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真的扶不上牆?只因《三國志》一個成語,劉禪被黑了1800多年

2020-12-14 騰訊網

在電視劇《三國演義》中,劉禪是蜀國的亡國君,被塑造成了一個沒有政治遠見,沒心沒肺,貪圖享樂的人。於是,後人也常常用《三國志》中的''樂不思蜀''這個成語來形容劉禪。

《三國演義》將中塑造的劉禪,不但軟弱無能,而且貪圖逸樂,可謂''扶不起的阿鬥''。但是在歷史上,劉禪並非如此,史書記載劉禪聰明機智,而且善於韜晦,所謂的''樂不思蜀''只不過是為了保全大局不得已的行為。

《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作者難免會根據寫作目的去改變歷史事實。根據陳壽的《三國志》記載,劉禪在年少的時候,諸葛亮就常常誇讚他,劉備得知此事非常高興,說:''丞相嘆卿智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勉之,勉之!''可見,劉禪在小的時候還是不錯的。

即使在劉禪當皇帝後,他也能牢記父親劉備和諸葛亮的教誨,劉備告誡他:''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不管大事小事,都要徵求諸葛亮的意見之後才作決定。劉禪一直以相父稱呼諸葛亮,他深知君臣失和的後果,所以處處尊敬諸葛亮。

不僅如此,他還是一位很大度的國君。史書記載,當年叛將魏延謀反,結果被殺,劉禪不計前嫌,念及魏延先前所立功勞,下旨將其厚葬。可見劉禪的德行也不錯。、

劉禪一生沒有多大的作為,但是也絕對不是一個昏君。就是因為在投降西晉後的一句''不思蜀'',結果導致劉禪在很多人的眼中成為了沒用的昏君。但其實,這背後其實隱藏著很多不得已的原因。

首先,在關羽丟失荊州、夷陵之戰戰敗後,蜀國的實力已經遠遠的落後於曹魏和孫吳,到後期魏軍包圍成都的時候,蜀漢氣數已盡,諸葛亮都不能完成的壯志,劉禪靠姜維等人苦苦支撐已經毫無意義,就算劉禪死扛到底,也改變不了被滅國的命運。但是一旦成都被攻破,蜀國的百姓都會跟著遭殃。所以劉禪投降魏國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的明智之舉。

投降之後,劉禪還要處處面對司馬昭的測試,他只能選擇韜光養晦。有一次,司馬昭設宴招待蜀國君臣,在席上演奏了蜀地音樂。聽到故地的音樂,蜀漢的大臣都盡顯悲戚之容。但是劉禪作為亡國君,不能暴露自己的情感,只能將胸無大志的一面展示給司馬昭。否則自己生命難保,而且很可能為百姓招致大禍。

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看到:223年劉禪登基,到263年蜀國被滅國,期間41年的執政期

在三國所有國君中是最長的。諸葛亮死後,後來的二十九年全靠他自己親政。當時蜀國兵微將寡,內憂外患,能堅持這麼久,可見劉禪還是有能力的。

可見劉禪為人慈善,待人寬厚,全因為一個成語被黑1800多年,也是挺可悲的!

相關焦點

  • 劉禪的為君之道:慧眼識人穩固政權,全權交付實現了無為之治
    蜀漢王朝是劉備一手建立起來的,不愧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英雄,可他一手建立起的朝代,總共也不過四十多年,其中劉備在位僅兩年,他的兒子劉禪在位有四十一年的時間。這樣一看,蜀漢王朝的大部分時光是掌握在劉禪手裡的,提起劉禪可能你還不太熟悉,但是要說扶不起的阿鬥大家就應該耳熟能詳了,沒錯這裡的阿鬥指的就是劉禪。
  • 歷史上的劉禪真的那麼庸庸碌碌嗎?原來「扶不起的阿鬥」並不傻
    在他臨死之前,他把劉禪託付給諸葛亮,希望諸葛亮能夠輔佐劉禪,從而完成劉備的遺願。諸葛亮對劉禪鞠躬盡瘁,但卻沒能保住蜀國,最終蜀國滅亡。所以,在三國演義中,對劉禪的描寫十分不堪,可以說是庸庸碌碌,「扶不起的阿鬥」至此也深入人心,後世的人都覺得劉禪根本沒有什麼用處,庸庸碌碌。但歷史上真實的劉禪真的就是這麼得一文不值嗎?
  • 劉禪真的是扶不起的阿鬥嗎?來看看歷史上真實的劉禪
    劉禪的小名叫阿鬥,千百年來,最讓老百姓詬病的是,劉禪被俘後,司馬昭問他想念蜀地嗎?劉禪居然笑嘻嘻地說出:「此間樂,不思蜀。」就這六個字,把他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 劉禪真的是在裝傻嗎?解讀一下他賜五虎將的諡號,你就知道了
    對於很多《三國演義》的書迷來說,劉禪絕對是昏聵無能的代表,寵信宦官,當著甩手掌柜,把蜀漢拖進了亡國泥淖之中。特別是姜維那句「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更是戳到了無數蜀迷的傷心處。但是真實歷史上的劉禪真的如演義裡這般的昏庸甚至痴傻嗎?
  • 劉禪真的那麼沒用嗎?被俘後為何說出樂不思蜀這個傳世名句
    歷史上的所有的昏庸的皇帝,差不多都是沒有幾年"奔頭"的。商紂王最為出名,秦二世的昏庸,隋煬帝楊廣等等。但是劉禪的守成的本事絕對是有能力的。 那麼歷史上的劉禪,就真的如我們《三國演義》當中所看到的那樣,昏庸暗弱無能的一位君主嗎? 答案是否定的,劉禪在三國中,雖然沒有多少歷史成就,但是對於劉備和諸葛亮二人所打造的蜀漢帝國,在劉禪的手中足足守了將近四十二年。如果說他是一個昏庸無能的皇帝,估計沒人信。
  • 諸葛亮臨終時,劉禪先後殺了3位大臣,多年後才知,劉禪高明之處
    ,「面縛輿櫬詣軍門」,並表現出「樂不思蜀」的樣子,此人便是劉備那不爭氣的兒子,劉禪。 然而多年以後,我們再回過頭來看歷史,劉禪真的是這樣一個不堪的人嗎?當年劉備駕崩前,曾在遺詔中這樣寫道: 射君到,說丞相嘆卿智量,甚大增脩,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
  • 劉禪首創一成語,姜維聽完心驚肉跳,嚇得從此再也不敢留在成都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姜維傳》注引《華陽國志》,時間是在蜀漢後主景耀五年(公元262年),故事的主人公是姜維和劉禪。原文如下:維惡黃皓恣擅,啟後主欲殺之。後主曰:「皓趨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齒,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
  • 劉禪寫下三個字,司馬昭饒其一命,手下不明白,司馬昭:反著讀
    都知道劉備的兒子劉禪繼承了其父的衣缽,劉禪又被稱作「扶不起的阿鬥」,寓意自然一目了然,指他昏庸無能,但其實劉禪是有他過人之處的,要知道在諸葛亮去世三十年後蜀國才滅亡,如果劉禪真的一無是處,恐怕蜀國早就滅亡了,也撐不了三十年那麼久。
  • 如何評價三國中的劉禪,三分鐘了解,為什麼很多人都說他有大智慧?
    因為劉禪最後三國唯一善終的國君,還有吃有喝的一直活到64歲,所以很多人稱之為聰明。劉禪真的聰明還是愚蠢? 劉禪也是苦命娃,小時候就被劉備,摔來摔去也不嫩怪劉禪傻,都是摔的。所以劉禪成為了低能、蠢材,爛泥糊不上牆的代名詞
  • 孔明逝世劉禪連殺三個大臣,他這是「飄了」?專家:不殺才是真傻
    這本小說一下子引爆了全民「三國熱」,但是小說裡許多杜撰的事件和人物形象卻被不少人當作正史來看,很多三國人物被黑得體無完膚卻百口莫辯。其中,要論被黑得最慘的人物絕對有劉禪一個。關於劉禪的歷史評價其實是很不錯的,比如在劉備的遺詔中就提到,他聽說諸葛亮高度讚揚了劉禪的才能,感到欣慰。
  • 劉禪真的是扶不起的阿鬥嗎?諸葛亮第一個就不承認,其實我們錯了
    ,當然我們都知道,歷史一向都是勝利者書寫的,那麼向來被視為反面教材的劉禪,真的就如傳聞那般「爛泥扶不上牆」?劉禪又是如何能夠在三國亂世中在位41年卻始終屹立不倒呢?劉禪,出生於公元207年,是劉備小妾甘夫人所生。據傳甘夫人因夜夢仰吞北鬥而懷孕,因此劉禪的小名叫「阿鬥」。小阿鬥剛剛一周歲,就經歷了戰火紛飛。
  • 三國志戰略版劉禪尋訪必出諸葛亮嗎 劉禪和司馬徽哪個容易出橙將
    三國志戰略版劉禪尋訪必出諸葛亮嗎?三國志戰略版劉禪能尋訪到橙將嗎?劉禪和司馬徽哪個容易出橙將?不少玩家都想通過尋訪的方式免費獲得無限橙將。話不多說,下面,就隨琵琶網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三國志戰略版劉禪尋訪必出諸葛亮嗎?
  • 劉禪亡國後寫下3字,司馬昭:免死,群臣不解,司馬昭:倒著來念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這句話是形容一個人不思進取,不管別人怎麼助,終究還是碌碌無為。這就和人們口中扶不起的阿鬥一樣,庸才若劉禪,阿鬥劉禪在很多人心中就是這樣一個扶不上正道、無法成才的一個形象。但很少有人知道真正的阿鬥其實並非一介懦夫,也不是所謂的昏君。
  • 劉備一個「神秘」的兒子——劉升之,到底與劉禪是什麼關係
    不知道《三國志》中為什麼不記載。那麼"升之"會不會就是劉封的字呢?從雙方的接觸中來看,曹魏應該對劉封更加了解一些。不過這又多出一個時間上的問題。 這也是《三國志集解》中給出的說法。根據《三國志·蜀書·劉封傳》的記載,劉禪有個小名叫做阿鬥。從而可以推測,劉禪本來並不叫做劉禪,可能叫做劉鬥。後來劉備開國,立劉鬥為太子,因為政治上的原因才改名為劉禪。古人起的名和字多少都存在一些聯繫,"鬥"和"升"都是容量單位,所謂升鬥小民嘛。所以從名和字上推斷劉升之就是劉禪。
  • 劉禪真是「扶不起的阿鬥」?別再被小說騙了,他投降其實是對的
    受到劉禪,我們對他的第一個印象,就是「扶不起的阿鬥」,再有就是他的成名之言「樂不思蜀」,在演義原著和各大電視劇的形象當中,劉禪作為蜀國的第二任國君,一個昏庸無能,不理政事,貪圖享受的模樣已經被鮮明地樹立了起來,他也成為了後來敗家子的代表人物,然而真實情況真的是這樣嗎?其實我們不要被小說所騙了。
  • 三國志戰略版劉禪有怎麼用 劉禪能尋訪到橙將嗎
    三國志戰略版劉禪有怎麼用?劉禪能尋訪到橙將嗎?劉禪尋訪帶什麼技能?不少玩家都想知道關於劉禪尋訪出橙將攻略。話不多說,下面,就隨琵琶網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三國志戰略版無限玉璧【點擊下載】領通用禮包激活碼!
  • 孝懷皇帝劉禪天資愚鈍昏庸無能?其實不然,他帶著面具騙過所有人
    有一個諺語叫做「扶不起的阿鬥」裡面說的就是他啦,可能是因為他的政績不行,在歷史上面對他的定義也是一屆昏君,後來還成為了亡國之君,所以才有了這麼一個典故。根據歷史書籍記載。劉禪的情商和智商都不是很高,而且還膽小懦弱。即使是成為了一個國家的君主,都沒有任何任何的改變,哪怕是諸葛亮在他的身邊輔佐他,都沒有把他改變。可想而知劉禪的天資實在是太差勁了。
  • 三國志戰略版尋訪用劉禪出橙將機率高嗎 劉禪尋訪容易出諸葛亮?
    三國志戰略版尋訪用劉禪可以嗎?劉禪尋訪容易出諸葛亮橙將?劉禪尋訪好不好出橙將?不少玩家都想知道劉禪作為尋訪的具體效果。話不多說,下面,就隨琵琶網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三國志戰略版尋訪用劉禪可以嗎?   目前遊戲中對於尋訪的要求是不固定的,玩家可以用任何武將進行尋訪!
  • 蜀漢滅亡時,為何是劉禪的兒子殉國,而不是劉禪本人呢?
    因此劉禪在找群臣商議的時候,其實是試探各個世族的意見,可以想見譙周必然代表了益州最龐大的一股勢力的態度。令劉禪想不到的是,張飛的兒子張紹也同意投降。這一下子基本上把劉禪抵抗的勇氣都乾沒了,蜀漢創業功臣的第二代子嗣,除了劉備的幾個兒子,也就剩下張飛次子張紹了,他都要投降,讓劉禪情何以堪啊!
  • 劉禪在亂世之中,讓蜀國屹立近30年不倒,他真是扶不起的阿鬥?
    而如今在人們的心中,說起劉禪往往都會嗤之以鼻,覺得他昏庸無能,可歷史上的劉禪真的是如此嗎?東漢末年,三國鼎立,蜀漢在建國時就已經積貧積弱了,而蜀漢在劉禪的領導下還堅持了30年,他真的是"扶不起的阿鬥"嗎?劉禪是劉備的繼承人,也是蜀漢王國的繼承人,為什麼後世的人對他評價如此之低呢?我想也許跟我們那個耳熟能詳的成語有關:樂不思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