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盡相思皆付諸於詞:細談「人間惆悵客」納蘭容若的孤苦與悽涼

2020-12-27 思帆歷史趣聞

為什麼唯有納蘭容若的詞能以「真」取勝?細品「一生一代一雙人」

人類之所以能夠繁衍生息600萬年左右,其中有幾個非常必要的元素在起著關鍵作用。思想、情感、文明、創造力以及探索世界的能力,到底哪個元素在起著主導作用?目前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但筆者認為如果從人類自身發展去分析,不難發現思想與情感才讓人變得有血有肉。正所謂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人有感情。而能夠讓彼此放下防備心理,並最終全身心的投入到一段感情中去,最可貴也是最能打動人心的莫過於「真情」。

孔子曰;「人無信而不立」,而筆者則認為人若沒有真情實感,那又與行屍走獸有何分別呢。何況「花開有韻,草木含情」,只有真心相待才能有高山流水伯牙子期之交,亦或琴瑟和鳴鸞鳳同棲之戀。

筆者認為古往今來即使朝代不同亦或是「山川異域」。但與情感有關之事也必然「風月同天」。無論男女老少、地位尊卑,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必然心意相通。縱然是才子佳人也必然會食人間煙火。

縱觀古今中外人們都毫不吝嗇的,用最美的語言去吟詠人間真情。尤其是對於男女之間的愛情,更是窮盡世間最柔情蜜意的語言,去描繪長相廝守的快樂;亦或是用傷感無助的話語,去祭奠愛而不得的人間悲劇。

古代文人墨客之所以會不斷,著墨於色彩斑斕的情感世界。並不遺餘力的去描摹理想中的愛情,筆者認為這一切皆因真情難付。正所謂「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用最具情感魅力的語言去刻畫,求而不能或失之不得的情感,才最能扣動柔軟的心弦。

於是一首首因情感而起因相思而愁,獨具傷感藝術魅力的愛情詩詞,從古代「相思客」們的從心底流向筆尖。在眾多以愛情、相思、暗戀為主題的詩詞中,唯有寫出「人生若只如初見」的納蘭容若最情真意切。這也是納蘭容若詞以「真」取勝的關鍵所在。

古今「相思客」,唯有真心永不負

公元1674年納蘭容若二十歲,此時的他可謂滿腹經綸風流倜儻。作為滿清貴族他自幼飽讀詩書。「貴族教育」中的「六藝」幾乎樣樣精通。同時,他興趣愛好廣泛除了掌握「六藝」之外,還涉獵天文、地理、歷史、文學、音樂、歷算、佛學、考證等知識。

此時的納蘭容若儼然一位才華橫溢的貴公子。這一年他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愛情,雖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辦婚姻。但是這位比納蘭容若小兩歲的大家閨秀,卻給他帶來了無限歡心與喜悅。他心目中關於愛情的一切美好期待,盧氏都不曾讓他失望。

1.出自名門,大家閨秀

盧氏乃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公元1657年出生於滿清發源地瀋陽。其父為漢軍鑲白旗人因文才武略而得到重用。雖然她家庭地位與勢力無法與納蘭容若相比,但是也絕對算得上出身名門的大家閨秀。

據史料記載盧氏「訓有詩書」,「貞氣天情,恭容禮典」。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盧氏也頗有才華,並且容貌姣好性格天真浪漫。可以說盧氏就是納蘭容若心目中的理想對象。婚後二人如膠似漆、琴瑟和鳴。

2.盧氏香消玉殞,納蘭哀痛欲絕

正所謂「少年夫妻老來伴」,每一段美好的愛情在最開始的時候,都讓人魂牽夢繞、欲罷不能。但最怕就是中途受阻或無疾而終,盧氏因難產離開人世之後,納蘭容若的婉約之情,亦或「悼亡之音」至此破空而起,

筆者認為二十歲左右正是人生感情最真摯之時,並且對好惡表現得都非常明顯。納蘭容若與盧氏雖然僅有三年夫妻情分,但是感情卻非常真摯與深厚。或許是二人緣分已盡,否則其妻盧氏也不會在產子之時撒手人寰。

3.無盡相思皆付諸於詞

盧氏去世之後納蘭容若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雖然無奈於情深緣淺,但這種彼此都在最美好的年紀相遇的愛情,又怎麼能讓人輕易忘懷呢?筆者猜想納蘭容若之所以,會在而立之間沒入泥土,想必也與對盧氏的思念過深,終導憂思成疾有一定關係。

盧氏去世一年之後這位大才子,終於難掩思念之情在極度哀傷的前提下,揮筆寫下了《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這首讀之令人動容的「悼亡詞」。雖然納蘭容若天生超逸脫俗,但在面對情感之事時卻也只是一個俗人。

4.《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 沉思往事立殘陽。」

「西風」在古詩詞中皆指代秋風。在秋風瑟瑟之時又有誰,能惦念我的孤獨與悽涼呢。蕭瑟的黃葉被秋風捲起掩住了疏窗。我站在殘陽之下回想起茫茫往事。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飲下幾杯酒突然就昏昏越睡了。在夢中仿佛又看到了妻子盧氏,那時的我們閒暇之時就以讀書、飲茶消磨時光。現在回想起來是多麼值得回憶的一件事啊,但是當時卻感覺只是一件平常的小事。

這首詞通過黃葉、疏窗、殘陽,不僅表達出了一片蕭瑟景象,而且也襯託出了妻子盧氏去世之後,獨留他一人在世上的悲涼。通過對夫妻之間日常小事的回憶,體現出了當時二人感情甚篤的恩愛與和諧。

詞人通過感懷前塵往事進而展現出了,對妻子的濃濃思念之情。雖然前塵往事都已成雲煙,但是納蘭容若依然沒有忘記,與妻子在一起生活的美好時光。「誰念西風獨自涼?」,僅此一句就可以表達出這種思念之情。

「人間惆悵客」納蘭容若的孤苦與悽涼

相信平時特別喜歡「納蘭詞」的人,都應該知道納蘭容若這位多情又多病的貴公子。雖然身份十分顯赫而且也頗受滿清統治者的欣賞。但卻因為性格細膩委婉,所以經常陷於情事之中。雖然他年紀輕輕就離開了人生,但是對他來說也算是一種最好的解脫。

《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一詞,是納蘭容若比較知名的一首感悟人生的詞作。這寫於康熙年間的一個雪夜。當詞人看到殘雪之時不禁悵然若失,並且通過殘雪聯想到了個人的孤苦與悽涼。雖然身份尊貴單曲飽嘗人間離愁之苦。

《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

「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詞人獨自一人坐在書房之中久久不能入睡。望見了月光下飄散的殘雪,當殘雪餘暉映照在繪有,山水畫的屏風上時,一種前所未有的寒意突然襲來。

三更天時詞人聽到了笛子曲《梅花烙》,在這個夜深人靜的晚上回想起了往事。在萬籟俱靜的雪夜,伴著一首令人垂淚的《梅花烙》。詞人此時此刻的心境可想而知。在朦朧月光照不到人的地方,應該藏著一個與他同樣傷心的人。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我就是一個生活在人間的,充滿惆悵、悽苦情緒的過客。我也知道你為什麼哭得淚流滿面。因為無論是誰聽到《梅花烙》之後,都會一邊回想人生過往一邊暗自傷心。

雖然這首《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隻字未提相思之意。但筆者卻感受到了濃濃的人生悽苦。這首詞雖然表面上來看是寫景,但是卻將自己的深情寄予在清冷的景色之中。不僅抒發了人生惆悵之意,同時也仿佛告訴我們他是因何而惆悵。

寫給最純情的初戀《人生若只如初見》

納蘭容若在遇到妻子盧氏之前,曾與青梅竹馬的表妹有過一段純情的初戀。但是這段初戀卻在表妹入宮之後戛然而止。作為貴族家庭這也是不得以的悲哀。但是天性多情的納蘭容若,在遭遇這種晴天霹靂之時,卻無法從悲痛欲絕中走出來。

相傳他為了再次見到心上人,居然偽裝成入宮誦經的喇嘛,只求再看一眼心上人。但是也僅限於偷偷一瞥,從此之後天涯陌路不再相見。事實上「納蘭詞」中有很多,為祭奠初戀而創作的詞作。雖然後來他又愛上了盧氏,但初戀卻一直深埋於心間。

1.《人生若只如初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我們如果還能像剛認識之時那該有多好,眼中只有彼此、山盟海誓、溫馨甜蜜。但是為什麼卻要分開呢?你知道這樣會讓我多難受。實際上僅此兩句即可表達出哀怨的心情。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當初我們在一起的時候你儂我儂,但是你怎麼就變心了呢?而且還堂而皇之的說人心都善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這其實是借用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典故,二人在驪山之時曾發誓要永遠在一起。但是在馬嵬坡兵變之時,唐玄宗卻眼看著楊貴妃被縊死。當楊貴妃死後唐玄宗聞雨聲、鈴聲而悲傷遂做「雨霖鈴」。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愛錯了人或者說情託非人,最終受傷的只能是自己。雖然當初曾山盟海誓要終身相隨,但是卻大難臨頭各自飛。

2.《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我們明明說好要一生一世在一起,但為什麼又偏偏不能長相廝守呢?每天都在相思、相望卻唯獨不能相親。既然是這樣美好的春色又是為誰而綻放的呢。

「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這四句詞其實想表達的就是,希望二人能夠像牛郎織女一樣在銀河相會。如果能實現這個願望,即使不要榮華富貴也願意。

結 語

筆者認為納蘭容若所作之詞皆為感傷之語,無論是愛情還是人生都充滿了悲情色彩。雖然他出身於貴族而且想盡榮華富貴,但卻因天性使然活在自己建造的悲觀世界之中。這可能與家族環境亦或身染疾病不得治有很大關係。

但是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同時,納蘭容若這也極度悲觀的性格,為自己營造了一個既多情又無情的感情世界。雖然他對愛情充滿無限嚮往,但是卻因初戀入宮、髮妻早亡而陷入無法自拔的境遇。但他壯年而亡之時無不讓「文人祚薄,哀動天地」。

【參考文獻】

《納蘭容若詞傳》

呂陽《納蘭性德人生中的三大矛盾》

王靜《論納蘭性德人生悲劇形成原因》

王元《人生若只如初見——納蘭性德的文藝觀淺談》

相關焦點

  • 當徐志摩遇見納蘭容若:滄海桑田,你我皆是人間惆悵客
    31歲的納蘭容若與36歲的徐志摩,兩百多年的時空間隔,無論身前的經歷如何,卻都英年早逝,殊途同歸。可是,誰又不是殊途同歸呢?納蘭容若:「我與表妹兩小無猜,我們都以為這輩子都可以一直這樣陪伴下去了,可誰料婚姻之事又豈能自己作主,表妹被鎖深宮紅牆內,成為了皇上的人,20歲那年,家中為我娶了兩廣總督盧興祖的女兒,婚後的日子還算幸福,盧氏與我情同手足,心意相通,志趣甚投,誰料,好景不長,三年後盧氏因難產又患上了產後風,早早離我而去了,那位知我心的愛人遠去,留下惆悵的我獨自前行,雖然家中三年後為我再續弦
  • 納蘭容若與徐志摩:不是人間富貴花,皆為人間惆悵客
    《當徐志摩遇見納蘭容若》梳理了二人的生平、作品和對生活、未來、理想的不同態度,從徐志摩倡導的新月派新詩與納蘭容若摯愛的花間詞相互碰撞的火花中,帶領我們一起找尋百年新詩與千年古詩詞之間的相似之處和獨有魅力。
  • 納蘭容若|我是人間惆悵客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仙島瓊花,ID:hxxxgzs】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原是天上痴情種不是人間富貴花02讀過納蘭的人都知道他年少時有一段刻骨的愛情,這樣一個柔情似水的才子倘若沒有一段輕紗如夢的愛情,難免有些可惜,很多人都說納蘭容若是《紅樓夢》裡賈寶玉的原型。似乎在他身上真的可以尋到寶玉的影子。事實上,自古王侯公子的人生大抵相同,只是情懷至此的甚少。
  • 世上多情郎,天下惆悵客——清代奇才納蘭容若的曠世情緣
    有人說納蘭容若是佛前的一朵金蓮,用千年修煉的正果,換取一段人間情愛。他衣袂飄然降臨人間,為世人創作一個故事,編撰一本詞集,兌現一個諾言,償還一份債約。他在眾人豔羨的仰望中,獨自高雅潔淨。在繁華的城牆裡面,他卻覺得有一種世人無法抵達的荒涼和落寞,他將自己關在裡面,獨看花開花落,雲來雲往。
  • 人間遊歷的惆悵客,難得一見的「千古情聖」,筆下情詩驚豔300多年
    人間遊歷的惆悵客納蘭容若,清初第一詞人。自小天資聰穎,讀書過目不忘;生於溫柔富貴,卻滿篇哀感頑豔;身處花柳繁華,心卻游離於喧鬧之處;真正的八旗子弟,卻喜結交落拓文人;行走於仕途,一生卻為情所累;風華正茂之時,卻匆匆離世。他自詡是天上痴情種,不是人間富貴花。
  •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走近納蘭容若
    我格外喜歡的是民國時期的北平,是因為隨著印刷業的普及,大量納蘭容若的作品集得以廣為流傳,為炮聲隆隆你方唱罷我登場的亂世北平日常中,帶來了至美感性而又催人淚下的韻調。我想穿越回民國時期的北平,遍閱那華麗詞章。我還想穿越回康熙盛世,伴在納蘭容若的身旁,記憶下迤邐耀目的三十年時光。
  • 納蘭容若最悽美的六首詩詞,滿腹憂愁盡在詩詞裡,唯有心事無人知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殘雪凝聚的餘暉照射在繪有山水畫的屏風上,透著陣陣寒意。已到三更時分,遠處卻傳來《梅花落》的笛聲。夜深人靜突然憶起往事,月色於無人處也好像朦朧起來。我,本是人間哀愁的過客,身世悽涼,可我知道你是為何事而淚流滿面,怕是在斷腸的笛聲裡,回憶起了平生的點點滴滴,悲傷不已吧!這是納蘭容若因笛曲起意,自傷身世的哀嘆。這兩句中似乎有相對的主體,一個是「我是人間惆悵客」的「我」,另一個是「知君何事淚縱橫」的君。
  • 納蘭性德:人間所事堪惆悵,一片傷心欲畫難
    納蘭容若詩作諸多,流芳百世,我們選擇其中三首賞析一番。 《鷓鴣天》獨背殘陽上小樓,誰家玉笛韻偏幽。一行白雁遙天幕,幾點黃花滿地秋。驚節序,嘆沉浮,如夢水東流。人間所事堪惆悵,莫向橫塘問舊遊。這首詞展現了一幅悽涼悲秋的畫面。
  • 我是人間惆悵客:這首詞,道出了生命永恆的孤獨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穿過時光的隧道,鏡頭轉向三百多年前,一場雪後的夜晚,一位詩人,表情憂鬱,手捧一本詩書,獨自在書房中徘徊。詩人抬望天空,嘆息一聲,天地悠悠,我只是世間一位惆悵的過客罷了。他拿出來筆,想寫下自己的情緒,淚水卻難以自持,順著臉頰滴落到紙上。回首這一生,幕幕難忘的往事,在眼前如落花般飛逝,讓他肝腸寸斷。
  • 納蘭性德:君乃人間惆悵客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納蘭的這首《完溪沙》,一句「我是人間惆悵客」,道出了納蘭的愁苦。納蘭,按說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人間才子,父親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學士、一代權臣納蘭明珠,母親愛新覺羅氏是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一品誥命夫人。要說這是他的父母給他的。
  • 納蘭容若經典詩詞,美到心碎
    ——納蘭容若 《木蘭詞 擬古決絕詞柬友》3、 迴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 ——納蘭容若 《虞美人》4、淚咽卻無聲,只向從前悔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視,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 --納蘭容若 《南鄉子》5、起來呵手對題處,偏到鴛鴦兩字冰 --納蘭性德 《鷓鴣天·別緒如絲》6、 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
  • 當倉央嘉措遇上納蘭容若,美醉了!
    倉央嘉措與納蘭容若,一個是認定的轉世靈童,卻尋覓著不負如來不負卿的雙全之法;一個是註定的廟堂權臣,卻常有遠離高門廣廈,心繫山澤魚鳥之思。兩個難逃命運的人,懷揣著同一種淡泊離世的深情。在一生的尋覓與傷懷中,留給我們一篇篇絕世情話。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 少年悲情詞人,多情、無情公子|納蘭容若泣血:人間此情何時已?
    《納蘭詞》不朽的文字傳承讓納蘭容若永生在人間。然而:情深過後讀《納蘭詞》每一個人都真的能理解詞人的——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人間怎能無情?唯情最鉤讀者心。最唯美的人生初見,最動人、最純真的的初戀,在納蘭容若和表妹的心頭萌芽生長。可父輩們卻早已用心良苦地安排了:表妹選秀進宮。一對情真意切的戀人被活生生地被宮牆阻隔為:天涯咫尺、咫尺天涯,相思無盡頭。
  • 納蘭性德: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若說我薄情,其實再也找不到比我深情的人了,之所以後來的人生如此孤單,如此渴望被愛情包圍,那都是因為曾經在最好的年紀,太膽大妄為去追求那些本不屬於自己的愛情了,到頭來傷痕累累,即便有多麼喜歡卻再也不敢輕易開口說愛了,連喜歡都變得那麼謹慎小心
  • 納蘭容若: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
    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謝娘別後誰能惜,漂泊天涯。寒月悲笳,萬裡西風瀚海沙。如此風骨卓然、空靈高遠,讓人心旌搖曳、欲罷不能。除卻容若,再無他人。(一)不是人間富貴花清順治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655年,寒冬臘月,北京一座官宅府邸。一個乳名叫冬郎的孩子出生了。府邸的主人,也就是孩子的父親——納蘭明珠,葉赫那拉氏,滿洲正黃旗。對於我們來說應該並不陌生,至少大家都看過陳道明主演的《康熙王朝》,就是那個在康熙朝權傾一時的宰輔大臣。
  • 才子納蘭容若,寫了一首情詩,描寫男女幽會,結尾一句令人動容
    納蘭性德被清人稱為「國初第一詞手」,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盛讚其未染漢人風氣,所以辭藻真切,心意流露,「北宋以來,一人而已」。人們公認納蘭詩風格悽清哀婉,纏綿動人,情感真摯,風格獨特,頗似當年南唐後主李煜。
  • 倉央吉措和納蘭容若,兩個不同的靈魂,同一種深情
    在這個世間只剩下他獨自追尋,之後不斷的修煉著佛心,在悽涼與落寞中結出歡喜,擁有了了一份恬淡寧靜的心境。時光就是一扇斑駁的門,推開看見滄海桑田。當斜陽在門上刻下斑駁的記憶,誰還會記得那個曾經在院落裡靜默的納蘭容若。每個秋天對於他來說代表的都是悲傷,每個黃昏對於他來說灑滿無盡悲涼。
  • 一個官二代的吶喊與彷徨:納蘭容若情詩寫得好,日記也備受矚目
    納蘭容若說:我是人間惆悵客,不是人間富貴花。納蘭容若是滿清第一位愛好漢文學,且造詣非凡的人。況周頤稱讚納蘭容若是「國初第一詞手」。王國維也不吝讚揚他:「北宋以來,一人而已。」納蘭容若的出生給納蘭家裡帶來了一片歡樂,作為納蘭家的長子,他的父親納蘭明珠對他寄予厚望。青年時就酷愛漢文學的納蘭明珠,從小就讓兒子學習漢文化,從三字經到四書五經,家中典藏豐富,這也造就了納蘭容若的文學底蘊。
  • 「人生若只如初見」簡短的7個字,飽含納蘭容若的一生無奈與哀傷
    納蘭容若一生都活在傷感悲秋之中,一生為情受困。他羨慕他人健康的身體,羨慕他人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羨慕他人能與自己心愛的人在一起......「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的意思是,如果人與人的相遇都停留在初見的第一面,那該有多好啊。這樣也就不會有後來的生離死別、相思成疾的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