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700分和700萬,你會怎麼選?有些選擇往往無需選擇

2020-12-23 職場江湖一碗湯

前言

最近,看到一個視頻,問的是高考750分和750萬,二選一,怎麼選?視頻大概採訪了八九個高中生吧,清一色的全部選750分。

問他們為什麼這麼選,有說750分的人生有更大的可能性,還有比較實誠的說750分的未來可以掙到比750萬更多的錢。

其實這個問題,年年高考前後都會被人翻出來討論,只不過數字稍微有些變化,是700分VS700萬,畢竟滿分750分沒人能做到,但700分每年陸陸續續還是有百來個天才能做到。

有意思的是,熱門貼下面的前幾個熱門回答,都選擇了700萬。

所以,問題來了,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

朋友一:

我挺早就考慮過這類事情,如果沒有原始積累的話我肯定選錢,人生的第一個700萬會對家裡的財務狀況帶來天翻地覆的躍升,而且是立刻、馬上、即時的改善。

700分的人生確實有很多的可能性,但可能性到變現要時間,也有風險。清華有王興,北大有李彥宏,但更多的清北畢業生一輩子也攢不到700萬。

之前有機構統計過,畢業5年後的清北生平均月薪是18000-20000。這在中國已經遠超平均水平,但掙到700萬需要350個月,約30年。

胡潤去年發布過統計,中國淨資產600萬以上的家庭有400萬戶,中國有約4億戶家庭,所以都不用算你之前和之後的財富,就赤條條靠這700萬,就已經帶領全家進入中國top1%水準

父母對你的培育不再是潛力股,不必漫長等待,不必擔心各類意外,立刻兌現收益,這不香嗎?

另一個平行宇宙裡700分的你還需要大學奮鬥4-6年,畢業後為了房子、車子、妻子、孩子一路奮鬥,多少年後才能停下來歇口氣,才有餘力回報父母?

說一句扎心的話,年輕時有錢和年老時有錢,是完全不一樣的兩種體驗,而且這事你只有一次機會,沒法重來。

朋友二:

要知道700分是什麼概念,意味著滿分750,你只失誤50分,這是高考狀元級別的啊

這成績穩進"五道口職業技術學院"和"圓明園職業技術學院"啊,想想裡面都是什麼等級的同學圈,當今社會什麼最重要~人脈啊,在這高等級的圈裡,還愁沒有什麼好的發財機會?

在這學校畢業,700W只是一年的年薪,還有光明的未來啊,這選擇題誰都會一目了然選擇的。

我當然選擇~700W了啊,我這麼不求上進的人,怎麼能拖累那麼好的同學們啊,這輩子也就小富即安罷了!

這一口反諷確實了得,700W也是小富即安。

朋友三:

我選七百萬。請允許一個老實人講一下真實想法。

我覺得高考七百分只能讓我少一些對學業的急促,不用像大多數人一樣起早貪黑,不用在意考試結果。

但是我還是得學習,因為沒有任何一所值七百分的學校會要廢物,萬一搞不好被開除或者畢不了業就成了千古大笑話了。

不值啊。

但七百萬就不一樣了

有了七百萬,我可以時常在學習失意時告訴自己:「年輕人,你有七百萬誒,慫屁啊,幹就完了!」,少了學習壓力,還可以自己努力爭取好成績,七百分考不來,六百九十九分也好啊~

總之,既減小壓力,也很可能有一份美好生活。選七百分......實在不適合我。

但是如果有機會,我還是想說......

行了各位,快別做夢了,好好學習吧。

朋友四:

發現諸位是一邊倒的選擇700萬,而不在乎高考成績和大學教育甚至知識本身。

真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老夫簡直痛心疾首啊!

我的選擇是。。。

700萬。

雖然選擇是一樣的,但是我的花法不一樣啊。

我首先拿出100萬,這一屆高考直接放棄,然後花點錢在本地最好的高中復讀一年,花20萬搞定這一年的開銷,包括補課和生活等方面都按照最高的標準來。

以我本人的實力,努力這麼一年,錢也花到位,雖然考700分不太可能,但是600多應該是沒問題的。

這樣我既拿到了錢,高考的分數也沒低太多,只不過是多用了一年時間而已。

至於剩下的600萬怎麼花,你們怎麼花我就怎麼花。

小編感言:

很明顯,基本上出了社會的人都會選擇700萬。

因為打工人們都深深地知道700萬如果要自己賺到底有多麼的難,可能大多數人這一輩子都沒辦法賺到這麼多錢。

這是赤裸裸的現實,沒有錢,在這個社會太難生存了。

但是我們也要佩服和鼓勵那些選擇700分的人,畢竟一般能真正為社會,為國家做貢獻的人都是高材生。

相關焦點

  • 高考700分和700萬你選哪個?後者,還能買房安家落戶在青島!
    最近看了一個街頭採訪視頻,視頻中受到採訪的人被問到高考700分和700萬你選哪個這個問題的時候,竟然大多數回答是要700萬。如果是你會怎麼選?友情提示:魚與熊掌不能兼得。有的人說,我選700分,因為人力資源,可以創造遠遠大於700萬的價值。有的人說,缺啥要啥,我選700萬,然後拿出200萬去上700分的大學。有的人說,還是選700萬吧!因為有了700萬,可以創造出來更大的價值!
  • 高智商:高考700分和700萬人民幣你會選擇哪個?
    然後我就看到全部的字:「酸菜長毛了,吃了會怎麼樣?」這是謀殺親夫的節奏啊.......有一天老師在發考卷小美跟隔壁的小明說:我考零分耶小明:我也是耶小美:那......這樣老師會不會以為我們作弊啊......沒有想不到,只要做不到,夠拼的你知道一直原子筆的含墨量是多少嗎?
  • 2020年知乎上熱議的話題,你要700分還是700萬,700萬難道不香嗎?
    今年全年知乎上有一個火熱的話題,如果讓你重回18歲,再經歷一次高考,邁入考場前的那一刻,你的人品爆表,給你兩個選擇:高考直接得700分,(滿分750分),清華北大任你選;今生放棄高考,(此生最高學歷高中),700萬人民幣你拿走;
  • 選擇日語參加高考?你是可以逆襲的!
    每年高考放榜,幾家歡喜幾家愁。就在高考出分後不久,微博熱搜榜一則消息:#江蘇男生選日語高考過一本線#:以前英語差從沒想過上一本。在高考中選擇日語已經成為部分考生的優先考慮,尤其是對於英語學了很多年遲遲低分飄過的學生,高考日語已然是邁入理想大學的黃金語種。已經諳熟高考英語的學子,選擇高考日語後何去何從?小語種的優勢是否會助力高考?
  • 男子「機選」錯失彩票2.5億中700萬,稱:早知道不看「內幕」了!
    男子「機選」錯失彩票2.5億中700萬,稱:早知道不看「內幕」了!很多人都夢想這自己能夠一夜暴富,瞬間成為一個有錢人,過著高大上的生活。於是就有了彩票的出現,運氣好的人可能就會獲得巨大的財富,運氣不好的人所有的錢都花完了都中不了,所以對於彩票的看法一直都是意見不一。
  • 新高考選科,這種組合最有利於考上好大學!但這類學生選擇會吃虧
    老高考是有文、理分科的,但是新高考卻能自己選擇想要就讀的科目。新高考的改革,更多的是尊重學生的個性、愛好和特長,這樣高考選科方式,似乎顯得更加有人情味兒,體現的是我們國家「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但是,學生在實際的選科方面其實並沒有那麼容易。以前就是文理的選擇,現在的選擇多了,就需要考慮方方面面了。
  • 高考七百分和擁有七百萬人民幣你會選哪個?
    今天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話題,擺在你面前有七百萬和高考七百分,你只能選擇其中一個,你會怎麼選?底下的回答熱火朝天,但都是選擇了七百萬,而不選擇高考700分。當然,作為一個俗人,我的選擇也是七百萬。畢竟世人匆忙,只為碎銀幾兩,選擇七百萬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我來說一下我怎麼花這七百萬。拿到七百萬後,也不代表一切都結束了。
  • 新高考模式下,選文選理有講究,教你做出正確選擇
    像是和河南地區的學生在選擇的時候比較簡單,但是對於遼寧、福建等地區就比較困難了,因為這兩個省份在明年的時候要實行「新高考模式」,所以對於學生來講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 選擇科目和你以後的選擇有很大關係,選擇報考的大學和專業等。如果學生在沒有實行新高考的模式下,選擇了文科,那將會大部分面臨師範專業。
  • 高考英語與高考日語怎麼選?
    多少孩子從小學就開始學英語,到初中、到高中、再到高考,英語卻成了上大學最重的負累,最最拉分的一門!努力地學語法、背單詞,卻怎麼學都不入門,成績糟糕!英語,是多少孩子心頭的痛,是多少孩子想要進入理想大學之門的勁敵! 如果另一條路擺在面前,學生們會不會選擇呢?家長們會不會支持孩子的選擇呢?
  • 新高考選科70%學生會選錯科目,高中生到底該如何選擇?
    對於新高考改革後的選科,以前只要二選一就行了,現在變成了「自助餐」,讓很多同學犯了選擇困難症。怎麼組合考試科目,才能最大限度發揮自身優勢,考上一個好大學?感興趣的和好得分的,該如何抉擇?
  • 成人高考要比普通高考差嗎?專業應該怎麼選擇呢?
    成人高校是否也會根據社會的需求在不斷地調整專業設置呢? 其實成人高校專業的設置比普通高校更加靈活。因為成人對專業的選擇要求更高,在選擇專業上那種理想化的東西相對的要少一些,更踏實一些,務實的東西要更多。這就要求成人高校在專業設置、課程改造上更加適應成人特點,更重要的一條是要適合市場的需求。
  • 這3個選擇如何,往往會影響你一生,別不信
    每到一個點都會出現新的選擇,而如何選擇,往往也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命運。有些小的選擇,可能影響不會很大,但有一些重要的選擇,一旦選錯,則很可能會對自己造成深遠的影響。特別是以下這3種選擇。是否好好學習?雖然有些人即便文化不高,可也能獲得成功,但這終究只是少數。而且你往往只看到了別人的成功,卻沒有看到別人成功的背後,到底經歷了多少辛酸。雖然不能以偏概全的說,只有學習好的人,將來才能邁向成功。但可以確定的是,努力學習的人,一定會比不努力學習的人更容易走向成功。
  • 那年高考,我與你一樣,也在糾結中選擇,思考後選擇就不會後悔
    高考,學生考「試卷」,家長考「志願」。高考難,但其後的志願填報也不容易。畢竟志願影響考生的學習方向和職業生涯。填報高考志願,最痛苦的是糾結如何選擇。究竟如何選擇城市,除了你的想法外,取決於你的高考成績,不可盲目「隨眾」、「從眾」,志願的選擇遠遠超出你的成績層次,最後有可能名落孫山。其實,很多中小城市也有不錯的大學,適合「低分者」撿漏。建議:根據自己的高考成績選擇城市。
  • 「700萬人民幣和高考700分,」你會選哪個?評論出奇一致哈哈哈哈
    1.「700萬人民幣和高考700分,」你會選哪個?評論出奇一致哈哈哈哈哈哈哈2.天然呆的姑娘3.哭什麼哭,早幹什麼去了,這會後悔也晚了4.我真替你的電車擔心5.這位拳手一定是來自印度的7.再給你們兩個小時,不然我真的走了8.不用看了,小夥子你的花她一定會收的9.真的假的,大爺這麼牛啊
  • 面試官:高考750分和750萬,怎麼選?傻瓜直接回答,聰明人這樣做
    面試官:高考750分和750萬,怎麼選?傻瓜直接回答,聰明人這樣做 想要進入職場,面試是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相信很多朋友應該都知道。特別是剛剛進入社會的職場小白,經驗不豐富,往往容易在面試的時候出現問題。
  • 新高考改革六選三 一個高中生和家長的糾結選擇
    女兒今年上高二,正好趕上山東2020年新高考,新高考改革,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地理、歷史六門學科中任選三門,根據賦分計入高考成績。賦分制的執行難為了高中生的孩子和家長,特別是沒有明顯偏科或者是對未來職業沒有規劃的孩子,選擇很是困難。
  • 新高考「3+1+2」模式下,該怎麼選擇學科組合,看這裡
    新高考採用「3+1+2」模式,不再是以往文理分科形式,新高考所選擇學科直接和大學的專業相關聯,這就要求考生在選擇科目是要慎重,那麼具體該怎麼選擇呢?今年北京、上海等6個省份城市已經實行了新高考制度,2021年將會有8個省份實行新高考模式,其中北方有2個省份河北和遼寧,南方6個省份湖北廣東都在其中。
  • 新高考下文理如何選擇
    新高考的目的是文理不分科,但其實目前的3+1+2還是文理分開的,關於新高考3+1+2學文還是學理,也就是選物理還是歷史的問題,我們暫且還是以理和文區分,有些家長和學生很糾結。學文還是學理,不能只考慮興趣和成績,還需適當參考一下文理每年的學校錄取比例和所報專業以及就業情況。
  • 新高考改革,「學生選科」的三大注意點,到底該如何正確選擇?
    自上海新高考模式試運行以來,現在各省份都已逐步引入了這種3+1+2的選科組合模式。與以往的高考模式相比,這種模式無疑在選擇方式上更加多樣和自由。但是,同樣也帶來了種種新的問題。新高考模式下,學生恐再添三大注意焦點。
  • 新高考模式下,選擇這3個「選科模式」,中等生也可變「學霸」
    對於高考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學生們對科目的選擇,我們高中時期學習的科目其實不算太多,除了語數外這三科基礎學科,學生們還是會在理化生與政史地中進行一個選擇,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文科和理科,學生選擇的就是接下來每天都要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