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很重視薩滿教,瀋陽故宮裡皇帝寢宮清寧宮就是薩滿祭祀神堂

2021-01-08 一展一觀

滿族薩滿教和清宮薩滿祭祀一直是薩滿教學界研究的熱門課題。

學者欒曄不揣淺漏,在紫禁城雜誌《瀋陽故宮與北京故宮的薩滿祭祀遺物》對滿族薩滿教做一些論述和評介。

網絡圖片

薩滿教是清朝國教,對於清宮薩滿祭祀有學者指出:「研究清宮薩滿祭祀,必須追根溯源,從清入關前開始……遠在七世紀時,薩滿教即進入契丹、渤海國王室;十世紀初進入遼國宮廷,十二世紀初更成為滿族直系先人所建金朝宮廷中的權威宗教;十三世紀初,又步入蒙古帝國成吉思汗的金帳,甚至一度成為左右皇權的政治勢力。」

清太祖天命皇帝朝服像 網絡圖片

歷史文獻記載,努爾哈赤、皇太極時期,滿族薩滿教祭祀活動已經進入汗王宮廷,本文認為真正的清宮薩滿祭祀應從1636年皇太極稱「寬溫仁聖皇帝」、建號「大清」開始。

皇太極 網絡圖片

早在天命時期,後金統治者就曾先後在興京老城、東京遼陽、盛京瀋陽的宮殿內設有堂子。崇德元年(1636年),對堂子祭祀的時間、供品儀式、規模等規定如下:元旦拜天及出徵、凱旋均為大祭,皆帝所躬祭,其餘月祭、杆祭、浴佛祭、馬祭則率遣有司;民間不得設立堂子;皇后寢宮外東南角矗立著祭天用的神杆,長兩丈,直徑五寸;神杆頂部安著錫鬥,裡面盛著供天神享用的碎肉、米谷。清寧宮的拜神活動,是盛京皇宮內的主要宗教活動,薩滿一直是皇宮宗教活動的主角。

薩滿服飾 網絡圖片

瀋陽的清宮薩滿祭祀堂子建於舊城外東南角(今瀋陽市大東路堂子街),現已不存。唯有今瀋陽故宮的清寧宮薩滿教祭祀神堂和院中祭天神竿保存完好,成為中國現存最早的清宮薩滿教祭祀活動神堂場所。

清寧宮是清入關前帝、後起居的寢宮,又是皇帝處理軍政、接受謝恩、朝賀以及進宴、賜宴的地方。按照滿族固有的家祭習俗,在清寧宮西牆正中設置神龕一,北牆西設神龕一,進行薩滿祭祀活動。清寧宮庭院內立有「索倫杆」(或稱「神杆」),「杆首向東仰」,在背燈祭的第二天用以祭天。崇德年間,「定大內至入八分公俱祭一桿,將軍不祭」,使皇室顯貴獨佔祭天大權。

索倫杆

盛京皇宮作為中國的滿族建築,除了吸收漢蒙藏等民族的建築風格外,還有顯著的本民族特色。其中崇政殿後的鳳凰樓、清寧宮等建築位於四米的高臺上,拾級而上,進入高臺南面正中鳳凰樓門洞,出為一寬敞的四合院,院北居中面南的五間硬山前後廊式建築即為清寧宮。

瀋陽故宮清寧宮外景及院內的索倫杆

清寧宮屋頂滿鋪黃琉璃瓦加綠剪邊,正脊為五彩琉璃,其紋飾中間為五彩火焰珠,兩側有作前進狀的行龍,展翅欲飛的鳳凰,含苞欲放的荷花,四條垂脊亦為五彩琉璃,整座建築顯得莊嚴氣派。清寧宮正門開在東次間,口面高七尺一寸五分,寬三尺三寸。

其中,東間稱「暖閣」,是太宗皇太極和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哲哲的寢宮。西四間為寬敞的大堂屋,有南、西、北三面相連的大炕,俗稱「萬字炕」,炕上鋪紅白氈,有炕桌以供薩滿祭祀後吃福肉用。

瀋陽故宮清寧宮內景
清寧宮明間北鍋灶

清寧宮薩滿祭祀神堂西牆正中有朝祭神位,神龕上有架,上懸黃幔,幔上掛神像,下置神板。北牆西有夕祭神位,架上蒙青幔,祭時掛神像神偶,座上置神偶;前炕上設紅木低桌,擺香碟和酒盅等供器。在西、南、北炕包圍的地面上,除了擺設供桌、酒樽等外,有85.8平方米的空間,為薩滿祭祀的主導者薩滿提供了祭祀、請神、跪拜、歌舞的寬闊場地。這僅就清寧宮西四間計算的,如果將殺牲、解牲、煮肉、蒸糕等祭祀活動的東次間加在一起,其場地闊達上百平方米。

相關焦點

  • 解讀薩滿教:清帝十次東巡瀋陽祭祖,故宮現存文物再現祭祀盛況
    滿族薩滿教和清宮薩滿祭祀一直是薩滿教學界研究的熱門課題。學者欒曄在紫禁城雜誌發表的《瀋陽故宮與北京故宮的薩滿祭祀遺物》一文中,對滿族薩滿教做出如下的論述和評介。瀋陽故宮及北京故宮現均保留、收藏有一些宮廷祭祀文物,兩地薩滿祭祀活動的文物為我們研究清宮薩滿教提供了物證。
  • 網友美文:滿族皇帝過年的祭祀活動
    記得幾年前,有家電視臺請一位從事滿學研究的知名學者錄製節目,當時臺下一名女生提問「滿族皇帝入關前怎麼過年?」這位學者回答:「皇家也過年,貼對聯,放鞭炮,吃年夜飯,高興時努爾哈赤還下來跳舞……」筆者認為這樣的回答實際上等於沒有回答。於是,筆者春節前就開始整理這篇關於「皇帝過年」的文章。這裡也有不少學術問題,如祭祀神像,北京故宮和瀋陽故宮的看法和結論不相同,筆者均沒採用。
  • 清寧宮和坤寧宮
    清寧宮(瀋陽故宮轄宮殿) 瀋陽故宮是清朝統治者入主中原前的皇宮,是中國現存僅次於北京故宮的最完整的皇宮建築。
  • 瀋陽故宮的魅力在哪?
    瀋陽故宮比北京故宮晚219年,佔地面積僅為北京故宮的1/12,那麼瀋陽故宮的魅力在哪?瀋陽故宮始建於1625年,是清朝的肇基之地。5、地熱瀋陽故宮採用「地熱」取暖方式,為皇帝、皇后居住的清寧宮供暖,地下砌上煙道,烘熱地面、增加室溫。
  • 瀋陽,有座不一樣的故宮
    作為收藏明清歷史與藝術精品的國家一級博物館,瀋陽故宮博物館以其珍貴的古建築、富有特色的文物藏品吸引著海內外觀眾。三個皇帝分期建造「瀋陽故宮自努爾哈赤後金天命十年也就是1625年始建,至乾隆四十八年即1783年基本建成,共經歷努爾哈赤、皇太極、乾隆三個建造時期,歷時158年。」
  • 僅次北京故宮的最完整皇宮建築,瀋陽故宮值得打卡嗎?
    ▲ 圖為瀋陽故宮鳳凰樓中區建於清太宗皇太極時期,主要有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除了崇政殿之外,鳳凰樓、清寧宮等基本上就是後宮的生活區域。▲ 圖為瀋陽故宮清寧宮正門為中宮清寧宮,為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的寢宮。清寧宮殿頂鋪琉璃瓦,柱頭飾獸面。
  • 張亞輝 | 清宮薩滿祭祀的儀式與神話研究
    坤寧宮原本是明代皇后的寢宮,清代入關之後,在順治十三年將其改造成了一個薩滿祭神的場所。坤寧宮面闊九間,其中東面三間是歷代皇帝大婚時的婚房,西暖閣就是薩滿祭祀的場所,屋內南、西、北三面建炕,西牆上有神板,屋裡面有省豬的俎案和煮肉大鍋。
  • 豬耳朵裡灌熱酒是為哪樣?坤寧宮薩滿教祭祀伴隨著黑豬的聲聲哀嚎
    坤寧宮日祭和月祭清朝統治者入住紫禁城之後,將滿洲薩滿教原始禮俗繁瑣的祭祀禮儀也搬進了這座皇家宮殿。坤寧宮成為皇家薩滿祭祀的主要場所,一年365天這裡每天都上演著宰豬,煮肉,祭神的戲碼。舉行祭祀儀式是坤寧宮非常重要的職責,負責祭祀工作的人,在編制內的就有130個。
  • 薩滿教史話
    薩滿教在清代不僅僅是滿清貴族信奉,普通滿族家庭也信奉;也不僅存在於滿族,中國北方各少數民族中早期都有薩滿教信仰;也不僅中國有,北亞、北歐一些民族及美洲印第安人中也有傳承。我來簡單描述一下薩滿,文中配圖為本人藏書拍照。「薩滿」是通古斯語的音譯,意為「曉徹」,即能了解並傳達神意之人。薩滿教的說法,薩滿是天的使者和奴僕。
  • 坤寧宮的祭祀神壇,可憐薩滿巫師天天只看殺豬聞肉香
    清帝祭祀神壇--坤寧宮西暖閣坤寧宮在明朝一直扮演著皇后寢宮的角色,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打進北京時,崇禎皇帝的皇后周氏就是在坤寧宮自縊身亡的,到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軍入京,滿清統治者開始接管紫禁城的同時,也把滿足信仰薩滿教習俗帶到了紫禁城。
  • 面具下的薩滿,揭開中國最古老宗教的神秘面紗
    ,它對於宇宙萬物有靈的崇拜,成為這種宗教最特色的「標籤」,在長期的演變中逐漸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自成體系的儀式過程和主持祭祀的「薩滿」祭司,在彩色面具覆蓋下的薩滿祭司,說著凡人無法聽懂的「神語」,舞動著肢體,作為遊走在萬物之神和凡人間的使者,薩滿祭司本身就是這種古老宗教最神秘的焦點。
  • 後邊瀋陽故宮的題字是郭沫若的
    門口石獅,後邊瀋陽故宮的題字是郭沫若的。兩側的廂房裡都是慈禧當年用過的珍寶或慈禧的書法繪畫,頭一次發現原來「老佛爺」也是相當的有才。上來鳳凰樓,就是皇太極和他的妃嬪居住的院子。皇太極時的,有所謂「崇德五宮」后妃,五宮為中宮清寧宮,東宮關雎宮,西宮麟趾宮,次東宮衍慶宮,次西宮永福宮。
  • 薩滿教就是原始苯教
    薩滿教和苯教最重要的特點是極其重視享祭,以殺牲獻祭為溝通天地、取悅神靈的手段。對此,我們只要看看苯教典籍《空行智慧勝海傳》的記載就可基本明白,其曰:眾苯波為國王社稷祭祀,聚於角姆林桑,眾僧侶聚於林吉,眾班智達聚於旦正林。苯波們說:為國王祭祀,需一公鹿,一母鹿,要有犏牛、綿羊、山羊,公母各千隻。還要國王衣冠。這些國王都及時送到了。苯波們又說:還需八種酒,九種糧食。
  • ᠪᠦᠭᠡ ᠶᠢᠨ ᠰᠣᠶᠣᠯ ᠮᠡᠳᠡᠯᠭᠡ 薩滿教
    最崇拜薩滿教的地方是伏爾加河流域、芬蘭人種居住的地區、東西伯利亞與西西伯利亞。滿洲人的祖先女真人,也曾信奉薩滿教,直到公元11世紀。[1]清朝中華民國以前一直在中國東北甚至蒙古地區大範圍流傳,清朝皇帝把薩滿教和滿族的傳統結合起來,運用薩滿教把東北的人民納入帝國的軌道,同時薩滿教在清朝的宮廷生活中也找到了位置。
  • 薩滿跳大神_唱段
    滿、錫伯、赫哲、鄂倫春、鄂溫克、達斡爾、維吾爾、烏孜別克、塔塔爾、朝鮮、以及大和等民族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薩滿教信仰活動。在三江流域的赫哲、鄂倫春、鄂溫克、達斡爾,以及在部分錫伯族當中得到了較為完整的繼承。薩滿教在韓國保存的最為完整,日本的神道教也是薩滿教的變體。近存晚期原始宗教的一種。
  • 故宮六百年|楊原:穿越回清朝,紫禁城裡的真實生活是怎樣的
    皇帝在故宮裡的一天澎湃新聞:《如果故宮會說話》這本書裡有大量的生活細節,很有現場感和畫面感。想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下,一位清朝的皇帝,他在故宮裡一整天的生活,幾點起床,幾點就寢?活動範圍又是從哪裡到哪裡?澎湃新聞:我對於清朝皇帝的信仰世界很是好奇,薩滿教、儒家、藏傳佛教、道教似乎都對清朝皇帝有影響,您能否就此給我們深入介紹一下清朝皇帝的信仰世界?他們的信仰在故宮裡又有怎樣的體現?楊原:儒家不能算是信仰,算是滿人統治中原的一種工具。
  • 瀋陽故宮:更有滿族味的巍巍皇城
    聽到這熟悉的臺詞,加上我這嚴格格的造型,有沒有一種穿越到清朝的錯覺呢?其實,我現在所在的地方是瀋陽故宮,雖然它的面積只有北京故宮的十二分之一,但是,濃鬱的滿族特色讓它區別於北京故宮,多了一些東北味。北京故宮地處關內,由漢族人建造,到清朝才有滿族人居住,而瀋陽故宮位於塞外,是由滿族人興建,為清朝初期的皇宮,始建於努爾哈赤時期的1625年,建成於皇太極時期的1636年,後歷經康熙、乾隆時期的改建、增建,形成了有宮殿亭臺樓閣等100餘座、500餘間,佔地6萬多平方米的格局。按照建築布局和建造先後,瀋陽故宮可分為東路、中路和西路,其中東路就有努爾哈赤時期建造的十王亭。
  • 遊覽瀋陽的故宮與二陵,看看誰把大明滅了.
    從崇政殿兩側的左翊門和右翊門,進入一個院落,高臺上是鳳凰樓,之後就是帝後的寢宮,這種前殿後宮,殿低宮高的格局與北京故宮一致。這一組建築是瀋陽故宮內等級最高的建築,建於皇太極時期。鳳凰樓後有一個高約3米的木桿,下方固定在近一米高的石座上,杆子頂端套一碗狀的錫鬥,這就是薩滿祭天的索倫杆,漢譯名神杆。每當清寧宮殺牲祭神後,都要在室外祭天。
  • 故宮今呈「吉祥如意」,清代皇帝在宮裡怎麼過年?
    考慮到滿族的宗教傳統,薩滿教對宮廷儀式的影響就不令人奇怪了。雖然在整個清代,宮廷都舉行薩滿教儀式,但其重要性逐漸降低。從順治朝開始,皇帝新年第一件事就是前往堂子祭拜,但乾隆皇帝把它變為第二件事。當薩滿教儀式淡出宮廷,祭祖活動代之而起。正是乾隆皇帝把奉先殿的祭祖儀式變成皇帝在新年的第一件大事。他是第一位在壽皇殿和太廟的後殿中供奉的先帝畫像前祭拜的皇帝。
  • 薩滿教的精靈世界
    根據各民族的傳統,人們習慣以薩滿教的三界結構來劃分各類精靈的分布空間,解釋它們的獨特功能:以薩滿祭祀的「巫統」傳承和氏族祭祀的「血統」傳承來區分精靈屬類及其功能特徵;以主要守護神和一般祭祀對象的職能區別來判斷薩滿的流派和等級;薩滿教還習慣把或有特殊「能力」或有某些「專長」的精靈納入自己的親屬範圍,並以自己對神靈的供祀來確保精靈的所長同氏族利益相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