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705分清華學霸自述:我從小就有這4個習慣!(值得學習)

2020-12-16 瓊瓊育兒日記

那些能考上清華、北大的孩子,無一不是學霸中的學霸,他們不僅智商高,在學習方面也很有天賦,而這些天賦看似是天生的,卻是都是後天培養的好習慣。

記得在去年高考的時候,就有一位這樣的學霸,名字叫做肖希軍,他以705分的高分考上了清華大學,他就是一個從小養成良好習慣,並且力爭上遊,肯吃苦才有這樣的成就。

當時記者採訪了這位學霸,問她自己的學習經驗,這位學霸一點架子都沒有,直接將自己的學習經驗分享給了學弟學妹們,他表示自己從小就有4個好習慣。

1、「從小就堅持閱讀」

堅持閱讀到底有什麼好處?為什麼學霸會選擇從小堅持閱讀呢?其實堅持閱讀可以幫孩子積累更多的知識,吸取書中的精髓,最後將這些知識東西轉化成力量,畢竟我們現在處於一個資訊時代,如果知識跟不上的話,以後也不會有什麼大成就,而讀書恰好是獲取知識的最佳方法。

一般來說從小堅持閱讀的孩子,長大之後在寫作文這一方面都會有獨特的天賦,而且經常閱讀也能夠增強孩子文科方面的接受能力,很多父母都知道閱讀的好處,但卻從不讓自己家孩子堅持閱讀,而這位清華學霸確實從小堅持閱讀,能有這樣的毅力,著實讓人佩服。

2、「做事從來不拖延」

做事拖拉絕對是學習的第一大禁忌,很多孩子都喜歡拖拉,老師布置好當天晚上要完成的作業,孩子硬是拖拉的孩子第二天早晨也寫不完,「明日復明日」,這一直煎熬著。

而相反學霸們都會有一個共同特質,那就是做事情不拖延,該學習的時候學習,該玩的時候玩,能夠輕鬆的把控時間,控制好自己的欲望。

3、「學習時會很專注」

其實很多學霸都是這樣,不管是在做什麼的時候都非常專注,尤其是在學習的時候,上課45分鐘能夠專注聽完,絕對不允許自己溜號,這位學霸顯然也是這樣。

經常有父母發現,自家孩子學習時坐不住,做題的時候也總是會馬虎大意。父母將這些歸功於孩子粗心馬虎,其實並不是,粗心馬虎只可能是偶爾出現,如果總是頻繁的粗心大意,那就是在做事的時候不夠專注,知識掌握的不夠牢固。

那麼孩子的專注力如何培養?我家孩子就是一個好動的孩子,我為了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耗費了很多心血,最後找到了這樣一套專注力訓練遊戲書《德國好奇狗陪你學專注力開發》,書中有很多有趣的專注力訓練小遊戲,

針對孩子馬虎大意不夠專注而設計,這樣一套書共有7本,每一本是一個訓練方法,我個人還是很推薦這套書的,裡面的遊戲既好玩又實用,我都喜歡別說孩子了,這套書對我家孩子有很大的幫助,今天分享給大家。

4、「喜歡問為什麼」

確實,瓊瓊見過不少學霸,他們都是勤學好問的,一旦遇到自己不懂別人知道的問題,就會虛心的向別人請教,不會顧及自己的面子。

我家孩子3歲那會就有這樣的特點,看到什麼都特別喜歡問,好奇心出奇的強,當時我感到很欣喜,孩子對新奇的東西抱有好奇心是好事,這樣他就能靜下心去探索書本中的知識了。

上面這4個習慣幾乎是很多學霸都共有的,在《加油未來》這一期節目當中,有一位清華學霸因為實力碾壓眾多天才,被稱作「鯤神」,原名叫陳鯤羽,他就曾自曝:「我只是從小喜歡讀書」。

也許很多媽媽都想將孩子培養成學霸,但畢竟別人的方法只能借鑑,不能抄襲,自己路還是要自己走,尤其是孩子小時候家長務必幫孩子養成好習慣,習慣才是決定一個人成功的關鍵,而並非是什麼方法。

孩子有良好的行為習慣,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在工作上,都會有很大的優勢,對於孩子行為習慣的培養我還是有發言權的,作為一位媽媽,我時刻都在為孩子著想,在孩子3歲左右的時候,我除了培養他各項能力之外,還在潛移默化的幫他養成好習慣。

比如:吃飯的時候不許看電視;洗澡的時候不能灑水;吃飯時要老人先動筷子;自己繫鞋帶穿衣服……

我家鄰居都問我是怎麼做到的,畢竟3歲孩子還那麼小,怎麼能懂這些呢?其實我也沒有什麼絕妙的方法,只是每天給孩子講關於這些習慣的故事。畢竟故事更加容易讓孩子理解。

我給孩子看的是這套《0-6歲幼兒早教行為啟蒙》這套書不僅幫我家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更形成了勇敢、陽光、有擔當的性格。

相關焦點

  • 705分高考學霸坦言:好成績不靠刷題,受益於4個小習慣從小養成
    從中國古代的科舉考試到現如今的高考制度,變的是內容與形式,不變的是一脈相傳的考生拼搏精神。對於社會上的大多數孩子來說,高考是能夠最有效證明自己能力的方式。一位曾在高考中取得705高分的學霸就總結出了自身的4個好習慣,以供大家借鑑和參考。
  • 清華「最強本科生」刷屏了,學霸分享經驗,學習習慣要從小養成
    這樣的家庭氛圍,孩子怎麼可能學習好呢?作家鮑德溫說: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廣西高考狀元楊晨煜的媽媽這麼說:「想要有個別人家的孩子,你得先成為別人家的父母。」看了學霸的日程,是不是很想效仿這張計劃表,效仿很容易,表格都會列,但是有效果的前提是堅持下來,日積月累,從量變到質變。
  • 他2次參加高考,先664分考入清華,後705分被北大錄取,原因耐人尋味
    他2次高考都被清華錄取,一次664分,一次705分,原因耐人尋味。這幾天的高考是大家非常關注的一個話題,有人覺得今年高考的試題難度一般,只要考生們平時知識掌握好了,考出一個理想分數也不難,但更有人認為今年的高考難度不小,例如高考數學的全國2卷就難倒了一大片的考生。似乎「1000個人眼中有1000個哈姆雷特」的言語對高考難度也很適用。
  • 中考504,高考705!衡水中學學渣憑三點逆襲清華,值得所有借鑑
    大多數的學霸幾乎都是從小優秀到大,從初中開始學習成績就已經領先於其他同學。但每年也總是會有一些學渣成功逆襲的例子,比如我們今天要提到的趙沛陽,他的學習經歷就非常的「非主流」。
  • 103位清華北大學霸親身學習方法總結,孩子學習高效,家長省心
    如果能把大量學霸的經驗匯總、提煉,總結出可實操的方法,幫助正在努力中的孩子,那該多好!這就是今天分享給大家的《清華北大學霸日記》,一份匯總了眾多清北學霸自述寶貴經驗的「高分寶典」。如果您家孩子還不到12歲,推薦家長先認真讀一下。
  • 他被稱為清華「學神」,20門功課,15門滿分!學習方法值得借鑑
    但有一個男孩他確實做到了,他就是被稱為清華「學神」韓衍雋,是學霸中的學霸不僅在清華時候被稱之為「學神」,到了史丹福大學以後,教授給了他相當高的評價!斯坦福教授說:「衍雋已經超出了至今為止我對史丹福大學裡最優秀的高年級博士生的預期」。
  • 浙江女學霸高考719分,卻直接拒絕清華的錄取通知書,這是為啥?
    到了現在,對於我們華夏子弟來說,最重要的考試,當屬高考了。通過高考這一人生階梯的檢驗,憑藉自己的考試分數,大家都能獲得一個公平的改變命運的機會,十分珍惜。就在不久之前,浙江女學霸高考719分,卻直接拒絕清華的錄取通知書,這是為啥?這其中又發生了些什麼呢?
  • 韓衍雋:高中沒畢業就被清華看中給予保送,婉拒後705分進清華!
    學習這條路不是一味地去死記硬背才能成功的,能在這條路上成功的大都是可以用自己的思維去徵服學習的人。在所有的高考生和家長眼中,清華大學就是高考成就的頂點,每個人都以能考入清華大學為榮。清華大學是我國的最高學府之一,能考入清華的學子無一不是十年磨一刃最終取得成功的。
  • 韓衍雋13歲上重點高中獲國獎,拒絕保送,憑實力高考705分進清華
    還記得小時候上學時,每個班裡都會有個學霸,每個學校也有學霸的存在,不管是班裡的還是學校裡的,只要是被稱為學霸的人,都是比一般人厲害的存在。而他韓衍雋是比學霸還要牛的學神一樣的存在。因為這兩個國家級的競賽獲獎,讓韓衍雋在17歲就獲得了清華大學的保送資格。但韓衍雋卻是一個例外,也許是覺得這樣對別人不公平,也許會覺得這樣進入清華太輕鬆。韓衍雋依然選擇堅持參加高考,並且考到了705分的高分,成為當年的高考狀元。
  • 100位清華北大學霸親身總結:這些學習方法非常有用,一定收藏!
    學渣的玩法總是相似的,學霸的學習方法,則是各有不同。學霸們有很多習慣,這些習慣看似不經意,卻能讓他在考試的時候,屢戰屢勝。要想考試考得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找個學霸跟他學。我盤點了很多清華北大的學霸,看他們的中學時代是怎麼學習的,學習的時候有什麼習慣。
  • 學霸的自述高中學習方法
    高考是每個學子必經的之路,每次都會淘汰很多人,也有很多人高興。我們身邊總有一些人看著很牛掰,總是比你學習好,有些小夥伴就會自卑,我們聽聽學霸的自述看看差距到底在哪裡。鄒賢坤中考時市第一名,高考獲得貴州省理科第一名。這樣的成績怎麼能不讓人羨慕啊,北大清華哪個不想去。
  • 各省高考成績陸續公布,瞧瞧北大清華狀元的高考經驗和學習方法
    其中她的總分為721分:語文140分,數學(理)143分,英語147分,理科綜合291分。據承德一中邢雨菡的老師介紹,邢雨菡是個很乖、很自律的孩子,在聰明的同時更掌握學習的方法。在疫情期間班上有不少同學因上網課而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沉迷於電腦、手機遊戲荒廢了高考前的半年時間,成績起伏非常大。
  • 中考踩線進重點、高考700分進清華,自述:座右銘只有7個字
    」對於每個不同的人來說,信仰可能是某個人、可能是某句話,也可能是某個故事或者是某個習慣。在一定程度上信仰等同於目標,是激勵人不斷前進的助推力,同樣也是讓人能夠克服困難,不斷的跨越障礙、激發潛力的優勢之一。對於一個中考剛剛踩線進了重點中學,一開始在班裡吊車尾的孫航,在三年後卻憑藉700分的好成績,考進了清華的經管系。
  • 湖南長沙籃球學霸:曾以中考6A、高考618分考進清華,厲害了
    導讀:中考6A、高考618分超線92分進清華,男籃界學霸不簡單。 假如你有學業天賦,也有運動天賦,你會怎麼選擇? 有人可能會選擇成為十足的學霸,一路上成績拿下多個第一。但是還有人會選擇成為體育生,渴望成為運動場令人矚目的人物。
  • 2020年「清華姚班」31名學生,僅有1名女生,學霸仍有性別之分?
    年北大新生男女比例為6:4,清華男女比例為2:1,這個數據和往年差距並不太大,基本持平。 那麼有人會問了,難道說「學霸目前仍有性別之分」? 筆者不這麼認為,其實從今年高考狀元的性別就能看出來,女學霸也很多!
  • 努力≠學習好,方法正確才能事半功倍,清華學霸的方法快來學學!
    總有人說,在學習這條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言,然而「學霸」們其實只是找對了方法的凡人。從上第一節課、寫下第一個字、讀第一本書開始,孩子就開始逐漸積累和摸索學習的習慣。如果這些習慣符合認知規律,再加上一點點勤奮和自律。孩子在學業上就會用「學霸模式」發展。
  • 雙胞胎學霸高考分數相同,撞臉又撞分,網友:「心有靈犀」是真的
    難道真的是人們常說的「雙胞胎心有靈犀」?後來通過父母才了解到,兄弟兩個人從小就形影不離,是彼此的夥伴。同時也會暗中較勁,喜歡你追我趕。兩個孩子的上進心都很強,自然在學習上也會互不相讓。而且兩個人貌似真的有心靈感應,高考前弟弟生病了,導致數學沒考好,而哥哥貌似也受到了影響,最終兩個人竟然都考出相同的分數,不得不說十分神奇了。近十年,有超過10對雙胞胎的高考考生分數相同都說「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不僅樹葉如此,人類也一樣。但這句話對於雙胞胎來說卻是一個例外。
  • 清華學霸的作息表火了:從小就優秀的人,都離不開自律
    在去年,有一份清華學霸的作息表火了,在清華大學的官方微博中分享了很多畢業生和在校生的筆記、作業以及作息計劃表。不管令所有清華學生沒想到的是,這些他們看起來很平常的東西,竟然在網絡上火了,引起3億人閱讀,8萬人討論,儘管如此尋常的小事,卻是大多數人眼中難以做到的。
  • 高考總成績749分,與滿分只差1分考入清華的王端鵬,現狀如何?
    清華北大,這是多少考生夢寐以求的高等學府,對於學渣來說只能是仰望的存在。不過對於一些學霸而言,考上名校簡直就十分輕鬆。在大家的眼裡,學霸都是大神級別的,平時不怎麼用功也一樣可以考高分。而且他們的腦迴路與普通人似乎總有不一樣的地方,甚至連工作之後的方向也多種多樣。
  • 「高中讀了1年半,98.4分!」中國學霸躺贏VCE高考!
    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從小就能有個優質的教育環境,從小就能接受到國外先進的教育薰陶,成為一個堅強、自信、開朗,綜合能力強的人,家長們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去澳洲讀高中。今天的主人公在剛剛結束的VCE高考中,考出了98. 4的ATAR高分!學霸的媽媽將給大家分享孩子的澳洲求學之路!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故事吧!學霸媽媽自述:我家兒子考了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