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寧宮之主:大清第一後孝端文皇后

2021-01-08 筆墨天下

導讀:天命汗努爾哈赤自1616年創建後金以來,後宮制度極不健全,當時努爾哈赤妻妾多稱之為福晉。公元1636年,皇太極創立大清帝國,改善了後宮制度,並封五宮,分別是清寧宮孝端文皇后、關雎宮宸妃、麟趾宮貴妃、衍慶宮淑妃和永福宮莊妃。其中,清寧宮的孝端文皇后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大清第一皇后。

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名哲哲,來自於美麗的科爾沁大草原,是科爾沁貝勒莽古斯的女兒。哲哲生於明朝萬曆二十七年(1599)四月十九日,比皇太極小七歲。為了加強滿蒙之間的聯盟,莽古斯將自己的女兒哲哲於萬曆四十二年(1614)嫁給了皇太極,當時哲哲年僅十六歲。當時,皇太極的大福晉是烏拉那拉氏,而哲哲則是皇太極娶的第一位蒙古女子。

哲哲與皇太極成婚後,兩人很是恩愛,哲哲相繼為皇太極生下了三個女兒。天聰十年(1636)四月十一日,皇太極於盛京(今瀋陽)稱帝,改元崇德,正式建立大清。同時,皇太極對後宮制度進行了變革,將哲哲封為中宮皇后,讓其入主清寧宮,哲哲成為大清建國以來所立的第一位皇后。

在皇太極所封的五宮后妃之中,有兩位還與哲哲有血緣關係,她們就是關雎宮的宸妃海蘭珠和永福宮的莊妃布木布泰,海蘭珠和布木布泰是親姐妹,她們都是哲哲的娘家侄女,姑侄三人共侍一夫,這也是清宮當中一種比較奇特的現象。在哲哲的輔佐之下,後宮被管理地井井有條,使得皇太極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大清的擴張戰爭之中。

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皇太極突然駕崩於清寧宮的南炕之上,年僅五十二歲。隨後,睿親王多爾袞和肅親王豪格為了爭奪皇位險些血濺崇政殿,最終,年僅九歲的福臨榮登帝位,是為順治帝,他成為大清的第二位皇帝。哲哲不僅是順治的嫡母,還是順治的姑祖母,相信當時順治繼位,一定得到了哲哲的全力支持。

順治元年,攝政王多爾袞帶領八旗鐵騎踏入山海關,直搗京師,九月份,哲哲、布木布泰攜小皇帝順治進入了紫禁城,開始了滿清的全國統治。順治六年(1649)四月十七日,皇太后哲哲因病溘然長逝,終年五十一歲,順治為其上諡號為孝端文皇后,哲哲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大清第一後。

相關焦點

  • 清朝皇族血緣密碼:生子順治的孝莊皇后為清太宗生育了幾個孩子?
    【大清王朝,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個中國古代大一統封建王朝,其朝代結束距今僅百年有餘。但作為一個少數民族王朝,卻有著無數未解之謎。清朝皇族血緣密碼系列將以真實的原始史料、文物和遺址現場考察為基礎,揭示出一個真實的大清朝皇族歷史】
  • 清寧宮和坤寧宮
    中路為整個建築群的中心,以崇政殿為主體,南起大清門,北止清寧宮,及關雎宮、麟趾宮、衍慶宮、永福宮等。前院有大清門、崇政殿、飛龍閣、翔鳳閣;中院有師善齋、協中齋、鳳凰樓;後院是以清寧宮為主的五宮建築。清寧宮為五開間前後廊硬山式。是清太宗皇太極和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居住的"中宮"。室門開於東次間,屋內西側形成"筒子房"格局,東梢間為帝後寢宮。
  • 大清史上唯一死因成迷的皇后
    )道光皇帝的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盛年暴崩,死因不明,至今眾說紛紜,成為清宮疑案之一。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深受道光帝的寵愛,自其入宮,便以火箭般的速度迅速坐上了皇貴妃的寶座,皇后去世後,她又被道光帝冊封為皇后,可見其在道光帝的心目中的位置。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生子奕詝,即後來的鹹豐帝。在奕詝10歲時,光二十年正月十一(1840年2月13日)丑時,鈕祜祿氏皇后突然駕崩於皇后寢宮——紫禁城東六宮之鐘粹宮,年僅32歲(虛歲三十三歲),死因不明。
  • 《大明風華》大清有孝莊文皇后,大明有誰?孫若微在她面前很渺小
    說起賢德的皇太后或者太皇太后,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會是大清朝的孝莊文皇后。 首先想到她,一點兒不意外,大清朝是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史料也較為詳實,作家、編劇、導演等也喜歡寫和拍。
  • 華韻未央——傳奇女政治家 孝莊文皇后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清初的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孝莊文皇后。孝莊文皇后,博爾吉濟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系蒙古科爾沁貝勒寨桑之女,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子孫。孝莊太后嫁給皇太極時只有十三歲,她與皇太極共度了十八個春秋。在這十八年中,頗具頭腦的博爾吉濟特氏,在風雲變幻的軍事戰爭與政治鬥爭中,領略到了許多聞所未聞的事物,也學到了很多得以自保的本領。
  • 乾隆指認的皇后,比嘉慶小16歲,有她穩住了大清江山
    孝和睿皇后是鈕祜祿氏,她是嘉慶帝的第二任皇后,陪伴嘉慶帝一生,陪他度過了很多的困難阻礙。她這一生雖然享受了這一國之母的地位,擁有著統領後宮的權力,但是她正好處於大清朝走下坡路的時候,並沒有像之前皇后那樣只是單純地享受榮華富貴,而是與嘉慶帝一起經歷了多次危機。
  • 清朝很重視薩滿教,瀋陽故宮裡皇帝寢宮清寧宮就是薩滿祭祀神堂
    清太祖天命皇帝朝服像 網絡圖片歷史文獻記載,努爾哈赤、皇太極時期,滿族薩滿教祭祀活動已經進入汗王宮廷,本文認為真正的清宮薩滿祭祀應從1636年皇太極稱「寬溫仁聖皇帝」、建號「大清」開始。崇德元年(1636年),對堂子祭祀的時間、供品儀式、規模等規定如下:元旦拜天及出徵、凱旋均為大祭,皆帝所躬祭,其餘月祭、杆祭、浴佛祭、馬祭則率遣有司;民間不得設立堂子;皇后寢宮外東南角矗立著祭天用的神杆,長兩丈,直徑五寸;神杆頂部安著錫鬥,裡面盛著供天神享用的碎肉、米谷。清寧宮的拜神活動,是盛京皇宮內的主要宗教活動,薩滿一直是皇宮宗教活動的主角。
  • 孝康敬皇后張氏授籙圖
    此《張皇后籙牒圖卷》(孝康敬皇后張氏授籙圖),全卷大致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三洞赤文總真仙簡」(雲篆)、第二部分是五十二張神仙畫像
  • 白話恭親王奕訢生母孝靜成皇后|杜絕謠言!哀家的皇兒孝順著呢
    不是所有博爾濟吉特氏都很牛博爾濟吉特氏,提起這個姓氏,可謂耳熟能詳,作為元朝皇族的後代,與清朝皇族保持著悠久的姻親關係,清初的孝端文皇后、孝莊文皇后、順治帝廢后、孝惠章皇后皆出自博爾濟吉特氏,作為黃金家族的後代,博爾濟吉特氏在清朝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
  • 她從未進入大清後宮,卻被封為皇后,死後慈禧還要親自送葬
    提到鹹豐皇帝的皇后,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想到慈安與慈禧,然而,慈禧根本就沒有做過一天皇后,慈安也只是鹹豐的繼後,那麼,鹹豐的正牌皇后究竟是誰呢?她是一名從未進入過大清後宮的女子,即孝德顯皇后。
  • 正位中宮、母儀天下——清代皇后們的故事
    時間倒退到二百七十七年前,清崇德元年(1636年),第二代後金汗皇太極在盛京(瀋陽)稱帝,改國號為大清,年號崇德,皇太極就是清朝第二代皇帝(實際上的第一代皇帝)——清太宗。太宗登基後,按照中原王朝的制度,追封自己的生母葉赫那拉氏(孟古哲哲)為「孝慈昭憲純德真順承天育聖武皇后」。
  • 康熙皇帝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康熙皇帝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其文治武功成就很高,經過他的努力,終開創了康乾盛世的局面。康熙是皇帝,他自然是有皇后的,康熙的嫡後髮妻是孝誠仁皇后赫舍裡氏(索尼的孫女)、孝昭仁皇后鈕鈷祿氏(遏必隆之女)、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佟國維之女)和孝恭仁皇后烏雅氏(雍正生母)。這裡要說的就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孝懿仁皇后是康熙皇帝的第三任皇后,她的父親是一等公佟國維。
  • 歷史解密||孝莊文皇后是否下嫁多爾袞
    明末清初的亂世,造就了一大批傑出人物,在博爾濟吉特家族中,走出了一位家喻戶曉的女中豪傑,她就是曾經輔佐兩朝皇帝的孝莊文皇后。她不僅端莊美麗,還以政治家的才幹,謀略幫助其夫皇太極廣納人才;而後又幫助幼子福臨繼承大統;最後支持孫子玄燁大膽治國除奸,使大清帝國走向繁榮昌盛。
  • 令妃「魏瓔珞」第一子,就只活了四歲,死後與繼後兒子葬在一起
    導讀:魏瓔珞,於正新劇《延禧攻略》的女主,她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令妃。令妃,清朝後宮史上的一名富有傳奇色彩的女子,她以一介宮女崛起於乾隆後宮,一路扶搖直上,為乾隆生下六個子女,兒子永琰(嘉慶)還幸運地繼承了大清皇位。由此,令妃得以入列大清皇后之位,是為孝儀純皇后。
  • 大清王朝除皇族外最為顯赫的是鈕祜祿氏
    並且,蘇完部落不僅給努爾哈赤帶來了兵源,更是給他帶來了一位名將,這就是後金汗國「五大臣」之首的費英東。這費英東真是難得文武雙全之猛將,在其身後之功德碑上,刻錄著滿滿一生顯赫之戰功。所以,這太廟享殿西配殿,供奉功臣之首龕就是這費英東,享有如此之殊榮,費英東之地位可想而知。如此說來,瓜爾佳氏堪稱「滿洲八大姓」之首,也就不足為奇了。那麼大清一朝是不是這瓜爾佳氏最為顯赫呢?
  • 四名女子一同選秀,三個降級,只有她成皇后,兒子還做了大清皇帝
    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全嬪一入宮便獲得了道光的寵愛,僅三個月,便升至妃位,一年後,以17歲的年齡位至貴妃,成為宮中僅次於孝慎皇后的第二主位,可以說是當時大清後宮最風光的女人了。
  • 孝莊文皇后及其祖陵
    前郭縣,當年曾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二弟「一代神弓」哈布圖·哈薩爾的封地;該縣查幹湖東岸的庫裡(蒙古語意為墳、陵墓)村一帶,曾是清代蒙地科爾沁王爺的祖陵所在,清代著名的孝莊文皇后(常稱孝莊皇后)父母的陵寢也在這裡。
  • 鈕祜祿氏在大清後宮中是什麼地位?鈕祜祿家的女人
    這個女人有點倒黴,本是皇太極的原配,可惜兒子早殤,自己死的也早,沒能等到丈夫登基,否則她就是大清第一皇后了,還有博爾濟吉特氏什麼事呢!有人也許會問既然是嫡福晉為什麼沒有追封為皇后?其實這並不奇怪,清朝前期后妃制度還很不完善,嫡福晉可以廢除(不是休妻,是廢嫡改庶),也可以讓位給身份更高的後進門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