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躍亭要回來了?
幾天前,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張文(化名)的多個微信群彈出同一則消息:賈躍亭旗下的法拉第未來(FF)在珠海橫琴成立了新公司——法法汽車(珠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FF珠海公司」)。
「產業圈和投資圈都有一些討論,但熱度很快過去了。因為FF已經在業內留下了不太好的形象,大家對它的期待值普遍不高。」張文告訴記者,近年來中國造車新勢力的頭部和二線企業已經陸續跑出來,「包括資本在內的關注度大都只會集中在頭部身上,FF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機。」
這家新公司的註冊地珠海,對於FF的期待則熱烈得多。
新能源,是珠海正全力打造的五個千億級新興產業集群之一。儘管FF珠海公司目前僅完成了工商註冊登記,尚未有實體入駐。但多家本地企業都對記者表達了積極認可,並期待FF的加入能進一步完善珠海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一邊是轟轟烈烈卻屢屢跳票的造車新勢力,一邊是在戰略新興產業野心勃勃的珠海,董明珠在這座城市未實現的「造車夢」,賈躍亭能否重新拾起?FF的回歸,又能否撼動造車新勢力的現有格局?答案有待揭曉。
一場事先未張揚的落戶
天眼查信息顯示,FF珠海公司於2020年12月14日正式成立,註冊資本為2.5億美元,由FF Hong Kong Holding Limited 100%持股。公司法人為賈晨濤,其同時擔任樂視生態汽車(浙江)有限公司的監事。
FF珠海公司的經營範圍包括: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新能源汽車生產測試設備銷售;汽車零部件研發;新能源汽車電附件銷售;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運營;軟體開發;人工智慧行業應用系統集成服務;智能車載設備製造等。
23日,記者來到了FF珠海公司的註冊地址——珠海橫琴國際商務中心801-8006室,這裡是BeePlus蜜蜂科技的聯合辦公空間。
現場並未找到與「FF」相關的企業標識,蜜蜂科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FF珠海公司在此租賃了辦公場地,目前只是完成了工商註冊登記,進駐計劃尚不了解。
事實上,FF珠海公司並不是FF在國內成立的首個新公司。
早在2017年3月,在FF正式發布首款量產電動車——FF 91兩個月後,法法汽車(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FF中國公司)便已在北京成立,註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王志剛。資料顯示,該公司第一大股東為FF Hong Kong Holding Limited,持股比例為95%;第二大股東為樂視汽車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5%。
但就在FF中國公司成立後不久,FF的實際控制人賈躍亭個人債務危機爆發,FF 91的量產從此一波三折。天眼查信息顯示,在此期間,FF中國公司也產生了合同糾紛、被執行人、經營異常等多條企業風險。
為擺脫債務影響,並解決融資問題,2019年10月,賈躍亭在美申請個人破產重組,把全部在美國的資產轉讓給債權人方式,以使FF擺脫其債務問題影響。
今年7月,賈躍亭宣布個人破產重組程序完成,自此不再是FF股權的持有者,但仍強調:「與FF全體合伙人一起把FF做成,回國推動中美雙主戰場戰略,依然是我人生下一階段的核心使命。」
此後,FF的量產計劃開始有了新突破。今年10月,FF宣稱其獲得了美國兩大金融機構提供的高達4500萬美金(超3億元人民幣)的債權融資貸款。該貸款將被用於支持其旗艦電動車FF 91項目的最終投產,以及FF 81的下一步研發工作。
近期,FF官方微博也一直在陸續更新其預量產車的視頻,包括了車架進入車間、電池組安裝、內飾安裝,外飾件安裝等過程。在12月9日的最新視頻中,FF表示:「又一輛預量產車完成,它將加入測試車隊上路測試,繼續推進FF 91量產計劃前行。」
「綜合這些因素來看,FF時隔3年多再次在中國成立新公司,大概率與FF 91的量產加速有關。」有分析人士稱。但FF方面並未證實這一說法,並明確拒絕了記者的採訪。
「遲到生」能否逆襲?
FF91 初亮相時,曾驚豔整個汽車圈。但在連續推遲量產兩年多後,FF的回歸,還能否撼動造車新勢力的現有格局?
賈躍亭非常自信:「產品和技術創新力是下一代汽車產業變革的核心價值和驅動力,FF會繼續集中資源專注投入,持續為行業發揮引領作用。」11月13日,他在微博轉載FF微博時稱。
這篇微博寫道:「FF的多元化專利組合在同類技術上比許多OEM廠商更強,關鍵技術上,FF的電動汽車專利組合與特斯拉不相上下。」
有分析稱,目前新能源汽車的新窗口期正在展開。FF公司只要產品夠過硬,在高端新能源車領域依然有很大的空間。此外,新能源之上,智能化、自動駕駛概念已開始真正爆發,FF在智能汽車技術上的積累價值可得以凸顯。
但張文對其未來不抱以樂觀。「前幾年為什麼FF很火,因為當時所有的新勢力,大家都是根據它的創始人背景以及資本背景去衡量熱度。」他強調,但近幾年,頭部和二線已經陸續跑出來了,資本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投入變得非常慎重,關注度都聚焦在幾家重點企業身上。
「新能源汽車已面臨紅海的競爭,三家新勢力頭部企業,也面臨和外資以及國有企業的激烈競爭。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恆大、FF這樣的新勢力即使能成功量產,也不太容易突圍。」張文補充道,「而且從FF已發布的視頻來看,量產後也未必能達到蔚來、理想、小鵬這3家頭部企業的市場熱度。」
如其所言,持續的資金支持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一道關卡。
僅研發投入方面,據統計,2016-2020年第三季度,蔚來的研發投入累計近140億元,平均每年研發投入超過30億元;小鵬汽車在2018-2020年第三季度研發總投入為43.85億元,理想汽車在此期間研發總投入為26.86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僅今年上半年蔚來、小鵬和理想都傳出了融資的消息。其中,蔚來在今年4月底和合肥建設投資等戰略投資者籤署了最終投資協議,戰略投資者和蔚來汽車分別向蔚來中國合計投資112.6億元;小鵬在7月據稱完成了C+輪近兩筆合計8億美元融資;理想則在6月公告稱已完成5.5億美元D輪融資,7月美股上市後,拿到了11億美元左右的IPO融資。
FF的錢能撐到何時?在今年10月獲得4500萬美金債權融資貸款後,FF方面曾表示,該筆融資的完成,意味著FF在正式IPO之前獲得了足夠的運營資金,基本渡過了短期現金流危機。
關於IPO的進展,FF執行長畢福康 (Carsten Breitfeld)曾對外透露,該公司計劃通過與特殊 "殼公司"(SPAC)達成上市融資的目標。「我們正在努力達成這樣一項協議,並有望很快宣布一些消息。」
但截至目前,FF並未透露正在與誰談判,以及交易進展。
珠海需要FF嗎?
此次FF選擇在珠海成立新公司,出乎許多人意料。
珠海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對記者透露,FF珠海公司的落戶,並不是政府行為。目前,還未知其後續計劃。
與政府部門的謹慎相比,珠海新能源企業展示了很高的歡迎度。「中興智能汽車積極認可FF汽車在珠海布局,這說明珠海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熟度、市場活力得到積極驗證。FF的布局有望進一步促進珠海汽車產業高層次人才聚焦,加快產業資本流通,加速產業鏈完善,促進珠海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中興智能汽車品牌總監黃家晏說。
作為全國重要汽車製造基地,粵港澳大灣區一直大力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培育發展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優化以廣州、深圳、珠海、佛山、肇慶為重點的汽車產業區域布局,傳統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共同發展,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汽車產業集群。
在近期出臺的《珠海市打造現代化產業集群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中,也明確珠海將圍繞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與新能源汽車、高端列印設備等高端製造產業打造五大千億級新興產業集群。
在業內人士看來,珠海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整合度較高,從電池到電動汽車配件、電機控制系統、充電設備等環節都集聚了一批企業,此外還有多家具備整車生產資質的企業,這或許是吸引FF落戶的原因之一。
「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龍頭企業的帶動效果特別明顯。相較比蔚來之於合肥,小鵬之於肇慶,珠海一直缺乏強有力的龍頭企業帶動,因此近年來發展勢頭慢了下來。」上述人士稱,銀隆新能源和中興智能汽車都曾被寄予眾望,但2家企業均是主打賽道較狹窄的客車市場,並未過多涉及乘用車市場,上量有限且對產業鏈帶動效果並不明顯。
據了解,在董明珠的加持下,目前銀隆新能源已對產業布局進行了戰略性調整,由整車製造銷售的單一商業模式,升級為5G智慧能源的多元化產業模式,並推出了十大領域儲能系統解決方案。
中興智能汽車則正在積極推進自動駕駛和5G智能網聯汽車示範應用規劃和產業培育工作。其計劃於2022年戰略推進自動駕駛業務,發布自動駕駛子品牌戰略,有望率先在珠海、深圳進行示範性商業應用。
「在現有產業鏈基礎上,FF珠海公司如果能在珠海紮根並穩定發展,雙方互相借力,或許能開闢出一片新天地。」該業內人士再三強調,但這一切,都要建立在「穩定」的前提下。
【記者】沈夢怡 董謙君 梁涵
圖片來自「賈躍亭」微博
【作者】 沈夢怡;董謙君;梁涵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