網、中新經緯、豹耳財經、豹耳教育等共同對外發布《險商RQ報告》。  險商,即風險商數(RQ值),是一個人對於風險的認知,管理和應對防範的能力。
  • 大都會人壽結盟微保 重新定義數字時代出行險市場
    大都會人壽所屬的美國大都會集團具有150年壽險經驗,微保平臺依託騰訊微信坐擁超過10億月活用戶,此次「跨世紀忘年戀」展示了大都會人壽創新卓越,擁抱社交媒體時代的決心,標誌著其數位化戰略邁出重要一步。
  • 新舊重疾產品切換倒計時 中國人壽、平安人壽等險企迅速出臺「擇優...
    《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友邦人壽、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已陸續推出新舊重疾定義「擇優」方案。   所謂「擇優」,指的是消費者在重疾險停售過渡期內購買的舊重疾險,在理賠的時候,可以在舊定義(2007版)和新定義(2020版)中挑選「更加寬鬆」的定義來使用。
  • 新定義重疾險蓄勢 多險企承諾理賠時「定義從優」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2020版疾病定義規範發布後,不少保險公司一手抓理賠服務,一手抓新產品開發。目前,已經有多家險企承諾理賠時「定義從優」,從有利於保險消費者的角度進行理賠,還有險企表示正在制定相應方案,近期將發布。
  • 多款人身險問題再現 復星保德信、中韓人壽、恆大人壽等30家險企被...
    通報顯示,產品設計方面,復星保德信、同方全球人壽和華泰人壽報送的某終身壽險產品可靈活減保,且無比例限制,存在長險短做風險。中華人壽報送的某萬能型終身壽險,其萬能帳戶以日為單位進行結算,但備案材料中並未說明其具備萬能險按日結算的帳戶管理方式和管理能力,存在噱頭營銷風險。
  • 重疾新規實施在即 平安人壽推出「擇優理賠」方案
    較之舊規,此次新規中重疾定義由原來的25種擴展為28種重度疾病和3種輕度疾病,新規中建立重大疾病分級體系,增加規範定義的病種數量,優化疾病定義內容表述。重疾新舊定義過渡期,以前購買的重疾險需要退舊換新嗎?今日上午,平安人壽湖南分公司在長沙召開「重疾擇優」發布會,湖南省保險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楊利田應邀出席。新規還是舊約?
  • 同方全球人壽「Athena2.0」智能家庭風險管理平臺正式發布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訊為順應保險科技發展浪潮,10月10日同方全球人壽在其數位化保險日公布了數字保險的一系列舉措。該公司宣布其數位化營銷平臺「宙斯」智能個險系統旗下又帶來了全新體驗—同方全球人壽首個智能家庭風險管理平臺「Athena2.0」正式發布。
  • 友邦人壽等20家險企因產品問題被點名!其中新華人壽嚴重違反規定
    來源:中新經緯友邦人壽、平安健康等20家險企因產品問題被點名!如,復星聯合健康報送的某重大疾病保險產品,精算報告引用已廢止文件。產品設計問題,一是長險短做。如,北京人壽、瑞泰人壽報送的某兩全保險和平安養老報送的某萬能型年金保險,產品現金價值設計不合理,存在長險短做風險隱患。二是預定退保率畸高。如,合眾人壽報送的某兩全保險,利潤測試前5個保單年度退保率過高。
  • 同方全球人壽「Athena2.0」智能家庭風險管理平臺正式發布!
    【天極網IT新聞頻道】為順應保險科技發展浪潮,10月10日同方全球人壽在其數位化保險日公布了數字保險的一系列舉措。該公司宣布其數位化營銷平臺「宙斯」智能個險系統旗下又帶來了全新體驗——同方全球人壽首個智能家庭風險管理平臺 「Athena2.0」正式發布。
  • 平安人壽大變局
    一張圖片行業譁然,這也意味著2019年底方才上任操刀的平安壽險改革大將就此落幕。備受關注的平安人壽改革進入楊錚時代。再看楊錚之履歷,與陸敏有著幾許相似。此二人均非正統壽險出身,陸敏早年短暫負責平安壽險銀保業務,曾長期擔任集團董事長特別助理、集團戰略發展中心主任等要職。後轉戰平安健康險、汽車之家,並任平安集團首席信息執行官。
  • 4大保障10大服務 平安人壽重磅推出糖尿病專屬醫療險「優糖星」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4大保障10大服務 平安人壽重磅推出糖尿病專屬醫療險「優糖星」日前,為滿足血糖異常人群保障訴求,打造更有溫度的保險產品體系,助力健康中國建設,平安人壽重磅推出糖尿病專屬醫療險「平安優糖星醫療保險」(以下簡稱「優糖星」),並在上海率先試點。
  • 前11月平安個險新業務下降14.7% 平安人壽全年負增長成定局
    12月14日中國平安發布公告公布了前11月保費收入情況,全年僅增長0.98%,其中壽險險及健康險個人業務新業務同比下降14.7%,車險業務下降5.54%,平安人壽全年負增長已成定局。前11月中國平安原保費收入7297.27億元 同比增長0.98%公告顯示,2020年1-11月中國平安旗下控股子公司平安產險、平安養老和平安健康保費收入分別為2624.49億元、246.9億元和87.5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73%、10.50%和50.58%。而平安人壽保費收入4338.32億元,同比下降3.78%。
  • 12家險企遭監管約談,萬能險超5%收益成歷史;國內10家險企上榜...
    ,相關業務轉至集團兄弟公司 華夏人壽、新時代證券兩家機構法定代表人變更 天安財險認購新時代信託產品已有143億元逾期 中英人壽旗下保險資管公司20%違規股權遭撤銷 螞蟻集團成立健康科技公司,註冊資本0.5億元 中金、中信建投擔任螞蟻集團
  • 人身險產品設計銷售問題多,新華人壽、平安健康等20家險企都被監管...
    見習記者| 鄒璐徽7月2日,中國銀保監會人身險部發布《關於近期人身保險產品問題的通報》(下稱《通報》),包括新華人壽、平安健康、人保壽險在內的多家險企被點名。具體包括報送材料不規範、長險短做、條款表述與法律規定不符、責任相關判定條件約定不合理、續保約定不合理等,還有保險公司誇大產品收益、隱瞞保險生效期間、隱瞞退保有損失等銷售誤導等14條問題。其中,保險公司犯得最多的問題是責任相關判定條件約定不合理,涉及陽光人壽、平安健康等8家險企。
  • 從國民需求出發 平安人壽重磅推出財富金瑞21
    這讓許多人重新認識了世界的「不確定性」,更意識到身體健康和財富管理的重要性。據專業機構調研並發布的關於「疫情之下中國家庭財富變動趨勢」的報告顯示,受疫情影響,房產、理財、保險等資產的配置在今年受到越來越多中國家庭的重視。
  • 保險「新世代」潮流:平安壽險數位化遷躍記
    近日,復旦大學與平安人壽聯合發布的《城市新中產保險消費生態報告——80、90後的人物保險畫像分析》(下稱《報告》)透露了問題的答案:「80、90後等城市新中產階級,正逐漸成為購買保險的主力軍。」事實確實如此。在懂財帝身邊,孫先生和李小姐就是購險大軍中的成員。兩人是一對80後的夫妻,均在國企工作,收入穩定,並在北京買了一套房,是標準的城市中產階級。
  • 平安人壽大變局:臨陣換帥 意味著什麼
    後轉戰平安健康險、汽車之家,並任平安集團首席信息執行官。縱然無太多壽險歷練,但被平安集團認為對之集團戰略和金融+科技板塊協同布局有著深度理解。楊錚甚至比陸敏還早三年進入平安,1994年進入平安產險,先後擔任平安產險上海分公司總經理、平安產險總經理助理、平安銀行東區副總經理、平安好車董事長兼CEO、平安產險總經理等管理職務,現任平安健康險董事長兼CEO。
  • 中國人壽年報增4倍:其他險企均有望倍增 秘密是啥?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中國人壽年報預增4倍!其他上市險企均有望倍增,秘密是啥?上市險企2019年年度業績披露啟幕。剛剛,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人壽」)發布2019年年度業績預增公告。中國人壽2019年度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預計較2018年增加455.80億-478.59億元,同比增加400%-420%。來源:上市公司公告相關人士表示,2019年,在上市同業均承受不同程度壓力的大背景下,中國人壽持續交出超市場預期的季度報告,預計全年新單、價值增速均有望超越同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