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網站」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五論深入貫徹...

2020-12-22 瀟湘晨報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動發展的根本目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即將開啟的重要歷史時刻,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首次將「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作為遠景目標提出來,具有鮮明的民生導向,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對標對表中央規劃建議,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通過的《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制定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今後五年要努力實現民生福祉明顯提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新期待得到更好滿足。這是我們新的奮鬥目標。

堅持人民至上,始終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到各項決策部署和實際工作當中,「十三五」時期,我省提前實現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生態環境顯著改善,平安四川建設成效明顯,民生和社會事業全面進步,醫療、教育、養老、衛生、食品安全、農民工服務均取得較大進展。實踐證明,只有踐行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不斷應對新矛盾解決新問題,才能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四川和全國一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已經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不僅期盼物質富裕,而且嚮往精神富有,關注的領域更廣、品質要求更高。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就要重點關注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就業、社會保障、「一老一小」、生態環境等民生問題,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四川是欠發達且發展不均衡的人口大省、農業大省,還需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努力實現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升幅度、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於全國,才能與全國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的前提是安全,發展是安全的保障。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要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四川和平安四川。平安是人民群眾亙古不變的期盼,從這個角度出發,安全是極其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發展環境。實現安全發展,是四川融入新發展格局的內在要求,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必須守住的重要底線。統籌發展和安全,要加強重點領域風險防範化解,確保政治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深入推進依法治理,讓經濟社會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各項工作走上法治軌道;要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提升城鄉基層治理能力,持續釋放改革紅利,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新徵程的號角已經吹響。滿足新期待,解決新問題,讓高質量發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質生活相得益彰,朝著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不斷前進。

【來源:甘孜州人民政府網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五論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
    對標對表中央規劃建議,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通過的《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制定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今後五年要努力實現民生福祉明顯提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新期待得到更好滿足。這是我們新的奮鬥目標。
  • 王菲: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更好回應人民群眾新期待
    王菲: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更好回應人民群眾新期待 2020-12-18 23: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重慶日報評論|著力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步入新發展階段,重慶城鄉面貌發生顯著變化,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但重慶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從未停止,且不斷因時而變。「十四五」時期是新時代重慶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關鍵五年。
  • 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 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期待和高...
    、完善城市形態、增強城市功能,為未來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期待和高質量發展要求。 張維國指出,城市是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產生活的重要載體,是一個生命體、有機體;國土空間規劃是城市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做好城市發展各類規劃特別是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十分重要。
  • 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觀點)
    切實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才能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既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也要尊重人民群眾首創精神,不斷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 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經濟新方位)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分領域闡述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重點任務。
  • 人民日報評論部: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切實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才能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既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也要尊重人民群眾首創精神,不斷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入冬後天氣漸冷,北方城市已經供暖
  • ...文章」確保高質量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全體人民|五論深入學習貫徹...
    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明確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以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奮鬥目標,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第一位,把老百姓的事當作最大的事,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確保高質量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全體人民。
  •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
    11月24日,福建省委書記于偉國主持召開座談會,與來自改革發展和生產一線的各界群眾代表共同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一起謀劃福建省「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省長王寧出席。   于偉國指出,學習領會五中全會精神,一個突出的感受就是「人民」二字貫穿始終。
  • 人民要論: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法律保障
    內容提要民法典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民法典以保護民事權利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回應人民的法治需求,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民法典在系統確認民事主體所廣泛享有的各項權利的基礎上,明確權利的行使規則,為權利實現提供有力保障。
  • 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法律保障(人民要論)
    內容提要民法典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民法典以保護民事權利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回應人民的法治需求,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民法典在系統確認民事主體所廣泛享有的各項權利的基礎上,明確權利的行使規則,為權利實現提供有力保障。整個法典的制度和規則設計,充分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讓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讓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馬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將「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作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之一。
  • 陳潤兒:貫徹中央要求結合寧夏實際反映群眾期待認真編制好「十四五...
    本報訊 (記者 馬曉芳 姜璐)11月26日,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潤兒主持召開區直部門和基層單位座談會,聽取對自治區「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規劃編制的意見建議,強調要堅持群眾路線、堅持問題導向、堅持民主決策,確保「十四五」規劃編制貫徹中央要求、結合寧夏實際、反映群眾期待
  • ...教育衛生文化旅遊體育事業 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紅網時刻12月4日訊(通訊員 楊立軍)12月4日上午,邵陽市委書記龔文密主持召開全市教育衛生文化旅遊體育發展規劃座談會,就「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聽取相關領域工作者代表的意見和建議。他強調,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精心謀劃邵陽市「十四五」規劃,全面推進教育衛生文化旅遊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市領導李萬千、周迎春、李志雄、彭華松、李華和出席。
  • 人民日報評論員: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 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原則,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終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維護人民根本利益,激發全體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社會公平,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推動文化繁榮發展 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
    「十四五」時期,我市如何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本報邀請相關市級部門負責人參加重報圓桌會,來聽聽他們的打算。馬岱良:「十四五」時期是全市精神文明建設乘勢而上謀新篇、守正創新開新局的關鍵時期,主要有五個方面的重點任務:一是堅持不懈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宣傳貫徹。
  • 全力構建京雄保一體化發展新格局——五論深入學習貫徹市委十一屆...
    這是市委深刻把握髮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堅決落實黨中央和省委部署的科學決策。全力構建京雄保一體化發展新格局,是我們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戰略和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國家大事的重要抓手,是保定落地落實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生動實踐,是堅持人民至上理念、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 「992|期待」新年第一跑!你來嗎?
    未來已來,在這期待已久的時刻,更加需要一場特別的迎新跑,為美好的生活祈福,向滿懷希望的未來出發!相約元旦「跑」迎新年「2021新年第一跑」如約而至元旦長跑,作為石家莊市一項深受群眾喜愛的傳統性體育活動,至今已成功舉辦了47屆,在社會中有著廣泛的影響,已經成為「省會辭舊迎新的品牌活動」。
  • 讓「詩和遠方」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為進一步加強僑批文物的保護和研究工作,深入發掘和弘揚僑批精神文化內核,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僑批的徵集、研究力度,重點策劃推出以僑批為主題的展覽;妥善做好僑批的保護、保管和修復,加快僑批資料整理和數位化進度;深入挖掘僑批背後的歷史故事和老一輩華僑華人的奮鬥精神,推動僑批研究取得更多成果。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不懈奮鬥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原則,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終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維護人民根本利益,激發全體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社會公平,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