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烈的空降戰:詳解克裡特島的地理環境,對英德雙方作戰的影響

2020-12-17 鐵血戰史1927

克裡特島戰役的背景:

二戰初期,德軍在穩定了西歐的局勢後,就開始入侵東南歐的巴爾幹地區,以保障軸心國的南翼安全;同時還可以進入東地中海,進而威脅到英國在東地中海周邊的殖民地。此時的英軍已經被德意聯軍逐出了巴爾幹半島,其兵力全部撤往了克裡特島。只要德意聯軍再拿下克裡特島,巴爾幹地區的局勢就算穩定下來了。克裡特島戰役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發生的。

能夠影響到此次戰役的進程與結局的,除了雙方在該地區的軍事實力之外,還有克裡特島的軍事地理環境。那麼,什麼叫軍事地理環境呢?簡而言之就是該地區的地形地貌以及氣候等,對軍事行動的影響。克裡特島的地形不僅決定了英軍防禦陣地的選擇,同時也決定了英軍採用哪種防禦措施,比如因為地形的原因,導致飛機場很少,所以這裡就會缺乏空中力量的防禦。從而也就直接或間接地決定了在該島進行作戰的條件,換句話說,島上的地形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克裡特島戰役的進程與結果。

克裡特島的地理環境對英德雙方作戰的影響

克裡特島是希臘最大的島嶼,也是地中海的第五大島嶼,它地處東地中海的中間位置。向西是馬爾他島與西西里島;在東邊則是賽普勒斯島,越過賽普勒斯島就是敘利亞,這裡是盟軍的地盤,如下圖所示;在西北方向則靠著希臘南部的伯羅奔尼撒半島,此時德意聯軍正集結在這個地方;在北邊是星羅棋布的小島,然後是愛琴海,所以說在地理上克裡特島又是愛琴海的南大門,而愛琴海又是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必經之路,因此克裡特島又可以影響到黑海的出海口;在東北方不遠處是一片海島群,再之後是土耳其;向南走個300來公裡,則是北非的海岸,向東南到英軍的亞歷山大港只有560來公裡,這些都在空軍的打擊範圍之內。

具體的勢力範圍大家可以看下圖,從戰略上的角度來說克裡特島是東地中海的核心,如果有一個海空力量都很強大的國家控制了克裡特島,那麼就相當於他控制了東地中海。想像一下要是在克裡特島上部署上轟炸機,那麼整個東地中海的沿岸一帶都處在它的轟炸範圍之內,所以說克裡特島對英德雙方至關重要。

克裡特島東西長約260公裡,南北的寬度在11~59公裡之間,最寬的地方在島嶼的中間,最窄的地方則在東邊,整個島嶼的平均寬度在32公裡左右。克裡特島的地形以山地為主,如下圖所示,有一道不連貫的山脈從東到西橫貫了整個島嶼。這個不連貫的山脈,主要由四個山巒組成,從東到西依次是錫提亞山、臘西提山、伊達山、白山,這些山的海拔高度都在1300米以上。仔細看下方的地圖,幾乎所有的山脈都光禿禿的,而且很陡峭,可以看出來植被不多,雖然易守難攻,但是由於缺乏植被所以不便於大股部隊的隱蔽;山地多意味著交通不便,通信不暢,同時也意味著這裡不利於機械化部隊的作戰。

再仔細看地圖,克裡特島的山脈都偏向於南邊,也就是說南邊的海岸線都比較陡峭,沿岸地帶比較狹窄,這就導致港口很少,而且很小,也就沒有可供大型艦船停泊的地方;只在北部沿海一帶有一段狹長的沿海平原,這意味著只有北邊才適合建立優良的港口和飛機場。在克裡特島戰役爆發前夕,英軍和希臘軍隊已經開始在北部沿岸港口一帶建立一系列的空軍基地,在這些飛機場裡面,只有伊拉克林機場修建的最好,能夠起降各種飛機;而其他的飛機場,建立的都不完善,有的只適合起降戰鬥機,有的還沒有建完。因為可供使用的飛機場數量少,而且設備也差,所以克裡特島的英軍無法建立有效的空中防禦措施,在這個時候即使你有再多的飛機也不管用。

除了飛機場少之外,最重要的是北邊靠近德意聯軍的勢力範圍,這又意味著英軍建在北部的飛機場和港口都處於德意聯軍空軍的轟炸範圍之內。這還不算,如果英軍要想對克裡特島進行支援,就需要通過北邊的港口進行物資的運輸,也就說海上交通運輸線也處於德意聯軍的轟炸範圍之內。當然,在南邊的沿岸一帶也是有幾個漁村的,只不過這些漁村並不適宜作為港口。至於港口的重要性,可以這麼理解:就像飛機場可以決定空中支援的力量一樣,港口的吞吐量決定了英軍卸載裝備與軍需物資的速度,在北邊的港口可以卸載大型化的裝備,同時卸載的速度也快,而南邊就沒有這個條件。除此之外,島上的交通與通信設施也影響到了補給物資的運輸速度,有良好的道路你才能夠把碼頭上的貨物快速的運輸給前線,而在北邊的沿岸則有一條東西向的公路。這些都影響到了戰鬥的進程。

克裡特島的山脈靠近南邊,南邊略陡峭,北邊略平緩,這又會影響到島上河流的流向。下雨的時候,形成的河流大部分都會從北邊流入地中海,這就會在北邊形成無數陡峭的河谷。從而又會影響到軍隊的東西橫向運動,軍隊要想過河必須得建橋,橋的好壞又影響到裝甲部隊是否能通行,而克裡特島上的大部分橋梁載重量在7噸以下,這就意味著並不適合坦克的機動作戰。克裡特島最重要的主幹道就在北邊,而且只有這一條東西向的道路,所以上面那些都會影響到這條主幹道的交通狀況。因為山地丘陵多,所以這條道路很窄,這意味著重型卡車不能交錯通過,而且還會有很多急轉彎。它同樣處於德意聯軍的轟炸範圍之內,而且最主要的是能夠從海裡直接看到這條路。這就決定了德軍的進攻目標,同時也決定了英軍的防卸措施。

紅色是島上的唯一一條主幹道

因為山地多、而且陡峭,所以英軍各駐防部隊之間就會缺乏行之有效的通信手段。這就意味著,即使英軍明確了敵人的進攻方向,也不可能迅速地集結部隊進行支援和反擊;而且敵人還可以孤立英軍的各個防禦支撐點,英軍大部分的防禦點都依賴港口補給才能守得住。其實島上的電話通信不算太差,幾乎每村都有電話,但是這些電話線都是沿著道路鋪設的,一旦開戰很容易就會被破壞了。

德軍的進攻在5月份,這正是克裡特島的初夏,此時的氣候是晴空萬裡,陽光普照,非常適合德國空軍的作戰。不過,島上的居民在島嶼北側的一些緩坡上,種植了很多葡萄、橄欖樹以及杏樹林,這就為英軍提供了天然的掩蔽與偽裝條件,可以阻礙德軍的空中偵察。德軍的主戰場選在了東北方向的在馬利姆與幹尼亞之間,這一片大部分是連綿的丘陵地,一直延伸到了海邊,其中有很多又窄又深的峽谷, 這種地形利於德軍的滲透作戰,同時又限制了英軍的反擊部隊。

總之,克裡特島的地形不適合在東、西、南三個方向上從海上或空中實施登陸作戰。只有北邊的沿海平原一帶適於登陸。同時又因為優良的港口和沿海公路在馬利姆與幹尼亞附近,所以德軍選擇了在此處進行空降登陸作戰。

如果你喜歡戰史,請關注我,帶你領略戰爭史上的指揮藝術。

相關焦點

  • 1941年克裡特島空降戰役:首次大規模空降作戰,德軍傘兵損失慘重
    1941年5月20日,首次用空降兵作進攻主力的克裡特島戰役爆發。大批德軍空降兵降落在島西部的馬裡門和卡尼亞附近,想把這兩個地區給奪取過來,給後續的德軍建立登陸地點。但是,空降的德軍在落地後,遭到了地面英軍的猛烈射擊。
  • 克裡特島戰役:德國傘兵的墳墓,從此德軍精銳空降師名存實亡
    5月20日凌晨2時,德軍空降引導小組在克裡特島率先著陸,以接應後續部隊空降。凌晨4時30分,德軍第一攻擊波起飛。凌晨5時,德第8航空軍向馬拉馬、伊臘克林機場和幹尼亞市區進行了猛烈的航空火力準備。戰局開始好轉,因為馬拉馬機場的得失又決定了克裡特島之戰的勝負。21日清晨,德軍後續援兵在未遭到抵抗的情況下順利空降到馬拉馬機場。16時,第5山地師也乘飛機陸續到達,至日落時分,第5山地師已有一個團機降著陸,德軍實力明顯增強,戰局開始向有利於德軍的方向轉變。
  • 詳解德軍入侵克裡特島的進攻計劃
    德軍進攻克裡特島的作戰計劃雖然德軍統帥部在討論克裡特島的作戰計劃時,產生了一些分歧,但是大家都有一個共識:克裡特島上的馬萊邁機場(因為翻譯的原因,有的也叫馬利姆)必須要被首先攻克。德軍的進攻方向德軍對克裡特島的首攻目標已經確定了,剩下的就是討論是否要分兵對其它地點進行空降作戰,對於這一點德軍內部就產生了很大的分歧了。
  • 世界地理小區域——克裡特島
    據此推測島上公路分布特徵和城市、人口的分布特徵。(2)分析克裡特島上橄欖油品質好的主要原因。(3)克裡特島西部地區多生長綠色植被,東部地區多荒漠景觀。從氣候方面分析形成克裡特島東、西兩側景觀差異的主要原因。參考答案:(1)公路分布特徵:環島呈閉合狀分布;圍繞山地呈閉合狀分布。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
  • 德軍慘勝佔領克裡特島
    德軍慘勝佔領克裡特島 1941年5月20日凌晨2時,德軍空降引導小組在克裡特島著陸,接應後續部隊空降。凌晨4時30分,德軍第一攻擊波起飛。凌晨5時,德第8航空軍向馬拉馬、伊臘克林機場和幹尼亞市區進行了猛烈的航空火力準備。7時左右,領隊飛行員已看到克裡特的禿山和白色的海灘。
  • 克裡特島這場仗德軍是否值得打?又有哪些失誤
    同時為了進一步打擊英國在歐洲的影響決定將下一個打擊目標,鎖定了地中海第四大島嶼克裡特島身上。納粹如果拿下他就可以一進擴大影響,首先可以保證自己在羅馬尼亞的油田不受英國軍隊的空襲。德軍裝甲部隊所以,克裡特島戰役,對於當時的德國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德軍在克裡特島戰役期間還是有很多失誤的。
  • 一次皮洛士式的勝利,克裡特空降戰役,為何成了德國傘兵的夢魘?
    一次皮洛士式的勝利,克裡特空降戰役,為何成了德國傘兵的夢魘? 二戰中,德國空降兵表現出眾,在法國戰役中,曾經不費吹灰之力就奪下了埃本·埃馬爾要塞,將三千餘名比利時官兵抓了俘虜。至此德國傘兵名聲大振,第七傘兵師也被稱為「綠魔鬼」。
  • 歐洲最早古代文明:克裡特島的米諾斯文明,號稱希臘文明的搖籃
    歐洲最早古代文明:克裡特島的米諾斯文明,號稱希臘文明的搖籃克裡特島是希臘地區的第一大島嶼,它位於地中海東部的中間但行政上卻屬於克裡特大區。由於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所以克裡特島被譽為愛琴海最南面的皇冠,這些年來,隨著旅遊業的發展而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
  • 克裡特島-德國傘兵的墳墓,首次空降兵獨立作戰戰例
    攻守雙方鏖戰12天,德軍空降部隊傷亡近四分之三 1941年爆發的克裡特島戰役既是戰爭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空降作戰,也是唯一以空降兵為主實施的登島進攻戰。德軍計劃以空降突擊方式奪取島上3個機場,並從海上運送重武器和登陸部隊上岸。
  • 克裡特島——希臘文明的搖籃
    伊拉克裡翁考古博物館屬於希臘規模最大且最重要的博物館之一,可以說在歐洲乃至全世界範圍內都具有極大的重要影響。克裡特島美食被稱為地中海菜系的基石,曾是國際美食家們在進行健康與營養研究時所關注的焦點。各項研究表明,克裡特人的長壽率在全世界都數一數二,因心血管病和癌症而導致的死亡率也是全球最低。此外研究還表明,克裡特美食家們幾千年來在材料使用、味道和烹飪方式方面的不變傳統,使克裡特美食成功保留了本真、健康和自然的特點。
  • 收復克裡特:拜佔庭偉大徵服時代的序幕
    得益於優越的地理位置,克裡特島逐漸成為拜佔庭帝國的海上貿易中轉站。同時也成為了外來入侵者垂涎三尺的目標。但由於實力衰退和內戰影響,拜佔庭在9世紀初時喪失了對克裡特島的統治。公元821-824年,米海爾二世與「斯拉夫人」託馬斯為爭奪皇位展開了3年之久的內戰。雖然米海爾二世最終勝出,但內戰嚴重削弱了拜佔庭軍隊的實力。
  • 希臘群島-克裡特島
    「有一塊地方叫克裡特,位於深紅葡萄酒色的海中,一片美麗,富庶的土地,四面環水。島上的城市有90個。」 這是荷馬史詩中的詩句。今天,它仍是希臘人口稠密的一個大島,人們來這裡追尋曾經的克裡特文明的遺蹟。
  • 克裡特是古希臘文明史的開始,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起源
    雖然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起源,而古希臘的文化有很多元素是基於克裡特發展來的,但是古希臘文明不是由克裡特文明直接發展來的,克裡特文明在古希臘文明形成時就已經消失了,古希臘是繼承了這個消失文明的一部分。西方文明的開始是古希臘,這是西方人自己一直很確認的事實,但對於古代希臘文化史是從克裡特島開始這個認知,在19世紀70年代之前他們都以為克裡特島是虛構的。
  • 《戰神》系列中的希臘神話元素(十九):克裡特島
    整個克裡特島因為和亞特蘭蒂斯比鄰,所以也受到了正在噴發的希拉火山的襲擊,城市正在化為廢墟。在這樣艱險的環境中,奎託斯一路擊退了種種怪物的襲擊,穿過伊拉克利翁城區,抵達了阿羅阿尼亞山脈中通往斯巴達的大門。遊戲中再現了克裡特島及當中的城市伊拉克利翁,這裡就是克裡特文明所在之處,牛頭怪米諾陶諾斯的迷宮所在之處。
  • 1941年德英交戰:歷經12天,德軍佔領克裡特島,其傘兵損失慘重
    1941年,德軍統帥部在佔領希臘後決定攻佔克裡特島,因該島對奪取地中海東部和愛琴海的制海權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此次行動代號「水星」。根據德國人的設想,先以空降兵首先奪取島上的3個機場,然後主力在該島順利實施機降。
  • 去希臘克裡特島旅遊,最佳的七個地方
    參觀克裡特島的最佳時間是在春末/初夏和秋季,一旦氣溫略有下降,夏季遊客群就會離開。 會發生什麼?圖片戲劇性的山脈和峽谷,風景如畫的村莊,廣闊的高原和鬱鬱蔥蔥的計劃,長長的沙灘和孤立的小海灣。租一輛車甚至更好 - 租船 - 並開始探索克裡特島最好的秘密 - 體驗傳奇的克裡特島熱情好客,了解島上迷人的文化和習俗,沿途享受美妙的新鮮農產品和美食。你準備好逃離島嶼嗎?
  • 歐洲文明起源地,希臘最大的島嶼克裡特島
    克裡特島是希臘最大、人口最多的島嶼,是地中海第五大島,僅次於西西里、撒丁島、賽普勒斯和科西嘉島。克裡特島是希臘經濟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保持著諸如詩歌和音樂之類的當地文化特徵。克裡特島也成為米諾斯文明的中心(公元前2700-1420年),目前被世界眾多的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學者認為是歐洲文明的起源。
  • 古希臘藝術的前浪:克裡特島的巴黎姑娘與消失的米諾斯文明
    如果將圖中這三位梳著黑色捲髮、面帶微笑、姿態優雅大方的姑娘,與古埃及的壁畫作番對比,更容易看出克裡特島上這些畫家有多麼不守規矩。據考古學家們研究,克裡特島遠古時期女性的地位比男人要高,至少是平等的,婦女不僅擁有財產繼承權,而且可以向丈夫提出離婚。在宗教描繪中,女性的保護神也多於男性。
  • 太平洋戰場中最慘烈的奪島戰,雙方死傷4萬人之血戰硫磺島
    與此同時五年的連續戰爭,再加上美國作戰慣用的火力壓制這種高消耗的戰術,羅斯福政府赤字連連,不得不靠發售軍券來維持戰爭。前線的士兵渴望回家,舉國上下一片疲態,在這關鍵的節骨眼上,美國需要注入一針強心劑,就在羅斯福政府頭疼的時候,這針強心劑來了。當時硫磺島之戰中的插旗照片很快就傳回了美國國內,立刻受到各大媒體的追捧,這張象徵勝利的照片給整個美國帶來了久違的喜悅。
  • 古希臘文明的興衰之克裡特文明
    希臘文化最初的開端,是從希臘本土希臘半島南邊的一個小島叫做克裡特島開始講起,因為克裡特島是西方文化最早的發源地。到後來的希臘城邦文明,一直到後來的希臘文明,這個歷程大概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大家所了解的希臘文化主要是希臘城邦時期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