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冉學東 見習記者 安凌飛 北京報導
歷時近三年,誠泰財險的股權變更終於塵埃落定。
近日,誠泰財險收到中國銀保監會關於相關股權轉讓備案完成的通知,原股東雲南世博、雲南工投以合計作價4.116億元將其持有的誠泰財險股份轉讓給芯鑫租賃。
值得一提的是,誠泰財險的大股東紫光集團與芯鑫租賃的股東存在股權關係,有一定協同作用,此舉意味著紫光集團將進一步增強對誠泰財險的話語權。而誠泰財險作為一家全國性財產保險公司,2015年以來保險業務連年虧損,主要依靠投資收益續命。
芯鑫租賃與大股東紫光集團有一定協同作用
近日,誠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誠泰財險」)發布公告稱,雲南世博旅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雲南世博」)、雲南省工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雲南工投」)分別轉讓其持有的誠泰財險股份,受讓方為芯鑫融資租賃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芯鑫租賃」),轉讓價格分別為2.736億元和1.38億元。轉讓後,雲南世博和雲南工投不再持有誠泰財險,芯鑫租賃持有誠泰保險4.86%股份,為財務I類股東。
早在2017、2018年,原股東雲南世博、雲南工投就開始掛牌轉讓其股權,彼時兩家合計持股佔比7.25%。2018年誠泰財險啟動混合所有制改革,紫光集團增資入股成為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33%,上述兩家股東的股權稀釋至4.86%。
此次股權轉讓的受讓方芯鑫租賃是一家成立於2015年、註冊資本高達106.5億元的集成電路產業融資租賃公司,主營業務包括經營融資租賃業務、租賃業務、向國內外購買租賃財產等。其中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以34.4億元認繳出資持有32%股權,為其最大股東,同時還包含多家投資和基金類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芯鑫租賃的多個參股股東與紫光集團存在股權關係。據企查查顯示,芯鑫租賃的第一大股東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國家集成電路產投基金的股東之一是北京紫光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這是紫光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另外,西藏紫光清彩投資有限公司持有芯鑫租賃4.69%股權,紫光香江有限公司持有芯鑫租賃1.8%股權。
此外,2019年6月曾在人保集團內部多年任高管的王慧軒獲批成為誠泰財險董事長,王慧軒同時也是現任紫光集團的執行董事、聯席總裁。而他的身影也出現在芯鑫租賃的監事名單上。
根據《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規定,單一股東持股比例不得超過保險公司註冊資本的三分之一,股東與其關聯方、一致行動人的持股比例合併計算。目前,紫光集團對誠泰財險的持股佔比為33%,如果紫光集團與芯鑫租賃為關聯方,那麼紫光集團加上芯鑫租賃持有的4.86%股權勢必將超過33%。
對此,誠泰財險官方回復記者稱,芯鑫融資租賃是通過產權交易所公開摘牌交易的方式,獲得了原雲南工投和雲南世博持有的4.86%的股權,該項交易經過中國銀保監會的備案審核,獲得備案通過。紫光集團與芯鑫租賃在國家集成產業發展中,有一定協同作用,持有少量的芯鑫租賃的股權,不構成任何意義上的一致行動關係。
紫光集團及其背後的「清華系」對保險行業的野心早已顯現。除了紫光集團通過定增入主誠泰財險、誠泰財險又以44.12億元接盤幸福人壽30%的股份之外,同屬「清華系」的同方股份,2014年就買入海康人壽,現改名為「同方全球人壽」,清華控股亦持有中融人壽7.69%股權。資料顯示,紫光集團的控股股東為清華控股有限公司,持股51%,而清華大學全資控股清華控股有限公司,為紫光集團實際控制人。
保險業務連年虧損 靠投資收益續命
誠泰財險是一家由雲南省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雲南冶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大型國企出資,於2011年底在雲南設立的全國性財產保險公司。
記者查閱了誠泰保險自2015年以來的年報發現,除了2015年非車險業務獲得營業利潤近2000萬外,2015年至2018年的所有車險和非車險營業利潤均為負數,都在依靠以投資收益為主的其他利潤續命。
具體來看,2018年至2015年的利潤總額分別是8210.9萬元、1.48億元、5742.4萬元、320.5萬元。其中車險業務四年來均處於虧損狀態,分別虧損6413.5萬元、1.12億元、6622.6萬元、1.74億元;非車險業務分別為虧損1.28億元、虧損7318.3萬元、虧損2324.8萬元、盈利1953.4萬元。而以投資收益為主的其他項成為利潤總額中的主要正向來源,2018年至2015年分別盈利2.74億元、3.34億元、1.47億元、1.57億元。
根據今年發布的各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摘要,誠泰財險2019年第一季度實現淨利潤8033.6萬元,第二季度淨虧損715.4萬元,第三季度淨利潤8234.6萬元。目前尚未能看出淨利潤主要來自於主營的保險業務,還是其他投資收益。
不過,誠泰財險方面告訴記者,今年全年將繼續實現經營性盈利,而且較上年有較大幅度的增長。而二季度階段性虧損是由於出于謹慎性原則,加大風險責任準備金提取導致的,公司持續盈利的格局沒有改變。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被稱為「史上最嚴車險監管年」,從監管釋放的信號來看,2020年車險監管還將升級,半個月前,銀保監會財險部與人保、平安等10家財險公司開展車險集體監管談話。
從誠泰財險來看,2019年3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披露,今年9月12日,中國銀保監會臨汾監管分局下發監管函,要求自9月16日起,誠泰財險臨汾中心支公司停止使用商業車險條款及費率。而2019年2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披露,2019 年6月4日收到中國銀保監會雲南監管局的監管函,從6月5日開始,誠泰財險紅河中支被停止使用商車費率及條款。
上述通報會中提到,在持續嚴監管下,近期以來,車險市場秩序進一步好轉,但基礎並不穩固;費用率明顯下降,但2019年11月出現反彈;保費增速企穩回升,但下行壓力依然較大。
野村發表研究報告稱,最近銀保監會多次發布公告,加強車險監管,商業車險的佣金比率將會繼續有改善,雖然一般和管理費用(G&A)可能會相應上升,但費用率將會跟隨佣金比率而下降,同時相信費用率的下降將超過損失率的上升,因此綜合成本率會有所改善。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告訴記者,未來的方向會推進費率市場化,現在還是有些管制,比如不能突破監管上限進行價格競爭等,這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包括車險經營效率比較低,尤其中小主體虧損較多,費改之後整個費用率會有較大提升。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