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真是「扶不起的阿鬥」?別再被小說騙了,他投降其實是對的

2020-12-26 騰訊網

受到劉禪,我們對他的第一個印象,就是「扶不起的阿鬥」,再有就是他的成名之言「樂不思蜀」,在演義原著和各大電視劇的形象當中,劉禪作為蜀國的第二任國君,一個昏庸無能,不理政事,貪圖享受的模樣已經被鮮明地樹立了起來,他也成為了後來敗家子的代表人物,然而真實情況真的是這樣嗎?其實我們不要被小說所騙了。

首先劉禪是劉備欽點的繼承人,劉備實際上還有兩個親生兒子,年紀稍微小一點的劉永和劉理,再加上一個義子劉封,如果劉禪真的有想像當中那麼不靠譜,那麼劉備完全可以將自己的帝位傳給另外的人,可是劉備為了阿鬥能夠坐上位置,還在諸葛亮的建議下去除掉了剛勇過人的劉封。「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這說明劉禪肯定是有著自己能力的。

對於這名兒子,劉備也是加大力度培養,在公元221年稱帝建立蜀漢以後,根據《三國志》記載,劉備為了讓他掌握治國的本領,讓諸葛亮親自抄寫《韓非子》、《管子》等書,還讓他拜伊籍為老師學習左傳,此外阿鬥還要學習武藝:「射山,在成都縣北十五裡,劉主禪學射於此。」

到了223年,劉備去世,5月劉禪在成都即位稱帝,這時候的他才17歲,但是當時的國事,基本上都是諸葛亮全部承包了,「政事無巨細,鹹決於亮。」劉禪又能幹嘛呢?諸葛亮在前線打仗,那麼阿鬥在後方起到了個安撫民心的作用。

他真正執掌權力,是在235年,諸葛亮去世後的一年,劉禪將中軍師楊儀貶為了庶民,重用蔣琬,236年,為了興修水利工程,劉禪前往湔縣登臨觀阪,觀看汶水水流,十天後返歸成都。240年,越雋郡當地夷人作亂,劉禪派遣張嶷前往平定叛亂,並對越雋郡進行開發,打通越雋郡與成都之間的道路。劉禪在外交上也有自己獨立的見解,242年,蔣琬大造舟船,準備沿漢水、沔水東下,攻取上庸等東三郡,然而阿鬥召集大臣商議認為,水路雖然容易出兵,但是失敗卻不容易撤退,因此將蔣琬這次軍事行動取消。

另外一方面,劉禪積極聯繫羌胡,來配合蜀漢對付魏國,他還和東吳保持了比較密切的關係,確保能夠唇齒相依,共同應對北方威脅。這些都是演義不曾提及的,劉禪在位41年,最後他做的一件對事,實際上應該是投降魏國,為什麼說這是一件對事?

263年,魏國派遣鍾會、鄧艾等大獎大舉伐蜀,姜維將主力十萬大軍擋在了劍閣,然而鄧艾卻偷渡陰平直奔成都,並且擊敗了諸葛瞻,兵臨成都,劉禪再次召集大臣商討對策,大夥討論不一,光祿大夫譙周力排眾議,極力主張投降,而更多人要求背水一戰。阿鬥最終選擇了開門投降,並且命令蜀軍放下武器抵抗。

實際上,我們可以看下當時的蜀國和魏國實力對比,236年蜀國只不過94萬人,曹魏擁有443萬人之多,而在228年到234年,諸葛亮先後出兵漢中北伐曹魏,之後姜維又在238年到262年發動了十一次北伐,蜀軍的每一次作戰,無非用一州之力傾國之兵對抗中國整個北方,事實上蜀國百姓又怎麼可能安居樂業呢?

對於諸葛亮等人來說,光復漢室是他們的終身願望,然而從百姓來看,踏踏實實過上安穩日子才能幸福,劉禪做的這一個選擇,對於蜀國長期遭受戰爭之苦的百姓,無疑是一個最好的選擇,49年前,同樣在成都,開門投降的劉璋一番話正是對阿鬥心態的最好解釋:

「吾父子在蜀二十餘年,無恩德以加百姓;攻戰三年,血肉捐於草野,皆我罪也。我心何安?不如投降以安百姓。」而劉禪本人,也獲得了一個衣食無憂壽終正寢的結局,如果不是「樂不思蜀」的一番話,司馬昭或許也不會輕易放過他,你們認為呢?

相關焦點

  • 劉禪在亂世之中,讓蜀國屹立近30年不倒,他真是扶不起的阿鬥?
    當一個人擁有很好的資源,卻最終還是失敗了,往往會有旁觀者憑藉他為「扶不起的阿鬥」,這樣的情況,這句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屢見不鮮。而如今在人們的心中,說起劉禪往往都會嗤之以鼻,覺得他昏庸無能,可歷史上的劉禪真的是如此嗎?
  • 「扶不起」的劉禪,其實暗藏著大智慧!
    《三國演義》中長坂坡趙子龍單騎救少主,一直是趙雲廣大迷男迷妹們的激動時刻,而我們在讚嘆子龍將軍世無雙的時候,也會順勢調侃一下劉皇叔,收買人心摔孩子把劉禪摔傻了,斷送了蜀漢的基業。不過歷史上劉備有沒有摔孩子我們不清楚,但劉禪即位卻是板上釘釘的事實,那麼他真的如小說和野史中記載的那樣,是扶不起的劉阿鬥嗎?
  • 扶不起的阿鬥?看完劉禪最後一道聖旨,你還忍心說他是昏君嗎?
    ,首先跳入大家腦海的,一定是類似「樂不思蜀」以及「扶不起的阿鬥」這樣的詞彙或者典故。可事實上,劉禪真的就這般一無是處嗎?如果你對他的生平足夠了解,或許就不會堅持這樣的想法了。    之後諸葛亮身死,劉禪徹底接過了蜀漢的「爛攤子」。
  • 劉禪真的是扶不起的阿鬥嗎?來看看歷史上真實的劉禪
    說起三國那段歷史,就讓人很容易想起一句話:扶不起的阿鬥! 劉禪的小名叫阿鬥,千百年來,最讓老百姓詬病的是,劉禪被俘後,司馬昭問他想念蜀地嗎?劉禪居然笑嘻嘻地說出:「此間樂,不思蜀。」就這六個字,把他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 劉禪真的是扶不起的阿鬥嗎?諸葛亮第一個就不承認,其實我們錯了
    劉禪,劉阿鬥,提到這個名字恐怕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那句「扶不起的劉阿鬥」,的確,就連同一時期的司馬昭都曾評價他是「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當然我們都知道,歷史一向都是勝利者書寫的,那麼向來被視為反面教材的劉禪,真的就如傳聞那般「爛泥扶不上牆」?劉禪又是如何能夠在三國亂世中在位41年卻始終屹立不倒呢?劉禪,出生於公元207年,是劉備小妾甘夫人所生。據傳甘夫人因夜夢仰吞北鬥而懷孕,因此劉禪的小名叫「阿鬥」。小阿鬥剛剛一周歲,就經歷了戰火紛飛。
  • 劉備之子劉禪有眾能人相助,卻為何被稱為「扶不起的阿鬥」?
    劉禪作為蜀漢政權的第二位統治者,在位時間長達四十一年,但是為何卻被後人稱為「扶不起的阿鬥」?從小就知道如果不努力的話就會被大人說是扶不起的阿鬥,但身為劉備之子,諸葛亮的徒弟,劉禪卻被後人評價為扶不起的阿鬥,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 扶不起的劉阿鬥真是窩囊廢嗎?看看他是如何統領蜀地30年
    對於劉禪,也許有的人不是很清楚,不過你要說「扶不起的阿鬥」,估計瞬間就都知道了。劉禪就是這扶不起的阿鬥,他是劉備的長子,在劉備死後順利繼位,史稱劉後主。在其漫長的41年政治生涯中,可謂是「貴人」不斷,先是有鞠躬盡瘁的諸葛亮,後有蔣琬、費褘、姜維等一批賢人的輔佐,從羅貫中到市井街頭,他的形象始終是一位碌碌無為的庸君,更有人稱其為「亡國之昏君,喪邦之庸人」。他真的是那個扶不起的阿鬥嗎?如果是,那麼如此昏庸之輩又何以在位領導蜀國41年?
  • 王者榮耀劉禪:蓉城小霸王迷戀安琪拉,不坑的阿鬥威力無窮
    王者榮耀劉禪不僅如此,作為蓉城小霸王的劉禪還迷戀安琪拉,這一點在他的臺詞裡裡面就有體現,其實從可玩性的角度來說,不坑的阿鬥劉禪其實能發揮很大的作用,可以說是威力無窮。在王者榮耀的世界裡,劉禪可不是「扶不起的阿鬥」,反而是一個天才,七歲時就騎著木牛流馬撞毀了三件房屋和豬圈。而木牛流馬是不是很熟悉,就是諸葛村夫所造出的運糧神器。
  • 劉禪寫下三個字,司馬昭大笑放了他,這是為何
    中國文化真是博大精深,當我們形容一個人不聰明的時候,不是直接說這個人「蠢」,而是會婉轉含蓄地把這個人描述為「扶不起的劉阿鬥」。聽著這句話,心裡已經明白對方的意思了。那誰是劉阿鬥呢?為什麼他不能支撐起來?事實上,了解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劉阿鬥」就是劉禪,也就是劉備之子。
  • 劉備有這麼多兒子,為何讓一個扶不起的阿鬥繼承自己的皇位
    在人們印象中,後主劉禪就是個扶不起的阿鬥,他在任何影視作品中都表現得非常無能,的確到劉禪接管蜀漢的時候,蜀漢就破產了。末代皇帝嘛!肯定要很多鍋。因此不少讀者都有個疑問,實際上劉備只有四個兒子的,為什麼讓一個扶不起的劉禪成為了下一任皇帝。
  • 劉禪投降後寫下3字,司馬昭:免死,百官不解,司馬昭:倒過來讀
    原標題:劉禪投降後寫下3字,司馬昭:免死,百官不解,司馬昭:倒過來讀一說到劉禪,人們熟知的諺語、歇後語、成語等一個接著一個:「扶不起的阿鬥
  • 劉禪如此「扶不起」,為何還要傳位給他?劉備臨終前說出事情起因
    不論是小說《三國演義》還是歷史記載,劉備去世以後,把帝位傳給了他的兒子阿鬥,也就是劉禪。  要說劉禪身為劉備兒子也有些悲喜交加。悲的是老爹為了籠絡趙雲,把劉禪直接扔在了地上,當場讓趙雲感動到淚流滿面,當然這是小說情節,不過就算是現實歷史,劉禪從小也是經歷了不少災難,能夠活下來算是運氣極好了。
  • 原來「扶不起的阿鬥」並不傻
    所以,在三國演義中,對劉禪的描寫十分不堪,可以說是庸庸碌碌,「扶不起的阿鬥」至此也深入人心,後世的人都覺得劉禪根本沒有什麼用處,庸庸碌碌。但歷史上真實的劉禪真的就是這麼得一文不值嗎?可以設想一下,如果劉禪真的是個庸庸碌碌的人,劉備又怎麼會選他作為繼承人呢?要知道劉備的兒子不僅僅只有這一個,選他肯定也有所考究。
  • 撥開迷霧看阿鬥,我笑世人看不穿
    試想一下,能騙世人幾千年的劉禪,自然能夠騙過當時聰明絕頂的司馬昭,只不過,只不過,很少人去研究這些罷了,這就是人性使然。當然,筆者也不是嘴炮,只從以下幾點來說明,第一,劉禪的父親是誰?自然是劉備,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看看當年劉備在曹操院子裡說的話?是不是和當年劉禪在司馬昭面前說的話有些相似?
  • 三國時期,「扶不起的阿鬥」劉禪,是如何穩坐皇位四十一年的
    從章武三年(223年)即位,到炎興元年(263年)降魏,劉禪前後在位四十一年,乃是三國時期所有君主之中在位時間最長的,在亂世之中已經實屬不易。那麼,劉禪是如何坐穩四十年皇位的呢?其實要分內外兩方面因素。
  • 《三國演義》為了神話諸葛亮而刻意對劉禪進行了醜化?
    這句俗語講的是劉禪儘管有諸葛亮、姜維這樣優秀的人忠心耿耿地輔佐,但最後還是把蜀國給弄丟了,意思是他不思進取,昏庸無能,再怎麼扶也扶不起來。 其實,這是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廣為流傳後而帶來的民間效果。 在《三國演義》中,劉禪從出場到最後離世,印象都不怎麼好,還造就了一個歇後語: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
  • 扶不起的阿鬥真的是這般廢物嗎?五維屬性個位數的廢物?
    今日就給劉禪報個不平,說說歷史上那個扶不起的阿鬥吧。人物簡介劉禪(shàn)(207年-271年),既蜀漢懷帝,又稱後主,字公嗣,小名阿鬥,幽州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三國時期蜀漢末代皇帝(223年—263年在位),漢昭烈帝劉備之子,母親是昭烈皇后甘氏。
  • 諸葛亮去世前,劉禪鬥膽問了一句話,讓他直冒冷汗:原來你是裝傻
    「扶不起的阿鬥」是我們通常形容一個比較差勁的人的話,也就是說「阿鬥」是比較差勁的代名詞。阿鬥就是劉禪生於公元207年,那一年劉備剛好找到了諸葛亮,從此改變了劉備顛沛流離的命運。從這個角度說,劉禪既是劉備的幸運之星,也是諸葛亮與劉備友誼的見證人。
  • 扶不起的阿鬥!輕鬆賽程卻無緣季後賽,錫安真是肖華都捧不動
    本以為西部季後賽的爭奪基本上就是這三支球隊當中產生,但是鵜鶘自己卻不爭氣了,真是扶不起的阿鬥啊!但是鵜鶘卻不爭氣,一上來就經歷了兩連敗,錫安在經歷了休賽期後,人們都以為他會滿血回歸,誰知道一回來還有傷病影響!
  • 諸葛亮死後,劉禪維持蜀漢三十年,這樣的君主真的是扶不起嗎?
    《三國演義》把這段直接簡化成「扶不起的阿鬥」。另一個關於劉禪的經典名句,就是劉禪對司馬昭說的那句樂不思蜀,兩個加起來,幾乎就是坐實劉禪是廢物的評價,可是劉禪真的廢嗎?如此來看,劉禪不見的就是蠢,他對於蜀漢的國力有著清楚的認知。三、樂不思蜀樂不思蜀這故事源自劉禪投降後,他被帶到洛陽,司馬昭封他為安樂公,賜住宅、童婢百人,劉禪為表感謝,特意登門致謝,司馬昭於是設宴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