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字容若,納蘭明珠之子,家境優越。但他卻藐視榮華富貴,想要遁跡山林,與清風明月為伍,這也意味著他將會扮演一個不得志的失意者。納蘭容若詩作諸多,流芳百世,我們選擇其中三首賞析一番。
《鷓鴣天》
獨背殘陽上小樓,誰家玉笛韻偏幽。一行白雁遙天幕,幾點黃花滿地秋。驚節序,嘆沉浮,如夢水東流。人間所事堪惆悵,莫向橫塘問舊遊。
這首詞展現了一幅悽涼悲秋的畫面。在一個秋日的黃昏,納蘭獨自一人登上小樓。忽然耳邊傳來一陣笛聲,還帶了點些許的悲傷。遠處,一行白雁飛入天際,近處,黃花落在地上。接著事由景入情,感嘆時光如流水,像夢一樣消失不見。再接著最後表現的是納蘭的惆悵失望。這同時讓我不禁想起男後主李煜的那首『』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兩人完全不同的遭遇不同的環境卻面臨著相同的情感。而這種情感依託登高抒發,但登高本意是避災求福,後來卻是發展成為了排解古人心中的鬱悶和苦楚。
『』雁貼寒雲次第飛,向南猶自怨歸遲。誰能瘦馬關山道,又到西風撲鬢時。人杳杳,思依依,更無芳樹有烏啼。憑將掃黛窗前月,持向今宵照別離。『』
大雁在北方秋去春來,暗示了一種蕭瑟悽涼的氣氛。大雁在抱怨'歸遲『思鄉心切,這同時也是納蘭心裡的感受,想快快回到家中。思妻心切。接著是瘦馬關山道,提起瘦馬,就不由自主地想起』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更是給全詩多了一份悽涼和悲寂。接著納蘭就停止寫路上的所見所聞,而是轉化成了思念。在窗前時畫眉的明月又照在了徵人的身上。讓明月帶去相互的思念。一切景語皆情語,以景託情,寓情於景,抒發對妻子的相思之情。構成了一幅悽涼悲苦的意境,同時也構成了一幅動人的藝術境界。
握手西風淚不幹,年來多在別離間。遙知獨聽燈前雨,轉憶同看雪後山。憑寄語,勸加餐。桂花時節約重還。分明小像沉香縷,一片傷心欲畫難。
這首詩與前兩個有很大的不同,這首隻是為了表達誠摯的友情和一往情深的傷別之意。握手西風營造了依依惜別的景象。我想我們大概都經歷過送別的情景,離別前會一本正經地說: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但等真正分別時依然會流淚。重情重義的納蘭更會如此,而且更是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分離,這讓人如何能接受?離別後,你在風雨之夜不能成眠,獨在燈前,而曾經是你我雪後初晴,攜手共遊,共賞良辰好景。越回憶越痛苦,這一切已經是遙知已是人海茫茫,獨聽聽盡悽涼寂寞,轉憶變成往事隨風,同看看遍良辰美景。
送人最好的祝福大概就是好好吃飯,注意身體,身體是最重要的。你的身邊可能也有這種人,這種人忘您珍惜,有他們在是一種幸福。我希望在桂花飄香的季節和你團圓,我一切都想好了,卻還是不滿意。最後我決定把我的小像送給你,讓你感受到我的一片真心。
朋友不在多,貴在知心。也許有一天,你哼起了一個曲調,同時那個遠方的他也是如此,思念便這樣傳遞了,願感情長存!
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悠久,古詩眾多,文化數不勝數,需要我們仔細品味,慢慢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