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隋朝、唐朝皇室之間錯綜複雜的血緣關係,你能理清嗎?

2020-12-22 香茗史館

北周、隋朝、唐朝皇室之間存在血緣關係嗎?可以毫不客氣的說,不僅存在血緣關係,甚至關係極為緊密,隋朝的楊氏和唐朝的李氏其實都是北周的外戚。

周明帝宇文毓、隋文帝楊堅、唐世祖李昺實為連襟

歷史上曾出現過三位獨孤皇后,這三位皇后不僅是親姐妹,而且分別嫁給了北周、隋朝、唐朝三朝皇室,這在歷史上絕對是獨樹一幟的。而這三位皇后的父親,便是西魏時期的大司馬獨孤信。

最牛嶽父獨孤信

1、長女嫁周明帝宇文毓。西魏大司馬獨孤信和北周的實際建立者宇文泰,不僅同為關隴集團的實權人物,而且均為西魏八柱國之一。而當時的貴族重臣之間往往互相聯姻,因此獨孤信的長女便嫁給了宇文泰的庶出長子宇文毓。周明帝宇文毓登上皇位之後,獨孤氏於第二年被立為皇后,然而剛剛成為皇后三個多月,獨孤氏便因病去世,被追封為敬皇后,史稱明敬皇后。

2、四女嫁唐世祖李昺。與獨孤信、宇文泰一樣,李昺的父親李虎同樣是西魏八大柱國之一,於是獨孤信的四女兒便嫁給了李虎的第三子李昺。李昺與獨孤氏婚後生有四子一女,其中第三子便是唐高祖李淵。李淵建立唐朝之後,追諡獨孤氏為元貞皇后。

3、七女嫁隋文帝楊堅。楊堅的父親楊忠乃是西魏十二大將軍之一,且與獨孤信乃是好友。獨孤信見楊忠的嫡長子楊堅相有奇表、氣質非凡,於是便將女兒獨孤伽羅嫁給了他。楊堅稱帝建立隋朝之後,獨孤伽羅順理成章成為皇后。獨孤伽羅去世之後,追號妙善菩薩,諡號文獻皇后。

從獨孤信這裡算起,周明帝宇文毓、隋文帝楊堅、唐世祖李昺由於分別娶了獨孤信的三個女兒,因此乃是連襟關係,而唐朝的開國皇帝李淵則應該稱周明帝宇文毓、隋文帝楊堅姨夫,而隋煬帝楊廣則是李淵的表哥。

隋文帝楊堅是周宣帝宇文贇的嶽父

隋文帝楊堅與獨孤伽羅生有五子五女,其中嫡長女便是楊麗華。建德二年(573年)九月十九,北周武帝宇文邕為皇太子宇文贇娶了楊麗華為太子妃。

宣政元年(578年)六月,宇文邕去世,太子宇文贇即位,是為北周宣帝,而楊麗華則成為了皇后。也就是說,隋文帝楊堅乃是周宣帝宇文贇的嶽父。

唐太祖李淵是宇文泰的外孫女婿

北周文帝宇文泰的第五女襄陽公主,也就是周孝閔帝宇文覺、北周明帝宇文毓、北周武帝宇文邕、西魏宇文皇后的姊妹,後來嫁給竇毅生有女兒竇氏,竇氏便是宇文泰的外孫女。

竇氏後來通過「雀屏中選」嫁給了唐高祖李淵,兩人生有四子一女,即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和平陽昭公主。因此,唐高祖李淵乃是宇文泰的外孫女婿。

此外,隋煬帝楊廣的女兒楊氏,後來成為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並生下了吳王李恪、蜀王李愔。也就是說,隋煬帝楊廣實際上也算是李世民的嶽父。

相關焦點

  • 北周、隋朝、唐朝一家親,四張圖看清三朝皇帝們的關係
    北周、隋朝、唐朝一家親西魏時期,宇文泰、獨孤信、李虎等八人受封為柱國大將軍,成為當世顯貴。
  • 北周宇文皇族被隋文帝殺光了?那宇文化及、宇文成都是誰
    隋文帝篡奪北周政權後,對北周宇文氏皇族進行了大屠殺,所有宇文氏子孫全部被殺。但是很多人都知道,隋朝時候仍然有不少姓宇文的,比如廣為人知的《隋唐演義》中的,隋朝第二條好漢宇文成都。
  • 隋朝和唐朝不是一個朝代,為什麼史學家們喜歡稱之為「隋唐」
    隋朝的「察舉制」,還是中央和地方根據個人的品學才能,所施行推舉、徵召的系統性選官制度;至唐朝演變的「科舉制」,則阻斷了「任人唯親」的可能,打破了因血緣關係世襲以及世族大閥壟斷的進仕之路,讓社會中下層有才能和良好品性的讀書人,有了進入國家上層階級的更好途徑。
  • 隋煬帝手下一個神箭手,是隋朝最後救命稻草,他不死唐朝很難建立
    隋煬帝手下曾有一個神箭手,堪稱隋朝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他若不死唐朝將很難建立,隋朝的結局也尚在兩可之間。這個神箭手的名字叫長孫晟。長孫晟,出身南北朝的北周貴族之後,他的曾祖是北周太師長孫稚,父親是北周開府儀同三司長孫兕。長孫晟雖然生在富貴之家,卻毫無驕嬌二氣。
  • 隋朝重臣,精忠報國的唐朝義夫,屈突通!
    而後投靠李淵後,跟隨著李世民南徵北戰,在李唐統一天下的戰爭中立功卓越,這樣一位傳奇人物,他的故事有很多值得去講的地方,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認識一下這位唐朝義夫。一、出身名門,隋室重臣隋唐時期的將領、大臣有很多是和少數民族有關係的,像開國功臣長孫無忌本是鮮卑族,而這屈突通同樣也是少數民族,他本是庫莫奚種人,後投靠了鮮卑族。
  • 這位隋朝公主連續嫁給四代可汗為妻,最後還死於唐朝一代名將手中
    這位隋朝公主連續嫁給四代可汗為妻,最後還死於唐朝一代名將手中眾所周知,古代中原王朝為了加強、維護、緩和與一些外族的關係,通常會採用和親的策略,可以說,這是一種政治聯姻,其幾乎貫穿於中國古代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並對歷史發展有著或隱或顯的影響。
  • 隋朝留下的糧食,真的又被唐朝吃了五十年嗎?
    一直以來,關於隋朝和唐朝一直有著一個令人頗為匪夷所思的理論——唐朝的農業遠不如隋朝發達,貞觀之治遠不如開皇之治,其證據之一就是唐朝一直在吃隋朝的糧食,甚至還吃了五十年之久。 那麼問題來了,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唐朝真的吃了隋朝五十年的糧食嗎?
  • 長孫皇后成了他們之間的紐帶
    結果權臣宇文護廢掉了北周孝閔帝宇文覺,改立宇文毓為皇帝,因此獨孤氏成了北周王朝的明敬皇后。一個是北周的明敬皇后,一個是隋朝的文獻皇后,還有一個是唐朝的元貞皇后,就問你,史上還有比獨孤信這個老丈人更強的嶽父嗎?
  • 後唐、南唐與唐朝是何關係?他們的皇室是唐朝的後裔嗎?
    後唐和南唐是唐朝滅亡之後,在五代十國時期出現的兩個政權,其國號皆為唐,皇室都為李姓。那麼唐朝、後唐、南唐之間的關係如何?
  • [續2]用地圖理清中國各王朝與中亞、西亞、歐洲的關係…
    用地圖理清中國各王朝與中亞、西亞歐洲各王朝的關係…(1)用地圖理清中國各王朝與中亞、西亞歐洲各王朝的關係…(2)(3)正式開始授權自zhihu.com/question/51553866/answer/127330775
  • 大家可曾了解過隋朝,隋朝這麼強大,為什麼會滅亡!
    了解一點點隋朝歷史的是不是有點迷茫,隋朝不就是荒淫無道所以才被滅的嗎?其實他滅亡的理由是得罪了一個隋朝相當強大的勢力,隋煬帝的發展和他們的發展方向相反列入以下廣開科舉:廣開科舉其實沒什麼錯,甚至是給了貧苦人家和普通百姓一條出路,但是隋朝的那股勢力可以說是貴族根本不想這樣,因為如果貧苦人家和他們走到同樣位置這便是擋了他們的路,而且這樣的話隋朝雖然會強但是他們的利益,財路便會得到壓制那怎麼辦呢
  • 隋朝留下的糧食 又被唐朝吃了五十年?是真是假?
    近些年來,坊間一直流傳一種說法:隋朝農業發達,經濟富庶。朝廷在全國各地囤積了大量糧食,以至於隋朝滅亡後,這些糧食還繼續保留下來,被唐朝吃了50年。言下之意,唐朝承受了隋朝的恩惠,才有了聞名千古的大唐盛世。
  • 隋朝的儲糧真的夠唐朝吃幾十年?或許我們都誤解了真正的歷史
    4、興義倉 隋朝在興建糧倉的同時建了很多的義倉,也就是在正稅的基礎上興的一種苛捐雜稅。義倉本來的目的是幫助百姓在窮苦的時候渡過難關,但是義倉不義,天災時朝廷從不開倉放糧。 據說,開皇十四年天下大旱,百姓飢餓不已,餓死者甚多,楊堅痛哭流涕,可就是不開倉放糧。足見義倉實際已成皇室私庫!
  • 起初並不強大的北周為何最終滅掉北齊,為隋朝的統一奠定基礎?
    三國鼎立的絕大部分時間的戰爭是在東西魏之間展開的。東西魏之間的大戰共有五次,全部是東魏攻打西魏,可以想見東魏的國家綜合實力是高於西魏的。此時東魏、北齊佔據的是黃河中下遊地區,當時的經濟中心已經東移到黃河中下遊地區,也開始向南方長江中下遊轉移。西魏佔據的關中地區已經開始衰落,並沒有什麼優勢可言。東魏攻打西魏的五次戰役分別是:1、536-537年的潼關之戰(小關之戰)。
  • ​你和家人之間,只是血緣關係嗎?
    作者|許添盛 摘自|有聲書《歸零,重新開始》文字整理|平常樂編輯 | 麥田心靈圖片|來自網絡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 關於「你和你的家人之間的關係可是,我要是能把我爸爸的優柔寡斷的部分和「當下會反省一下、等一下」的那部分,變成我性格的一部分,那就很好了。 於是,有一天我有個驚人的發現:你跟你的家人、你的親人,一定首先是靈性上的關係,才成為血緣關係。你不要以為:「他是我的兒子、她是我的女兒、他是我的爸爸媽媽,因為有血緣關係我才愛他,不然我討厭死他了。」
  • 行將消失的國寶——敦煌壁畫之北周,隋朝
    話說到了北周時期,北周諸帝都崇信佛教,上自帝王貴族,下至庶民百姓,興起了造寺
  • 隋朝可破突厥、平南陳,早於唐朝成為中心強國,靠的還是一幫將軍
    隋朝結束了東晉南北朝以來長期的亂世,再一次短暫統一了中國。面對周邊複雜的國際形勢,隋朝可破突厥、平南陳,早於唐朝成為中心強國,靠的還是一幫將軍。但是人們對於隋朝著名將軍似乎知之甚少,下面就一起來看下。一、楊素楊素出身於北朝士族世家,早在北周滅北齊的戰役中就已經嶄露頭角,而後眼見著北周宣帝死後朝廷主少國疑,於是選擇了投靠在此時風頭正盛的楊堅門下。由於楊堅不久後即成功奪權,楊素因此成為隋朝元老。
  • 隋朝真的像歷史說的那樣嗎?
    甚至蔓延到了走廊上,由於沒有地方容納新的賦稅,隋文帝下令停止徵收這一年的賦稅歷史把這一年也當做了隋朝鼎盛的標誌之一,歷史把功勞推給了隋文帝,說他非常節儉。平常是能省則省,很重視農業,農業的稅收也比北周時期降低了很多。
  • 魏晉時期的州相當於今天哪個級別,唐朝州刺史為何要比隋朝低一級
    那麼這個毛州跟館陶有什麼關係,刺史又是什麼樣的官?大家都知道,秦始皇廢除了周朝以來的分封制,採取了以郡統縣的兩級地方管理行政制度——郡縣制,它的主要好處就是可以由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官員由皇帝直接任免,使地方牌中央管轄之下。
  • 隋朝的富足程度令唐朝「汗顏」,是什麼原因讓隋朝如此富足?
    而《貞觀政要》亦記載:「(隋代)計天下儲積,得供五、六十年」,隋朝37年間所積累下的財富,直到唐朝建立後的五、六十年間都未被用光。當然,很多人雖都聽過隋朝的富有,但對隋朝到底是有多富,又為何能如此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