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人間惆悵客:這首詞,道出了生命永恆的孤獨

2020-12-14 好書天天伴

孤獨,這兩個字看起來讓人無助,因此很多人想盡各種辦法去避免孤獨,但是內心依然彷徨在迷茫之中。

又是一個寒冷的冬夜,街道上萬籟俱寂,這樣的季節,很容易讓人陷入孤獨的情緒中。孤燈之下,一杯清茶,靜下心來,徜徉在素雅清新的詩詞中,讓人享受孤獨的美好。

浣溪沙納蘭性德(清)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

穿過時光的隧道,鏡頭轉向三百多年前,一場雪後的夜晚,一位詩人,表情憂鬱,手捧一本詩書,獨自在書房中徘徊。

這時,月亮從雲中探出了一點頭,淡淡的餘暉映著院子裡的殘雪,照射在房間的畫屏中,讓屋裡也變得悽清冰冷。

夜,漸漸深了,他卻難以入眠。

他拿出了笛子,吹出一首憂傷的樂曲,瓣瓣梅花在雪光下靜靜飄落。

不知不覺,已是三更時分,嗚咽的笛聲,讓小院顯得更加靜謐,月色也變得朦朧起來,顯得愈發清冷。

詩人抬望天空,嘆息一聲,天地悠悠,我只是世間一位惆悵的過客罷了。

他拿出來筆,想寫下自己的情緒,淚水卻難以自持,順著臉頰滴落到紙上。

回首這一生,幕幕難忘的往事,在眼前如落花般飛逝,讓他肝腸寸斷。

這首詞,是納蘭容若抒發個人感情的一首動情之作,也是他多情善感性格的真切體現,讀後讓人為之動容,心有戚戚焉。

上闋,詞人勾勒了一幅悽清冷寂的畫面。畫中,有殘雪、冷月、畫屏、落梅、橫笛,這幾個唯美的元素,不僅生動地描繪出了冬夜的冷清寂寥,也襯託出詞人感傷迷惘的情緒。

下闋,詞人因景生情,抒發了強烈的個人感情。「惆悵客」三個字,形象地概括出了詞人的哀怨之情。世事浮沉,歲月匆匆,人如過客,讓他惆悵無比。可是,誰又不是天地間的惆悵客呢?

接著,詞人轉主為客,從「我」變成「君」,意思是說,我太了解你為何落淚了。有人說,這是納蘭與一位朋友在深夜對話,其實,這就是納蘭自己在與自己對話。「我」是一個肉身的納蘭,「君」是一個靈魂的納蘭,他們互為知己,可以真正讀懂對方的心靈。

這一生,他是孤獨的,但是心底卻有一個人能讀懂他,能不讓他潸然淚下嗎?

作家賈平凹說:「生命是孤獨的旅程,孤獨才是生命的答案。」

人在經歷了很多事情後,就會發現,孤獨才是人生本來的底色。孤獨中,人可以真正地回歸真實的自我,找到心靈的棲息地。

孤獨,如同一朵盛開在野外的花,無人知曉,卻不影響它綻放自己的美麗。

習慣了孤獨,你就可以拋棄那些無謂的煩惱,平靜地接受上天賜予的一切。

孤獨,是一種簡單的豐富,是一種充實的寂寞。學會享受孤獨,就可以擁有更加精彩的人生。

相關焦點

  • 納蘭性德:君乃人間惆悵客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納蘭的這首《完溪沙》,一句「我是人間惆悵客」,道出了納蘭的愁苦。納蘭,按說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人間才子,父親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學士、一代權臣納蘭明珠,母親愛新覺羅氏是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一品誥命夫人。要說這是他的父母給他的。
  • 當徐志摩遇見納蘭容若:滄海桑田,你我皆是人間惆悵客
    納蘭容若:「我與表妹兩小無猜,我們都以為這輩子都可以一直這樣陪伴下去了,可誰料婚姻之事又豈能自己作主,表妹被鎖深宮紅牆內,成為了皇上的人,20歲那年,家中為我娶了兩廣總督盧興祖的女兒,婚後的日子還算幸福,盧氏與我情同手足,心意相通,志趣甚投,誰料,好景不長,三年後盧氏因難產又患上了產後風,早早離我而去了,那位知我心的愛人遠去,留下惆悵的我獨自前行,雖然家中三年後為我再續弦
  • 納蘭性德:我是人間惆悵客
    六納蘭性德的生命中,還有一個女人,不得不提,那就是江南的沈宛。沈宛是才女,也是名妓,著有《選夢詞》傳世。據說納蘭曾收她為妾,並在京城置房安頓。正是在風餐露宿、輾轉奔波之間,他留下了多篇邊塞詞,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這首《長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山水難行,夜深唯有千帳燈。
  • 無盡相思皆付諸於詞:細談「人間惆悵客」納蘭容若的孤苦與悽涼
    並不遺餘力的去描摹理想中的愛情,筆者認為這一切皆因真情難付。正所謂「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用最具情感魅力的語言去刻畫,求而不能或失之不得的情感,才最能扣動柔軟的心弦。於是一首首因情感而起因相思而愁,獨具傷感藝術魅力的愛情詩詞,從古代「相思客」們的從心底流向筆尖。
  • 人間遊歷的惆悵客,難得一見的「千古情聖」,筆下情詩驚豔300多年
    人間遊歷的惆悵客納蘭容若,清初第一詞人。自小天資聰穎,讀書過目不忘;生於溫柔富貴,卻滿篇哀感頑豔;身處花柳繁華,心卻游離於喧鬧之處;真正的八旗子弟,卻喜結交落拓文人;行走於仕途,一生卻為情所累;風華正茂之時,卻匆匆離世。他自詡是天上痴情種,不是人間富貴花。
  • 納蘭性德一首經典《浣溪沙》,14字道出無數人的心聲,讀之落淚
    今天分享的這首《浣溪沙》,是我一直以來特別喜歡的一首納蘭詞,特別是詞的下片,每每讀來,總能暗暗撥動內心深處的那根弦,勾連起一樁樁往事。不是「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那首,追憶與亡妻往日光景的詞固然經典,但這首《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更能觸動我。
  • 納蘭容若與徐志摩:不是人間富貴花,皆為人間惆悵客
    相互映照的前世今生,同樣的惆悵,不同的悲涼如果納蘭容若遇上了徐志摩,大概會說一句:「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而徐志摩曾點評納蘭容若「所有人都被甩在了他櫓聲的後面,以標準的凡夫俗子的姿態張望並豔羨著他」。
  • 納蘭性德: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
    一度將自己的經歷回頭總結,細想最多的還是愛情,關於愛情,我究竟在期待些什麼,我自己也說不清楚,大概都是因為沒有遇到一直都心動的那個人,所以說不清楚,也許是遇到了,沒有來得及說出口便失去了,所以,事到如今,想起名字,想起容貌,也只是心有漣漪卻也起不了大的波瀾。畢竟,時過境遷,過去的都當是回憶了。
  • 清之李後主納蘭性德,寥寥數語的一首小詞,道盡了人生惆悵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我們可以看到,全詞,中規中矩。採用的也是上片寫景,下片抒情的傳統手法。這一這首詞的創作時間,已經無法考證,但從作者本身出發,我們可以猜猜得到,多半是因為你詞人,自己的遭遇,失去喜歡的人,或者是與朋友分開,總之是他心中的傷感,為了表達內心的惆悵,才有了這一首詞流傳後世。上片,「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
  • 音樂教父羅大佑:我是人間惆悵客,半世飄零憶平生
    曾經放蕩不羈,視音樂如生命,梳著長發戴墨鏡的搖滾青年,如今已是慈父的面容,懷揣著對稚子的愛,珍惜著每一個清晨。羅大佑會告訴女兒,人與人之間要如何相處,要如何互相幫忙。他沒讓女兒聽他唱的歌,因為他想讓女兒,在屬於自己的年齡裡,接觸屬於她們的世界。
  • 曾經寫過兩首最孤獨的詞
    看過很多孤獨的詩詞,例如蘇軾的《臨江仙·送王緘》: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涼。納蘭性德的《虞美人·曲闌深處重相見》:半生已分孤眠過,山枕檀痕涴。當然還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很多年以前,我經歷了人生裡最悲苦的一段時光,一個人孤獨的飄蕩在這個人世間,看慣了世態炎涼,也看透了世間各種各樣的人性,那一年我差點就告別了這個世界,可是我終究還是挺了過來,在那一年的春節裡,我曾經寫下過兩首詞,不是什麼佳作,只是我在最孤獨的時候,留給自己的一個祭奠,那年除夕的夜裡,我孤身一個人,在震耳欲聾的炮竹聲裡,在半醉半醒中,獨自守夜到天明,當所有人團聚,
  • 納蘭性德:7首情詞告訴你,原來深情是這樣子的
    簡析:這首詞是一首愛情詞,但卻與容若的其他愛情詞的悽惻纏綿有所差異。這首詞更有一種「愛情宣言」的意味。「一生」二句詞人似乎在向老天發出內心沉埋已久的質問:我一生一世就只與一個人構成一雙長長相守,怎麼能夠教我們兩地相隔、無因重會呢?
  • 納蘭性德最惆悵的詞,人生飽嘗離愁之苦後,怎樣回憶自己的一生?
    他這一死,不僅震驚整個納蘭家,連康熙都被震動了,想要挽回這樣一個無心眷戀世間的惆悵客,但一切已經是回天乏力,身體上的疼痛是可治癒的,精神上的痛苦卻是藥石無醫,「一生恰如三月花」,也許這樣與世長辭,才是他所希望的,他的一生也正像這三月花一樣,短暫而又絢麗。納蘭性德是清朝歷史上最濃重的一抹色彩,納蘭詞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絢爛的一筆,不容忽視。
  • 納蘭性德逝世335周年:我是人間惆悵客,斷腸聲裡憶平生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 傳說明珠罷相後,在家中讀起容若的《飲水詞》忍不住老淚縱橫,嘆息道:"這孩子他什麼都有了啊,為什麼會這樣的不快活?"幼抱捷才,仕途雖平順,卻不受大用的容若,恐怕也心知肚明——自己這御前侍衛的榮銜只是皇帝御座前的擺設。
  •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走近納蘭容若
    這是兩個康熙盛世年間無與倫比的才子情聖,兩朵超脫了凡塵的絕世蓮花。他們耀世的光輝在我心裡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記,遂取網名「倉央容若」以明心志。今天的北京源自春秋戰國時期燕國建城,歷經朝代輪轉先後使用了燕京,金中都,元大都,北平等名字,新中國成立後更名為北京。
  • 《永恆和一日》,解讀安哲羅普洛斯對永恆的理解以及生命的價值
    儘管影片採用了很多插敘、象徵和隱喻的方式,讓觀眾產生嘆為觀止、眼花繚亂的感受,但本文並不想過多解析這些表象的啟示作用,而想從故事背景、流浪情結、珍貴親情和孤獨救贖這四個方面來進行分析,這四個方面都與導演的經歷密不可分,既互相獨立又彼此影響,成為影片主題關於時間和生命意義最為重要的內涵。
  • 「知我者,謂我心憂」下句是什麼?僅8個字,道出深藏於心的孤獨
    這首詩中,有七個字,可以說是十分經典,「知我者,謂我心憂」,實際上,這一句的下句,才更加令孤獨者淚流。本期筆者就和大家一起來品一品這來自2000年前的孤獨:《黍離》先秦:佚名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 納蘭容若: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
    也引發了我的思考:如果真有機會穿越時空,自己想要去哪裡呢?思忖良久,我決定去清朝康熙年間。原因無他,只想親眼目睹滿清第一才子的風華。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謝娘別後誰能惜,漂泊天涯。
  • 李煜這首四句哀愁詩,全詞沒有一個「愁」字,卻道出了萬般憂愁!
    今天我們重點來說的就是「借景抒情」,這類詩的特點鮮明,只見景物而不見其情感表露。但是,仔細品味卻是滿滿的深情。例如唐代大詩人崔岑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看似寫景,卻道出了作者滿心歡喜之情。圖片:古人寫詩劇照至於寫悲情的,大多都有滄桑的經歷。例如南唐後主李煜,身為亡國之君,他這經歷算是苦中最苦的了!
  • 史達祖被貶江漢,寫下了這首含蓄蘊藉之詞,感人至深!
    其詞以詠物見長,或以人擬物,比類附意;或寓情於物,氣象妙合;他的作品很有時代特點,其詞在南宋詞壇上享有盛名,為風雅詞派的三大家之一。江水蒼蒼,望倦柳愁荷,共感秋色。廢閣先涼,古簾空暮,雁程最嫌風力。故園信息。愛渠入眼南山碧。念上國。誰是、膾鱸江漢未歸客。還又歲晚,瘦骨臨風,夜聞秋聲,吹動岑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