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古代的科舉考試到現如今的高考制度,變的是內容與形式,不變的是一脈相傳的考生拼搏精神。
對於社會上的大多數孩子來說,高考是能夠最有效證明自己能力的方式。一位曾在高考中取得705高分的學霸就總結出了自身的4個好習慣,以供大家借鑑和參考。
這位學霸向我們坦言:"在高三的時候,我遇到了學習上的瓶頸期,無論我怎麼努力,在年級的排名也總是只降不升。"
他說,雖然為此而苦惱,但他從來沒有喪氣過,一直保持自己樂觀向上的心態,堅持自己自律的、有規劃的學習方式,最終在高考的時候一鳴驚人。
如此優秀的他認為好的成績不是只靠刷題,從小培養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非常重要,並建議大家都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適合自己的方法收入囊中。
各位家長不妨也從現在開始,幫助孩子培養這些好習慣、促使他們成為更加閃閃發光的存在吧。
01第一個習慣:"我從小就愛閱讀。"
我國傑出的革命家、政治家孫中山先生曾經這樣說:"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以外,就是讀書。我一天不讀書,就不能夠生活。"
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無所成就的人也許不是因為讀書太少,但是成功的人大多數都深受閱讀之益。
這位學霸回憶道:"在我小的時候,我的父母總是會給我看一些詩詞歌賦、文學典籍等作品,可惜我對這些文學方面的領悟不太深刻。不過,他們的做法培養了我從小就喜歡閱讀的習慣。"
幼時的他喜歡看關於科學、生物方面的百科知識全書,這個習慣也一直跟隨、陪伴著他的一生。
孫康映雪讀書的故事:有一年冬天,天氣格外寒冷,三天兩頭下一場大雪。冬夜裡,孫康蓋著薄薄的被子蜷縮在床上,面對著北風呼嘯的窗口仍在背書。
背著背著,他突然發現窗口越來越亮,仿佛太陽出來了似的,等到他披上外套出門一看,原來是由於下了大雪、積雪將窗口映亮了。
沉迷於讀書的孫康便心想:這不是讀書的好機會嗎?於是,他捧起書跑到門外,一個人蹲在雪地裡,接著積雪映出的微弱光亮繼續自己的閱讀。
手腳凍僵了,孫康就站起身活動一下、搓搓手腳,等到稍暖一些便又開始閱讀。整個冬天,孫康再也沒有因沒有燈油而發愁,一直夜以繼日地讀書,不懼嚴寒、不怕疲倦。功夫不負有心人,孫康最終擺脫貧困的家境,成為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學者。
比起,現在的孩子們所擁有的閱讀環境是多麼舒適自在,又有什麼理由不認真閱讀呢?作為家長,我們應當從孩子年齡尚小的時候開始,為他們提供充分的閱讀機會,提升他們對於書籍的興趣。
陪伴他們一同前往未知的書中世界,等到孩子成年之後,一定會感謝自己的父母能擁有長遠的目光布局和戰略性的教育方式。
02第二個習慣:"我做事不拖延。"
我們都明白"今日事今日畢"的道理,可是真正能夠做到的又有幾人?現代社會中,"拖延症"儼然成為了困擾大多數人的不良習慣。
根據山東大學的統計顯示,在調查的400位同學當中,竟然有383位同學都認為自己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拖延症,其中兩成的同學認為自己拖延的習慣較為嚴重。
據數據分析的結果表明,拖延症與學習計劃的制定關係不大,卻與學習成績密切相關。對於那些有拖延症的同學來說,制定計劃並不能有效地根除他們拖延的毛病,甚至即使有計劃的約束,他們也很難做到將計劃全部完成。
這類同學的學習成績往往與那些不存在拖延症的同學有著較大差距,而不被拖延症所困擾的同學大多學習成績優異,或是在某方面有著自己獨特的表現能力。
可見,拖延應當是每一個想要成為學霸的孩子極力避免的心態,爸爸媽媽們可以從現在開始,讓孩子明白"制定計劃的目的,是完成它"這個道理,不再讓計劃只停留在紙上談兵的狀態,而是要實際行動起來,通過履行計劃來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一步一步成為比現在更優秀的人。
心理學家何長明說:"當你真正喜歡做一件事時,自律就會成為你的本能。就像玫瑰要綻放,茉莉有芬芳,鳥兒會飛翔一樣。"
03第三個習慣:"我不在簡單的題目上出錯。"
對於學霸來說,與其他同學拉開差距的地方總是在細節上:公布成績之後,其他同學總是會懊惱"這道題我不應該錯的,我如果沒錯的話就能比現在多十分"。
接著就在潛意識裡認為自己的能力其實是比現有成績高出十分的,但其實,這十分就是展現一位同學答題能力的關鍵。
而學霸們從不會因為馬虎而丟分,他們總是在能力範圍內將自己的一切展現出來,不浪費每一處能夠取得的分數。
只有當我們不在小處犯錯,才不會頻繁地因小失大。不在簡單的題目上出錯、做過的題目不再犯錯,這都是值得每個學生鍛鍊的技能。
"至廣大而精細微",希望每一位家長都能幫助孩子成為關注細節、膽大心細的人,這樣無論是在考場上抑或是生活中,都會因此而受益匪淺。
04第四個習慣:"我勇於提問,對世界充滿好奇心。"
孔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教育我們對於不明白的問題就要勇於承認、敢於提問,方能了解萬千世界、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
學霸並不是天生就比別人知道得更多,只是他們提出更多問題,便獲得了更多得到知識的機會。
各位家長在面對孩子提出的問題時,應當耐心細緻地給予解答,即使有些問題我們不知道答案也無妨,家長們可以與孩子一起查找資料、尋求問題的答案。
在這一過程中,孩子與爸爸媽媽的關係也會更加親密,同時也讓孩子更願意提出問題、享受尋找解決問題方式的過程。
05寫到最後
學霸不是一朝一日的成就,而是長年累月的堅持。想讓孩子在成績上有突破,可以幫助孩子養成同樣的好習慣,相信父母們的正確教育定會讓孩子們不辜負青春與時光,最終小樹苗長成參天大樹!
我是@薔薇媽媽,兩個寶貝的媽媽,善於記錄和反思生活中的育兒經歷,分享實用的乾貨助力你科學育兒,另外配圖均來源網絡,若有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繫我刪除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