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11章有著名的關於安息的經文,28-30節: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
很多基督徒喜歡到主面前得到安息,不喜歡背負主的軛,所以看這段經文時喜歡只看前半部分,從而忽略後半部分。我們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去看待神的話語,應該帶著敬畏的心對待主說的每一句話。主說,背起他的軛,是為了讓我們享受真正的安息。我們需要對安息有正確的理解。
首先,人並不是什麼事情都不做就可以享安息。人不是動物,除了吃喝玩之外還有其他追求。人什麼都不做時也很累,疫情期間宅在家裡的人應該對此有深刻體會。我們曾經以為不用工作,吃喝玩樂就可以滿足,真的實現時發現其實很無聊。
其次,我們覺得工作累是因為負的是世上的軛,不是主的軛。我們負世上的軛時有世上的主人轄管,常常活在擔心害怕中,覺得工作是重擔而不想去背負。另外,如果我們只是為了必朽壞的食物勞力,時間久了也會覺得工作沒什麼意思。從這個角度可以理解為什麼有的人工作很安逸,還是覺得很累。
第三,主的軛是什麼?神的國和神的義。主耶穌說我們要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這是有價值可以存到永遠的。主耶穌來到地上,為的是把人從罪中拯救出來遷到神的國裡。主在十字架上已完成了拯救的工作,神的國已經開始了。基督徒是品嘗過主恩的滋味,享受著屬天的安息的人,需要去傳揚這份救恩,讓更多人來到主的面前得安息,這是主給我們的大使命。傳福音不僅是牧師傳道人的事情,也是每一個基督徒都應該做的。基督徒應該負起大使命的軛。
第四,主的軛是輕省的。有的基督徒一想到大使命就頭疼,覺得是很大的重擔。想到傳福音時不信主的人的冷言冷語,家人朋友的不理解,就覺得很挫敗,沒有勇氣再去做見證。我們需要知道,主給的使命都是我們能擔當的,基督徒應該嘗試各種方式傳福音。
舉兩個例子:一是有一個人覺得自己拙口笨舌不知道怎麼去見證福音,禱告後想到一個方法,就是每次主日禮拜結束後邀請新來的慕道友到自己家裡吃飯,用行動去表達從基督而來的愛,事實證明這也的確有用,後來很多在他家吃過飯的人成了基督徒。二是鐵達尼號船沉下去的時候有牧師號召基督徒站出來,把逃生的機會讓給不信主的人,很多基督徒響應號召留在船上,後來這件事被公諸於世後有調查顯示,很多人得救的人因為這一幕後來都成為了基督徒。
基督徒是世上的鹽和光,當我們在生活中作光作鹽時,人們可以通過我們的好行為,歸榮耀與天上的父。所以我們不要覺得背負主的軛是重擔,當我們努力想去背負時,總會找到適合我們操作的方法。
第五,負主的軛讓我們得到真正的安息。為了神的國和神的義生活,這是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可以存到永遠。這是愛的軛,愛會生出喜樂和生命。在背負十字架的過程中,雖然有累的地方,但我們的生命會漸漸改變越來越豐盛,我們的心裡有滿足的喜樂。當一個靈魂得救時我們的喜樂也是大的。讓我們欣慰的是,主與我們一起負軛,愛的路上有主作伴,愛的終點有主的榮耀等著我們,想到末後的喜樂我們還有什麼懼怕的呢。基督徒們,讓我們歡歡喜喜背負主的軛,得享真正的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