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的一首詞,遣詞造句,意趣十足,值得收藏!

2021-01-08 最美詩畫

詞人一生酷愛梅花,將其作為一種精神的載體來傾情歌頌,梅花在他的筆下成為一種堅貞不屈的形象的象徵,曾多次用他的詩詞為梅花傳神寫照。這首詞就是詞人為了讚頌梅花而寫下的。

《朝中措·梅》

宋代:陸遊

幽姿不入少年場。無語只悽涼。一個飄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腸。

江頭月底,新詩舊夢,孤恨清香。任是春風不管,也曾先識東皇。

起句「幽姿不入少年場」,其意略同詞人《卜算子·詠梅》詞中的「無意苦爭春」。所以「不爭」、「不入」的人,為潔身自好。幽姿者,美姿也。「幽」字有沉靜淡泊意味,與歌舞喧鬧的「少年場」相對。此句看起來是直接書寫,其實是賦與興相結合,是贊梅,也是自賞。以下三句,轉為自憐自傷。「無語」二字是感慨當時自己的國事、身世都有不可說的地方。北方金、元厲兵秣馬、虎視耽耽,而南宋朝廷,主和議者多,主戰者少。一般權貴只知追名逐利,求田問舍。國事如此,夫復何言。從詞人身世來說,雖然具體背景不知道,但顯然未受重用。既肯定身為「幽姿」,理應潔身自好,清貧且有自己的操守,和世俗之人不同,做一個佳人高士,大部分都是這樣。然而詞人用事心切,耐不住寂寞,既不願意和姦詐小人所苟同,但是僻處一隅詞人又不免不了感傷一番,這種矛盾心情,詞人也說不出口。故才會說「飄零身世」、「冷淡心腸」。

下片「江頭月底」三句是寫梅花風韻,也是詞人自我寫照。漫步於江邊月下,梅花疏影橫斜,清香四溢,是詩境,也是夢境。幾句把梅花與詞人清絕愁亦絕的況味傳出。結尾兩句,和前文相呼應,於是詞人作自賞之語,衝破了前邊悽涼感傷的情調,以「光榮的過去」排遣內心的矛盾。「東皇」意味著梅花雖然沒有到開花的時節,然而蒙受著花神眷顧,於是花神讓梅花先開放,早早的佔用一年最初的芳香。

這篇詞中,詞人雖做出了一副自負自傲的姿態,然而正如李廣罷官後過霸陵自稱「故李將軍」一樣,詞人的心情仍是悲涼的。全篇遣詞造句,意趣十足,梅花與人難以分辨。

相關焦點

  • 如何遣詞造句
    如何遣詞造句 日期:2020-12-02 【 來源 : 新民周刊 】 閱讀數:0
  • 重讀日本《投降詔書》:遣詞造句值得玩味
    重讀日本《投降詔書》:遣詞造句值得玩味 2015-08-26 15:09:31來源:新民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歡
  • 陸遊晚年的一首詞:開篇一句氣勢十足,結尾一句悲涼無比
    被人熟悉的大家則少了許多,僅有辛棄疾、陸遊等幾人而已。南宋是一個偏安一隅的政權,在它存在的一百多年裡,北方一直被其他政權控制,當我們仔細讀南宋詞人們的作品時就會發現,很多人的詞都帶著悲涼,他們對於不能收回故土是心中悲憤的,為此,也有很多仁人志士發出吶喊,要收復河山,要為國出力,怎奈何,朝堂之上,主和派勢大。
  • 林黛玉批評陸遊的一句詩,就是反對堆砌詞句、玩文字遊戲
    林黛玉和香菱聊起了律詩起承轉合、押韻合轍、遣詞立意等知識,香菱聽得津津有味的。香菱說她很喜歡陸遊的一句詩:「重簾不捲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林黛玉卻不以為然,她不贊同香菱去學習這類詩句,她覺得這種詞句淺顯空洞,了無詩意。這句詩出自陸遊一首七律的頷聯,是他久坐書齋時所寫,他在詩的前言中寫道:「書室明暖,終日婆娑其間,倦則扶杖至小園,戲作長句二首。」
  • 柳永的一首詞,情景往復交織,遣詞鍊字更是出神入化
    下面介紹柳永的一首詞,情景往復交織,遣詞鍊字更是出神入化。曲玉管·隴首雲飛宋代:柳永隴首雲飛,江邊日晚,煙波滿目憑闌久。一望關河,蕭索千裡清秋,忍凝眸?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別來錦字終難偶。斷雁無憑,冉冉飛下汀洲,思悠悠。
  • 陸遊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全文無一「梅」字,卻句句有梅!
    一般來說,梅象徵著獨立的人格及清高的意趣。譬如,王安石《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王冕《墨梅》:「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林逋《山園小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等。而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卜算子·詠梅》,卻與一般詠梅詩詞不同。
  • 李宗盛歌詞手稿照曝光:遣詞造句多番修改(圖)
    李宗盛的《給自己的歌》手稿上留下各種修改和遣詞造句的痕跡。  著名DJ兼樂評人馬世芳最近在微博貼出李宗盛《給自己的歌》的歌詞手稿照片,引發眾多歌迷轉發——原來大哥的字跡是這樣的,原來大哥是這樣寫歌詞的,原來一首扣人心弦的歌,是這樣遣詞造句多番琢磨才修改而成。在電子化創作的當下,創作手稿已經是屬於「過時」的稀罕物,但因為清晰記錄了修改過程和作者的創作心路又顯得彌足珍貴。
  • 陸遊最著名的20首詩,值得你收藏
    創作背景:陸遊的一生,呼吸著時代的氣息,吶喊著北伐抗金的戰鬥呼聲,表現出高度的愛國主義熱忱。《示兒》詩為陸遊的絕筆,作於寧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詩人的遺囑,也是詩人發出的最後的抗戰號召。八十五歲的陸遊一病不起,在臨終前,留下了一首《示兒》,表達了詩人的無奈以及對收復失地的期盼。
  • 2020省考不用背字典 行測遣詞造句法有妙用
    今天中公教育給大家介紹一種方法—遣詞造句法。遣詞造句法就是把詞放到日常表述中去,通過揣摩用法的不同,找出二者的差異,我們可以通過遣詞造句發現詞語在搭配對象、詞性和句法功能等方面的差別。比如嶙峋這個詞,通過造句1:黃山怪石嶙峋,在這句話中我們可以得知嶙峋在這裡指巖石不平,再比如造句2:小蘿蔔頭瘦骨嶙峋,在這裡「嶙峋」指形容人消瘦。
  • 陸遊很奇特一首詞,記錄春天,苦中作樂,讀完引人深思,堪稱經典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就是陸遊在立春這天有感而發作出的一首詞,這首詞的上片與下片乍一看有些突兀,描寫的完全是相反的景象,但是其中的內涵卻是非常引人深思的,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木蘭花·立春日作三年流落巴山道,破盡青衫塵滿帽。身如西瀼渡頭雲,愁抵瞿塘關上草。
  • 易烊千璽獨特的語言體系,從他的身上,可以學到遣詞造句的藝術
    易烊千璽獨特的語言體系,從他的身上,可以學到遣詞造句的藝術要說到娛樂圈裡面非常懂得說話之道的流量小生,那一定要提名易烊千璽。雖然他是一個話並不多的人,但是每一句都是帶著思考的分量的,因此才顯得更為珍貴。
  • 專家說造句|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語文造句能力
    第一、掌握基本造句材料—字和詞字和詞是造句的材料,不懂得並熟練使用字和詞,相當於並不擁有造句的材料。思路是造句的血液,血液質量的好壞,就影響到造句之根本。立意偏了,就影響到句子的意思偏離,導致造句失敗。所以,提純意思和思路,是造句需要著重解決的問題。為什麼有的學生造出的句子平淡無奇,囉裡囉嗦,其根本原因就是他們雖然積累了一些字詞知識,但在造句時,還駕馭不了這些字詞,遣詞用字的功夫還不具備或者還不熟練。
  • 遣詞造句的萬能公式!照著做,寫作也很簡單
    此次公益講座,以「遣詞造句並不難——輕鬆提升語言質感」為題,旨在幫助同學們提高寫作能力,錘鍊作文語言,掃除寫作路上「湊字數」、「凹文風」、「沒新意」等障礙,提升語言質感,讓同學們對優美、幹練、充滿想像力的語言運用自如!洪欣老師精彩的講座好評如潮!
  • 陸遊很悲憤的一首詞,短短4句,寫盡英雄遲暮的無奈,驚豔千年
    除此以外,他還有不少愛國主題的詞作,今天要介紹的《訴衷情》就是其中一首。這首詞裡,陸遊表達了自己壯志難酬、英雄遲暮的悲憤無奈之情,通過今與昔、身與心的對比,表達了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堪稱經典。訴衷情·當年萬裡覓封侯宋代:陸遊當年萬裡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 陸遊很感人的一首詞,通篇只是那麼信手拈來,可是寫得很是有韻味
    雖然一再受到排擠,但是這並沒有磨滅他為國為民的豪情壯志,尤其是在48歲那一年,陸遊終於有機會橫刀立馬去為國徵戰了,雖然只有短短的九個月。多年的夙願終於要得到實現,陸遊心裡無比興奮與感慨,寫下了多首經典的詩,而其中有一首最為經典,整首詩真誠之至,將陸遊的肺腑忠誠徹底描寫了出來,這首詩就是——《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悲歌擊築,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 蘇軾被貶黃州時,寫了一首詞,全篇借用了別人8首詩,卻一氣呵成
    我們從熟讀經典中能夠讀出遣詞造句的巧妙,收集妙語佳詞,將熟悉各種語感之後,或許就能發揮出一篇令人驚豔的絕佳作品。開「文章再創作」先河的不是別人,正是宋代豪放派詞人,著名的文學家,蘇軾。他才思泉湧,作品眾多,對於那些古人的經典詩詞喜愛有加,於是就提出來了「隱括詞」這一做法。
  • 陸遊最經典的一首詞,驚豔了世人700多年,無人能出其右
    陸遊是歷史上存詩量最豐富的詩人之一,一共是有二萬多首詩流傳下來,比乾隆皇帝的四萬多首,數量儘管少了一半,但是在文人中,他是存詩最多的一位。其實除了詩歌之外,陸遊的詞也是一絕,很多經典的作品,那也是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其中一些名句,可謂是深入人心。
  • 朱敦儒極狂的一首詞,氣勢十足,可與李白比肩
    朱敦儒被人稱為「詞俊」之名,是陸遊的老師,對陸遊的人品與詩詞風格影響極大,並且由於他中年時經歷了北宋滅亡,在詞作風格上多感懷、憂憤、言志,這給了以辛棄疾為代表的辛派詞人極大的啟迪和影響,南宋最有名的兩個文學家都受他影響如此之大,足見他的優秀。朱敦儒出生於北宋中後期,年輕時名氣就很大不願意入朝為官,北宋滅亡後,他一直深陷亡國之痛中,直到他覺得自己應該為收復故土出力時,已經是南宋初年。
  • 嶽雲鵬在線表白妻子,遣詞造句像寫詩,鄭敏短髮出鏡英氣十足
    遣詞造句像極了詩句。還曬出了幾張妻子鄭敏的側顏照,照片中的鄭敏在擺弄著茶具,身穿青色素衣,一頭短髮,眉宇間英氣十足。畫面中更有幾分歲月靜好的安逸。
  • 陸遊的一首詠懷之作,充滿想像,最後三句話耐人尋味
    陸遊是南宋大詩人,他的詞作數量上雖然比詩歌少得多,但有不少感慨國事的作品,風格與辛棄疾相近,也是蘇辛詞派中一位重要的作家。陸遊文集裡有許多記夢的詩,這些詩未必真是記夢,大都是詠懷之作。下面介紹的是陸遊的一首詠懷之作,充滿想像,最後三句話耐人尋味。夜遊宮記夢寄師伯渾宋代:陸遊雪曉清笳亂起,夢遊處不知何地。鐵騎無聲望似水。想關河,雁門西,青海際。睡覺寒燈裡,漏聲斷,月斜窗紙。自許封侯在萬裡。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這首詞是他寄給朋友師伯渾的,師伯渾也是一位有雄心壯志的作家,陸遊曾寫了許多詩寄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