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7 0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點擊方志河北關注我們
了解河北省情
我國司法戰線著名的領導人
王維綱
王維綱
王維綱(1903—1984.3.21),又名立法,磁縣人。1919年,考入永平十三中學學習,開始接受五四運動新思想。1923年,入河北省立(大名)第七師範學校,求學期間即投身革命。1925年畢業,在磁縣縣立小學任教。1929年,任磁縣第三小學校長。1930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白色恐怖統治下,以小學校長職務為掩護,從事黨的秘密工作,組建和創立了馬頭三高黨支部,並擔任黨支部書記。還相繼在周圍村莊發展黨員,創建農村黨組織、農民協會,領導農民進行抗租、抗稅鬥爭,發展壯大了革命力量。1930年底,他擔任了馬頭區委書記。1931年,任磁漳中心縣委組織部長。1932年4至6月,領導磁縣彭城運瓷小車工人進行罷工鬥爭並取得勝利。1932年8月起,任中國工農紅軍直南遊擊隊支隊長、總指揮,發動和領導了磁縣武裝起義。起義失敗,他被捕入獄,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拒不承認自已是共產黨員。1934年6月8日,被磁縣地方法庭以搶劫罪叛處死刑,他不服判決,向國民黨河北省高等法院上訴。國民黨河北省高等法院認為,此案屬共產黨暴動,地方法院無權審理,故判決無效。不久,被押解到北平軍分會軍法處。在刑訊中,他多次被折磨得昏死過去,始終否認自己是共產黨員,也不承認搞什麼暴動。然而,國民黨河北省高等法院北平第一分院仍堅持宣判死刑。他不服,再次向南京最高法院上訴。在此期間,積極向獄友宣講革命道理,組織領導犯人進行絕食鬥爭並取得勝利。1935年,在獄中秘密組織並成立了中共北平看守所總支委員會,他任支部書記,在黨組織外圍創辦了「讀書會」,以此來宣傳革命理論,發展黨員。1936年6月,上訴被駁回,當局第三次宣判他死刑。他提出最後「抗告」,爭取時間,把生的希望寄托在越獄上。黨支部作了周密研究,並與北平地下黨組織取得聯繫。1936年7月27日,在國民黨反動政府判處死刑交付執行的前一天,在難友的幫助下,從重兵把守的監獄中,隻身縱樓越獄成功。幾經周折,於1937年5月找到冀豫特委書記張璽,與黨組織接上了關係。七七事變後,受特委委派赴延安中央黨校學習。輾轉數月,歷經艱險,到達延安,見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中央首長,陳賡誇讚他是「越獄大王」。在中央黨校學習結束後,被派往抗日鬥爭第一線。此後,他任冀豫特委組織部長、八路軍獨立大隊長、八路軍先遣支隊第三大隊政治委員、中共太行區第5地委書記,並當選為中共七大代表。七大後,任中共太行區黨委副書記、軍區副政委。他不畏艱險,積極工作,為這一地區的建黨、建軍、創建革命根據地和爭取抗戰勝利,付出艱辛的努力。1947年,他任第2野戰軍第2縱隊政治委員,率軍參加魯西南戰役、挺進大別山戰鬥,並參加了淮海戰役。後任第10軍政治委員。曾參加上黨、邯鄲、豫北、豫東、渡江、進軍大西南等戰鬥戰役。
新中國建立以後,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野戰軍和西南軍區第3兵團10軍兼川南軍區政治委員,中共四川省自貢市委書記兼市長,中共重慶市委第三書記兼市總工會主席,全國軍事工業工會主席,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委,全國政治協商委員會委員、常委,司法部副部長,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黨組副書記,中共第七、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在長期革命生涯中,他常說,「一個領導幹部,由於地位的變化,容易形成特殊,有些事情,往往不用自己提,或者你自己沒有想到,便會有人替你想周到了,會有人來給你捧場,只要稍不注意,就會脫離群眾」。「文化大革命」期間,他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做了堅決的鬥爭。粉碎「四人幫「後,他重新工作,努力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後主動要求退出領導崗位。他對家屬子女要求很嚴,從不利用職權謀取私利。臨終前,身上穿的毛衣袖子上已經磨了兩個大窟窿,他用微弱的聲音自言自語地說:「我們是無產者,兩袖清風,一無所有。」1984年3月21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1歲。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