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簡明教會歷史》:有多少自稱基督徒的人,是真正的基督徒?

2020-12-14 羊喜樂

文:仇多方Samuel

歷史上有很多自稱自己是基督徒的人,但不是真的基督徒;今天的教會中,依然有很多自稱是基督徒的人,但不是真的基督徒。我們是嗎?

讀《簡明教會歷史》這本書給我帶來很大的震撼,我看到了基督徒的生活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我也看到了那些真正的基督徒是什麼樣子的,並且我看到了真理得以傳下來不是靠著那些自稱自己是基督徒的人,而是靠著那些持守先知和使徒們教導的真理的基督徒。

這本書從耶穌時代一直寫到今天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記錄歷世歷代中那些影響基督信仰的事件和人,尤其裡面的人對我的觸動很大,仿佛每個人都離我很近,我們信的是一樣的,我們堅守的是一樣的,但他們生活在一千年以前,幾百年以前,幾十年前。

這本書跨越兩千年,雖然整本書只有150多頁,但卻把我們所信仰的串聯起來。讓我看到,原來我們所信的真理不是憑空出來的,而是先知的記錄,使徒的記錄和歷史上那些真正跟隨基督的人所持守下來的。

首先聊一下這些歷史中的人物給我最大的啟發吧

其一,他們都熱衷與閱讀聖經。

其二,他們都熱衷於禱告。

其三,他們都敢於和聖經真理不一致的信息對抗,包括和羅馬皇帝,英國國王,教皇等權威對抗,他們宣稱皇帝和教會不是絕對真理,只有聖經才是絕對真理,這樣的言論在當時說出來,就是死罪,很多人因此而死。

其四,我發現大多數追求真理的歷代信徒都熱愛閱讀,尤其是熱愛閱讀那些維護真理者的著作。

其五,這些人大都使用了同樣的方法維護真理,教導和寫作,其中寫作尤為普遍,因為很多時候他們不被允許公開教導,於是他們就用寫作來教導真理。

其六,他們對聖經非常的嚴謹,他們預備講章會花很長的時間查考,他們對服侍神的人員要求極高,要經過長時間的培訓和教導。

其七,他們都不會盲目聽從當權者,尤其不會盲目聽從教皇、牧師、皇帝等,而是要以聖經為主。

聖經裡面的舊約部分由以色列人的傳承和後來考古發現的死海古卷得以定稿,新約部分則是由使徒們的教導、記錄和書信得以定稿。但其實真理得以存下來是不容易的,每當有人想要串改真理,或者是肆意解說真理時,在那個時代都有真正的基督徒起來反對,起來維護真理。

這本書的每一個事件都對應相應的中心人物,而每一個事件都推動著歷史往前發展,福音從以色列全地,到傳到歐洲、美洲、南美洲、非洲、亞洲……這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而正是由於每一個時期都有真正跟隨耶穌的人,福音才得以廣傳。

教會歷史上,信徒遇到過很多次的大逼迫,有的是來自於外面,有的是來自於教會內部,死傷無數。外面的逼迫並沒有使得教會滅亡反而使得教會復興,而教會內部的腐敗、曲解聖經真理、集權等,則使得教會失去見證,失去力量,失去榮耀。在基督教成為羅馬的國教之後,許多不信的人湧入教會,教會擁有了很多的人、金錢、權利,竟而腐敗。在這一個時期,也不斷的有真正的基督徒指出教會的問題,這些人堅持真理,也奠定了後來的宗教改革,從以人為中心,變成以基督為中心。

每次看到教會被逼迫,都很傷心;而每次看到教會內部的腐敗、曲解真理、互相迫害,就更加覺得痛心。我們看到的是教會也有問題,有人的地方就有問題,但是那些真正的基督徒會起來維護真理,甚至為了維護真理犧牲生命。

整本書快看完的時候,我在思考一個問題:今天還有多少自稱基督徒的人,是真正的基督徒?

歷史上有很多的假基督徒進入教會,今天也依然有很多。沒有正確的教導,基督徒的生命就不真。我們自稱自己是基督徒,我們真的明白基督徒是什麼意思嗎?

基督徒就是跟隨、順服、遵行基督的人,而我們的生活是這樣嗎?

我想很多時候,我們的生活不是這樣的。我們抱著手機躺在床上,我們想要賺更多的錢,但不是為了基督,而是為了自己的享樂和榮譽,我們想要更好的車子,不是為了基督,而是為了自己的享樂;我們把自己的孩子交給電子產品,但不去教導他們真理;我們在家裡不禱告,不讀經,甚至不聖潔。

今天的基督教會裡面真正的基督徒有多少?有多少人是以基督為中心生活的?我們肯定會說,這是不可能的,怎麼可能以基督為中心生活呢,那樣太難了,別人會以為我們傻了。但是如果我們不以基督為中心生活,不去遵行聖經真理,不去傳福音,我們又怎麼可以稱自己是基督徒呢?很明顯的,我們不是基督徒。

今天有多少人私下裡是不讀經也不禱告的,但依然站在教會講臺的?

今天有多少牧師傳道是非常嚴謹和認真的準備講道講章的?

今天的教會講道注重講道技巧,注重趣味性,已經遠遠超過對真理的專注。我們的講道是否可以直達人心?我們的講道是否可以引起人們的思考、反省、悔改、更新、行動?今天的教會太舒服了,以至於我們失去了那個在逼迫裡才有的火熱。

今天的基督徒呢,我們對聖經不感興趣,我們感興趣的是微信、微博、抖音、淘寶,我們整天想著的是再多買一件衣服,多買一雙鞋,去哪裡烤串。當然,這些不完全不好,但是你如果去計算自己花在這些事情上面的時間,你就會發現,我們已經被這些事情捆綁的老老實實的,完全對真理不感興趣。

今天的教會是歷史上人數最多的,但也是最缺乏見證和力量的。我們不再關心自己的屬靈情況,我們不追求屬靈知識,雖然今天又很多前輩們,有很多歷代聖徒畢生所寫的關於真理的書,但是我們不看。要知道,當時的他們為了維護真理,為了存留書籍,是付上了生命的代價的。在那麼困難的古代,他們尚且饑渴慕義的讀經,讀書,但今天的我們卻不讀。

我想很大的可能,是因為今天的我們可以很容易的做別的事情,很很容易的就可以娛樂,很容易的就可以被這個世界的價值觀洗腦。很容易的就焦慮,很容易的就覺得基督信仰過時了。但是我們的平安在哪裡?在這個世界能找到平安嗎?找不到的。古代集權的教皇,他沒有平安。逼迫基督徒的人,也沒有平安。那些想要做個掛名基督徒的人,也沒有平安。真正有平安的人,是那些維護真理,實踐真理的人。

在整本書裡,我看到,歷史上那些真正的基督徒,對神的話非常的熱心,他們的講道先講聖經真理,然後講更深入的思考,最後一定是把這些思考變成生活中可以應用的內容。

而今天的教會呢,把真理講得高聳入雲,但又講的不深刻,不深入,聽著都是些好話,但是不深入。

更可惜的是,今天的牧者已經不在注重聖經在生活中的應用。如果聖經不能成為基督徒生活中可以應用的,那麼聖經就沒有真正發揮作用。所有的讀經、禱告、敬拜、講道,最終要引起基督徒生命的改變,否則就是毫無用處。

教會不僅要講聖潔,而且要講如何聖潔,牧者自己首先就要聖潔;教會不僅要講讀經,而且要不厭其煩的講,最好能有督促。教會裡面講的東西,要讓基督徒能帶進社會裡去應用,否則就白講了。

最後,我們做基督徒的人要自問:我們是真正的基督徒嗎?我們讀聖經了嗎?我們私信有禱告嗎?我們傳福音了嗎?

一說到這些,很多人就感覺很有壓力,感覺很緊張。感覺信耶穌是一個負擔。從歷史上來看,有很多人選擇向世界妥協,選擇及時行樂,選擇放蕩欲望,也有很多基督徒選擇堅持真理和實踐真理,這兩者的結局完全不同。我們不可能即想要放蕩生活,又可以聖潔度日。

我們不可能一心只在手機上,又可以有真理充滿的平安。當我們覺得跟隨基督很難的時候,是的,我們可以不跟隨,但是如果我們說我們是基督徒,但是有不像基督徒,我們不讀經,不禱告,不聖潔,那麼我們就是在自欺欺人,這樣的人其實比不信主的人還要可憐,因為完全不信耶穌的人,在世界的罪中還有罪中之樂,將來下地獄;他們玩的很安心,因為他們不知道死後會有審判,他們不相信。但是我們自稱是基督徒,但又不讀經,不禱告,不聖潔,整天玩手機、妄想、貪婪、放縱情慾的人我們比他們可憐,我們將來不一定得救,而且還浪費了今生。

聖經裡面說,天國是努力的人才能進去的,這個努力不是讓我們去做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讀經,禱告這些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嗎?其實很容易的,每天十五分鐘就可以了,但是我們連著十五分鐘都不想出。即便將來我們可以進天堂,我們羞愧嗎?很羞愧的,我們和耶穌不熟悉,也不熟悉他的話。更羞愧的是,我們在世界裡面沒有基督來的平安和滿足,我們的一生沒有對他人的靈魂造成好的影響,我們白白浪費了今生,這個就很足夠羞愧了。

這本書如果你能找到,建議你去讀讀。很激勵人心。

基督徒是一定要多讀書的,如果你識字。我們的信仰不是反智的信仰,歷史上很多聖徒留下來的寶貴知識遺產,我們不讀,是很可惜的。我們並不是愚昧的信,而是要追求的,在真理的知識上要追求。

基督徒的生活不是一個表演,而是真實可行的生活方式。歷史上的那麼多聖徒,他們做了美好的見證,他們影響了許許多多的靈魂。雖然現今的世代越來越墮落,仇敵攻擊我們的方式越來越多,自由神學、無神論、科學至上、物質豐富下的肉體墮落和欲望擴大,人們也越來越自我中心,自我為義,我們正看著這個世代,像歷史上的聖徒們看著他們的世代一樣。

首先我們自己做的對不對,好不好?然後我們可以做一些什麼事情扭轉這個世代的墮落?先不要想那麼大的目標,你在你的家裡是合格的丈夫嗎?是合格的妻子嗎?是合格的孩子嗎?你在你的家裡有讀經禱告的生活嗎?你有教導自己的孩子真理嗎?今天我們給孩子報很多的學習班,但卻不教導他們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基督。這是何等的愚。

當我們決定做真基督徒的時候,意味著我們要去專注於基督的旨意,而不是人對我們的評價。我們不是要彰顯什麼,而是要真實的把自己謙卑在耶穌的手裡,看看耶穌在這個時代要怎麼用我們這個器皿?當然,我還是可以毫無目的的過日子,只是很可惜。我們還可以自稱是基督徒,只沒有喜樂和平安,除非我們的生命發生改變。

相關焦點

  • 基督徒要了解和尊重教會歷史
    教會歷史是神人關係的總和,是歷代教會在神的帶領下,傳播福音、牧養信徒參與慈善事業的見證。這其中不僅有很多令人感動的嘉言美行,也有人性軟弱所造成的累累罪惡。不管如何評價基督教會在人類歷史上的作為,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作為基督徒需要對教會歷史有個正確的認識。
  • 北京載道教會講章:基督徒的奉獻觀
    引言:在我們基督徒的信仰生活中有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就是奉獻。奉獻這個話題往往是一個敏感的話題,一般認為奉獻就是要錢,所以很多教會迴避奉獻的話題,擔心信徒有想法,但是奉獻的確是神親自教導要做的事。
  • 【話題】非基督徒與基督徒談:我為什麼不願成為基督徒?& 我為什麼...
    然而一段時間後他發現,好像基督徒跟世上的人並沒有什麼區別,他們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聖潔、有愛、高尚,他們口中常常說「一個人不能既侍奉神又侍奉瑪門」,然而出了教會大門時,基督徒該幹什麼還是幹什麼,追求物質、金錢、名利等等,跟世上的人沒有什麼區別。「漸漸地,我就不是那麼很想去教會了,覺得基督徒好像跟我們普通人沒有什麼區別啊,那我有沒有信仰,重要嗎?」
  • 反思:我是「聖誕基督徒」嗎?
    當然還有一個群體不容忽視,那就是聖誕節基督徒。這類信徒具體有多少,因為沒有調查研究暫時無法量化。但從筆者的接觸看,這種現象還是較為普遍的。有些牧者說:「平時主日崇拜,教堂後排基本都空著。可到平安夜時不僅坐滿了,甚至連增加椅子都不夠,不少人擁擠在教堂的過道上。」而一位天主教神父也坦言:「不少教友平時都很少望彌撒,但聖誕節基本都會來教堂」。
  • 基督徒如何看待,總是被爆出醜聞的教會
    這幾年普世教會不斷地爆出各種醜聞,讓無數基督徒感到錯愕。而身邊的教會,也是常能聽到牧者同工因各樣原因跌倒的事。種種醜聞的出現,讓有些基督徒產生了疑問,為神的家也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我們該如何面對呢?在不少信徒心目中,教會就是一片淨土,裡面充滿愛與溫馨。
  • 約翰·派博:與非信徒結婚的基督徒必須處以絕罰
    派博在其廣受歡迎的網站「渴慕神」(DesiringGod)近期的博客文章中回復了一位讀者,後者問到教會該如何應對基督徒明知道結婚對象為非信徒。牧師首先強調了此種情況的嚴重性,解釋說自稱信徒的人「拒絕教會長老們的忠告,與非信徒結婚」存在有多重「罪惡層面」。
  • 基督徒為何要學習教會歷史?有哪些書可讀?待我上完聖經歷史課之後,再開教會歷史課.
    基督徒為何要學習教會歷史?請讀《詩篇》44篇!
  • 百年百位基督徒
    為了「平反」,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花了三年時間構思,聯合基督教聯合會、信義之聲、臺北榮耀堂與救世傳播協會,在民國百年推出了「普世華人‧歡慶百年」系列活動-史詩劇、電影紀錄片、珍貴圖文行動博物館、歷史講堂等,成為基督教在民國百年中最具代表性的活動。 民國百年,從辛亥革命(1911年)成功推翻五千年帝制起始至今,基督徒的身影讓人無法忽略。
  • 蓬佩奧自稱「虔誠基督徒」,卻做出這種事……
    一個心中有上帝、跟從上帝話語的指引、追求福音真理的基督徒,他的行事為人應該完全效法耶穌基督、遵照聖經教導,其中最基本的一條就是誠實正直,道德純粹,「要棄絕謊言,各人與鄰舍說實話」,更不能「作假見證陷害人」。
  • 基督徒只需要讀聖經,而不用讀其他的書籍嗎?
    基督徒真的只需要讀聖經,而不讀其它的書籍嗎?最近,拜讀吳兵牧師的新作《幸福365》,給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淺的感覺。吳兵牧師是金陵神學院神學碩士,他不僅僅對神學有一定的造詣,而且喜愛讀書。人非生而知之,讀書無疑是人獲取知識、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徑之一。一個信徒,神學再好、聖經讀得再熟練,如果不去再讀其它類的書籍,從中吸取更多的營養,那就是「單打一」,猶如一隻鳥只有一隻翅膀,很難飛起來。所以說,基督徒只讀聖經,不讀其它的書是遠遠不夠的。
  • 當警醒自守——勿做掛名基督徒
    筆者在某地分享時談到一個主題:「成為合神心意的門徒」,在此內容當中就以「掛名基督徒」與真門徒作為一個清晰的對比,目的是引人醒悟、引人深思,發自內心地審視自己有沒有基督徒的真特質。若是合神心意的門徒就當有背十字架、喝苦杯,有屬靈的異像和方向,也有屬靈的分辨力和醒悟,還具備對教會的負擔等特質。
  • 當下基督徒家庭信二代的危機
    她很失望孩子參加教會聚會只是為了討自己喜歡,而並非是對信仰的回應和學習。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不認識信仰就會對信仰造成誤解,不認識福音就會輕看福音。這不僅僅引起基督徒家庭的反省與思考,更引起當代傳道人的思考。思考的問題就是:下一代的基督徒是否對於基督信仰模糊不清?
  • 基督徒強調關係的重要性,有一個專有名詞
    我們看很多人去寺廟,都是自己抱著求財求平安的目的去,求完了就回家了。正常情況下,不會與其他的人產生交集。而基督徒去到教會,則不是獨來獨往,而是和其他的弟兄姐妹建立在基督裡的愛的關係。這是因為,基督教很強調團契的重要性。一、團契生活是什麼?
  • 真理裝備|基督徒不僅要有愛心,還要有知識!
    很多基督徒只會讀聖經,不會讀人的思想!你不懂人性,也很難讀懂聖經!當然,我們不承認基督徒的通識和非基督徒的通識是一樣的。神學的確是讓我們自己怎樣活在神的面前,並重建通識。我們需要的是在信仰的眼光之內,能不能真正建構基礎。人文課程除了專業技能培養之外,通識的培養也很重要。
  • 尋找真以色列人和真基督徒——基督徒的能力、聖靈進駐和馨香之氣來識別真基督徒
    那麼,基督徒就沒有基督徒的樣子,結果,我們在這世界上嗎,沒有見證,沒有效法耶穌。一個自稱為基督徒的人,如同是中國人只要考上了大學,無論怎樣混下去就一定能夠畢業的。但是我們即便是拿到畢業證了,也是一個冒牌的。不要認為人受洗了就是基督徒。當我們受洗只是受到人的洗禮,沒有受到聖靈的洗,我們就不能夠和神同在,就不會感受到神的心意。
  • 中國有多少「隱藏的基督徒」?對比歐美不降反增,為何反差這麼大?
    那麼中國究竟有多少"隱藏"基督徒?在中國,有很多不願意承認自己信仰基督教的人,我們不能通過調查或走訪等形式判定其為基督徒,因此在中國過去的三十年間,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社會各界。書中顯示,在當時沿著歷史的慣性還是在延續以往批判宗教的風格,"隱藏"基督徒的數量越來越多,或許已經達到基督徒總人數的百分之四十。再就是90年代時期,有關基督宗教的研究形成了高潮,因此出現了許多成果,也形成了各種學術流派。
  • 美國加州牧師:真正的基督徒寧願投票給川普,也不會投票給拜登
    近日,美國加州格雷斯社區教會牧師約翰·麥克阿瑟透露,他告訴美國總統唐納·川普,由於民主黨的競選綱領與對耶穌基督的信仰之間存在衝突,基督教的 「任何真正的基督徒」,都將在11月寧願投票支持川普,也不會投票給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拜登。
  • 《聖經》對基督徒的什一稅是怎麼說的?
    基督徒應該什一奉獻嗎?   許多基督徒在什一奉獻的問題上掙扎。
  • 基督徒靈修:聖經中的燈
    但當看讀聖經時,看到神的話語向她說話,得著安慰。3、神的話是燈,可以使人感到溫暖。神的話使人有力量。人與人之間的溫情是很有限的。有時候,甚至父母與孩子之間、夫妻之間,都會缺失溫暖。教會的使命之一,就是宣講神的話語,讓神的話語在基督徒生命中起到照明的作用,讓神的話語在慕道友身上起到照明的作用,讓神的話語在基督徒的家中起到照明的作用。需要如何做?第一,教會要有合理的宣講,牧者要按正義分解真理的道。第二,弟兄姐妹要認真領受,並為講臺代禱。
  • 「聖經」使徒保羅對於帖撒羅尼迦教會裡面基督徒的肯定
    在這一章中,使徒保羅所講述的是對於帖撒羅尼迦教會裡面基督徒的肯定與稱讚。帖撒羅尼迦教會裡面基督徒的選擇當初使徒保羅向帖撒羅尼迦人傳講福音的時候,帖撒羅尼迦教會裡面的基督徒選擇了丟棄他們曾經所跪拜的偶像,來跟從了主耶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