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窩囊駙馬:妻子高陽公主與和尚偷情,他負責放風

2020-12-17 中國網文化

高陽公主是太宗最寵愛的女兒,在她剛成年的時候,李世民就精心挑選了宰相房玄齡的次子房遺愛,作她的駙馬。  但是房遺愛雖然是當朝宰相的兒子,卻一點也不合高陽公主的胃口。從後來發生的事情看來,公主喜歡的是溫文儒雅的書生,這位駙馬可能不是這種類型,於是公主對他一百二十個不滿意。洞房花燭夜之後,房遺愛就再沒有被宣進公主閨房的機會了。  婚姻不美滿的高陽公主,唯一的消遣,就是縱馬郊外,遊山玩水了。而擔著個駙馬虛名的房遺愛,當然也不得不陪伴在左右。  就在一次出獵的途中,豆蔻年華嬌美任性的高陽公主遇到了當時不過二十出頭、文雅俊秀的會昌寺僧人辯機。  這位辯機,是一個造詣非凡的出家人,他自小就好學發奮,十五歲正式出家為僧,拜道嶽法師為師。貞觀19年正月,玄奘大師求經東歸,奉旨在弘福寺主持翻譯西來的經文,在選取助手的時候,辯機以其淵博的學識、出眾的文採、風雅的儀容,被玄奘法師選中,參與撰寫巨著《大唐西域記》。這年,辯機只有26歲。  我們無從知道辯機和高陽公主是怎樣相遇的。只知道當時的辯機正在苦修,而他修行的草廬正好就位於高陽公主的封地上。  十六七歲的公主和不足二十歲的辯機和尚從此一見鍾情,渾然忘卻了皇家身份與僧家戒律,如膠似漆地痴纏在了一起。  而空頭駙馬房遺愛,不知是出於一種什麼樣的心思,一直在為公主和辯機遮掩此事。甚至還常常出面將辯機召入府中,自己親自為這對偷情的人兒做放哨的衛兵。——是愛公主愛得寧願委屈自己乎?是畏公主之勢乎?或者是公主不滿包辦婚姻而他也恰好心有同感乎?  當然,房遺愛的忠心耿耿也得到了高陽公主的報答。公主容許他與府中的侍女明來暗往,還常在太宗面前為他說好話。這對奇異的小夫妻因此倒也相處得和睦。  時間過得飛快,幾年過去了,公元645年,在舉國選撥譯經人的考核中,辯機被選中了,成為九名譯經僧人中最年青的一個。(實在忍不住要說,高陽公主的眼光實在是相當的不錯。)  作為譯經人,辯機將要去弘福寺長住。臨別的時候,高陽公主將自己的「金寶神枕」送給情人,讓他帶在身邊。  災難就隨著這個奢華的枕頭,被帶進了弘福寺裡。  在兩地相思的幾年裡,高陽公主和房遺愛倒也相處得平平安安。  648年夏天,宰相房玄齡去世了。他的長子房遺直繼承了父親的爵位。高陽公主一向討厭這個大伯,便要駙馬房遺愛與哥哥分家。房遺直不肯分出家產,還將房遺愛痛罵了一頓。高陽公主大怒,便跑到皇宮裡,對父親唐太宗告房遺直的狀,說他常對皇帝口出怨言,心懷不軌。太宗調查之後,發現是高陽公主任性胡為,不禁大為惱怒,將她訓了一頓。  轉眼到了649年的冬天。負責治安的官員抓住了一個小偷,從小偷的住處搜到了一隻鑲滿珠寶的玉枕。

小偷承認,自己是從弘福寺辯機和尚的住處偷來這隻價值連城的玉枕的。所有的人都對著這隻玉枕發愣了:這實在不象是該在和尚禪房裡出現的物件。負責糾察的官員一番徹查之後,才得知,這隻玉枕,乃是高陽公主私贈辯機的。  這是一件極大的醜聞,誰也不知道案情報至皇帝那裡會有什麼後果。但是事已至此,辦案的人也捂不住了,只得鬥膽將奏本送交到太宗的案頭。  唐太宗看到這本奏章,想到高陽公主一而再、再而三地丟自己的臉面,不由恨得牙齒發癢。太宗立即下令,腰斬辯機,高陽公主身邊知情不報的侍女們也統統處死。並且下令,再也不許高陽公主進宮。  四載相思,等到的卻是這樣一個噩耗,高陽公主魂飛魄散,奔到皇宮門口,想要向父親求情,當她發現自己再也無法進入宮門的時候,頓時昏死過去。  辯機的所有遺物,都被唐僧玄奘收藏於大慈恩寺特闢的僧房中,以便他的靈魂可以繼續參予譯經工作。同門為僧的和尚們說,月明星稀時,常常會聽到辯機的哭聲,但不知,那是在嘆悔自己與高陽曠世絕倫的戀情,還是在抱憾未完待譯的經書?  辯機很快就在西市場大柳樹下被施以腰斬的的酷刑,高陽公主也被禁錮在公主府裡,沒有了行動的自由。每當她想到心愛的人在眾人的汙辱聲中,遭受那樣慘酷的刑罰,悽苦萬般死去的時候;更當她想到,辯機是因為她送的玉枕才落得這個結局的時候,高陽公主就痛苦得全身抽搐成一團。她受不了了這種折磨,想盡辦法尋死。  然而她每一次尋死,都被太宗派來看守她的人攔下了。  最後,高陽公主終於放棄了。傷痛得實在難以忍受的時候,她只能象個瘋子一樣,歇斯底裡的大喊大叫。  她絕望了,不知道父親為什麼非要用那樣殘忍的手段處死自己的心上人,更不知道父親為什麼要讓自己活著遭這樣的罪。——母親長孫皇后,只不過是病逝,父親就已經常常淚流滿面,情不自禁地登高眺望她的陵墓,而他還有後宮無數妃嬪慰藉。——自己只有一個辯機,父親為什麼就不肯放過?  到最後,高陽公主已經麻木了,她被困在空蕩蕩的公主府裡,猶如行屍走肉。  然而,此時唐太宗自己的人生也走到了盡頭。幾個月後,就在這年的初夏,五十一歲的唐太宗死了。  高陽公主恨透了自己的父親,她恨他為什麼要多活這半年?如果他能早死半年的話,自己的心上人就不會如此痛苦地死去,成為父親籠絡大臣的犧牲品。自己那些情同姐妹的貼身侍女,也不會莫明其妙地冤死。為太宗送葬的時候,高陽公主連一點悲哀的表情也沒有。

不久,高宗李治登基。恢復了自由的高陽公主,行為開始瘋狂起來。她派人四處去尋找俊俏的年青和尚,專與這些和尚尋歡作樂。  然而她只能在與這些和尚的糾纏中,得到暫時的幻覺——辯機畢竟只有一個。每當她從瘋狂的肉慾中清醒過來的時候,只有加倍的失望和傷痛,再一次歇斯底裡的痛哭失聲。  於是,高陽公主又轉而投向巫術的慰藉。  和尚智勖善於佔卜禍福,惠弘則能夠看見鬼魂,而道士李晃則有高明的醫術。  高陽公主祈求能夠通過他們,讓自己能夠再見到辯機的魂魄,尋找一絲安慰。  在交往中,高陽公主和這三個僧道都發生了關係,這三個不守清規的出家人自從登上了公主的床榻,頓時覺得所謂高貴的皇家也不過如此。於是他們心裡的妄想不住地膨脹起來,想要依靠高陽公主,辦成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成就自己的功名利祿。  達成共識以後,這三個傢伙不住地蠱惑著已經失去了理智的高陽公主。尤其是針對高陽公主不滿父親這一點,鼓動她推翻太宗選李治作繼位人的決定,推舉一位新的帝王掌政。  高陽公主相信了他們的話,暗地裡讓掖廷令陳玄運去察看內宮的祥禍,推演星象。  當高陽公主得到了所謂的確實答覆以後,她開始涉足政事,聯絡了好幾個對李治不滿的公主駙馬,密謀叛亂,要改立叔父李元景為帝。  ——這樣看起來,這三個出家人倒也不是一味胡言亂語的草包,沒準他們還當真給高陽公主招來過辯機的魂魄呢(至少是高陽公主認可的魂魄)……  還是那位與高陽公主不和的房遺直,他打聽到了高陽公主夫婦的秘密,將訊息報告給了新皇李治。  其實,李治對這位異母姐姐的感情還是很可以的。  但是李治實在不是一個做皇帝的材料。高陽公主每當聽說李治聽命於長孫一族的消息時,就忍不住切齒痛恨:那個自命英明的父親,為什麼會選擇這樣一個兒子做繼承人?難道三哥吳王恪、叔父李元景不比這個李治要強得多嗎?於是高陽公主決定推翻這個無能的李治,另立新帝。在心裡,她也隱隱約約法地覺得,能夠推翻父親確定的繼承人,是對父親最大最成功的報復,足以令父親死不瞑目。想到這裡,高陽公主的心情從未有過的快樂。

就在高陽公主密謀造反的同時,蒙在鼓裡的李治還常常賜她賞物。就在公元652年的冬天,十月戊戌,李治甚至還專程跑到姑媽同安大長公主和姐姐高陽長公主的家裡串親戚。  如果沒有搞錯的話,場面是這樣的:  李治居中正坐,暢敘家禮,高高興興;與此同時,座中的房遺愛和高陽公主則是滿腹鬼胎地假意逢迎,一面疑心是否走漏了消息惹來皇帝弟弟光臨,一面暗含殺機地親情洋溢……  就在這場姐弟共敘天倫的溫暖場面之後沒有多久,謀反事發。  正月的長安城雪花漫天,梅香幽遠。而皇宮內外的李氏家族,一場血腥的家族屠殺卻開始了。  公元653年的二月乙酉日,以房遺愛為首的三位駙馬被處斬,高陽公主與巴陵公主以及叔父荊王李元景被勒令自盡。告密的房遺直不但得保性命,還得到了升官的獎賞,更獨佔了弟弟的所有財產。  而吳王李恪,則被一直忌恨他的長孫無忌藉機栽陷,死於非命,四個兒子均被流放嶺南,直到李隆基時才得以復職還京。  當監刑官來到高陽公主府時,雕花窗欞外,正是春意盎然,一派萬象更新、萬物復甦的美麗景象。高陽公主望著門口把守的兵士、望著窗外的風景,一定想到了十年前,自己正是在同樣的春天,在和煦的輕風暖陽花香裡,和辯機邂逅的。  高陽公主似乎又在窗外的春風裡,看到了辯機雋秀的身影,她的心不由自主地砰砰直跳,再次緊縮起來。  門外的監刑官開始催促了,高陽公主仰起她白皙的頸項。  原來死也不是那麼痛苦的,比無望的相思滋味要好得多。白綾摩娑著她的面頰,她仿佛覺得那是辯機修長的手指撫過。  這一年,高陽公主大約在二十七八歲的年齡。  顯慶年間,高宗不知出於什麼樣的心思,追封高陽公主為合浦長公主。本文摘自《公主是怎樣生活的》,熊肖春編著,當代世界出版社出 來源:人民網

相關焦點

  • 辯機和尚與高陽公主或沒那檔子事兒
    十五歲出家,師從大總持寺著名的薩婆多部學者道嶽,並駐長安西北的金城坊會昌寺。幫助玄奘翻譯經文,撰成《大唐西域記》一書。後因高陽公主相贈之金寶神枕失竊,御史庭審之時發案上奏,唐太宗怒而刑以腰斬。 他是西天取經的唐三藏的高徒。有一天他正在茅屋中讀經,高陽公主走了進來,兩人相愛了,不久公主替他生了兩個兒子。但是公主的父親李世民知道了,下令將他腰斬。
  • 古代史上最放蕩的五位女性排行榜,武則天沒上榜,山陰公主排第四!
    有一位小官因為長得非常俊美而免於被殺,但因突然有華貴衣服,被以為偷竊而抓進了官府, 最後,竟然供出了他曾與皇后賈南風同睡歡樂數日,而獲得這些物品。民間傳說,賈南風與美男子潘安也發生過關係。第四名:山陰公主劉子業的姐姐劉楚玉,也就是山陰公主,長得傾國傾城,在當時劉宋王朝,有「皇族第一美人」的稱號。
  • |趣讀|漫談「駙馬」
    北宋時的劉三嘏,才華橫溢,曾以一篇《一矢斃雙鹿賦》聞名天下,被招為遼聖宗的駙馬。當了兩年駙馬,他突然南逃入宋國,據《遼史》記載說,是他與公主不和諧,所以帶著小妾兒女奔宋;據《儒林公議》記載,劉三嘏對宋人說是公主太兇狠,想殺他的妾室和庶子,所以他就歸附大宋朝廷;據《續資治通鑑長編》記載,是劉三嘏嫌棄妻子淫亂,所以逃遁廣信軍。最終,宋國不敢得罪遼國,將其捆綁送給遼國使者。
  • 高陽公主是唐太宗愛女,風姿綽約,為何最終被弟弟李治賜死?
    除了我們所熟知的文成公主,平陽公主、太平公主之外,還有一個熟知的高陽公主。她是被弟弟唐高宗李治賜死的,李治為何要賜死她呢?高陽公主作為李世民的愛女,父女倆的脾氣甚是相投,因此父親非常寵她;到了她該結婚的時候,李世民親自為愛女選擇另一半,選來選去,最終定下了房玄齡的二兒子房遺愛。
  • 古代駙馬,迎娶公主之後,還能納妾麼?
    駙馬的稱呼,最早出自漢代的官職駙馬都尉。當時,擔任此職的不一定就是公主的丈夫,大多數是皇室、諸侯、外戚,或者世家大族的子弟。到了魏晉時期,擔任駙馬都尉之職者,有相當一部分是公主的丈夫。南北朝時期,所有娶公主者,全部拜駙馬都尉。只是,這時候,擔任駙馬都尉得也不一定都是公主的丈夫。
  • 駙馬在外練兵,公主卻懷孕了,皇帝要殺了公主,駙馬卻說:是我的
    而到了唐朝,女子地位之開放更是讓人難以置信,比如大唐女皇武則天當時有大量的面首,而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女兒高陽公主和辯機的事情更是讓大唐皇室顏面無光。而駙馬這一走就是一年,然而就在一年之後卻發現了一樁醜聞,駙馬出走了,可是獨居已久的壽安公主居然懷孕了,這一下直接讓道光皇帝震怒,因為古人非常看重「貞潔」,而女王寡居居然能夠懷孕,那麼這女子做了什麼很多人都心知肚明。
  • 關於《辭婚表》:公主、駙馬那點事
    《大唐情史》劇照:辯機和尚與高陽公主唐中宗李顯的女兒宜城公主的附馬裴巽,在外面寵幸了一個女人,被公主知道了。公主把這個情敵抓來,剝掉她身上一塊皮;又剝掉裴巽額頭一塊皮,然後,把剝下來的兩塊皮,再互換位置貼合。貼完後,又叫裴巽到前廳去辦公務,底下的臣僚們看見附馬這個樣子,都忍不住發笑。
  • 這位公主給老公戴上了綠帽,與和尚墜入愛河,最終成行屍走肉
    他是個可憐的和尚,我們不知道他的生卒年月,只知道他十五歲出家,精通佛法,是高僧玄奘的弟子。我們不知道他的名字,只是叫他辯機和尚。她是個高傲的公主,雖然她不知道自己的母妃是誰,但她有個寵愛她的父皇。她美麗聰慧,是唐太宗最寵愛的小女兒。我們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只是叫她高陽公主。
  • 一口氣殺死3位駙馬,李世民去世後,唐高宗為何如此決絕?
    李世民為了彰顯他和房玄齡「君臣一體」,把高陽公主(李世民第17女)許配給了房玄齡的次子房遺愛。這樣一來,房玄齡就有兩個兒子同時屹立於朝堂之上,光耀房家門楣。其實,在封建社會,皇帝為了穩固和大臣的關係,雙方結成兒女親家是非常常見的。只是,大部分功臣都由長子襲爵,因此,多選擇次子和皇室聯姻。
  • 皇家公主與出家僧人,一世情深難得善終,終是天人永隔
    高陽婚後對他十分冷漠,夫妻間的關係莫名尷尬,但房遺愛為了討公主歡心,甘願忍受她的冷遇,天天跟在其身後陪她遊山玩水。一次高陽在打獵途中偶遇一位年輕僧人,他瀟灑俊朗,在山林之中恍然一見似謫仙人一般,她不由得看出了神。那僧人也注意到了鮮衣怒馬豔麗多姿的高陽,她如一縷炙熱陽光毫無徵兆的闖入他本平靜無塵的內心,不得不承認,對於這位女子,他動了俗心。
  • 背負千古罵名的辯機和尚,終究以生命獻祭了他的愛情
    這是辯機和尚和高陽公主的故事。公元619年,辯機出生在浙江金華的一個普通家庭。年少的辯機相貌英俊,氣宇不凡,一心嚮往佛法。公元634年,15歲的辯機千裡奔赴長安,拜在了著名法師道嶽的門下。寺廟裡的粗茶淡飯、清規戒律磨練了他的心智,道嶽法師的高深造詣、悉心教導奠定了他的根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辯機始終潛心鑽研佛法經文。
  • 史上第一個被駙馬殺死的公主,是什麼原因讓駙馬痛下殺手
    自古以來,王公大臣如果能夠得到皇上的賜婚,將公主下嫁門庭,那將是無上的榮耀。公主在夫家也享有享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大多駙馬都會對公主百依百順,皇帝的女兒,誰敢得罪呀,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公主,不光不被駙馬待見,還將她殺了,是什麼原因讓附馬痛下殺手?
  • 唐朝國力強盛,卻為何有許多公主嫁不出去?其實原因很簡單!
    據統計唐朝一共有227位公主,真正嫁出去的只有150多位,也就是說有1/3是嫁不出去的。那些剩下的公主淪落成現在的剩女,被指為駙馬的家庭,如果實在是感覺比較為難,就會選擇答應。但有的家庭當場回絕,甚至哭得痛哭流涕,就像是遇到了人世間最大的難題一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唐朝公主愁嫁說起來主要有這幾方面的原因,首先唐朝公主都比較淫,她們的名聲非常差。
  • 高陽公主深得聖寵,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卻為了一個和尚謀反
    房遺愛也看得出來自己無法討得公主的歡心,於是他想盡辦法取悅公主,試圖博她一笑。可感情的事強求不得,他越是這樣,高陽公主的心裡就越是反感他。人們常說,小三,往往在婚姻出現問題的時候奪門而入。就在高陽公主和房遺愛相看兩厭的時候,僧人辯機,闖入了她的世界。
  • 駙馬打死公主後…
    S公主我見多了,敢杖斃公主的駙馬還真從未聽過。哪家的駙馬這麼大膽?幾個媽呀這麼囂張?以我淺薄的一點歷史知識,我知道的被駙馬弄死的公主也就三個:酈邑公主、陰城公主和蘭陵公主。01酈邑公主是東漢光武帝劉秀之女,嫁得是陰麗華的弟弟陰就的兒子陰豐。
  • 駙馬:我爹若想稱帝易如反掌,公主去告密,皇帝苦笑:他說的沒錯
    有才華,又長得帥,便極有可能成為駙馬,那可是皇帝的女婿。 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便是一位駙馬,他不但文武雙全,身姿挺拔,賢明多才,還英俊瀟灑,13歲那年,便被皇帝親自選中,成為駙馬,但可惜的是,他迎娶的公主,是出了名的刁蠻任性,囂張跋扈
  • 房玄齡次子房遺愛,娶了公主後一路作死,害得老爹也被搬出凌煙閣
    為了補償無法得到爵位的房遺愛,唐太宗將女兒高陽公主嫁與房遺愛為妻,高陽公主生性刁蠻無禮,不滿父皇將其嫁予一個無爵位的世子,多次上疏請求太宗將房遺直的爵位轉封給房遺愛,唐太宗雖然溺愛這個女兒,但也沒有理由剝奪房遺直的爵位。
  • 高陽王駙馬
    高陽晚明三大家之                 高陽王駙馬          邊鎮江  張建隴   張佳鶴萬曆十五年(1587年)以「人才」尚已故隆慶皇帝之六女延慶公主朱堯姬(隆慶四年八月生,生母不詳)為駙馬,官駙馬都尉,太子太師。掌宗人府事。     在明朝駙馬稱「駙馬都尉」。祖治規定,駙馬可以居住在國家贈予的豪宅裡,享受每年兩千石祿米的高薪,還有朝廷的贈田和賞賜。駙馬的父親,可以被授予兵馬指揮使的虛職並享受俸祿,兒子也可世襲成為錦衣衛指揮,相當於現在的廳級幹部。
  • 傾城公主美若天仙,無知匹夫拒絕當駙馬,公主卻邀請他府中一敘
    傾城公主立下誓言,誰能破開劍碑,誰便可以成為大夏國的駙馬。數年來,數以萬計的年輕才俊前來嘗試,但最終卻沒有一人能夠順利破開這劍碑。前來破劍碑的除了各國的王侯將相,還有一些劍道造詣頗深的散修。奈何他們的修為和境界不夠,都沒能破開傾城公主的劍碑,讓傾城公主非常失望。
  • 大唐公主撒了一個謊,引發開國後最殘酷的大清洗,高層死傷無數
    引發這場大案的人,是太宗皇帝最寵愛的女兒——高陽公主。說起這個高陽公主,當時的長安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因為她除了一貫明目張胆給老公戴綠帽外,婚外情的對象也選得非常特別,幾乎是清一色的世外高人,不是和尚就是道士,基本沒有世俗中人。高陽公主的老公是房玄齡的次子房遺愛。房玄齡還在世的時候,表面上合家安樂、太平無事,可房玄齡一去世,房家立馬就熱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