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現今「跳槽」並不稀奇
我們的父輩,對待工作單位的態度,與我們非常不同。他們那一代人常常把單位當做「家」,在一家企業,一幹就是一輩子,忠誠度很高。很少有人主動換工作,人們把換工作看作是一種不安分。
主動換工作,就是炒老闆的「魷魚」,即我們常說的「跳槽」,這個詞的來歷也是相當貶義的。
「跳槽」一詞,最早出現在明清徐珂的小說《清稗類鈔》裡。指的是妓女和一個嫖客,纏綿一段時間之後,又發現更有錢的主,丟棄舊愛,另攀高枝,就像馬從一個槽換到了另一個槽裡吃草。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人們對於換工作,已經習以為常,哪裡有更好的機會就會去哪裡發展;尤其是在大眾創業的時代,「創業的夢想」,正在吸引著很多年輕人那顆躁動的心。
年輕一代會告訴你:單位根本就不是家,工作是一種雙向選擇,有好機會不「跳」,那不就是傻嘛!
2、「跳槽」讓你有更多成長的機會
我在德國留學後,加入了一家德國企業。公司裡很多員工都是三代在這家企業工作,對企業的忠誠度非常高。我那時也認為,自己會在這家公司一直工作到退休。
其實,剛參加工作那會,我心裡並不很清楚要如何度過這一生,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擅長的是什麼…就跟現在大部分剛畢業的學生一樣!
但是,人的想法,會隨著時間改變的!你的認知會不斷迭代,尤其對自我的認知會不斷變得清晰!
這些年,我換了幾次工作,從世界500強外企到民營企業,再到很小的創業公司,最後進入諮詢行業,成為一名自由職業者…
回首往事,我會覺得:
一個人如果一輩子只在一家公司工作,將是一種莫大的缺憾;畢竟世界這麼大,你就不想出去看看?一家公司裡,能有多少機會?
人生,是一場體驗,在不同的企業裡工作,學習和體驗不同的文化和處事方式,對一個人的成長會有很大幫助,也會讓我們的生命精彩很多。
3、「跳槽」是組織正常的「新陳代謝」
在清華大學讀書時,我發現我所有的老師,基本上都是清華畢業的。也許因為這裡是中國最好的大學,老師當然願意選擇自己優秀的學生留校工作。
可大家可能不知道,德國大學在招聘教授時,嚴格規定不允許從本學校畢業的博士和助教中直接招聘,即使是本學校畢業的博士也必須先到企業或者其他大學任教,才有資格應聘教授的崗位。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防止「近親繁殖」,德國人擔心缺少流動會讓創新基因「退化」。
從這點上看,跳槽並非一件壞事。適當比例的人才流動,是一種健康的新陳代謝、吐故納新,對企業對個人,都大有益處。
4、「跳槽」意味著要挑戰自己的舒適區
在第一家德國企業工作10年後,我經歷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跳槽」,一家獵頭公司把我介紹到沃爾沃公司。
坦率地說,當時我的內心十分糾結,不知道能不能適應新公司的文化,擔心自己的能力是否會勝任。但最終,我還是選擇了挑戰自己的舒適區!
這次跳槽,給我帶來了很多改變。新工作很忙,面臨的挑戰更大,學習的機會更多,成長的速度更快。
三個月後,我就十分確定這一步走對了:
「換工作」為我打開了一扇窗,看到了更大的世界,認識到了更優秀的自己,新崗位也將我的潛能完全激發了出來,讓我的自信心大增。
相比第一次「跳槽」,之後公司內部的調動,以及後面幾次「跳槽」就不覺得困難了,畢竟每次改變我都經過深思熟慮,是聽從內心召喚的主動行為。
5、「跳槽」要有遠見
從第一份工作開始,我的名片上就印著經理,後來又做到總經理、副總裁。
從事管理工作的人,通常都不喜歡聽到下屬辭職的消息。因為這種「意外」,會打亂你的工作節奏,意味著你不得不花時間去面試和招人,甚至不得不重新培養新人。
其實,這是一種自私的想法,你自己也在不斷地尋找事業發展的新機會,為什麼不喜歡看到下屬「跳槽」?
我曾經公開地告訴自己的團隊成員:
如果誰提出辭職,你必須有更好的機會、晉升的崗位在等待你,這樣我們都會為你感到驕傲!如果僅僅為了更高的薪水而跳槽,那是非常沒有遠見的行為。
我這些年的幾次「跳槽」,沒有一次是因為更高薪水的吸引。其實,很多人在「跳槽」時更看重個人發展的機會,企業對自己的信任感,還有就是創業時的那種衝動。
6、領導者如何應對下屬「跳槽」?
我覺得下屬「跳槽」,可能說明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我的領導水平不高,在我手下他們得不到提升的機會,自然會另謀出路;
第二,公司內部機會有限,他們找到了更好的機會;
第三,下屬的價值觀、能力或職業規劃與團隊的要求不相符。
無論哪種原因,我都希望了解清楚,以便避免團隊骨幹流失。通常我會對即將離職的員工,做三件事:
1一次歡送會
邀請團隊成員一起給離職員工安排一個歡送會,對他表示感謝,表達美好的祝福,畢竟員工給團隊做出過貢獻。讓離職者悄然離去,會讓人感覺你對團隊成員漠不關心,處理不好,會影響團隊其他成員的士氣;
2一次誠懇的離職面談
歡送會結束後,真誠地跟離職者做一次面談,讓自己從他離職的案例中得到一些啟示,留下他的寶貴意見和建議,使自己在今後做得更好。
只要你態度誠懇,員工辭職時往往會告訴你他的真實感受。因為他不會擔心「穿小鞋」的問題,所以這種離職面談除了提出一些問題外,主要需要認真傾聽,因為聽真話的機會難得。
3一次自我反思
嘗試通過離職面談,來了解員工的感受以及他們面臨的問題和困惑,辨別這起離職是個孤立事件還是一個惡性循環的開端。
如果通過面談發現一些問題,則要及時採取措施進行整改,以避免更多骨幹流失的風險。
畢竟,一定比率的員工流失率是健康和正常的,但比例太高將會影響團隊士氣和工作的效率。
7、「跳槽」一定要遵循職業道德
好在這些年來,我的團隊一直比較穩定,每次有人辭職,我都會安排整個團隊為他送行,只有一次例外。
2007年,沃爾沃公司收購了英格索蘭公司的路面機械。一位S先生從那家公司來到我們團隊,我與他進行了一次談話,了解到他希望跟隨他以前的上司進入配件銷售部,就安排他去新加坡參加了一周的銷售培訓。
沒想到培訓回來第二天,他就提出了辭職,他也承認:他早就找好了新工作,薪水翻倍。
我聽後十分不快,如果你已決定辭職,就不該參加這次海外培訓,把機會留給別人,這種做法實在是缺乏職業道德。
為此我拒絕為他舉辦歡送會。
兩個月之後,配件銷售經理轉給我一封郵件,S先生希望回到沃爾沃工作,他表示離開沃爾沃是他做過的最錯誤的決定。
原來,那家公司雖然給他薪水很高,但要求他常駐西北開拓市場,而他結婚不久,並不想離開上海。由於之前培訓的事情,我果斷地拒絕了他回來的請求。
8、人最大的自由,就是擁有「選擇」的權利
前幾天吃飯,見到一位朋友,他也從一家世界500強的高級副總裁位置辭職,開始創業。他說:「沒有做過乙方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沒有創業經歷的男人是不完美的。」對他的話,我深有感觸。
記得看過一個報導,癌症病人臨終前最大的遺憾,排在前四位的分別是:
1、沒有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老是活在別人的期望中;
2、沒有真正表達自己真實感受的勇氣;
3、沒有經常和父母以及朋友保持聯繫;
4、沒有讓自己活得更快樂。
想想看,假如明天你離開了這個世界,你會有什麼遺憾嗎?如果會有,馬上採取行動,消除遺憾的唯一做法就是做出改變。
「跳槽」就意味著改變,職業發展有自己的節奏,有時快,有時慢,有時還會遇到「天花板」。
無論怎樣,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的初心和夢想。畢竟在這個時代,人最大的自由就是擁有「選擇」的權利。
只是很多人出於恐懼,不敢放棄已經擁有的東西。可放棄追逐夢想,放棄選擇讓自己開心的工作,那才是人生最大的遺憾。
| 版權說明 |
- 文章來源:泰普洛教練葉京生
- 後期內容編輯:泰普洛領導力 Ivana
泰普洛領導力介紹
泰普洛領導力是泰普洛集團旗下在中國的品牌,致力於賦能領導者和喚醒組織潛力,融合人才測評/人才盤點/高管教練/定製化內訓等多種輔導形式為一體,為本地和跨國企業提供持續創新的領導力和人才發展解決全案。
作者/來源:泰普洛領導力
#社會百態#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