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誠泰財險「蛇吞象」幸福人壽 紫光集團在下什麼棋?

2020-12-26 新浪財經

來源:華夏時報

原標題:利用誠泰財險「蛇吞象」幸福人壽 負債1600億的紫光集團在下什麼棋?

記者吳敏 北京報導

雖然對幸福人壽「蛇吞象」式收購還未獲得監管批准,但誠泰財險針對幸福人壽的接管工作已經悄然推進。

近日,本報記者從幸福人壽處確認,曾以工作組組長身份進駐該公司的誠泰財險董事長王慧軒,已經正式擔任幸福人壽的臨時負責人,原臨時負責人鄒偉中已卸任。

鄒偉中是由幸福人壽的現任股東中國信達委派,曾任信達資產上海辦事處副主任、信達財險上海分公司總經理、信達財險公司副總裁。

儘管雙方在淨資產、分支機構、展業範圍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且尚未獲得監管審批,但王慧軒與鄒偉中的「一進一退」似乎也預示了誠泰財險入主幸福人壽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誠泰財險入局的背後,則是紫光集團的保險業乃至整個大金融板塊的綜合布局。如今正面臨較大償債壓力的紫光集團,擁有一張長期廉價現金流的壽險牌照,顯得至關重要。

償債壓力陡增 紫光集團何以解憂?

王慧軒之於紫光集團非常關鍵,其不僅為後者積極布局保險產業,謀得財險牌照,如今更在紫光集團償債壓力陡增之際,獲得了「幸福」的流動性。

紫光集團是清華大學旗下的高科技企業,目前是中國最大的綜合性集成電路企業,全球第三大手機晶片企業。由清華大學旗下清華控股持股51%,由趙偉國旗下的北京健坤投資集團持股49%,董事長為趙偉國。紫光集團下設多家核心子公司,包括紫光股份、紫光國芯、紫光控股等上市公司。

但紫光集團涉足保險業則與王慧軒直接相關。

出身政府機關的王慧軒在2006年9月進入保險行業,其不僅主導籌建了兩個壽險公司的省級分公司,還先後擔任中國人壽和人保壽險三個省級分公司的主要領導職務。2009年4月,王慧軒在中國人保壽險總公司,任執行董事、副總裁。直到2016年7月,時任中國人保資本黨委書記、董事長兼總裁的王慧軒辭職,加入紫光集團,任紫光集團董事、聯席總裁。

王慧軒加入後僅8個月,也就是2017年3月,一份紫光集團作為第一大股東發起設立中青人壽的公告即流出,不過至今未有下文。

2017年4月,昆明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喜良曾與王慧軒見面,對推進紫光芯雲產業園落地、設立高新技術轉移專項基金等事項進行過溝通和交流。同年10月,雲南省委書記陳豪、省長阮成發與王慧軒見面,並共同見證了雙方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值得一提的是,誠泰財險的總部就註冊在昆明。

2018年底,紫光集團通過定增的方式,以28億元取得誠泰財險33%的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2019年1月,王慧軒任誠泰財險董事;2019年6月任誠泰財險董事長。

然而,2018年以來,紫光集團的業績開始出現下滑,再加上未來3年內償債壓力劇增,引發了市場對其流動性和資金鍊的擔憂。

紫光集團發行的債券自去年開始頻頻出現異動。先是去年10月底其2023年到期的美元債出現異動。今年3月,紫光集團旗下的債券「19紫光02」發生異動,4月8日,紫光集團發行的債券「19紫光01」再次出現異常波動,期間臨時停牌,恢復交易後再次下跌,最終報收75.47元,跌幅達24.53%,

有機構投資者表示,因此前北大方正集團債務危機之後,市場有所警覺,目前紫光集團的債券還沒有出現太離譜的下跌,但其債券確實表現出較大的壓力。

Wind數據顯示,目前紫光集團旗下有23隻存續債,債券餘額292.36億元,其中一年內到期債券12隻,約126億元。此外,紫光集團還有9隻債券於1-3年內到期。除國內債以外,紫光集團旗下還包括境外美元債。

截至2019年末,紫光集團有息債務總額為1693.23億元,佔總負債的比例達到77.41%。其中,一年以內到期有息債務金額為851.03億元,佔比50.26%,一年以上到期有息債務金額為842.21億元,佔比49.74%。

「公司有息負債在報告期內繼續增長,規模較大,在總負債中佔比較高。未來公司償債壓力較大,需要大量流動資金償還有息債務本息,如果公司經營狀況出現下滑或者融資渠道減少,可能導致債券償付受到不利影響。」紫光集團在2019年債券年報中如是指出。

平安證券曾在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剔除名校的光環後,校企基本面可能存在業務不強、債務依賴和債務結構不合理等問題;紫光集團主營業務集中但高度依賴政府補助,從現金流角度來看,資金高度依賴債務滾動。倘若拿走校企帶來的信仰加成,再融資的不確定性很容易導致公司陷入流動性危機。

的確,紫光集團對政府補助依賴較高,從其披露的數據來看,2019年,紫光集團淨利潤為14.3億元,較2018年虧損6.31億元有較大增長。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則為-144.96億元。

紫光集團在債券年報中明確表示:「公司的非經常性損益較大,主要為政府補助、處置非流動資產、金融資產價值變動等。」

2017年至2019年,紫光集團獲得政府補助收入分別為26.16億元、25.07億元和40.09億元,佔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達到64.04%、248.12%和136.42%。

幸福人壽的現金流優勢

如果說,紫光集團布局財險,推動誠泰財險的科技化轉型,可為紫光集團及相關科技企業提供專業的保險保障,實現風險覆蓋。

那麼,在當下這樣的「危難之際」,認購幸福人壽對於紫光集團而言,無疑多了一層優化現金流的考量。

有業內人士指出,紫光集團涉足保險牌照,或是從對資金的巨大需求缺口角度出發,保險業務與紫光集團半導體業務協同基礎不多,行業間隔較大,其在保險市場的布局如果不是為半導體業務尋求資金平臺,而是單獨拓展金融板塊,並不符合紫光集團的整體利益。

另一方面,保險業內人士王立剛曾分析指出,「從回報率角度來看,財險、壽險公司的盈利能力存在不小的差異,尤其當前財險公司盈利情況並不樂觀。從資本角度而言,重壽險輕財險,或是布局財險後進一步謀求壽險牌照,均是常見趨勢」。

回溯來看,去年12月,幸福人壽大股東中國信達宣布與獨立第三方誠泰財險及東莞交投集團籤署產權交易合同,擬向該兩方轉讓股權。轉讓事項完成後,中國信達將不再擁有幸福人壽任何權益。誠泰財險則以44.12億元對價受讓30.39億股股份,佔幸福人壽總股本30%,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籤署產權交易合同後,受讓人按照合同約定全額繳納了股權轉讓金75億元。目前,該股權轉讓在監管審批過程之中。」幸福人壽在2019年報中披露道。

但誠泰財險與幸福人壽在體量上的懸殊,一度遭遇業界熱議。從總資產、分支機構數量、業務收入等方面來看,誠泰財險的多項財務指標均低於幸福人壽。

如幸福人壽註冊地在北京,在全國設有22家省級分公司,開設各級分支機構244家,2019年末總資產近631億元,2019年的保險業務收入為82.5億元。

而誠泰財險註冊地在雲南,目前,僅在雲南、四川、河南、山西、湖南等5地開設分公司,以及70多家中心支公司、支公司,截至2019年末,總資產94億。截至2019年末的保險業務收入僅為15.16億元。

雖然誠泰財險對幸福人壽的接管工作已經在全面推進,不過,尚未得到監管審批的此筆交易,仍然存在未知數。

不過,有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收購交易和資產總量關係不大,而是和淨資產關係比較大。從淨資產來說,在收購的當時,誠泰財險是幸福人壽的1.44倍,因此「蛇吞象」這種說法並不準確。截至今年一季度,誠泰財險淨資產為78.3億,幸福人壽淨資產為52.1億元。

儘管中國信達出清幸福人壽股權的願意與其近年業績表現不佳有關,但後者作為存量有限的壽險牌照擁有較大優勢。同時,監管層對開設分支機構的審慎,更顯得在全國擁有22家省級分支機構的幸福人壽珍貴之處。

此前,誠泰財險在公告中直言,「此筆股權受讓有利於誠泰財險基於客戶視野提供一體化的保險保障服務,有利於利用投資標的22家省級分支機構的網絡資源,推進機構建設和交叉銷售」。其還強調,與幸福人壽的「產壽結合」也是紫光集團綜合布局的重要考量。

但有保險中介機構人士分析,從渠道來看,幸福人壽的22家分支機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誠泰財險破除短期內分支機構有限的弊端,實現成本的把控,但基於財險、壽險產品需求程度、目標用戶、產品複雜度、專業領域等差異,銷售團隊不會出現較大的交叉性。

另外,近年,監管層已對險企關聯交易實行重點監管。這也意味著紫光集團目前通過保險與旗下實業結合仍然存有障礙。

如今,擁有財壽險絕對控股權的紫光集團金融羽翼漸豐,左右開工之下,其科技基因與金融業豐厚的現金流是互融共生,還是拖累主業,尚待觀察。

相關焦點

  • 利用誠泰財險「蛇吞象」幸福人壽 負債1600億的紫光集團在下什麼棋
    華夏時報記者 吳敏 北京報導  雖然對幸福人壽「蛇吞象」式收購還未獲得監管批准,但誠泰財險針對幸福人壽的接管工作已經悄然推進。  儘管雙方在淨資產、分支機構、展業範圍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且尚未獲得監管審批,但王慧軒與鄒偉中的「一進一退」似乎也預示了誠泰財險入主幸福人壽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誠泰財險入局的背後,則是紫光集團的保險業乃至整個大金融板塊的綜合布局。如今正面臨較大償債壓力的紫光集團,擁有一張長期廉價現金流的壽險牌照,顯得至關重要。
  • 誠泰財險接管幸福人壽 紫光集團究竟是周全布局還是餓虎見羊?|保險
    根據公開資料,誠泰財險出資44.12億元受讓幸福人壽30%的股權,此舉將使誠泰財險取代中國信達成為幸福人壽第一大股東;東莞交投出資30.87億元受讓幸福人壽20.99%的股權,成為幸福人壽第二大股東。誠泰財險控制幸福人壽已是「箭在弦上」,距離交易達成只差保監會的一紙文書,可謂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 誠泰財險接管幸福人壽,紫光集團究竟是周全布局還是餓虎見羊?|保險
    近日,幸福人壽原臨時負責人鄒偉中卸任,現任臨時負責人由誠泰財險董事長王慧軒擔任。 根據公開資料,誠泰財險出資44.12億元受讓幸福人壽30%的股權,此舉將使誠泰財險取代中國信達成為幸福人壽第一大股東;東莞交投出資30.87億元受讓幸福人壽20.99%的股權,成為幸福人壽第二大股東。
  • 誠泰保險入主幸福人壽 紫光集團坐擁財險壽險雙牌照
    7月17日,中國信達發布公告稱,中國銀保監會已於近日批准誠泰保險和東莞交投集團聯合受讓幸福人壽50.995%股權,其中,誠泰保險持股30%成為幸福人壽第一大股東。備受關注的本次「蛇吞象」收購塵埃落定。誠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入主幸福人壽,標誌著紫光集團正式擁有了財險和壽險的雙牌照。
  • 作價75億賣給兩家 誠泰財險接盤幸福人壽 從此過上了幸福的日子?
    根據披露,交易完成後,中國信達不再持有幸福人壽的股份,誠泰財險和東莞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持有幸福人壽30%和20.995%的股份,其中,誠泰財險成為幸福人壽第一大股東。2018年,雲南省政府向社會集中推出一批混合所有制改革示範項目,誠泰財險赫然在列,而引入紫光集團是誠泰財險混改的重要一步。引入紫光集團後,誠泰財險目前註冊資本金59.7億元人民幣,其紫光集團佔股33%,為誠泰財險單一第一大股東。
  • 幸福人壽終易主!75億「蛇吞象」獲監管批准
    中國信達出清幸福人壽50.995%股權的交易終獲批,交易總價格達75億元!2019年6月,幸福人壽大股東中國信達首次公告擬出清其股權。同年12月,誠泰財險和東莞交投宣布接盤幸福人壽。一邊是全國性壽險公司,一邊是在地方財險企業,這場體量相差懸殊的交易被業界稱為「蛇吞象」收購。
  • 中國信達完成退出 誠泰財險成為幸福人壽的第一大股東
    中國信達完成退出 誠泰財險成為幸福人壽的第一大股東 2020-07-21 13:48:51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近日,中國信達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銀保監會已批准誠泰財險和東莞交投集團聯合受讓幸福人壽
  • 「蛇吞象」股權交易待批覆 幸福人壽一季度再度虧損超三千萬
    作為「蛇吞象」交易的另一方,幸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幸福人壽」)一直以來備受市場關注。據相關媒體報導,近期,曾以工作組組長身份進駐幸福人壽的誠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誠泰財險」)董事長王慧軒已正式擔任幸福人壽的臨時負責人。
  • 王慧軒出任董事長 幸福人壽「心」向紫光
    本報記者 陳晶晶 北京報導9月17日,中國銀保監會公布一則行政許可,批覆同意王慧軒出任幸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幸福人壽」)董事長。這意味著,王慧軒除了擔任紫光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光集團」)執行董事、聯席總裁以外,還同時擔任幸福人壽、誠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誠泰財險」)兩家保險公司董事長。
  • 誠泰進信達退 幸福人壽人事加速更迭
    回顧幸福人壽與誠泰財險之間的關聯,還要從2019年底說起。彼時,誠泰財險及東莞交投集團作為聯合受讓方與中國信達籤訂交易合同,受讓中國信達所持有的幸福人壽50.995%的股權,總對價75億元。其中,誠泰財險以44.12億元受讓30.39億股幸福人壽股份,佔幸福人壽總股本的30%。
  • 中國信達轉出幸福人壽51%股權獲批:成交價75億,誠泰財險、東莞交投...
    幸福人壽)股權轉讓事項收到監管批覆,批准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公司(中國信達)將幸福人壽50.995%股權轉讓給誠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誠泰財險)和東莞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東莞交投)。圖片源自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網轉讓後,誠泰財險和東莞交投分別持有幸福人壽30%和20.995%股份,為幸福人壽第一、第二大股東,中國信達不再持有幸福人壽股份。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顯示,幸福人壽50.995%股權於今年7月16日以底價75億元成交,對應的評估值為69.66億元。
  • 中國信達出清,幸福人壽大股東更迭!昔日虧損王能否扭轉困局?
    公告顯示,2019年12月26日,幸福人壽在北京召開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會議審議並通過「中國信達關於轉讓幸福人壽股份的提案」,同意公司控股股東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信達)將其所持有的幸福人壽50.995%的股份轉讓給誠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誠泰財險)和東莞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東莞交投集團)。
  • 幸福人壽股權變更後高層大換血:王慧軒出任董事長 15億元關聯交易...
    9月17日,中國銀保監會公布一則行政許可,批覆同意王慧軒出任幸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幸福人壽」)董事長。   這意味著,王慧軒除了擔任紫光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光集團」)執行董事、聯席總裁以外,還同時擔任幸福人壽、誠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誠泰財險」)兩家保險公司董事長。
  • 「清華系」增強對誠泰財險話語權 保險業務連年虧損靠投資收益續命
    近日,誠泰財險收到中國銀保監會關於相關股權轉讓備案完成的通知,原股東雲南世博、雲南工投以合計作價4.116億元將其持有的誠泰財險股份轉讓給芯鑫租賃。值得一提的是,誠泰財險的大股東紫光集團與芯鑫租賃的股東存在股權關係,有一定協同作用,此舉意味著紫光集團將進一步增強對誠泰財險的話語權。
  • 誠泰財險收購幸福人壽後首發聲,一盤「產壽聯動」大棋正在展開
    自收購幸福人壽後,誠泰財險的一舉一動備受業內關注。「自7月份正式完成戰略投資幸福人壽後,公司將積極布局保險業務的『產壽一體』聯動。」近日,誠泰財險總經理徐哲向記者透露,將藉助幸福人壽分支機構網絡覆蓋面較廣的優勢,進而實現交叉銷售、壽險代產險、產險代壽險等模式的探索與建設。記者了解到,這是誠泰財險成為幸福人壽第一大股東後,首次披露其最新動態。目前,誠泰財險董事長王慧軒為幸福人壽臨時負責人,主持行政、經營全面工作。那麼,具體如何實現產壽互動?
  • 幸福人壽大股東易主 回應:正按監管流程和公司法規定逐一推進相關...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吳敏 北京報導近日,中國信達發布公告稱,銀保監會已於近日批准誠泰財險和東莞交投集團聯合受讓幸福人壽50.995%股權,其中誠泰財險持股30%成為幸福人壽第一大股東。
  • 幸福人壽近51%股權交易終獲批,中國信達75億「落袋」為安
    7月17日,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信達,01359.HK)發布公告稱,於近日收到銀保監會批覆,批准中國信達將所持有的幸福人壽50.995%股權分別轉讓予誠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誠泰保險」)和東莞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東莞交投集團」),並按照有關規定辦理變更手續。
  • 信達揮別幸福人壽 蛇吞象紫光系接盤
    在外界看來,誠泰保險的總資本僅有93.73億元,與幸福人壽631.29億元的資本體量相比,這場股權收購猶如「蛇吞象」。但對於誠泰保險背後的大股東紫光集團而言,卻順勢坐擁產壽險雙牌照,有望實現保險業務的產壽險聯動。
  • 誠泰保險上半年實現原保費收入7.66億元 戰略入股幸福人壽持有產...
    此外,今年7月底誠泰保險正式官宣戰略投資幸福人壽,據了解,坐擁產壽險雙牌照的誠泰,將積極布局保險業務的「產壽一體」聯動。   誠泰保險方面表示,自混改後引入的市場化、科技化、差異化機制,激發了公司的內生動力與活力。
  • 誠泰保險「產壽協同」加速
    近日,中國銀保監會網站發布行政許可公告,核准王慧軒幸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的任職資格。 公開資料顯示,王慧軒現任誠泰保險董事長。這標誌著,拿下幸福人壽第一大股東後的誠泰保險,集齊了財險、壽險「雙牌照」,全面型險企架構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