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電視劇《羋月傳》的人或許都注意到這樣一個現象:劇中的皇宮、軍隊還有民間的普通百姓都喜歡穿黑色的衣服,秦朝社會的上上下下都將黑色視作一種潮流。出於迷信的說法,在現代人看來黑色並不代表吉利,相比於其他朝代的皇帝所推崇的紅色和黃色,秦朝為什麼獨獨對黑色有著濃重的情結呢?就讓小編帶你揭秘這個謎團吧!
秦朝崇尚「黑色」的起源
在古代社會中,黑色的龍在五行中代表著水德,《漢書·律曆志》曾這樣記載:「今秦變周,水德之時。昔文公出獵,獲黑龍。
此其水德之瑞。」這句主要講述的是秦文公打獵時曾獵殺過一條黑色的巨龍,他在獵殺巨龍後便實現了秦國統一,當時秦國的統治者認為水德是保佑秦國發展和強大的五行,而水德對應的顏色即為黑色,因此黑色便成為了上到貴族下到平民最崇拜的顏色。通過出土的秦朝文物和史料記載也可以看出,在秦朝社會中,凡是能夠以黑色器具和黑色服飾作為日常用品的人,在當時也具有著很高的社會地位。
秦朝對「顏色」劃分的定義
戰國時期不同的顏色代表著不同的社會特徵,如魏國尚紅,韓國尚綠,齊國尚紫,而趙國崇尚七分紅色三分綠色,這種通過顏色來劃分朝代的行為主要源於「五德」倫理學。
五德是中國先秦時期在倫理學方面關於德性的概念,陰陽學認為土、木、金、火、水為五行之德,戰國時期陰陽家鄒衍認為王朝在五德的影響下得以周而復始的興衰更替,故不同的朝代輔以不同顏色的五德可以代表不同的社會特徵。
「黑色」在軍事領域的特殊作用
從很多歷史資料的記載中可以發現,秦軍中的軍旗和軍裝的顏色都以黑色為主,這不僅僅是由於秦國崇尚黑色,也是因為黑色有著便於軍隊隱藏、不易被敵人發現的特點。
黑色是十分耐髒的,在一切從簡的軍營中,黑色的軍裝和旗幟也便於將士們清洗。秦軍在取得接二連三的勝利後,秦始皇更加認為黑色是秦國吉祥的象徵,在秦國一統中國後,黑色也就成為了秦朝的國色。
與中國古代其他的朝代相比,秦朝社會的尚黑風俗顯得與眾不同,但或許正是因為秦朝特立獨行的思想方式和實用意義很強的理念作風,才成就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一個朝代吧!
關於秦朝的趣聞趣事,你還想知道什麼,歡迎在下方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