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是學攝影出身,對造型和色彩運用得爐火純青,特別是《英雄》裡的色彩,每一個色彩都到了極致,十分唯美,後人難以超越。他在奧運和國慶裡的表現,又把形式推到一個極點,後人也不好超越。
張藝謀最好的電影,我認為是《活著》,那也是葛優演得最好的片子。葛優脖子上的青筋,說明葛優演這部電影非常用情用心,這部以餘華偉大小說改編的偉大電影,可惜不能在大屏幕看,只能在電腦裡看。
即使這樣,張藝謀和葛優、鞏俐合作,達到自己電影的頂峰,《秋菊打官司》拍在第二,不過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是中國拍出的最好的電影,難度大,但藝術水準很高。
《英雄》是中國大陸電影商業片劃時代的之作。可惜的是這部電影沒有《臥虎藏龍》的文化內涵,空洞的內容拖累了《英雄》色彩和唯美的極致。
張藝謀後期電影,內容空洞是他的軟肋。他想迎合市場,但人已老,新生代的審美觀和趣味性大大改變了,他已把不住脈了。
我不知道張藝謀本人喜歡鍾愛什麼顏色。我猜測是黑和紅,因為在他電影裡,這兩個色彩最炫目。他本人又是秦人,秦人是尚黑的,紅又是中國民間最鍾愛的顏色。
在他多部表現秦國的電影裡,秦國武士的盔甲和手持的兵器,都是黑色的,黑壓壓的,氣勢磅礴,整齊劃一,但空間層次又十分鮮明,藉助光影的運用,把黑和黑要表達的東西,完美地展現出來。
那為什麼是黑色,而不是別的色呢?
秦人尚黑!
為什麼尚黑?
這裡有哲學玄機!
中國古代,十分推崇齊國陰陽家鄒衍的「五行學說」。這個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世界是由這五種物質構成,並相生相剋的。後來又附會到朝代更替,為當時人推崇。
司馬遷在《史記》裡,詳細記述了秦始皇十分信奉陰陽學說這件事。按照五行,黃帝是土,夏朝為木,商朝屬金,周朝命火,秦朝性水。
與五行相匹配,又有五色。木、火、土、金、水五行對應的顏色是青、赤、黃、白、黑。
按照五行和五色的要求,曆法、官名、服色、度量衡都要相應改變,這也是現在我們很多人學歷史頭疼的原因。機構、官職、設置,變來變去,花樣繁多,同一個東西又不同的叫法。
我們上學時,總以為是皇帝老兒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搞的變革,實際上背後是這個因素在起作用,都想圖個吉利,都想壓制前朝,有利於自己,特別是文化心理上,要佔上風。
秦朝本性是五行中的水德,對應的顏色是黑色,所以衣服旌旗都是黑色,秦始皇的衣服不是我們想像的黃色,也是黑色!
魏晉以後,雖然五行學說仍然是改朝換代的騙人法寶,但在其他方面就變化很大,顏色也發生大變。黃色也成為了皇家的專用色,除了寺廟,民間不得染指僭越,否則要面臨滿門抄斬和誅滅九族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