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秦朝劃分了三十六個郡縣,那麼秦朝的國土到底有多大?

2021-01-08 腦洞外星人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統六國,創造大秦帝國。數百年的紛亂戰爭,終於走向結束。秦朝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王朝。它為後世百代,開創了一番牢固的基業。

雖然秦朝自身存在的時間並不長,僅十餘年的時間,卻為後世留下太多可以被不斷吸收、借鑑的寶貴遺產。

後來的盛世王朝,都是在秦朝的基礎上,不斷繼承,並根據各自的情況,進行不斷修改。秦朝留下的,不僅包括文字、度量衡的統一,也包括一整套治理國家的制度。

在中央,秦朝使用職權劃分清晰的三公九卿;在地方,秦帝國廢除了沿襲數百年的分封制,而改用郡縣制治理國家。

跟分封制有很大不同的地方在於,郡縣制不是派有血緣關係的宗室皇族去擔任地方長官,而是由皇帝選擇官員擔任。秦始皇依據當時秦朝的疆域,劃分了三十六郡縣。

每個郡縣分別又設立守、尉、監三種官職。這三類官職都有各自的職權劃分,分別處理政務、軍務、以及監察。分工較為明確。

秦朝設立郡縣的地方,不僅包含了過去六國的土地,也包括新開拓的匈奴和南越國的土地。秦始皇同樣在這些地方設立郡縣。匈奴過去佔領的土地,被改為九原郡。

而南越的土地,則改為閩中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這時當時秦朝軍事力量強大,一個很重要的標誌。但是,關於秦朝三十六郡縣,代表了多大的疆域,一直以來,都有不同的觀點。

這跟三十六郡設立的時間,有很大的關係。很長時間一來,對於這一點,一直有比較大的爭議。因為當年《史記》對秦始皇設立郡縣的記載,並不是特別多,最有名的,就是那句:「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

但問題來了,如果是在剛剛統一天下,或者是早期開拓疆域後設立的。那秦三十六郡的面積,就不是秦朝最鼎盛時期的領土面積。如果是在鼎盛時期,一共設立了三十六郡。那自然指的是當時最佳狀態下的領土面積。

關於這一點不同,各方引用了不同的史料,爭論了很長時間。後來才有一個被更多人能夠接受的推斷,秦朝最初設立的時候是三十六郡,隨著疆域開拓,又設立了十二個郡縣。

但是,最鼎盛時期的郡縣數量,卻是不確定的,可能是48個,也可能是46個。

當然,這一說法並沒有被所有人接受。仍有一部分人,依然堅持秦朝設立三十六郡的說法。不過,不管怎麼樣,秦朝最鼎盛時期的疆域面積,都達到了340萬平方公裡。

當時秦朝疆域的最南端到達嶺南,有一部分位於今天的越南北部,最北端到達陰山,也就是今天內蒙一帶。最西端到達高原地區,最東端到達遼東,靠近朝鮮。這個疆域版圖,成為後世的範本,並不斷擴大。

不管怎麼說,無論是三十六郡,或者是四十八郡。對於秦朝而言,這都代表了郡縣制的成功。因為它可以在全國不斷複製。而且,郡縣制對於治理一個龐大疆域面積的帝國,確實有很大的幫助。它可以給整個帝國的運轉,不斷提供人口、物資、財富,不斷的去開拓疆土。

只是當時秦朝走得太快,很多東西都無法跟上節奏。許多治理國家的方式,也犯下了非常的錯誤,導致天下百姓的不滿。最終,才有了大澤鄉陳勝吳廣的起義,推翻了秦帝國的統治。

相關焦點

  • 秦朝歷史
    秦朝結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來諸侯分裂割據的局面,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華夏族為主體、多民族共融的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 首創了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為代表的中央官制,以及郡縣制,徹底打破自西周以來的世卿世祿制度,強力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強化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奠定中國大一統王朝的統治基礎,故有說法「百代猶得秦政法」。 秦朝王室嬴姓,故史書上別稱嬴秦,以別於其他國號為秦的政權。
  • 郡縣制比分封制好,秦始皇實行郡縣制,為什麼秦朝反而加速滅亡?
    中國歷史上,周朝國祚791年,是時間最長的王朝,分西周和東周,東周又分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
  • 秦朝短短十餘年,是因為始皇帝大開郡縣製造成的嗎?
    這種說法太荒謬了,秦朝滅亡有很多原因,唯獨沒有秦始皇大開郡縣制的原因。 而從控制的人口和國土來看,秦國、三晉、楚國,在戰國時期,控制了中原七成以上的土地人口。這些人原本都是接受郡縣制的,何來秦國設置郡縣就反對了?
  • 卜憲群:秦朝御史大夫制度之歷史得失
    從此,「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統一王朝。為了鞏固統一王朝,強化君主專制中央集權,肅清吏治,保障政治有效運行,秦王朝統治者高度重視監察制度建設,創設了從中央到地方的監察體系。秦朝的監察制度,開中國兩千多年大一統封建王朝監察制度之先河,既取得了積極成就,但也留下了深刻教訓。
  • 秦朝滅亡
    那麼,秦朝時的中國版圖有多麼大呢?我個人認為,秦朝統一之下的中國版圖不但包括今天的整個外蒙古、整個貝加爾湖地區、整個遠東地區,還包括現今的朝鮮、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日本等周邊小國,可以說秦朝統一的中國版圖比我們今天的中國版圖至少要大30%以上,超過50%也不是沒有可能。
  • 秦朝歷史簡介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帝制國家。  戰國末年,強秦以武力消滅其餘六國,統一了全國。
  • 秦朝建立是我國歷史上的三大革命之一,意義非凡,後人低估了它
    秦朝的建立,準確的術語應該叫「兼併」,而不是「統一」,因為在秦朝建立之前,天下本來就是統一於周朝之下的。所以,嚴格來說只能這麼講:秦朝為何能代替周朝,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帝國。對「兼併」的理解,是回答題幹的前提。秦朝兼併六國,它不僅是地理上的統一,和政權上的合一,最核心的內容,在於它創建了全新的政權結構模式,和社會結構。
  • 秦朝專題史
    ,分天下為三十六郡; 秦始皇建立了以皇帝為核心的中央集權制度:中央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三公」分掌政務、軍務及監察;地方則廢除封建體系,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後來增至四十一郡),郡下設縣,縣下又有鄉、亭、裡等基層組織。這樣,全國由上到下均置於皇帝及其家族的嚴密統治之下。
  • 秦朝服裝:「服章之美,謂之華」,秦朝人衣櫃裡有哪些衣服?
    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帝國,秦始皇不僅建立了統一的政權,還通過"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等措施規範了這個大一統帝國的經濟文化生活,這對中國歷史影響深遠。當我們談到秦始皇的統一措施時,我們將集中討論上述措施。畢竟,這些措施意義重大。然而,秦始皇在統一服飾文化中的作用卻很容易被忽視。
  • 他為秦朝守住南部地區,在秦朝滅亡後不稱帝而稱王
    現在不少的電視劇都會選擇對古代的歷史為題材進行拍攝,不僅能夠讓人在觀看的過程中了解到哪個朝代的那段歷史,而且還是對歷史的一種回味與致敬。在影視劇《大秦賦》中,不僅向我們呈現了秦朝滅六國的偉大故事,而且對於宮鬥部分也是描述的淋漓精緻,看的我們可謂是熱血澎湃。
  • 裡耶秦簡講述秦朝「小城故事」
    多枚簡牘陸續被運上地面,大多簡牘上明確寫著秦代日期,「遷陵」這個地名也頻繁出現……一號井呈正方形,規模宏大,深14.30米,井壁四周用厚30釐米的木板以榫卯結構疊砌成,每一面用木頭42塊。第五層出土的、有楚國文字特點的竹簡上有「遷陵公」字樣,說明楚國晚期可能在此設有遷陵縣,並使用至秦朝末年。出土於一號井的3.7萬餘枚和城北護城壕中的51枚戶籍類簡牘,引起學術界特別是秦漢史學界的轟動。
  • 揭秘歷史:秦朝為什麼以黑色為尊?
    看過電視劇《羋月傳》的人或許都注意到這樣一個現象:劇中的皇宮、軍隊還有民間的普通百姓都喜歡穿黑色的衣服,秦朝社會的上上下下都將黑色視作一種潮流。出於迷信的說法,在現代人看來黑色並不代表吉利,相比於其他朝代的皇帝所推崇的紅色和黃色,秦朝為什麼獨獨對黑色有著濃重的情結呢?
  • 用分封制可利秦朝,用郡縣制可讓中國萬年,秦始皇的選擇令人敬佩
    秦始皇的一場御前會議改變中國數千年自西周滅亡以後,中國進入了春秋時代,春秋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像司馬遷記載的春秋之中,君主被臣下殺掉記錄在書籍之中的有三十六位,周天子分封到春秋滅亡掉的諸侯國有五十二個。
  • 秦朝滅亡:暴政永遠是短命的
    秦朝滅亡後,漢朝的初年,它處處以秦朝覆滅的教訓為戒,這才迎來了中國古代史上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但是可嘆的是,此後千年間,不少昏君暴主依然一再重操秦朝濫用民力的覆轍,這就如同唐代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所感嘆的那樣,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以使後人復哀後人也。來源:歷史上的今天
  • 秦朝歷史那些事兒
    大秦帝國始於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橫掃天下之姿統一六國,到公元前206年,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秦朝存在只有短短的15年時間。秦朝皇帝列表第一任皇帝: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秦始皇即嬴政(前259年—前210年),出生於趙國首都邯鄲。秦莊襄王之子,十三歲即王位,三十九歲稱皇帝,在位三十七年。
  • 秦朝為什麼要焚書坑儒?與知識分子合謀失敗,不理解就消滅
    但真相到底是什麼,早已堙沒於歷史的噪音之中。但是,我們卻可以解釋。簡單說,就看你從什麼視角來理解焚書坑儒這起歷史事件。始皇帝統一六國,而後以秦法治天下。什麼叫以秦法治天下?你直接看劉邦他們家就行了。也只有在郡縣制的架構內,你才能把一個人鎖定得如此的顆粒度。但是,這還沒完。劉邦的老爹劉太公、母親劉媼,用現代漢語翻譯就是劉老漢和劉婆婆,都是底層農民。這夫婦二人有四個兒子。其中,劉邦是老三,後來娶了呂雉為妻。老大劉伯,也就是劉邦的大哥,死得早,留下妻子守寡。老二劉仲,也稱劉喜,是流劉邦的二哥,為人勤快、能事生產,日子過得最好。
  • 秦朝滅亡時,百萬虎狼之師的秦軍主力去哪裡,有三個去處
    防止當地人造反,並維持秦國的統治,這60萬人從派到百越之後,一直到秦朝滅亡,都沒有返回中原,所以如果秦朝當時有一百萬軍隊的話,這裡就損失了60萬人,只剩下40萬人。所以,60萬百越軍團+30萬長城軍團+10萬關中軍團構成了百萬虎狼之師的秦軍主力,秦軍除了這三大軍團之外,還有數量不多的郡縣兵分布在秦朝的各個郡縣,由於秦軍實行的郡縣制,最初是36個郡,後來增加到40多個郡,每個郡都有兵,但是數量不多,至少也有十多萬人,但僅僅用於維持治安、緝拿盜賊的性質,算不上主力軍,而且郡縣兵除了關中郡縣之外,都是原六國投降而來的兵力
  • 秦朝廢分封行郡縣制漢承秦制,為何秦二世亡而漢朝卻傳承四百年?
    前言:時下歷史古裝大劇《大秦賦》熱播,但是該劇對於秦始皇嬴政的"包裝"存在不實的嫌疑,由此引發了廣大網友對秦始皇嬴政的討論,無非就是討論秦始皇的功績和過失。當然,很多網友評價秦始皇都帶有了主觀色彩,要麼"黑"要麼"捧"。其實對於秦始皇的評價,不管是歷史上還是現在的教科書,都有比較公正的評價,我不多做解說。
  • 秦朝統一,秦始皇做出7項加強統治的決定,除修築長城外還有哪些
    38歲統一六國,建立第一個大統一王朝,秦朝。他開啟了我國歷史的另一個篇章,秦始皇的存在,讓秦朝這個在歷史上存留很短的朝代,影響深遠。對於這位開國君主,有的人認為他是暴君,有的人認為他是雄主。甚至有些人對秦始皇有一些誤解,認為他除了統一六國,便沒有其餘拿得出手的功績,畢竟秦朝二世而亡就是證明。
  • 秦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帝國嗎?看了才知道和世界的差距有多大
    秦朝建立初期的疆域面積為214萬平方公裡。經過北伐匈奴、收復河內、南徵百越等擴張,秦朝的領土面積達到了300萬平方公裡。秦始皇隨後完善了中央集權制度,在全國推行了郡縣制,在中央完善三公九卿制度,開創了中國的專制帝制。秦始皇修建了長城、阿房宮、秦始皇陵等大型工程,建造了通往全國的馳道,使得全國得以緊密聯繫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