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和人類領袖互相成就,善於隱藏自己的摩西需要神的權杖

2021-01-17 一書一談

聖經故事講到約瑟的時候,已經開始了英雄主義傳記的講述,而到摩西的故事裡,就完全是經類似神話一般的傳說。

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走埃及的時候,他大概是六十的年紀,已經很老了,而他的哥哥亞倫更老。以色列人都高高興興地收拾好跟摩西出發了,此時他們的聖地迦南並沒有很遠,人們被就要回到久別故土的喜悅佔據了內心。可是埃及人並不打算就此放過他們。

很快法老就反悔了,派出了追兵,看著塵土飛揚的身後,以及面前的紅海,以色列人慌了,開始埋怨摩西,這下可要被埃及人追上被殺死了。可是摩西其實是沒有退路的,他只有鼓勵大家前進,渡過紅海。

摩西在上帝的幫助下,第一次呈現了神跡:摩西高舉權杖,海水分開兩邊,上帝還讓烏雲擋住了埃及人的視線,掩護以色列人從秘密通道渡過紅海。等到埃及人追過來,摩西再次舉起權杖,讓海水落下,淹沒了通道,埃及人只能看著波濤洶湧的海水望洋興嘆。

這除了神的力量,按照人類的能力和現有的科學知識,是完全無法辦到的,要說硬要解釋,也是剛好以色列人渡過紅海的時候,是退潮的時候,而埃及人追上來的時候已經漲潮了。埃及人應該是迷路了,或者一開始追錯了方向。這還要回到以色列人收拾行李的時候,摩西已經在上帝的指引下決定好了路線。

本來回到迦南有比較近的路,但是那條近路必須要經過很多個國家,你想浩浩蕩蕩的上百萬人(以色列人在歌珊發展出了兩百萬人的族群,除去一些不走的,至少百萬人是有的)的隊伍經過,途經國家將面臨巨大的威脅,就算得知對方只是借境通過,也對本土的水土和食物以及居民造成巨大的騷擾。

所以摩西決定繞遠路回迦南,雖然路遠了點,但是避免了很多戰爭和麻煩。也可能是埃及人並沒有預測到這一點,先是朝著近路追趕,沒追上才又繞回來的,這個時間差就給以色列人渡過紅海取得了有利條件。

其實在講故事的時候,很多奇蹟,或許可以通過另一種方式去解讀。比如號稱被上帝選中的人,其實就是知識比較豐富的人,他很可能掌握了普通人並不知曉的知識,於是運用了這些知識為自己贏得了名聲。

我們知道摩西自小就被接入埃及人的王宮裡,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這在當時算是最頂級的教育了。摩西學到了什麼聖經裡並未提及,但可以認為摩西是具有一些天文地理知識的人,而在四十年的野外放牧生涯裡,也讓他的很多見識得到了豐富。

擺脫埃及人的追趕,以色列人高興了幾天,但是迦南還遙遙無望,路途上最關鍵的東西——食物——已經短缺。隊伍又開始了怨聲載道。上帝當然會賜予他們食物,比如夜晚停在營寨附近的鵪鶉,成了以色列人的美餐。早晨草地上落滿了白色圓球,人們試著吃這種東西,發現很美味,於是婦女們開始在地上撿摘這些小圓球,並給這種東西取了一個名字叫做「嗎啡」。

不大能夠考證這種「嗎啡」是什麼東西,但是可以猜測這是一種草原上的野果。以色列人靠這東西果腹,並在回遷的路上形成了一定的生活規範:比如,每天只收集當天夠吃的量,周六可以收集周六周日兩天的量,因為周日是休息日,不可勞作。

這也側面證明了「嗎啡」是一種植物果實,每天都會有成熟的果子,但如果採摘過度的話就會導致後面幾天都沒有食物。

摩西暫時統管著這隻龐大的隊伍,按部就班地一邊放牧一邊遷徙。為以色列人尋找泉水,抵抗亞瑪力人,雖然都宣稱是在上帝的指引下為以色列人解決一個又一個難題,但摩西本人的功績真的不是那麼簡單的。

所有的所謂的神跡,其實要以生活常識去理解也並不難,而摩西所謂的上帝的指引也只是停留在他的自敘上,誰也沒有看過上帝,聽見過上帝,就算是權杖,也是摩西自述的神的恩賜。

事實摩西是具有豐富知識和縝密思維的領導者,上帝需要靠摩西來彰顯力量,而摩西不過借著一個神來增加自己的權威——這才是他們的真實關係。

摩西作為實際的領導,站在民眾面前看得見摸得著,摩西個人的獨特魅力也是無可置疑的。而上帝作為虛擬的領導,停留在天上,卻在這場遷徙中被強化為強大的精神力量,成為了以色列人信奉的神。

(本文作者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摩西和摩西十誡
    因為當時摩西還只是一個嬰兒,被裝在籃子裡,法老的女兒把摩西從水裡救了出來,並且為他取了名字。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他曾親自和上帝接談,受他的啟示,領導希伯來民族從埃及遷徙到巴勒斯坦(PALESTINE),解脫他們的奴隸生活。他經過紅海的時候,水也沒有了,渡海如履平地。
  • 摩西的冒險之旅,一位神的指引,四個女人和三個男人的推動
    按照上帝耶和華在何烈山荊棘火中顯現所說的,摩西是他派到埃及去的,但是摩西在埃及作為王子生活的期間,並沒有受到上帝的任何啟示,除了他本性更加善良,對以色列奴隸並沒有太多的同情。聖經故事裡摩西殺死監工的舉措其實十分非常突兀,而電影《十誡》卻從摩西和埃及王室的恩怨情仇出發,講述了摩西從王子淪為罪犯的過程。
  • 【讀經分享】摩西和亞倫
    為什麼人聽了神的話卻不能去照著遵行呢?因為有自己的心意、貪慾、血氣、聰明。老我的怒氣,血氣,情慾,貪慾等等,凡自我的一切,都攔阻神旨意的成就。所以,服事的人要把自己的邪情私慾釘死在十字架上,要把自己當作活祭奉獻在祭壇上。一個死的人是不受影響的,死的人是不會有自己的怒氣。「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 (加2:20)是多麼重要。
  • 互相配搭的侍奉
    17:9 摩西對約書亞說,你為我們選出人來,出去和亞瑪力人爭戰。明天我手裡要拿著神的杖,站在山頂上。17:10 於是約書亞照著摩西對他所說的話行,和亞瑪力人爭戰。摩西,亞倫,與戶珥都上了山頂。 摩西是神所重用的領袖,順從神的差遣將神的百姓浩浩蕩蕩領出埃及。當他們走到利非訂的時候,仇敵亞瑪力人來與以色列人爭戰,摩西,約書亞,亞倫戶珥,他們各盡其職、同心合意、互相配搭的事奉,帶來爭戰的大獲全勝。
  • 米開朗基羅雕塑作品之摩西雕像
    全像高2.37米,摩西雙眼怒目而視,雙臂青筋暴露,一副嫉惡如仇的神態。這尊雕像深深打動著米開朗基羅,據說他曾拿著槌棒敲它的膝蓋要他開口說話。  十六世紀初,教皇尤裡烏斯二世嚮往給自己修建一座世界上絕無僅有的陵墓,並將著名的雕塑家米開朗基羅招來為他工作。但由於教皇的反覆無常,陵墓的施工幾起幾落,米開朗基羅遭受到了一生中最大的失望。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 米開朗基羅雕塑作品賞析 摩西雕像作品賞析
    1516年,米開朗基羅完成了尤利烏斯墓地的中心裝飾部分:坐著的《摩西》雕像(存於今羅馬溫科利的聖彼得教堂)。這尊雕像深深打動著米開朗基羅,據說他曾拿著槌棒敲它的膝蓋要他開口說話。  摩西大理石雕像,高235釐米,創作於1513-1516年間,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  十六世紀初,教皇尤裡烏斯二世嚮往給自己修建一座世界上絕無僅有的陵墓,並將著名的雕塑家米開朗基羅招來為他工作。但由於教皇的反覆無常,陵墓的施工幾起幾落,米開朗基羅遭受到了一生中最大的失望。
  • 歐洲權杖史:從奧古斯都權杖到「法西斯」束棒
    「沃斯」在古埃及語中本意為「權力、統治」,故而沃斯杖也完全擔得起「權杖」之名。在古埃及的莎草紙和壁畫中,沃斯杖在神、王室成員、祭司階層手中極為常見,幾乎達到「人手一根」的程度。從中可以看出,沃斯杖一方面混雜了神權與君權,另一方面又不同於雙冠冕(Pschent)那樣只屬於法老王,而是整個貴族階層的集體圖騰。
  • 【猶太人】摩西與出埃及
    其後,隨著亞當與夏娃的子孫不斷繁衍,人類卻不斷地墮落,這樣引出來一個大洪水的神話。 上帝對人間的墮落極為不滿,於是為了洗淨人間的罪惡而製造了一場大洪水。水災之前,上帝選定正直善良的諾亞,讓他先製備了一具方舟,作為諾亞一家的避難場所。
  • 講章分享:摩西與基督
    如果你問現今的猶太人,以色列民族最偉大的先知和民族領袖是誰,他們都會異口同聲地說:摩西。因為猶太人概念裡頭,除了天使以外,摩西是最了不起的一個人物,他們有很多誇耀摩西的話。在希伯來人的眼裡,對摩西的尊重度是很高的。他們的心目中看摩西是最偉大的先知,最偉大的民族英雄,最偉大的宗教領袖,最了不起的以色列導師。
  • 摩西為什麼要拒絕成為皇位繼承人?
    那處死希伯來人嬰孩的命令,在上帝的掌管之下,恰好訓練並教育了他子民將來的領袖。 以色列的長老們曾得天使的教導,知道他們蒙拯救的時候已經近了,並知道摩西就是上帝所要用來成就這事的人。同時也有天使來指示摩西,叫他知道上帝已經揀選了他去解除他子民的束縛。
  • 心塞又心累,論聖經人物,誰有摩西悲催?
    摩西的一生是偉大的一生,但是摩西的一生卻不是幸福的一生。把以色列人從埃及法老的四百年奴役中解放出來,波瀾壯闊地開啟四十年曠野生存,摩西把自己平凡的生命和神聖的使命結合在一起,只是,這輩子就沒有為自己活過。打從出生起就過得一言難盡,心塞之餘還得感激神靈庇佑。
  • 上帝的羔羊
    他先找著自己的哥哥西門,對他說:「我們遇見彌賽亞了。」於是領他去見耶穌。耶穌看著他說:「你是約翰的兒子西門,你要稱為磯法。」(約1:35~42)上帝是誠實的,他必定遵守自己所立的約。耶穌基督的降世和十字架上的受死,都是上帝守約的結果。因為上帝履行了他的約,所以耶穌基督今天成了我們的救主。
  • 摩西和以利亞丨律法的總結就是基督,先知的預言應驗在基督身上
    不是摩西制定的,這一點大多數基督徒都明白!舊約共四部分組成,律法書和先知書佔四分之一。摩西代表律法,以利亞代表先知!摩西沒有把那一代出埃及的以色列民帶進迦南美地,預表著律法不能使人得救!摩西死的時候年一百二十歲。眼目沒有昏花,精神沒有衰敗,預表神的律法是永不更改、永不廢棄的!主耶穌登山變相有摩西和以利亞陪同,表明主耶穌基督是律法和先知的總和、真道!
  • 上帝選派摩西為自己的代言人,為什麼最後卻不讓他進應許之地?
    摩西作為上帝指派的使者,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脫離苦海,最後卻進不了上帝的應許之地。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聖經裡是這樣說的,以色列人在摩西的帶領下,來到尋的曠野,時年正月裡,他們在加低斯安下營寨,因為當地缺水,乾渴的人們又聚集到一塊開始鬧事,為了平息怨怒,摩西遵循上帝的指令以杖擊石取水,卻沒有在民眾面向宣揚上帝的尊崇,尊上帝為聖,聖經裡對此模稜兩可的說法,最後成了摩西不能進入迦南的理由。當以色列人抵達約旦河西岸的時候,摩西帶領部隊就駐紮在迦南的耶利哥城對面。
  • 被弱化的上帝之妻,柱像被搗毀,蓋頭換臉之後被全世界人民膜拜
    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統一宣稱自己是一神教,然而隨著烏加裡特遺址的挖掘,揭露了曾經生活在迦南地的以色列人的古老歷史。以色列人很大程度上也是多神信仰的民族,不過經過刻意的修改,以色列人的多神信仰被一神論取代,而那些消失的神又去了哪裡呢?如果按照一神教的思想,天上只有一位神,但是,《聖經》也告訴世人,上帝在天上可不孤單。
  • 西方只有一個上帝,東方卻有很多個神,信仰的背後隱藏了什麼?
    西方的宗教,無論是基督教,還是伊斯蘭教,都只有一個真正的神—上帝。東方的宗教,比如佛教、中國的道教,卻有很多個神,比如道教裡面的三個、玉皇大帝、三清、王母、財神、月老等,再比如佛教裡面,出了如來佛祖以外,還有很多不同的佛,菩薩等。那麼,為什麼會有以上的現象?中西方文化有諸多不同。宗教信仰如此不同的背後,隱藏著什麼文化基因呢?
  • 摩西和米利暗的歌
    摩西和米利暗的歌 神拯救為奴的以色列人脫離埃及的控制之後,跟著是一個恰當的結語,就是摩西和百姓用詩歌來歌頌耶和華的尊榮和能力(十五1-18)。這裡的記敘,從散文體轉為詩歌體,是十分重要的。詩歌的修辭高雅,比散文更能表達以色列人的想法和感受,他們敬拜那位憐憫他們,救他們脫離暴君勢力的神。借著複述散文中記載過的內容,讀者也受鼓勵參與以色列人的歌頌。百姓敬拜和讚美神所作的事情,充滿信心,瞻望將來。故此,他們的詩歌在結束時,將焦點放在神將來要為他們成就的事上(十五13-18)。本段落就在過去的歷史和未來的期望輝映之下結束,我們看到米利暗和所有婦女歡愉地擊鼓和跳舞,自然不足為奇了。
  • 《辛德勒的名單》:上帝的選民
    直到摩西帶著上帝的指示,將福音帶給了猶太民族。摩西帶領猶太民族逃離羅馬帝國的壓迫,走向遙遠的東方,在聖城耶路撒冷重新建立自己的小國家。但摩西死後,猶太民族又被其他侵略者奴役。他們無時不刻不在祈禱,祈禱傳說中彌賽亞的降臨,像當年的摩西一樣將猶太民族帶出苦海。 祈禱沒有降臨,耶穌也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中世紀的黑暗終日不去,多災多難的猶太民族渴望著復興,渴望再次強大。
  • 上帝在親近他的人中要顯為聖——約書亞和同時代的兩個人
    但是亞倫,摩西的親哥哥,同時也是大祭司,他的兩個兒子拿答,亞比戶,原本何等的有福,無論從血緣來講,還是從上帝的恩典來講,是何等的根紅苗正,不料在恩典之中,卻從恩典中墮落了——生在福中不知福,他們獻上凡火,做一些不討神喜悅的事情,上帝就讓他們滅掉。
  • 從摩西看蒙召及差遣
    有些人在很短的時間便被差遣;但有些人卻需要相當長的等候。其中有一人,神卻用整整80年之久,才差遣他成為祂的僕人,這人就是摩西。 這俊美不但形容摩西活潑可愛,面孔惹人喜愛,還含有神所喜悅、神所揀選的意思。因此他的父母把他收藏了3個月,及至沒法收藏時,卻體驗到奇妙的經歷,顯明神的手在摩西的身上工作:因被埃及法老女兒收養,竟然能夠在親生的父母家中成長,而在以色列家庭中認識自己是神的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