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秦朝崇尚黑色?

2020-12-12 徒步上路歷史文化空間

張藝謀是學攝影出身,對造型和色彩運用得爐火純青,特別是《英雄》裡的色彩,每一個色彩都到了極致,十分唯美,後人難以超越。他在奧運和國慶裡的表現,又把形式推到一個極點,後人也不好超越。

張藝謀最好的電影,我認為是《活著》,那也是葛優演得最好的片子。葛優脖子上的青筋,說明葛優演這部電影非常用情用心,這部以餘華偉大小說改編的偉大電影,可惜不能在大屏幕看,只能在電腦裡看。

即使這樣,張藝謀和葛優、鞏俐合作,達到自己電影的頂峰,《秋菊打官司》拍在第二,不過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是中國拍出的最好的電影,難度大,但藝術水準很高。

《英雄》是中國大陸電影商業片劃時代的之作。可惜的是這部電影沒有《臥虎藏龍》的文化內涵,空洞的內容拖累了《英雄》色彩和唯美的極致。

張藝謀後期電影,內容空洞是他的軟肋。他想迎合市場,但人已老,新生代的審美觀和趣味性大大改變了,他已把不住脈了。

我不知道張藝謀本人喜歡鍾愛什麼顏色。我猜測是黑和紅,因為在他電影裡,這兩個色彩最炫目。他本人又是秦人,秦人是尚黑的,紅又是中國民間最鍾愛的顏色。

在他多部表現秦國的電影裡,秦國武士的盔甲和手持的兵器,都是黑色的,黑壓壓的,氣勢磅礴,整齊劃一,但空間層次又十分鮮明,藉助光影的運用,把黑和黑要表達的東西,完美地展現出來。

那為什麼是黑色,而不是別的色呢?

秦人尚黑!

為什麼尚黑?

這裡有哲學玄機!

中國古代,十分推崇齊國陰陽家鄒衍的「五行學說」。這個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世界是由這五種物質構成,並相生相剋的。後來又附會到朝代更替,為當時人推崇。

司馬遷在《史記》裡,詳細記述了秦始皇十分信奉陰陽學說這件事。按照五行,黃帝是土,夏朝為木,商朝屬金,周朝命火,秦朝性水。

與五行相匹配,又有五色。木、火、土、金、水五行對應的顏色是青、赤、黃、白、黑。

按照五行和五色的要求,曆法、官名、服色、度量衡都要相應改變,這也是現在我們很多人學歷史頭疼的原因。機構、官職、設置,變來變去,花樣繁多,同一個東西又不同的叫法。

我們上學時,總以為是皇帝老兒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搞的變革,實際上背後是這個因素在起作用,都想圖個吉利,都想壓制前朝,有利於自己,特別是文化心理上,要佔上風。

秦朝本性是五行中的水德,對應的顏色是黑色,所以衣服旌旗都是黑色,秦始皇的衣服不是我們想像的黃色,也是黑色!

魏晉以後,雖然五行學說仍然是改朝換代的騙人法寶,但在其他方面就變化很大,顏色也發生大變。黃色也成為了皇家的專用色,除了寺廟,民間不得染指僭越,否則要面臨滿門抄斬和誅滅九族的命運。

相關焦點

  • 揭秘歷史:秦朝為什麼以黑色為尊?
    看過電視劇《羋月傳》的人或許都注意到這樣一個現象:劇中的皇宮、軍隊還有民間的普通百姓都喜歡穿黑色的衣服,秦朝社會的上上下下都將黑色視作一種潮流。出於迷信的說法,在現代人看來黑色並不代表吉利,相比於其他朝代的皇帝所推崇的紅色和黃色,秦朝為什麼獨獨對黑色有著濃重的情結呢?
  • 《大秦賦》中秦人以黑色為基調,歷史上的秦朝為什麼尚黑?
    這部影視劇中,整體上以黑色為基調,既突出畫面的質感,而且歷史上的秦朝也確實有尚黑的文化風格。那麼秦朝人為什麼喜歡黑色呢?"五德終始說"在古代有一種比較通行的理論,用於朝代的更迭,是對所謂的朝代德性相生相剋的一種解釋。"五德終始說"這樣解釋起來感覺玄之又玄,其實本質也不算太複雜。最初的"五德終始說"是後朝克前朝。
  • 歷史上484位皇帝,為什麼只有秦始皇穿黑色龍袍?原因不說你不知道!
    歷史上484位皇帝,為什麼只有秦始皇穿黑色龍袍?原因不說你不知道! 我國古代是封建王朝社會,在當時的制度下,皇帝一人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說到這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歷史上出過這麼多的帝王,但是敢穿黑色龍袍的就只有秦始皇一人,其他皇帝的龍袍無一例外全都是黃色的。
  • 那麼多顏色中,張角為何偏偏崇尚黃色?
    古代很多王朝都崇尚某種顏色,例如秦朝崇尚黑色,西漢崇尚黃色,「新莽」也崇尚黃色,東漢崇尚紅色……即便是張角的黃巾軍,也有一個崇尚的顏色——黃色。黃巾軍有句口號「蒼天已死,黃天當立」,他們的士兵們都用一種黃色的絲巾,或是包在自己的額頭上,或是纏在自己的手臂上,「黃巾」軍這個稱呼就是這樣來的。
  • 秦始皇為什麼穿黑色龍袍?漢朝為什麼是紅色?最專業的解讀來了
    如秦朝的黑色、漢朝的赤紅色,黃色成為龍袍的專用顏色開始於隋唐時期,此後逐漸演變為皇家御用顏色,少有發生變動,民間老百姓則禁止身著和皇帝一樣的顏色。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黃袍,遂禁止庶不得服,而服黃有禁自此始——《野客叢書·禁用黃》陰陽五行學說秦朝時期之所以會穿黑色龍袍,是因為秦始皇信奉陰陽家的學說,認為天地之中有五行(金木水火土
  • 五行之德:從歷朝歷代崇尚的顏色中,來看看每個朝代的五德選擇
    有的朝代龍袍是黑色,有的是皇色,有的是紅色,那麼為什麼他們會如此選擇?這個選擇會有什麼意義呢?這就涉及到了早期中國的,所謂的「五行相生相剋」理論,也叫做五行之德理論。這個五行分為火、土、金、水和木,排序和我們現在遊戲,亂七八糟弄的不一樣。
  • 秦朝故事——服飾
    有一則傳說,秦文公在外出打獵時捕獲了一條黑色的龍,黑色在五行中屬於「水德」,秦文公認為這是瑞相。所以從春秋戰國的秦國到統一六國的秦朝,都是崇尚黑色為尊。秦朝的一般服飾還是沿襲戰國的習慣來穿。而且秦國本處西陲,向來不如中原的繁文縟節,服裝樣式較簡單。將古代做為常服的袍正式穿著也是正常。
  • 文化之旅 | 中國服飾文化之秦朝服飾
    有一則傳說,秦文公在外出打獵時捕獲了一條黑色的龍,黑色在五行中屬於「水德」,秦文公認為這是瑞相。所以從春秋戰國的秦國到統一六國的秦朝,都是崇尚黑色為尊。秦朝的一般服飾還是沿襲戰國的習慣來穿。而且秦國本處西陲,向來不如中原的繁文縟節,服裝樣式較簡單。將古代做為常服的袍正式穿著也是正常。
  • 漢服的演變:從秦朝繼承而來,漢朝人衣櫃裡有哪些服裝?
    在秦末的農民起義中,剛剛建立起來的秦王朝的統治受到極大的震撼,隨後不久,秦朝就被六國貴族的起義部隊完全推翻。而在隨後的楚漢戰爭中,楚軍不敵漢軍,最終天下落到了出於楚地沛縣的劉邦家族的手中。秦朝的歷史太過短暫,而漢朝又完全是繼承秦朝的制度而建立的,因此很多時候在研究秦漢文化的時候人們都偏重於漢朝。
  • 秦朝的服飾文化
    公元前221年,秦王贏政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強大的封建專制國家—秦朝。秦始皇崇信「五德終始」說,自認以土德得天下,崇尚黑色。秦始皇本人廢周代六冕,常服通天冠,郊祀時只著「袀玄」——一種祭祀禮服,上衣下裳同為黑色的大禮服。嬪妃服色以迎合秦始皇個人喜好為主,基本受五行思想的支配。秦代男女日常生活中的服飾形制差別不大,都是大襟窄袖,不同之處是男子的腰間系有革帶,帶端裝有帶鉤;而婦女腰間只以絲帶系扎。
  • 簡談秦朝及之前服飾的變化
    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聊一聊秦朝及之前服飾的變化。傳說在上古時期,相當於舊石器時代的早期,「有巢始衣皮」,華夏「第一人文始祖」有巢氏最早教先民將動物毛皮製作成衣服,此為中國服飾文化史的發端。周朝是一個崇尚禮制的王朝,其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當屬冠服制度。王室公卿在不同的禮儀場合,頂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著裳也須採用不同的形式、顏色和圖案。祭祀有吉服,朝拜有朝服,喪葬有兇服,根據地位高低,在服飾的裝飾紋樣和顏色上也各不相同。春秋戰國時期,服裝樣式發生了重大變化。
  • 為什麼朱元璋的龍袍是黃色的,秦始皇的龍袍是黑色的?
    其實不然,皇帝穿黃袍其實是隋唐以後才流行起來的,秦朝的龍袍就是黑色的。 這是因為秦朝是水德,五行中,水為坎,主色主黑,所以秦朝龍袍是黑色的。 漢朝建立後,劉邦可能覺得黑色很不錯,漢初龍袍的顏色也是黑色。
  • 秦始皇的龍袍為什麼是黑色?這要從他的祖先說起
    對此大部分人都感到很好奇,為什麼秦始皇的龍袍不是象徵榮華富貴以及吉祥的黃顏色呢?這篇文章,我們從秦始皇的祖先來分析為什麼秦始皇的龍袍是黑顏色的,黑色又代表著什麼?關於秦始皇的祖先秦始皇的祖先要追溯於上古時代,那時候的出生頗具傳奇與神話色彩。秦始皇的祖先是黃帝的後代顓頊帝的後代子孫。
  • 深度|刻薄寡恩,重法輕儒,單條腿走路,秦朝失敗的原因
    、價值觀、社會結構、心理等角度來重新審視秦的滅亡,以求從更深層次理解秦朝文化。一個民族文化的發展,必然會被打上歷史的烙印;秦國是在同西戎的殊死鬥爭中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其間穆公西向討戎,滅國十二,開地千裡;並在軍事上吸納了遊牧民族的武力,這樣一種客觀的戰爭環境,造就了秦人崇尚武力的特質,其立國君不論嫡庶,而是「擇勇猛者而立之「。後來秦孝公又任用商鞅變法,秦國完全被納入「耕能」的軌道,人們崇尚戰功,武道精神。
  • 同樣是二世而亡,為什麼對秦朝表示緬懷的人遠比隋朝多?
    可是,不知大家有沒有這麼一種感覺,同樣是二世而亡,對秦朝表示緬懷的人遠比隋朝多,這究竟是為什麼呢?一、秦朝是第一個封建制王朝從無到有的難度比從1到2的難度要難得多。就像我們古代的先民一樣,他們能夠想像,有朝一日,人類能夠在天空上飛嗎?
  • 秦朝服裝:「服章之美,謂之華」,秦朝人衣櫃裡有哪些衣服?
    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帝國,秦始皇不僅建立了統一的政權,還通過"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等措施規範了這個大一統帝國的經濟文化生活,這對中國歷史影響深遠。當我們談到秦始皇的統一措施時,我們將集中討論上述措施。畢竟,這些措施意義重大。然而,秦始皇在統一服飾文化中的作用卻很容易被忽視。
  • 秦朝滅亡
    史冊中所說秦朝滅六國而統一中國,其實這六國根本代表不了秦朝統一後的中國,因為秦朝統治管理下的中國要遠遠的大於這六國的管理範圍,因為秦朝時期的中國版圖不是一朝一夕得來的,而是遵循祖訓「多多創業,開疆拓土,永無止境」努力奮鬥幾千年才實現的。
  • 日本國的護照為什麼用中國秦朝的小篆寫標題?
    最近在網上看小視頻,經常見到一些網紅曬日本國的護照,且不論其它,日本護照有一點非常值得注意,日本國護照封面用的是中國秦朝的小篆體,護照最上端用中國的篆書寫著「日本國遊券」五個大字,中間應該是一幅櫻花的圖案,最下面才用的英文。
  • 據五德終始說,漢朝推翻秦朝後應尚土德,為什麼漢初仍尚水德?
    秦朝尚水德好了,有了這個基礎,咱們再來看秦朝和漢初的五行問題。在拙文《五行學說,在朝代更替、中醫、養生等方面,都發揮了哪些作用?》中提到了,秦朝推翻周朝,周朝被認為尚火德,根據從所不勝的原理,秦朝就應該尚水德。
  • 秦朝滅亡時一百萬秦軍都去哪了,為什麼沒有回來勤王
    我們都知道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統一的王朝,秦國之所以能一統天下跟他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是密不可分的,秦國自從商鞅變法之後,經濟、軍事、法制制度發展有一個飛躍的提升,人口是戰國時期最多的國家,軍隊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達到了一百多萬人。那麼就有一個疑問,在秦朝滅亡的時候一百多萬秦軍都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