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閱覽《農大知事》欄目,本欄目會為廣大讀者朋友持續不斷地提供「三農」相關常識,歡迎關注!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農村過去常見的小動物,四隻腳,尾巴斷了會「刷鍋」,現在不見了。
生活在農村,總有很多童年美好的記憶,有時候一個小物件,或者是一個小動物都能夠引起一段美好的回憶。但是當發現過去農村常見的小動物,不知何時竟然消失了,再也見不到它的蹤跡時,心裡難免不產生失落感,因為它畢竟陪伴著自己度過了那個時代,那個童年。
現如今農村的生活條件都已經非常好了,小孩子也有了各式各樣的玩具,更不需要到田野裡去幹活了。但是在80年代前後,那時農村的孩子從上小學開始,就要跟隨著大人下田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了。那時能夠吃飽穿暖就已經很知足了,哪裡還有玩具可買,更何況那個年代的物質條件也沒有如今這麼豐富。
在童年的記憶裡,孩子們的玩具通常都是自己動手去做,做遊戲也都是利用身邊的自有條件,因此,農村有一些小動物就順理成章也成了孩子們的玩具。那時候還沒有益蟲和害蟲的區分能力,只是順手捉來去玩樂。現在還記得那當年常被孩子捉到玩的有螞蚱、水牛(蛀木蟲成蟲)、地出溜子(草蜥)等。
說到農村的「地出溜子」,現在農村的小青年多數都已經沒有見過了。所謂的地出溜子也是農村對田野裡草蜥的一種俗稱,因為它行動敏捷,貼地爬行,起上這樣一個名稱,也再貼切不過了。那時草蜥之所以能夠成為農村孩子的「玩具」,主要就是它的尾巴斷掉了會「刷鍋」,一條孤獨的尾巴來回擺動的樣子的確很逗人。
地出溜子屬於是蜥蜴目蜥蜴科的小動物,體長大約在10釐米左右,頭上、背部以及腹部等處長有鱗,頭部像蛇,有四隻腳(有地方也叫四腳蛇),還拖著一條長尾巴,和壁虎很是相似。地出溜子膽子很小,遇到人後會沒命地逃竄,尾巴一不小心就會斷掉,但脫離身體的尾巴會在地上不停地來回擺動,能夠持續數分鐘,似乎還存在有生命,在著急等待主人的樣子,這就引起了孩子們極大的樂趣。
現在才明白,地出溜子的尾巴斷掉是一種自我保護的特性,它的尾巴還有再生的能力,斷掉的尾巴之所以還會不斷擺動「刷鍋」,那是因為它的尾巴裡日常儲存有大量的糖原,這種糖原是一種非常容易釋放的物質,當它的尾巴斷下來後,糖原迅速釋放出來,促使斷後的尾巴依然搖擺晃動不止,但是當年的農村孩子,哪裡懂得這些道理,只是感覺好玩罷了。
得出溜子還有田野裡很多的小動物,伴隨著那個時候農村的孩子們,度過了一個懵懵懂懂的童年。時至今日,那時的農村娃都已人到中年了。驀然間回首,想起了自己童年的趣事,卻發現田野裡過去隨處可見的地出溜子,早已經見不到蹤跡了,現在農村的年輕人,連得出溜子是什麼東西都不知道了。
具體得出溜子是什麼時候消失,已經沒有人知道,直到它消失不見了,才被人想起它曾經存在過。農村的地出溜子還有其它小動物的消失,或者是正在漸漸地減少,不得不說農村農藥化肥的威力,農藥化肥促進了農作物高產,但也帶來了汙染的弊端,讓一些小動物失去了生存的環境,因此滅絕了,這利與弊還是留給大家去權衡吧。
現在農村真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認識「地出溜子」?你見過嗎?那個斷了的尾巴會「刷鍋」的可愛小動物。
更多關於三農的文章,請點上面的「關注」二字。您的每一次轉發與收藏都是對作者最大的支持,您有什麼疑問,請在評論區留言,本欄目會盡力幫您解答,謝謝!(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