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想來大家都有耳聞,今年的金馬獎因為大陸影片的缺席可以說稱得上是迄今為止最為尷尬的一屆。不過話又說回來,之所以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何嘗不是臺灣導演的自作自受呢!如果不是導演傅榆的自大狂妄以及無知的言論我想今年的金馬獎或許會更受關注。不過事已至此說什麼也無用,對於這樣的結果或許就連臺灣導演也是沒有想到的吧!
雖說金馬獎是在臺灣舉辦,但究其影片的質量和參選作品來看大多還是以大陸的影片為主。尤其是以18年的金馬獎為例,在一共23個獎項中,大陸影片就足足斬獲了16個之多,可以說稱得上是比獎項的一半還要多。
如此一來今年大陸影片全部拒絕出席,而這也就意味著金馬獎的將會成為臺灣電影圈的一次獨奏會。其實說到底小編認為隨著這些年的不斷發展,金馬獎這個獎項已經不再具有分量了。因為能夠看到例如入選歐洲三大電影節的《一秒鐘》、《地久天長》以及《蘭心大劇院》這些質量上乘的影片都是直接忽視金馬獎轉而徵戰國際。所以與其說曾經的金馬獎在為這些影片增加口碑,現如今倒不如說正是因為這些影片的參加反倒使得金馬獎這個獎項變得更加熠熠生輝。
不過隨著電影局的一則聲明,今年金馬獎的這個希望也是直接落空。
而在近日臺灣著名主持人吳宗憲在現身電影《緝魔》發布會時,就針對今年金馬獎現狀表示:今年得獎沒有壓力!不得不說吳宗憲的這一言論也是讓臺灣電影尷尬至極。
其實細看吳宗憲所說的似乎並不是沒有道理,因為縱觀今年參選金馬獎的影片名單,大多都是不太知名的,所以少了大陸影片的參加得獎自然是沒有什麼壓力。不過很顯然對於吳宗憲的這番說法作為臺灣的網友們卻是十分不滿,甚至遭到了部分網友的炮轟,認為吳宗憲這是看不起臺灣電影的質量。但不可否認的是吳宗憲的確是是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這些年金馬獎為何逐漸衰敗的原因,因為如果說金馬獎是一片海那麼大陸影片就是船,而臺灣影片就是船槳。雖說這樣的說法有些誇張,但這確實是事實。
而且從之前吳宗憲的言論來看,他本人表示自己一直在看大陸影片並且承認大陸影片的質量要遠超臺灣電影。而同樣在去年金馬獎臺灣遭大陸影片血洗時吳宗憲就表示:非常合理啊,因為大陸影片很好看。
所以如今臺灣不少網友死活不承認技不如人,我想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年金馬獎不盛反衰的原因吧!有時候承認不如他人這並非是壞事,因為只有找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加進步,但很明顯從臺灣網友以及部分導演的說法來看真的是有些坐井觀天了。
而如今大陸影片也已經明確不會選擇參加今年金馬獎,所以臺灣影片在互相競爭的同時,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自己與大陸影片的差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