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中將張仁初(1909年-1969年11月4日)
張仁初,1909年出生在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高橋區張家壪。1926年加入本地農會,1927年11月13日,在家鄉參加黃麻起義並加入工農革命軍鄂東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張仁初將軍戎馬一生、驍勇善戰,參加了鄂豫皖、川陝歷次反圍剿,長徵及臘子口、直羅鎮戰役,平型關、廣陽鎮、陸房、甲子山戰役和戰鬥,魯南、孟良崮、豫東、淮海、上海戰役,抗美援朝戰爭等。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69年11月4日, 張仁初將軍病逝於北京,享年60歲。
作戰驍勇 人稱「張瘋子」
張仁初被真正叫響「張瘋子」的綽號是在115師師部率686團挺進泰西地區之後的「陸房突圍」一戰後。
那是1939年5月11日,115師師部、686團、中共魯西區委、泰西特委及津浦支隊3000餘人,被日軍包圍在肥城東南的陸房一帶。這裡三面環山,一面是丘陵,陸房在小盆地的中央。距日軍尾高龜藏司令官的指揮部演馬莊僅10公裡,形勢十分危急。115師代師長陳光把686團團長張仁初找來,命令他率領部隊務必守到天黑,保衛師部安全。張仁初和政委劉西元立即對686團作了緊急動員。張仁初說:「我們是久經考驗的部隊,兩萬五千裡長徵都走過來了,我們一定要守住陣地,堅持到天黑,打到一人一槍,也要保衛師部,保衛地方領導的安全!」劉西元說:「我們686團是主力部隊,不是第一次和鬼子打交道了,平型關咱們打過殲滅戰,義陽鎮阻擊,我們一個連掩護過友軍撤退!同志們,共產黨員們!挺起胸膛來,打垮敵人的包圍。」
張仁初(右)
這次包圍陸房的日偽軍部隊有8000多人,其中有5000多名日軍,還配有重炮等武器。戰鬥一打響,陸房就硝煙瀰漫,炮聲隆隆。陸房戰鬥是一場遭遇戰,來不及構築工事。張仁初帶領686團的一營、二營,在東南面的肥豬山和岈山、磨盤嶺一線全力阻擊正面進攻的敵人。他親自到一營堅守的肥豬山主陣地,掌握預備隊,將衝上來的鬼子,用反衝鋒壓下去。最激烈時,張仁初揮著大刀,同戰士一起砍殺衝上來的鬼子兵。打到下午時,日軍再次調集重兵,全力進攻制高點肥豬山。張仁初帶領686團,硬是將鬼子死死擋在了山下。全天打退了敵人9次衝鋒,斃傷敵1000多人,終于堅持到了夜幕降臨。
按照上級命令, 張仁初率686團在22時掩護師部和地方黨政機關,悄悄跳出了日軍的包圍圈。第二天清晨,日軍開始向肥豬山和陸房村猛烈炮擊,當他們衝進村裡時,發現這裡已經空無一人。他們哪裡知道,115師師部已在距這裡六七十裡路的無鹽村宿營了。陸房突圍的勝利,保衛了115師領導機關和地方黨委的安全,對我黨領導的獨立自主的山東抗日根據地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陸房突圍,686團聲名大振!蔣介石給朱德總司令發賀電稱:「殊堪嘉慰!」這一仗,張仁初也打出了名,「張瘋子」的綽號在齊魯大地不脛而走。
三打白彥 屢建戰功
白彥鎮位於費縣西部,它的南面是抱犢崮地區,北面是天寶山區,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1939年10月,115師686團奉中央軍委關於「建立以抱犢崮為中心的魯南根據地」的命令,挺進魯南。在代師長陳光、政委羅榮桓的率領下,先是拔除了日軍設在白山的據點,消滅了盤踞在據點中的日偽軍,接著又連續取得了上下石河、李家莊戰鬥的勝利,使魯南根據地的形勢大為改觀。隨著我軍不斷的勝利,魯南人民抗戰熱情高漲,民主政權、群眾團體紛紛組織起來,抗日根據地已初具規模。但是,位於魯南根據地中心的費(縣)滕(縣)公路,卻在日偽的控制之下,把我抗日根據地抱犢崮山區和天寶山區分割成兩片,嚴重地威脅著根據地的鞏固和發展。關鍵時刻,115師陳、羅首長將攻克白彥的重任交給了張仁初的686團。在師特務團的配合下,1940年2月14日,686團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突襲動作包圍了白彥,經兩天兩夜的激烈戰鬥,消滅了孫鶴齡部下1000多偽軍,解放了白彥。
3月7日,日軍100餘人向白彥進攻,被我軍擊退。12日,日軍調集1000多人分三路向白彥進攻,張仁初指揮686團與特務團、蘇魯支隊一起奮力抗擊,日軍損失慘重。下午,我軍主動撤離百彥。當夜,686團趁敵立足未穩,以小分隊化裝進入白彥,裡應外合,一舉攻入鎮內,張仁初率部與日軍白刃格鬥,殲敵200餘人。13日拂曉,日軍倉惶撤退,張仁初率部與特務團急追又殲敵一部。我軍再次佔領白彥。
3月19日,日偽軍出動3000多人向我進攻,於21日再次佔領白彥。當日晚,張仁初指揮686團與特務團,蘇魯支隊一大隊在夜幕掩護下從西北,東南方再次攻入白彥,與敵展開激烈巷戰、白刃戰,敵節節敗退。至22日晨,日軍被我擊退,殘敵卑鄙地借施放毒氣方才逃脫。
白彥戰鬥,共殲日軍800餘人,偽軍1000餘人,繳槍數百支,解放了費西廣大地區,使魯南和魯中、魯中南根據地連接起來。白彥戰鬥的勝利,大滅了敵人威風,鼓舞了我軍民的士氣,為魯南抗日根據地進一步擴大與發展奠定了基礎,被譽為「八路軍115師平原第一戰」。戰後,蘇魯豫支隊第一大隊又南越隴海路,返回蘇皖邊區,參加堅持華中抗戰的鬥爭。
張仁初(左二)
奇襲敵後 馬踏坦克
1941年初,日本侵略軍向魯南抗日根據地發動瘋狂的「掃蕩」。2月7日,駐郯城縣重坊鎮的日偽軍出動汽車20餘輛,坦克8輛,向胡集、鐵佛寺一帶進犯。張仁初乘機指揮教導二旅四團(團長蔡正國、政委吳岱)向重坊守敵發起攻擊,殘敵棄鎮向邳縣方向逃竄,張仁初乘勢攻佔重坊。第二天,日偽軍400餘人兵分三路,向重坊鎮猛撲過來。張仁初指揮部隊嚴防死守,打退日偽軍的一次又一次進攻。
2月10日,敵人7輛輕型坦克在陣前一字排開,瘋狂炮擊,許多八路軍指戰員倒下了。張仁初雙眼血紅,「瘋勁」上來了,甩掉棉襖,旋風般地跨上「花斑豹」戰馬,大喊:「同志們,跟我上!和鬼子血戰到底,衝啊!」他迎著彈雨火海率先衝了上去。戰士們也吶喊著跟著他衝鋒。張仁初騎著戰馬,遇到輕型坦克,一躍而過,敵人被這一幕驚呆了。八路軍戰士乘勢撲了過去,與坦克後面的敵人混戰在一起,最終取得斃敵300餘名、擊毀坦克一輛的勝利。
戰後,當地百姓競相傳頌張仁初「奇襲敵後,馬踏坦克」的傳奇。
抗美援朝戰爭中,張仁初(左)同軍政委李耀文在研究作戰方案。(資料圖片)
「我這個中將,是羅帥罵出來的」
重坊戰役過後,中共山東分局參加會議的115師政委羅榮桓回到師部,聽到戰鬥勝利的消息,他心裡十分高興,興致勃勃地詢問戰鬥的詳細經過。當他在戰報上看到,此次戰鬥人員損失慘重,臉上的笑意驟然消失。
此時,張仁初興衝衝地趕到師部,想向羅榮桓匯報一下重坊戰鬥的具體情況。可羅榮桓不理他,既不喊他坐,也不給他倒水,滿臉怒容地瞪著他問:「張仁初,你是來請功的吧!請賞的吧!」不等張仁初開口,情緒激動的羅榮桓就劈頭蓋臉地一頓訓斥:「告訴你,我這裡沒有功給你,沒有賞給你!大家喊的沒錯,你就是個『瘋子』!」張仁初徹底蒙了,一向和藹穩重的羅政委,為什麼衝自己發火呀?羅榮桓越說越來氣:「你拼掉了我這麼多的好幹部、好戰士,你賠我的幹部來!你賠我的戰士來!」張仁初這算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小聲辯解了一聲:「打仗哪有不死人的?」誰知羅榮桓啪地一拍桌子:「打仗是要死人,但要看死得值不值。你跟開著坦克來的日本人打陣地戰,用指戰員的血肉之軀與敵人的鋼甲坦克對拼,這種犧牲值得嗎?這種勝利有用嗎?這是無謂犧牲!這是慘勝!還『馬踏坦克』嘞,要不是你的命大,你還能站在這裡說話嗎?」羅榮桓揚了揚手中的陣亡名單,繼續痛批:「你看看這次犧牲的人當中,大都是跟我們一起長徵過來的戰友,他們打仗衝鋒在前,犧牲也在前,都是我們部隊的精華、骨幹,死了多少啊!多可惜啊!你只顧自己打得過癮,拼得痛快,革命的本錢會拼光的!我們怎麼向黨向人民交代啊!」透過羅榮桓的黑邊眼鏡,張仁初分明看到了他眼眶裡飽含著的淚水。
過了一會,羅榮桓緩和了一下語氣,又說:「張仁初,我告訴你,幹革命是要有一股衝勁,但衝勁不等於莽撞;打仗是要勇敢,但勇敢不等於蠻幹。」他的話嚴中有慈,飽含著對張仁初的愛護,使剛強似鐵的張仁初難過得低下了頭,十分沉痛地說:「政委,我錯了,我請求處分。」「處分你有什麼用?好好地記住這血的教訓吧!」羅榮桓拍拍張仁初的肩膀。
敲打過後,羅榮桓仔細思考張仁初「出問題」的根子在哪?就在對毛澤東持久戰思想學習領會不夠,必須「補課」。他多次找張仁初談心,反覆向他講解毛澤東論持久戰的軍事原則,啟發誘導他掌握並運用這一原則,去做好消滅敵人、保存自己這篇大文章。
張仁初講話
張仁初之後每每提及重坊之戰,總是十分痛悔地說:「唉,羅政委說得對,我真是個瘋子!」他牢記著羅榮桓的教誨,一遇到打仗,總是事先權衡再三,如何更多地消滅敵人,如何更好地保存自己,機智勇敢地指揮部隊打了許多漂亮仗,為人民立下了卓越功勳。
1955年張仁初被授予中將軍銜,他對妻子說:「我這個中將,是羅帥罵出來的。沒有他當年的教導,像我那麼莽撞的人,別說當將軍,骨頭早就不知道埋在哪裡了!」
張仁初(左)
張仁初將軍在42年的革命生涯中,身經百戰,出生入死,多次負傷。不管在多麼艱苦的條件下,他始終抱定為共產主義而奮鬥的信念。他一生忠於黨,忠於人民,把畢生精力都獻給了共產主義事業。為創建和保衛人民共和國,建立了不朽功勳,為我軍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張仁初將軍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人民將永遠懷念他。
本文系《祖國》雜誌社王璐據相關歷史資料編輯整理,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