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公主撒了一個謊,引發開國後最殘酷的大清洗,高層死傷無數

2021-02-23 一點資訊

公元650年,年輕的李治躊躇滿志地開始了他的帝王生涯。與此同時,太宗皇帝給他留下的兩個顧命大臣——長孫無忌和禇遂良——也在他們的崗位上表現得兢兢業業、盡職盡責。史稱他們「同心輔政,上(李治)亦尊禮二人,恭己以聽之,故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貞觀之遺風」。

永徽之初,一切看上去都很美。君臣同心,上下一致,帝國馬車在貞觀時代開創的寬衢大道上筆直地向前奔馳,沒有人感覺有什麼不妥。

可是到了永徽三年(652年)十一月,長安卻突然爆發了一起驚天大案。

一切都來得太過迅猛,讓朝野上下都感到猝不及防。而帝國的首席宰相長孫無忌則利用此案廣為株連,大肆剷除異己,在帝國政壇上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血雨腥風。

沒有人會料到,這場血雨腥風的源頭,居然僅僅是一起毫不起眼的性騷擾案。

這起被長孫無忌利用並擴大化的案件,就是唐朝歷史上著名的「房遺愛謀反案」。引發這場大案的人,是太宗皇帝最寵愛的女兒——高陽公主。

說起這個高陽公主,當時的長安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因為她除了一貫明目張胆給老公戴綠帽外,婚外情的對象也選得非常特別,幾乎是清一色的世外高人,不是和尚就是道士,基本沒有世俗中人。

高陽公主的老公是房玄齡的次子房遺愛。房玄齡還在世的時候,表面上合家安樂、太平無事,可房玄齡一去世,房家立馬就熱鬧了。因為高陽公主鬧著要分家,不但要和房家長子房遺直爭奪財產,而且還要爭奪梁國公(房玄齡的封爵,依例由長子繼承)的爵位。

面對這個任性刁蠻的公主,房遺直無計可施,最後只好告到了太宗那裡。太宗勃然大怒,把公主叫來狠狠訓斥了一頓,從此對她的寵愛大不如前。高陽公主惱羞成怒,不但對房遺直恨之入骨,連帶著對父皇李世民也懷恨在心。

這件事剛過去不久,高陽公主和辯機和尚通姦的事情就被徹底曝光了。

公主與和尚通姦!這真是一條爆炸性新聞,要說多八卦有多八卦,要說多香豔有多香豔。所以,在此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這條新聞一直是長安坊間的娛樂頭條,成了百姓們茶餘飯後的笑料談資。

太宗皇帝得到御史的稟報後,氣得差點兒吐血。如此齷齪的醜聞居然發生在自己最寵愛的女兒身上,這對太宗皇帝來說無疑是一個無情的嘲諷,也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可太宗皇帝終究捨不得對這個寶貝女兒怎麼樣,只好把滿腔憤怒發洩到辯機和其他人身上,不但即刻命人腰斬了辯機,而且還把高陽公主身邊的十幾個僕人和婢女全部砍殺了。

出了這麼一樁大糗事,高陽公主卻絲毫沒有愧悔之心,而且當她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情人被砍成兩截後,心裡更是充滿了對太宗皇帝的怨恨。所以後來太宗皇帝駕崩的時候,公主的臉上沒有半點兒哀容。

高宗李治即位後,高陽公主變本加厲,愈發肆無忌憚。當初的辯機被砍成了兩截,她立馬又找了一堆辯機,其中有善於「佔禍福」的和尚智勖,有「能視鬼」的和尚惠弘,還有醫術高明的道士李晃等。

與此同時,高陽公主又不斷慫恿房遺愛與大哥房遺直爭奪爵位。她認為連當初的太宗皇帝都管不了她,如今這個仁弱的兄弟李治更是拿她沒轍,於是拼命追著房遺直死纏爛打,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高宗李治被這樁無聊官司糾纏得實在受不了,乾脆各打五十大板,把房遺愛貶為房州(今湖北房縣)刺史,把房遺直貶為隰州(今山西隰縣)刺史,打算把他們全都轟出長安,眼不見為淨,耳不聽不煩。

高陽公主一見老公被貶,頓時傻眼了,沒想到偷雞不成反倒蝕了一把米。她憤憤不平,整天絞盡腦汁,決定要在老公離京赴任之前,想一個辦法把房遺直一舉置於死地。

後來她終於想出了一個絕招。

她認為這一次出手,房遺直就算不死也要脫層皮,梁國公的爵位就非她老公莫屬了。

然而,高陽公主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她準備置房遺直於死地的這個陰謀,竟然變成了一根導火索,莫名其妙地引發了大唐開國以來最殘酷的一場政治清洗,最終不但害死了她自己,害死了老公房遺愛,而且還給李唐朝廷的一大幫親王、駙馬、名將、大臣,惹來了一場殺身流放、家破人亡的滅頂之災……

高陽公主想出的絕招其實並不高明,但是卻足夠陰毒。

某一天,她裝出一副花容失色、滿腹委屈的樣子跑進皇宮,向高宗李治告了御狀,說房遺直非禮了她。

所謂非禮,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性騷擾。

李治聞言,不禁大為驚愕。這房家究竟是撞了什麼邪了,怎麼盡出這等齷齪事呢?

高陽公主畢竟是自己的親姐妹,天潢貴胄,金枝玉葉,如今居然被人性騷擾了,他這個當皇帝的兄弟當然不能袖手旁觀,於是李治準備著令有關部門嚴加審理。

就在這個時候,太尉長孫無忌站出來了,自告奮勇地接下了這樁案子。

堂堂的當朝一品太尉、首席宰相、天子舅父,居然要親自主審一樁性騷擾案,這不是殺雞用牛刀嗎?

可是,人們根本沒有想到,長孫無忌要殺的並不是一隻雞,甚至也不僅是一頭牛。

他是要利用這隻上躥下跳不知死活的雞,牽出躲藏在暗處的一大群牛!

準確地說,長孫無忌是要利用這個案子,把朝中的所有政敵一網打盡!

事情要從貞觀十七年(643年)的那場奪嫡之爭說起。

當時,太子李承乾與魏王李泰圍繞著儲君之位展開了你死我亡的爭奪。可是從一開始,李承乾就明顯處於劣勢,因為他私行不檢,屢屢暴出醜聞,令太宗失望不已;而魏王李泰的奪嫡呼聲則一直居高不下,因為他有志向,有韜略,聰明穎悟,多才多藝,深受太宗的賞識和寵愛。李承乾最後不得不鋌而走險,企圖發動政變奪取帝位,可未及動手就被太宗粉碎,李承乾旋即被貶為庶民,不久後流放黔州(今四川彭水縣)。

太子出局後,李泰自然就將儲君之位視為自己的囊中之物,因為他不僅本人聰明幹練,胸藏韜略,深得太宗歡心,而且背後還擁有一個實力強勁的政治集團,其中包括當時的宰相劉洎、岑文本,以及一幫元勳子弟,如房玄齡之子房遺愛、杜如晦之弟杜楚客、柴紹之子柴令武等。

就在朝野上下都認定魏王李泰入主東宮已經是板上釘釘之時,年僅16歲的晉王李治就像一匹政治黑馬驀然闖進人們的視野之中。而力挺他的人,就是時任司徒的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之所以堅決擁立李治,是在於他年齡小,性格柔弱,易於掌控。熟悉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當一個外戚極力擁護一個幼主繼承皇位的時候,毋庸諱言,其原因就是這個外戚試圖在日後掌握朝政大權。

長孫無忌擁立李治的深層動機正在於此!

正是因為他擁立晉王,而房遺愛卻是眾所周知的魏王心腹,所以長孫無忌自然就對房玄齡也產生了敵意。雖然沒有證據表明房玄齡加入了魏王黨,但是長孫無忌擁立晉王李治的時候,房玄齡顯然也沒有站在長孫這一邊。所以,從長孫無忌力挺晉王的那一天起,他就已經把房玄齡及其家族視為自己政治上的對立面了。

李治即位後,儘管當年的奪嫡之爭已經成為如煙往事,房玄齡也早在貞觀二十二年就已作古,可長孫無忌卻始終沒有忘記,房家的人曾經是魏王黨、曾經是他政治上的反對派!因此,在永徽的頭三年裡,長孫無忌對房家的監控一天也沒有間斷過。在此期間,以房遺愛為圓心,以李唐宗室和滿朝文武為半徑,所有和房遺愛走得比較近的人,全都落進了長孫無忌的視線,並且一個不漏地被列入了他的黑名單……

第一個被列入黑名單的人,是駙馬都尉薛萬徹。

薛萬徹是初唐的一代名將,驍勇善戰,早年追隨幽州羅藝,後來成為太子李建成的忠實部下,在玄武門之變中曾率部與秦王將士力戰。李世民成功奪嫡後,念在他忠於其主,且作戰英勇,遂既往不咎,仍予以重用。薛萬徹果然沒有辜負太宗的期望,在貞觀年間平定東突厥、平定吐谷渾、北擊薛延陀、東徵高句麗等一系列重大戰役中,都曾經出生入死、屢建戰功。貞觀十八年,薛萬徹升任左衛將軍,並娶了高祖的女兒丹陽公主,拜駙馬都尉,此後歷任右衛大將軍、代州都督、右武衛大將軍等軍中要職。

然而,到了貞觀二十二年,薛萬徹的輝煌人生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原因是他的副將裴行方控告他在軍中「仗氣凌物」,並有「怨望」之語。所謂怨望之語,意思就是涉及政治的牢騷話。當裴行方與薛萬徹就此事當廷對質的時候,據說薛萬徹理屈詞窮,無法辯白,隨後便被朝廷「除名徙邊」,也就是開除官職,流放邊疆。

薛萬徹也許真的是說過一些牢騷怪話,否則也不至於在對質的時候啞口無言。可如果以為他純粹是因為這個被貶黜流放,那就把問題看得太簡單了。其實,真正的原因是朝中的政治傾軋和派系鬥爭,而薛萬徹恰恰與長孫無忌的對立面房遺愛交往密切。

貞觀二十三年六月,高宗即位,大赦天下,薛萬徹遇赦回京,並於永徽二年被起用為寧州(今甘肅寧縣)刺史。如果薛萬徹能因為這次流放的遭遇而深刻認識政治鬥爭的殘酷性,從此安分守己,夾著尾巴做人,也許可以避開最後的這場災難。

可惜,就在被重新起用的這一年,薛萬徹因足疾回京療養,其間便與房遺愛打得火熱,並再次「有怨望語」。他憤憤不平地對房遺愛說:「今雖病足,坐置京師,鼠輩猶不敢動。」所謂「鼠輩」,意指朝廷的當權派,實際上就是指長孫無忌。

聞聽此言,房遺愛當年被徹底粉碎的「擁立夢」再度被激活了。他帶著滿臉的興奮之情對薛萬徹說:「若國家有變,當奉司徒、荊王元景為主!」房遺愛所說的這個荊王李元景,是高祖的第六子,時任司徒,他的女兒嫁給了房遺愛的弟弟房遺則,和房家是親家關係。

在房遺愛的小圈子中,除了薛萬徹和李元景,還有一個就是駙馬都尉柴令武。當初柴令武和房遺愛都是魏王黨的核心成員,魏王被廢黜後,柴令武自然也是一肚子失意和怨氣。高宗即位後,曾給了柴令武一個衛州(今河南衛輝市)刺史的職務,但他以公主身體不適要留在京師就醫為由拒絕赴任。柴令武就這麼賴在京師不走了,據說還長期與房遺愛「謀議相結」。

永徽三年十一月,被貶黜到均州鄖鄉縣(今湖北鄖縣)的魏王李泰終於在長久的抑鬱寡歡中一病而歿。消息傳至長安,長孫無忌發出了數聲冷笑。

他意識到,收網的時刻到了。

而恰恰就在這個時候,高陽公主狀告房遺直非禮的案件又適時出現,長孫無忌心中暗喜,隨即主動請纓,全力以赴地展開了對此案的調查。

從一開始,長孫無忌就根本沒打算往性騷擾案的思路上走,而是準備不擇手段地朝政治案的方向靠。所以他一入手,就挖出了高陽公主身上的一個政治問題——「主使掖庭令陳玄運伺宮省禨祥,步星次」。

這句話的大意是說,高陽公主曾經指使掖庭令陳玄運(內侍省的宦官),暗中窺伺宮禁中的情況和動向,並且觀察星象變化。

很顯然,光憑這一條,就可以給高陽公主直接扣上一個謀反的罪名。因為,禁中是天子所居的重地,而天象的解釋權也只能歸朝廷所有,所以無論是窺伺禁中還是私窺天象,其行為都已經觸犯了天子和朝廷的權威,其性質也已經屬於嚴重的政治犯罪。

高陽公主的政治問題一曝光,案件立刻自動升級,長孫無忌頓時信心倍增——既然公主都已經涉嫌謀反了,她老公房遺愛又豈能逃得了干係?

就在長孫無忌準備拿房遺愛開刀時,房遺直又主動站了出來,對房遺愛夫婦進行了檢舉揭發,把他們夫婦平日裡的種種不軌言行一股腦兒全給抖了出來,這令長孫無忌大喜。

其實也怪不得房遺直會在這種關鍵時刻落井下石,因為高陽公主誣告他的那個罪名實在是讓他沒法做人,房遺直為了保住自己的名譽和身家性命,當然要和房遺愛夫婦拼個魚死網破。

揭發了房遺愛和高陽公主之後,房遺直知道房家被這兩個喪門星這麼一折騰,必定難以逃脫家破人亡的命運,止不住發出悲涼的長嘆:「罪盈惡稔,恐纍臣私門!」

房遺愛一到案,整個案件就徹底複雜化並擴大化了。長孫無忌精神抖擻,對房遺愛軟硬兼施,終於從他嘴裡把薛萬徹、李元景、柴令武等人一個一個撬了出來。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一切當然都是由長孫無忌說了算。換句話說,在滿朝文武當中,長孫無忌想讓誰三更死,那個人就絕對活不過五更。

貪生怕死的房遺愛為了自保,不僅把他的「戰友」全部出賣,而且還在長孫無忌的威脅利誘之下,張開血盆大口,一個接一個地咬住了一群無辜的人。他們是:司空、梁州都督吳王李恪;侍中兼太子詹事宇文節;特進、太常卿江夏王李道宗;左驍衛大將軍、駙馬都尉執失思力。

這些位尊爵顯的朝廷大員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這個該死的房遺愛居然會咬上他們。

仿佛就是一覺醒來,這些皇親國戚和帝國大佬就成了房遺愛的造反同謀,成了朝廷的階下囚,成了十惡不赦的亂臣賊子,更成了長孫無忌砧板上的魚肉!

長孫無忌為什麼會指使房遺愛咬上這些人呢?原因很簡單——長孫無忌不喜歡他們,說白了就是這些人將會影響他日後掌握朝政大權。

永徽四年(653年)二月,審理了三個多月的「房遺愛謀反案」終於塵埃落定。

在長孫無忌的壓力下,高宗李治無奈地頒下了一道詔書:將房遺愛、薛萬徹、柴令武斬首;賜李元景、李恪、高陽公主、巴陵公主自盡;將宇文節、李道宗、執失思力流放嶺南;廢李恪的同母弟蜀王李愔為庶人,流放巴州(今四川巴中市);貶房遺直為春州銅陵(今廣東陽春市)縣尉;將薛萬徹的弟弟薛萬備流放交州(今越南河內市);罷停房玄齡在宗廟中的配饗(以功臣身份配享於太宗別廟中的祭祀牌位)。

這個結果不僅令朝野感到極度震驚,而且同樣大大出乎高宗李治的意料。他做夢也沒有想到,一個小小的性騷擾案居然牽出了一個這麼嚴重的政治案件,還把一幫元勳重臣和皇親國戚一舉打入了萬劫不復之地!

李治深感困惑,他不相信這些人全都參與了房遺愛的謀反,可是在長孫無忌威嚴的目光下,李治也只能懷著無比沉重的心情,在長孫無忌早已擬定的詔書上緩緩地蓋下天子玉璽。

詔書頒布之前,李治決定以他微弱的力量進行最後的努力,懇求長孫無忌留下其中兩個人的性命:荊王李元景和吳王李恪。

面對以長孫無忌為首的一幫宰執重臣,年輕的天子流下了無聲的淚水,他用一種哀傷而無力的聲音說:「荊王,朕之叔父,吳王,朕兄,欲匄其死,可乎?」

「匄」(gài),同「丐」,乞求的意思。此時此刻,早已大權旁落的李治唯一能做的事情,也只有低聲下氣地乞求了。

然而,天子的乞求卻遭遇了死一般的沉默。

因為長孫無忌面無表情、一言不發。他不開口,其他大臣就更是不敢吱聲。

許久,長孫無忌向兵部尚書崔敦禮使了一個眼色,崔敦禮隨即出列,用一種中氣十足的聲音回應了天子的乞求。

兩個字—不可。

那一刻,李治感覺自己的天子顏面蕩然無存。

一切都已無可挽回。

長孫無忌要做的事情,整個大唐天下無人可以阻攔。

該砍頭的砍頭,該賜死的賜死,該貶謫的貶謫,該流放的流放……

一個都不饒恕!

行刑的那一天,薛萬徹面無懼色地站在刑場上,對著那些奉旨監斬的昔日同僚大叫:「薛萬徹大健兒,留為國家效死力固好,豈得坐房遺愛殺之乎?」

臨刑前,薛萬徹從容脫下上衣,光著膀子叫監斬官快點動手。據說劊子手懾於薛萬徹的氣勢,手腳不停打戰,以至於連砍兩次都砍不斷薛萬徹的脖子,薛萬徹厲聲叱罵:「幹嗎不用力?」劊子手鼓足勇氣砍下第三刀,薛萬徹的頭顱才應聲落地。

而吳王李恪在接到賜死的詔書後,則面朝蒼天,發出一句可怕的詛咒:「長孫無忌竊弄威權,構害良善,宗社有靈,當族滅不久!」

沒有人會想到,李恪臨死前的這句詛咒竟然會一語成讖。

顯慶四年(659年)七月,也就是在房遺愛案爆發的短短六年後,長孫無忌也同樣遭遇了家破人亡的命運。當白髮蒼蒼的長孫無忌在偏僻荒涼的流放地黔州(今重慶彭水縣)被逼自縊的時候,不知道他的耳旁會不會響起李恪的這句詛咒。

本文轉自一點號:淘歷史

相關焦點

  • 奪嫡引發的玄武門之變背後,實則是開國第一功臣反皇帝清洗的鬥爭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玄武門之變」,可以說是古代奪嫡之爭的一個極端體現,將「最是無情帝王家」演繹的是淋漓盡致,李世民是弒兄殺弟,並且逼迫父親李淵,可謂慘烈到極致。而在今天來看,玄武門之變其實不只是一場慘烈奪嫡,背後更是一場唐初的政治鬥爭,是開國皇帝對開國第一功臣的清洗,進而被反擊所引發的後果,那麼這到底怎麼回事呢,今天宋安之具體來說說。
  • 此女子是歷史上最長壽的公主,生母是元貞皇后,哥哥是開國皇帝
    說到古代公主,我們首先認為他們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很尊貴,但命運往往不能自主,很多時候可以成為政治婚姻的犧牲品。但是有些公主一生都過著令人滿意的生活。歷史上一位公主活得最久,生母死後被追認為元貞皇后,哥哥是開國皇帝。
  • 1991年春晚,倪萍用4張白紙撒了一個謊,29年後才說出當年真相
    而倪萍則是為了春晚的名聲和名譽,用4張白紙撒了一個謊,欺騙了觀眾29年。多年後的觀眾才知曉,原來當年的她們背後發生了這麼驚險的事情,是倪萍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出色的應變能力,讓春晚完美落幕。說起倪萍這位主持人,我想大家都是十分熟悉的。
  • 【歷代仕女圖鑑】平陽昭丨上戰場殺敵的開國公主你見過嘛?
    她,是一位身份顯貴的公主,更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女將軍。談及中國歷史上的女將軍,首先浮現在腦海的是替父從軍的花木蘭,或是以穆桂英為代表的楊門女將,亦或是大唐樊梨花。而隋唐歷史上,有一位奇女子。她是唯一一位為父建立帝業的公主,也是唯一一位真正意義上生榮死哀的開國英雄。
  • 當代大學生,平均10分鐘撒2.19個謊?
    看到大學生撒謊這個話題,還是蠻驚訝的,平均10分鐘撒2.19個謊……這麼精確的麼?雖然每個人多少都會撒謊,可是看到網友們評出的大學生最愛撒的10個謊還是很意外,大家瞅瞅——01 「六十分萬歲」而實際上……
  • 大唐公主為活命,放棄自己的姓氏,認侄媳婦武則天為乾媽
    為了活命,她放棄了一個大唐公主的尊嚴,拼命巴結武則天這個侄媳婦,不僅將薛懷義進獻給武則天做男寵,更是放棄了自己的姓氏,認武則天為乾媽,活成了一個笑話。安定公主是李淵的第十八個女兒,生母不詳,出生時間不詳,不過按照李淵的子女情況來看,安定公主應該出生於620年左右,和武則天差不多大,不過她們的身份卻有極大的差別,安定公主是大唐公主,身份尊貴,而武則天只是一個小小官員的女兒,只不過,後來武則天逆風翻盤,成為天下最尊貴的女人,當然,這就是後來的事情了。
  • 唐朝墓出土畸形頭骨,被誤認為是外星人,專家調查後:是大唐公主
    ——李倕墓志銘大唐盛世作為中國古代歷史上最繁華的朝代之一,唐朝皇室出了名的富裕,唐朝公主們的小日子過得也是風生水起。除了唐朝晚期國力衰弱、社會動蕩,公主們的日子不太好過以外,唐朝初期和中期的公主們地位很高,生活也是十分奢華。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之一,經濟和軍事實力都碾壓亞洲各國,大洋彼岸的歐洲王朝都不得不忌憚唐朝的實力。
  • 大唐命運最慘的一位和親公主,先後嫁祖孫三代
    據統計,在大唐近三百年的歷史中,竟有20多位公主(有的不是真公主,而是宗室或大臣之女進封為公主)對外和親。其中僅與回紇就有6位公主,而在這6位公主中,鹹安公主是比較特殊的一位。公主歌黃鵠,君王指白日……」這幾句杜甫就明確表達了大唐是不得以才向回紇借兵之實,回紇雖然對於大唐平定安史之亂有一定幫助,但對大唐百姓的傷害也是不小的,這在史書中也有確鑿的證據。這個看似是不相干的題外話,事實上說明一個問題,和親政策對於大唐而言事實是出於無奈,是有辱大唐國體的。對於那些和親的公主們來說,更是屈辱。
  • 郭京飛說他不像餘歡水:撒小謊不值得
    尤其是餘歡水為面子愛撒小謊這一點,他更是不認同:「我很少撒小謊,不值得。」不少人會用這個例子才說明「餘歡水」如何體現了「正午精品」創作,那就是餘歡水從醫院出來後措不及防的就摔倒在路上,沒有任何防護的倒下看著就很痛。對此郭京飛說了幾次不希望大家過度關注這個,「我必須得澄清一下,其實我首先是害怕同行效仿,再一個我也不喜歡演員用這種自虐的方式去討好觀眾,這只是劇情。」
  • 東京電視臺節目「可以跟你回家嗎」,78歲奶奶為何撒了一個謊?
    「輕鬆」的奶奶撒的謊上了年紀了嘛,就穿穿亮色的衣服(顯年輕),心態很好呢~收下節目組的禮物後,奶奶欣然答應了節目組去家取材的請求一路上也是很輕鬆地和工作人員聊著天~奶奶78歲了也還是現在上著班(其實奶奶和工作人員們撒了一個謊。)終於到家啦,奶奶家是2DK,不過家裡放了很多東西~比如這邊有戴森的吸塵器,奶奶很喜歡這個,吸力很強~桌上放著潤喉糖龍角散,丈夫經常買給奶奶。
  • 後隋王朝的背後:一個女子的枕邊風,吹起了東突厥對大唐的恨
    這裡地處草原,位於雁門關以北,和大唐代州(隋朝雁門郡)相鄰,對大唐龍興之地 晉陽 (并州)是一個巨大的軍事威脅。當然,如果大唐出兵,百裡奔襲,是可以用精兵突擊的方式將這個佔據一城的「大隋」給滅了。但李淵知道,他不能這麼做,因為這個在 雲州 ,或者說在定襄復國的「大隋」背後,站著一個大唐此時還無法去單挑的敵人 東突厥 。
  • 大唐歷代皇帝簡介,強盛的大唐帝國,後期皇帝個個是慫包
    唐朝從公元618年高祖李淵建立大唐起,到公元907年後梁太祖朱溫廢唐哀宗李柷終結,大唐共傳289年曆21帝,此篇來簡單介紹下曾經強盛的大唐帝國的歷代皇帝。1:唐高祖李淵(566-635年)大唐開國皇帝,公元618年-626年在位。
  • 大唐宮鬥哪家強 《劍網3》建寧王李倓傳
    【文華郡主和親】 733年,在早年和親出嫁給吐蕃贊普的金城公主促進之下,唐與吐蕃關係初見和緩,這遠在天邊的變動,卻令李倓走上了與原本截然不同的道路。735年,為進一步促進唐蕃關係,大唐決定再行和親之策,這一次與大唐和親的乃是吐蕃重臣達扎路恭,而此次,十五歲的李沁因知書達理,溫婉早慧,而被選為和親郡主。
  • 松贊幹布與文成公主:頭可斷,血可流,娶大唐公主的決心不能丟
    大相祿東贊抵達長安後,第一件事就是哀求李世民趕緊下旨,千萬莫再讓侯君集、牛進達領著那一群亡命徒們繼續追殺吐蕃的軍隊了。李世民當即表示同意。祿東贊緊接著提出了第二件事:請大唐皇帝無論如何賜一位公主給吐蕃王松贊幹布,否則我就住在長安不走了,一直等到你大唐天子點頭為止。
  • 168cm的江疏影,跟169cm的童瑤站一塊,誰撒了謊一目了然!
    168cm的江疏影,跟169cm的童瑤站一塊,誰撒了謊一目了然! 女明星的身高,一直以來都是她們最神秘而又最不神秘的東西了,一般明星的身高一般都會比實際身高要多個5cm左右,但如果跟其他明星站一塊,誰有沒有撒謊那就一目了然了,這不,近期大熱的劇《三十而已》的兩位女主角江疏影和童瑤便出席了活動,據資料顯示,江疏影身高168cm,童瑤身高169cm,說來兩位都算是高挑的女演員了,那麼究竟誰撒了謊呢?咱們這就去看看。
  • 最殘酷的戰爭,史達林格勒巷戰,死傷人員多到無法計數
    1925年察裡津改名為史達林格勒,這裡不僅是當年對抗白軍,史達林一戰成名之地,更重要的是開國大哥列寧已經逝世,新帶頭大哥頭上封印已經消除了,所以小弟們的跪舔一定要果斷和迅速,別逼鋼鐵慈父提前發飆,發動技能「大清洗」以後這座以偉人名字命名的城市
  • "擺渡人"姜濤:為瞞著父母,他撒了40多天謊
    一個月前當過「雲監工」的醫院此刻近在眼前,身邊不停地有工作人員帶著治癒病人往外走,此情此景,姜濤突然有點想哭:「火神山,你治好的這四個人,今天我們來接回去了。」   第一天,輾轉四家醫院,轉運26名出院病人,搬運行李無數次,晚上十點,累得筋疲力盡的姜濤躺在床上安慰自己,「幹順了就好了。」
  • 告別演唱會上,梅豔芳撒了一個謊,竟「騙」了我們17年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娛樂圈中的三王一後,那個時代應該是香港娛樂圈最風光的時候了。不管是張國榮、譚詠麟還是陳百強,甚至是梅豔芳,每一個人都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雖然說如今這個組合已經不完整,不復存在了,可是他們卻永遠都活在我們的心裡。
  • 少女自稱俄國公主,差點繼承沙皇巨額財產,專家用DNA揭秘真相
    眾所周知,十月革命後,俄羅斯王室遭到殘酷清洗,連普通的廚師和園丁也未能倖免。然而,有一個關於俄羅斯王室的傳說。那女孩自稱是阿納斯塔西婭公主。她被殺時,口袋裡的珠寶擋住了子彈,子彈奇蹟般地倖存了下來。在逃跑的過程中,他得到了士兵柴可夫斯基的幫助。從那以後,兩個人甚至互相珍視。
  • 29年前的春晚,倪萍主持時用4張白紙撒了個謊,「騙」了億萬觀眾
    ——託斯凱寧尼導語:作為一個合格的主持人,不僅僅需要非常專業的主持功底,臨場的應變能力同樣是非常重要的。畢竟很多的節目都是現場直播,在沒有經過排練的情況下,難免會出現一些意外和事故,這個時候主持人該如何去處理,就會決定這場直播的效果會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