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個月12名官員落馬 能源系統潛藏多少「暗能量」

2021-01-07 瀟湘晨報數字報

    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長魏鵬遠近日被有關部門帶走調查。有媒體報導,魏鵬遠被帶走時,家中發現上億現金,執法人員從北京一家銀行調去16臺點鈔機清點,當場燒壞了4臺。

    魏鵬遠怎麼會有那麼多錢?一位業內人士透露,魏鵬遠在能源局煤炭司負責項目改造、煤礦基建的審批和核准工作,可能是這個過程出了問題。

    多年來,國家能源局手中握有數量很多的審批權限,涉及電力、煤炭、石油等多個能源領域。近年來中央反腐風暴中,多名能源系統官員落馬。這些落馬者所在部門多手握重要審批權。          綜合新華社、《財新》報導

    24項審批權,至少5項涉及煤炭司

    媒體報導稱有關部門能夠在魏鵬遠家中發現上億現金,他之所以能夠有錢,還得從他所在的部門說起。

    魏鵬遠長期在發改委煤炭處工作。2008年國家能源局成立,魏鵬遠由煤炭處處長升任為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長,屬於正處級副司長。

    國家能源局官網上,描述煤炭司的工作職能為:擬訂煤炭開發、煤層氣、煤炭加工轉化為清潔能源產品的發展規劃、計劃和政策並組織實施,承擔煤炭體制改革有關工作,協調有關方面開展煤層氣開發、淘汰煤炭落後產能、煤礦瓦斯治理和利用工作。

    與此相應,能源局中的煤炭部門握有相應數量的審批權。今年2月公布的《能源局行政審批事項公開目錄》顯示,17項行政審批事項中,有3項涉及煤炭審批,即「煤礦:國家規劃礦區內新增年生產能力120萬噸及以上項目核准」「重要商品年度計劃審批:煤層氣商品量分配計劃」「中央管理企業和跨省(區、市)從事高瓦斯或煤與瓦斯突出礦井生產建設的煤礦企業瓦斯防治能力評估」。此前,2013年5月,能源局下放了7項涉及能源領域的行政審批事項,其中就有兩項涉及煤炭領域的審批事項下放。

    可以推算,在2013年5月前,24項林林總總的行政審批事項中,至少有5項行政審批與煤炭司相關,煤炭司的審批權力,在能源局內12個司中,尤為顯眼。

    72項審批權高度集中,12名官員落馬

    分析稱,魏鵬遠所在的煤炭司,擁有較多的審批權,從側面映襯出國家能源局的審批權之大。

    國家能源局官網顯示,該局擁有12個內設機構,其中包括規劃司、科技司、電力司、核電司、煤炭司、油氣司、新能源司、監管司等部門與能源領域直接相關,能源局的大部分行政審批權即分布在這些司中。

    2013年,國家能源局取消和下放審批權一直沒有停歇。5月份,國務院取消和下放的117項行政審批項目中,16項涉及能源、化工審批權。能源局隨後又下放和取消了12項行政審批權。7月22日,國務院再次發文取消和下放總計50項行政審批項目,其中8項涉及國家能源局審批權。

    今年2月份,國家能源局公布最新的行政審批事項目錄,仍有17項行政審批權在握。根據能源局數據,2013年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21項,佔原有行政審批事項的29%,由此逆推可知,原有行政審批事項有72項。

    握有眾多行政審批權,且權力過於集中,在監管缺位的情況下,能源系統高官頻繁落馬。有數據顯示,自去年7月份以來,先後有12名能源系統高官落馬。其中煤炭系統有6人,佔了一半。

    審批制度不改革,簡政放權會打折

    自去年8月國家能源局長劉鐵男涉腐被查以來,多名專家表示,能源局要反腐,簡政放權不失為一種辦法。

    實際上,2013年,新任能源局長吳新雄上臺以來,國家能源局就開始嘗試向宏觀戰略、宏觀規劃、宏觀政策、能源改革和能源監管等領域轉移,微觀管理上簡政放權,並強調事後監管。

    去年4月,吳新雄就提出,落實廉政工作會議,能源局首先應該簡政放權,管住權力,按照規範行政審批行為和能源監管職權的要求,進一步研究建立決策、執行、監督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審批運行機制。

    為預防因審批權力過於集中帶來的腐敗問題,國家能源局取消和下放一批不該審批事項,也可看做上述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權的背景之一。

    然而能源局簡政放權不得不面對「強勢」的發改委,專家指出,目前,發改委出於宏觀調控等目的掌握價格、市場準入、投資審批權,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大。而發達國家的能源市場準入、價格、成本、投資、服務質量和市場交易規則等監管職能都由監管機構統一負責,不可割裂。

    專家認為,現階段,發改委不會放棄價格和審批權,市場機制難以發揮作用。國內能源領域市場化處於起步階段。如果行政審批制度不改革,簡政放權的效力會打折扣。

    「實際上,諸多放權的項目中真正鬆綁激活社會活力的項目不多。如國務院要求能源局取消大用戶直購電審批權,但最終仍需要發改委把關。」一位電力改革派的專家曾對媒體表示。

相關焦點

  • 怡和能源原董事長落馬 內蒙古多位能源官員捲入反腐風暴
    1977年12月,劉文光參加工作,並一直在內蒙古煤炭系統工作。2005年4月,劉文光進入內蒙古自治區煤炭供銷總公司任職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這家公司後來改名為內蒙古怡和能源有限公司,現名為內蒙古怡和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據怡和集團的工商註冊材料顯示,劉文光曾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擁有20%的股權,認繳金額5000萬,疑似實際控制人。
  • 「最富法官」被判刑,海南18個月來月均落馬1名廳級以上官員
    30年後,海南全島建設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然而高官落馬的消息不時見諸報端。以去年5月張家慧被審查調查為時間節點,新時報記者通過公開信息整理發現,18個月來海南落馬廳官至少還有14名,此外還有3名中管幹部。
  • 細數去年廣東落馬的廳級官員
    去年6月,廣東開展當年第三批巡視工作並首次啟動專項巡視。梅州市成為該批專項巡視的對象之一,此後不久即有高官落馬。同時接受專項巡查的中山火炬開發區,在巡視工作結束後也有一位曾經的主官落馬。去年9月12日,南粵清風網通報中山市委原常委、火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原黨委書記馮梳勝因涉嫌嚴重違紀,正在接受組織調查。通報中還稱,馮疏勝違紀的線索來自群眾舉報和省委巡視組在中山巡視發現。
  • ...月內第三名廳局級官員落馬,事涉當地「教父級黑老大」易連峰案件
    張國平此前在通遼任職長達29年時間,他是最近兩個月以來第三名被查的與通遼有密切關係的廳局級官員文|《財經》實習生 徐辰燁編輯|魯偉內蒙古又有官員落馬。2003年12月至2007年11月,張國平在通遼第一大區科爾沁區擔任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有「矽砂儲量的王國」之稱的科爾沁區近年來有多位官員落馬。2020年6月被「雙開」的內蒙古滿洲裡市原市長許愛蓮曾擔任科爾沁區委常委、宣傳部長;2019年被查的辛金山曾任科爾沁區委書記;2015年被查的許亞林曾任科爾沁區政府副區長,張國平與上述三人均做過同事。
  • 公安系統一日三名幹部落馬
    近日,公安系統的反腐行動持續展開。7月6日,三名公安系統幹部落馬的消息消息先後得以公布,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當天,據四川省紀委監委公號「廉潔四川」通報,資陽市公安局副局長劉廷傑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審查調查。湖北省紀委監委網站,則透露了湖北省公安廳內保總隊副總隊長劉斌接受審查調查的消息。
  • 2020年 四川142名落馬官員中 包括兩對夫妻和一對親兄弟
    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記者梳理「廉潔四川」權威發布發現,2020年,四川省共有142名官員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104人任上落馬,包括3名縣委書記、3名縣長、1名市長、2名副市長,還有兩對夫妻和一對親兄弟先後落馬的案例。3名縣長任上落馬 其中兩人同月落馬2020年1-12月,有3名縣長任上落馬。
  • 武漢市副市長徐洪蘭被查 湖北武漢已有多名官員落馬
    原標題:2名女廳級幹部被查處,其中1人為武漢市副市長徐洪蘭12月15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刊發2條女廳級官員被查處的消息,武漢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徐洪蘭被查,黑龍江省紀委監委對省高級人民法院原副廳級審判員呂愛哲被開除黨籍。
  • 有數|一年查處194124人,這些官員怎麼就落馬了?
    反腐形勢依然嚴峻2012 年 12 月 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簡稱八項規定)。由於缺少全國性的、結構化、體系化的落馬原因資料庫,本小組查閱了全國 34 個省級行政區省紀檢委的官方資料庫,綜合考量了各省級行政區的地區分布差異性、數據的完整性、詳細性、及時性以及易得性,從中選取廣東、福建、浙江、四川、山西、寧夏六個省份,並以此為代表分析官員落馬原因。
  • 官員密集落馬,周口不尋常
    一個你曾經注意過的人,當他的名字再次出現時卻是另一番光景,這多少會讓人生出一點感慨。與周口「沾親帶故」的官員密集落馬,與坊間傳聞若合符節。去年初,周口市人大代表、女富商楊瑞被依法採取強制措施,有關她和當地多名官員關係曖昧的傳聞很快就出現了。媒體的跟進調查發現,傳聞雖然有點格調低下,但也並非空穴來風,她之所以能夠在周口長袖善舞、「平地起高樓」,確實得益於「好風憑藉力」。
  • 通遼兩月內第三名廳局級官員落馬,事涉當地「教父級黑老大」易連峰...
    2003年12月至2007年11月,張國平在通遼第一大區科爾沁區擔任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有「矽砂儲量的王國」之稱的科爾沁區近年來有多位官員落馬。2020年6月被「雙開」的內蒙古滿洲裡市原市長許愛蓮曾擔任科爾沁區委常委、宣傳部長;2019年被查的辛金山曾任科爾沁區委書記;2015年被查的許亞林曾任科爾沁區政府副區長,張國平與上述三人均做過同事。
  • 通遼兩月內第三名廳局級官員落馬,事涉當地「教父級黑老大」易連峰案件|反腐記
    張國平的落馬之所以備受關注,是因為他的通遼任職經歷——張國平曾在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通遼市任職長達29年時間,其多位同僚已於此前落馬。張國平也是近兩個月來第三位落馬的與通遼有密切關係的廳局級官員。《財經》注意到,近年來,通遼官場經歷了一場地震,許多現任和離任的重量級官員紛紛落馬。
  • 煤炭反腐風暴下的內蒙古:10餘廳官密集被查,一天3高官落馬
    自3月11日至今,僅一個多月的時間,已有10餘名廳局級官員應聲落馬,涉及自治區內政府、人大、政協、國企等多個系統。4月18日9點47分至9點52分的短短幾分鐘內,內蒙古紀委監委官網接連宣布了3名廳局級官員落馬的消息,其中兩人還是煤炭勘察企業的前任與現任黨委書記、總經理。
  • 周永康、馬建等"大老虎"落馬後,全國政法系統「清理門戶」!
    7月8日,中央政法委召開了一場動員會,這場會議的名稱為「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試點工作動員會」。其二,「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試點辦公室」已經成立,主任是中央政法委秘書長陳一新。其三,2021年起,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工作將逐級在全國政法系統鋪開;到2022年一季度前要完成整頓任務。
  • 反腐劍指退休官員調查 5個月至少14名副廳級以上被查
    年6月24日史聯文 60 遼寧電視臺臺長 2013年11月5日陳柏槐 63 湖北省政協副主席 2013年11月19日吳周春 63 廣東電網公司總經理 2014年2月9日楊國玲 60 中石油玉門油田副總經理 2014年3月13日馮立梅 63 廣東省茂名市政協主席 2014年3月28日簡汝堅 61 廣州市地稅局第五稽查局局長
  • 資料:深圳大運會賽會腐敗浮出水面 官員落馬
    大運帳本出爐 官員密集落馬  2012年12月27日,深圳市審計局發布了《關於深圳大運會財務收支及場館建設項目審計結果公告》。公告顯示,截至2012年9月30日,為舉辦大運會共投入資金139.96億元,而大運會收入合計為12.17億元。
  • 「黑老大」的「待遇」,落馬官員會有嗎?
    山西晉城監獄刑滿釋放人員程幼澤(外號「程三」)5月23日出獄當天,百餘人在監獄門口列隊聚集、燃放鞭炮迎接,後又擺宴聚餐,相關視頻在網上廣泛傳播。據媒體報導,程三(程幼澤)曾因販賣槍枝、霸佔他人煤礦、故意傷害等罪名3次獲刑,是在當地有名的「黑老大」。
  • 雙雙落馬的官員夫妻貪腐細節曝光:造成損失10億元
    (原標題:雲南官員夫妻同年晉升廳級,前後腳落馬!貪腐細節曝光:造成損失10餘億元)官方披露的保山市原女副市長耿梅違紀違法情節主要和一家「南紅」礦企有關,共計造成10餘億元公共財產損失。「他們用家來相互掩護,夫妻聯手,『左手轉右手』,權力相互利用,實現權力變現,套取巨額利益。」
  • 這個系統已有多人落馬
    12月15日,原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內蒙古監管局副巡視員宋建基受賄一案,在呼和浩特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儘管在此之前,這名副廳級幹部落馬被查的消息,並未得到公開報導,但是,他在庭審上被指控的受賄金額卻大得驚人,讓我們看到了一起案值上億的腐敗巨案。
  • 廳官齊刷刷落馬,原來是動了這些「資源」……
    12月4日,內蒙古自治區紀委監委發布消息,內蒙古自治區原國土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白盾,內蒙古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蘇日勒格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在接受審查調查。內蒙古自治區是中國重要的能源保障基地,是世界最大的露天煤礦之鄉,擁有豐富的煤礦資源。然而,在過去一段時間裡,這塊寶地淪為了一部分人「點土成金」中飽私囊的工具。
  • 盤點自貿區落馬官員
    2007年12月,任上海市副市長。2012年5月,任市委常委、副市長。2012年12月,任市委常委、副市長、市政府黨組副書記,2013年9月兼任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委會主任。  據媒體報導,艾寶俊曾在10月28日出席上海市政協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