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著名教育家洪蘭,也是加州大學著名的腦科學家與實驗心理學博士。她曾經在網際網路上發表過一篇引人注目的Ted演講,至今仍令人難忘。她經常在網上發表一些關於兒童大腦發育的育兒文章,深受家長喜愛。
大腦是人體的「最高統帥」。大腦的控制著人類的語言、行為、感覺、判斷和思維。嬰兒出生後大腦會迅速發育。
到一歲時,大腦重量約為成人腦重量的66%,可達到970克。3歲時,約為80%,可達到1100克。6歲時,便可以達到90%以上,這意味著6歲嬰兒的智力實際上與成人相當。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大腦的重量幾乎不會改變,基本上都是基於6歲以前培養出來的智力。
兒童大腦皮層的活動需要以連接大腦不同神經元的突觸為基礎。突觸越多,大腦皮層的活動就越頻繁。
然而,如果神經元沒有連接的突觸,就沒有價值。因此,家長應給他們的大腦經常進行一定的小刺激,加強大腦的突觸的功能,從而促進大腦的發育,起到加強大腦發育的作用。
腦科學家洪蘭表示,這三個方法,是最好的大腦激活方式
01益智遊戲
洪蘭教授也指出,遊戲並不是孩子學習的天敵,更像是孩子們的學習夥伴,幫助孩子們更快地成長。
同時,它可以幫助孩子們快速學會如何與他人接觸和交流。在遊戲中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溝通能力和運動能力。每個孩子都喜歡玩遊戲,但這種習慣在家長眼裡是錯誤的。
他們認為玩遊戲是一個壞習慣,對孩子不好。其實,他們可以通過玩遊戲來滿足好奇心,在遊戲中也可以滿足自己的欲望。
此外,遊戲對孩子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培養他們的注意力。因為小時候注意力集中能力不是很好,經常三分鐘熱。
這對他們的學習或是處事都不好。在玩遊戲的過程中,不難發現他們的注意力很集中。因此,只要控制好孩子玩遊戲的時間即可。
02運動
洪蘭教授說,大腦的神經連接越多,大腦智力就越高,因為大腦發育需要神經連接。而多巴胺是神經連接之間的導體,運動,是刺激多巴胺分泌的最佳方式。
長期運動對促進他們大腦的發育更加的有效,因為四肢的所有運動都會直接影響神經系統的調節,如心率加快、血液循環加快;
大腦供血增加等,有利於腦細胞更好的新陳代謝和腦細胞的正常發育。另外,鍛鍊身體還可以增強身體的認知能力。
國外科學家通過對小鼠的實驗發現,運動也能刺激大腦中的蛋白質含量,而這些蛋白質主要負責學習和記憶。
其次,海馬體,也可以通過運動的形式被鍛鍊。而海馬體是大腦的記憶中樞,孩子的記憶力,主要就是由海馬體決定的。所以家長不要偷懶,趕快帶孩子去鍛鍊!
03閱讀
洪蘭教授說:閱讀對於孩子的大腦發育的影響是巨大的,而說話是本能,閱讀是習慣。
閱讀量越多、越廣,對於知識 吸收速度也會變得更快。人腦是可塑的,閱讀是對兒童大腦最具刺激性的方法。
孩子讀的書越多,看世界的眼光就越高;覆蓋的領域越廣,將來進入社會的選擇就越多,特別是在孩子3—6歲的時候,這是養成讀書習慣的黃金時代。正如牛頓所說,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我比別人看得更遠。
孩子的智商高低先天性的因素往往佔據的比例不大,後天的教育培養才是關鍵。這也讓無數的父母覺得較為困難,他們不知道應該如何培養孩子,擔心用錯方式,反倒給他們帶去錯誤的方式,影響智力發育。
而這本《兒童觀察力、記憶力、專注力訓練遊戲繪本》。裡面通過像找不同、走迷宮等簡單的各式小遊戲,清晰明了,簡單易上手,提高孩子的興趣,讓他們在遊戲中鍛鍊大腦,無形中提高智力。
這套繪本原價180元,現在活動價,只要88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寄語在孩子2-6歲時,家長對於孩子智力培訓的計劃便可提上日程。智力具有很強的可塑性,不是一成不變的。
如果想要孩子的將來成就更加的可觀,對於培養孩子智力的行動就不能落下。因此,要把握好腦潛能訓練的轉折點,無論孩子能否有一個美好的未來,都要在關鍵時期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