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聽到有的信徒,特別是那些「很屬靈」的人講:我只讀聖經,從來不讀那些「亂七八糟」的書,並以此為榮,炫耀自己的信仰堅定。隱隱的我看到了極左思潮「讀書無用論」和「書讀得越多越反動」的幽靈在晃動。
基督徒真的只需要讀聖經,而不讀其它的書籍嗎?
最近,拜讀吳兵牧師的新作《幸福365》,給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淺的感覺。吳兵牧師是金陵神學院神學碩士,他不僅僅對神學有一定的造詣,而且喜愛讀書。在《幸福365》中,他既把新舊約聖經從創世記到啟示錄全文「串起來」,每天一篇文章,而且從他的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他是「飽讀詩書、學養深厚,旁徵博引」(陝西省基督教三自愛國會副主席李世崢牧師語)。這說明什麼?人非生而知之,讀書無疑是人獲取知識、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徑之一。一個信徒,神學再好、聖經讀得再熟練,如果不去再讀其它類的書籍,從中吸取更多的營養,那就是「單打一」,猶如一隻鳥只有一隻翅膀,很難飛起來。
所以說,基督徒只讀聖經,不讀其它的書是遠遠不夠的。
我們信徒最熟悉不過的讚美詩第一首《聖哉三一歌》,被稱作「世上最偉大的詩」。它的作者可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英國的希伯主教(R Heber,1783-1826),他之所以能夠寫出如此萬古傳頌的偉大詩歌,而且位列聖詩第一首,與希伯大主教「自幼博覽群書,擅長文學」,在牛津大學的學習經歷不無關係。你知道他們家的藏書有多少嗎?十五萬冊!難怪他能做到博覽群書。
聖經我們信徒需要讀,而且要經常讀、天天讀。筆者就是堅持常年每天讀和合本聖經、思高本聖經、當代譯本聖經、現代中文譯本聖經,四種版本的聖經,因為這是我們的唯一的經書,我們信仰唯一的真理所在,我們必須要用聖經真理來裝備自己、指導自己。但是,我們不能為了「屬靈」只讀聖經,對其它的書籍一概排斥,對其它的知識知之甚少,或一無所知,那豈不是胸無點墨、空空如也的不學無術的人嗎?
基督徒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在社會的交往中、在職場中、在家庭的教育中等方面,知識貧乏是一件很尷尬的事情。顯得我們會是呆頭呆腦,甚至是「傻乎乎」的樣子,和別人沒有共同語言,說不到一塊兒,那我們怎麼傳福音?人家怎麼看我們基督徒?這不是榮耀神。再說了,我們提倡基督教中國化,你連國學、歷史、文學、哲學、社會學、心理學、法律諸多方面的常識、知識,一點不了解,那怎麼行?怎麼能使我們的信仰融入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那基督教中國化豈不是一空談嗎?這些方面,不要求精通,知道皮毛也可以。但是不能一無所知呀!當然,我們如果能學有專攻,精通一些更好,就如希伯主教那樣。
關於讀書,聖經裡只有一段經文,出自於傳道書12:12:「我兒,還有一層,你當受勸誡:著書多,沒有窮盡;讀書多,身體疲倦。」這裡,傳道者是勸誡年輕人讀書要注意身體,不要過度勞累。誦讀聖經全文和牧師的講道,哪裡有「讀書無用論」?傳道人說了,著書多,沒有窮盡,可見讀書、著書是「學海無涯」的,讀書要多,但是過度會身體疲倦,可沒教導我們不讀書,是吧?
我們有的信徒和傳道人每個月要讀十幾本書,包含的面也挺廣泛。這也是為什麼有的傳道人和信徒「知道的多」,證道講得好的一個原因。他們把讀書與信仰結合,把知識為神所用、為傳福音所用。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不讀書、沒有知識,那就會「詞窮」,人家傳福音和什麼樣層次的人都可以交流,有的信徒卻只會說「不信基督就要下地獄」,嚇跑了不信的人。
「不讀書就沒有真正的學問,沒有也不可能有欣賞能力、文採和廣博的學問。」——赫爾芩。我們基督徒是神的兒女,我們披戴基督,可不是沒有學問,甚至是沒有文化的愚昧人。我們的智慧來自於神,來自於神所默示的聖經、來自於神所創立的人類的各種書籍(知識)。
親愛的弟兄姊妹,你是否除了每天讀經以外,還閱讀其它書籍嗎?有一本書叫做《人一生要讀的100本書》,開列了包含古今中外的各門類的書籍清單,我們可以參考。開卷有益,我們真正做到「博覽群書」很難,但是只要持之以恆,堅持每天讀一點,必會有收穫。讓我們用聖經真理引領我們,多讀書、讀好書,用所學的知識來傳福音,以基督的形象來榮耀神。
(作者:毋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