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也救不了!2020年臺灣金馬獎,徹底變得靜悄悄!

2020-12-18 影像溫度

再提臺灣金馬獎,大陸民眾似乎停留在金馬獎以前的光輝歲月裡。

曾經的金馬獎,多麼輝煌,特別是大陸和香港的電影人參與,影響力很大!

每一年,我們在金馬獎看到大陸藝人和香港明星熟悉的面孔。

明星

大陸的張藝謀、馮小剛、黃渤、鞏俐、範偉、周冬雨等新老藝人悉數捧場;香港的劉德華、梁朝偉、古天樂、陳可辛、吳彥祖都參加過;臺灣的李安、侯孝賢等電影人也熱情參與。

金馬獎的影響力因為諸多明星的參與而聲名大震!

可是,有人硬是以個人意志攪局金馬獎,激怒愛國的大陸與香港藝人。

金馬獎從2019年,出現塌方式陷落。

沒有祖國大陸與香港藝人的支撐,金馬獎還有多少影響力呢?

明星

2020年的第57屆金馬獎已經落幕,靜悄悄地落幕。

得獎的一大堆明星幾乎無一人認識,金馬獎成了純正的中國臺灣地區電影獎項,馬來西亞、香港地區有幾部電影參評,告訴我們,這個金馬獎還殘存點影響。

李安是唯一的大腕,他說自己參賽30年,今年難得見到這麼多著名藝人聚集一堂,很激動!

著名藝人有嗎?能稱得上盛況嗎?

暗淡的節日

儒雅的李安說這些話,似乎更像是安慰自己和臺灣的電影人,不要洩氣!

李安在現場,也救不了臺灣金馬獎,這屆臺灣金馬獎已經成了臺灣電影人小型的聚會,自嗨的party!

金馬獎的輝煌定格在曾經,本來蒸蒸日上的盛典,被臺灣某些狹隘的人搞砸!李安很無奈!

從此相忘江湖,再見,金馬獎!

相關焦點

  • 金馬獎受抵制,臺媒炮轟只靠臺灣藝人會退化為「臺北電影節」
    因為臺灣本土導演傅榆的一番話,2018年因李安、鞏俐等國際明星的加持而備受矚目的金馬獎風雲突變,李安滿臉尷尬,霸氣的鞏俐更是拒絕上臺頒獎。2018年原本質疑金馬獎公平性的鞏俐看在李安的情面上才再次參加金馬獎,其他的電影人也是衝著李安作為金馬獎評委積極參加。
  • 中國臺灣,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臺灣愛國人士陳志朋,好樣的
    中國臺灣,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臺灣愛國人士陳志朋,好樣的本屆的金馬獎,可謂是史上最亂的一屆金馬獎,由於某些人的居心不良導致頒獎禮上出現了尷尬的一幕。雖然說藝術是沒有國界的,可是藝人是有國界的,一人出國就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立場,如果但凡有人敢做出對國家不敬的事情,那麼藝人也要履行自己捍衛國家尊嚴的職責。而在本屆金馬獎上,我們看到了大陸藝人道德高尚的一面,他們用各自的方式抵制著妄圖分裂國家的行徑,引得網友們紛紛點讚,相信網友們不再稱這些參與此次金馬獎的電影人是明星而是有道德的藝術家。
  • 金馬獎頒獎現場「追憶永遠電影人」,高以翔羅霈穎黃鴻升讓人惋惜
    11月21日晚,第57屆臺灣電影金馬獎頒獎典禮在臺灣省臺北市舉行。臺灣金馬獎與內地金雞獎、香港金像獎並稱華語電影含金量最高的三大獎項。2018年第5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的舞臺上,一位女導演說了不恰當的言論,導致現場氣氛頗為尷尬,鞏俐瞬間黑臉並拒絕上臺頒獎。
  • 金馬獎不再輝煌?大陸電影退出後,吳宗憲言論讓臺灣電影尷尬至極
    不過事已至此說什麼也無用,對於這樣的結果或許就連臺灣導演也是沒有想到的吧!雖說金馬獎是在臺灣舉辦,但究其影片的質量和參選作品來看大多還是以大陸的影片為主。尤其是以18年的金馬獎為例,在一共23個獎項中,大陸影片就足足斬獲了16個之多,可以說稱得上是比獎項的一半還要多。如此一來今年大陸影片全部拒絕出席,而這也就意味著金馬獎的將會成為臺灣電影圈的一次獨奏會。
  • 2018金馬獎發生了什麼事?2018金馬獎事件始末 鞏俐拒絕頒獎原因
    2018金馬獎發生了什麼事?2018金馬獎事件完整過程起先,晚會也按照了既定的流程來走,可以說是十分的順利。但是在頒到「最佳紀錄片」獎的時候,該獎項的獲得者卻在臺上發表了一些不好的言論。在她發表完講話的時候,臺下的很多內地藝人都像段奕宏一樣, 表情都是十分的凝重的。
  • 內地電影全面撤出,2020臺灣金馬獎該怎麼配合港產片走下去?
    相比之下,沒有參與金馬獎的合拍片《少年的你》、《葉問4:完結篇》,都是2020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大贏家。兩者合共奪11項金像獎,在金馬影展獲不少好評的《金都》及《叔·叔》則緊隨其後,但是合共只奪3獎。兩相比較,很能說明一個現象——合拍片仍會是香港電影工業(而不一定要獲觀眾或評論認可)的梁柱。
  • 2020年金馬獎有哪些電影值得關注
    年金馬獎有哪些電影值得關注 題材類型多元化 不只是臺式小清新 今年金馬入圍作品除了臺灣本地,還有香港、新加坡的華語電影。
  • 56屆金馬獎成了笑話,大陸影片人員都不參加金馬獎
    其實,臺灣電影金馬獎作為一個大獎,和中國電影金雞獎、香港電影金像獎並稱「華語三大電影獎」,基本算得上是華語影壇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獎項,自1962年創立以來已舉辦了55屆。而離我們最近的這一屆就是2019年第56屆,將於11月23日於中國臺北舉行。
  • 你知道金馬獎的「金馬」怎麼來的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金馬獎算是華語電影界最老牌的獎,從1962年創辦至今只停過兩年,由於早期華語電影只有這麼一個獎,許多電影人非常重視這個年度電影盛會,因此金馬獎長期以來對華語電影具有指標性的意義,不少香港紅星包括成龍、譚詠麟、梁朝偉、周潤發、鄭裕玲、吳君如.....等都曾經拿過金馬獎而一躍成為影帝影后。
  • 金馬獎孤芳自賞,亞洲「奧斯卡」變成臺灣電影節,獎項人人有份
    金馬獎孤芳自賞,亞洲「奧斯卡」變成臺灣電影節,獎項人人有份!剛剛,第56屆金馬獎組委會公布本屆入圍名單,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宣布本屆不設主持人,官方稱是為了和世界潮流看齊,因為艾美獎和奧斯卡今年也不設主持人,這與其說是金馬獎舉辦56年來首創,還不如說是無奈之舉。
  • 2018金馬獎事件詳細經過,2018金馬獎發生了什麼,金馬獎2018風波
    圖為臺灣行政部門發言人谷辣斯‧尤達卡去年在金馬獎「臺獨」風波中公然宣稱「臺灣不是中國,臺灣沒有中國電影」圖為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去年在金馬獎的「臺獨」風波中公然給「臺獨」站臺所以,如今國家電影局暫停大陸電影和人員去臺北參加此次金馬獎影展,可以說完全是臺灣當局自己「求錘得錘」。
  • 2019年金馬獎涼了,2018金馬獎事件詳細經過,金馬獎事件傅榆是誰...
    國家電影局消息,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2019年第56屆臺北金馬影展。此前,《一秒鐘》《南方車站的聚會》《地久天長》《蘭心大劇院》等大陸影片均已表示未報名第56屆金馬獎。《地久天長》劇照據了解,第56屆金馬獎與今年的金雞百花獎撞期,第56屆金馬獎報名數量共685部,相對於去年的667部基本持平,但最受人關注的劇情長片只有148部,相比於去年的228部,同比減少35%。
  • 國家電影局: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2019年臺北金馬影展
    臺灣電影金馬獎與中國電影金雞獎、香港電影金像獎並稱「華語三大電影獎」。 官方信息顯示,金馬獎是華語影壇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獎項,自1962年創立以來已舉辦了55屆。 2019年第56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將於11月23日於中國臺北舉行,這一時間剛好與將在廈門舉辦的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撞期。 曾三度榮獲金馬獎最佳導演的香港名導杜琪峯,受執委會主席李安邀請,擔任本屆評審團主席。
  • 第56屆金馬獎入圍名單公布,不負所望成功降格成省級賽事!
    金馬獎海報臺灣金馬獎的隕落,歸功於臺灣一位臺獨導演在頒獎現場發表的一翻狂妄言論,把金馬獎一夜之間拉下神壇。深陷泥潭的金馬成了一匹無人問津的野馬,沒了大陸和香港的影片參賽,還有什麼可比呢?就連香港導演杜琪峯也於近日辭去金馬獎評審主席,讓金馬獎徹底跌入谷底。金馬獎連續舉辦55屆了,說沒了就沒了臺灣電影人於心不甘,金馬獎組委會更是不甘,儘管變成了省級獎項,也得硬著頭皮辦下去……
  • 2018金馬獎事件到底是什麼?大陸影片為什麼暫停參加金馬獎?
    據最新消息報導,國家電影局宣布,大陸的一切影片和人員將暫停參加第56屆金馬獎。而2019年臺灣舉行的金馬獎聽說會在11月23號左右進行。而且中國電影第28屆金雞百花獎的進行時間又正好宣布會在11月19日到23日在中國廈門進行頒獎典禮。所以說2019年的金馬獎會和金雞獎會同時在一天舉辦。
  • 臺灣金馬獎大贏家《推拿》是部怎樣的片子
    臺灣金馬獎大贏家《推拿》是部怎樣的片子 薊城君 2014-11-23 09:43 來源:澎湃新聞
  • 2018金馬獎事件始末來龍去脈 多家香港電影公司表示退出2019金馬獎
    擅長「詐騙」的臺灣民進黨當局,則倒打一耙,稱這是中國國家電影局「政治幹預文化交流」。海叔覺得,這種「賊喊捉賊」的方式,已經騙不下去了。如果蔡英文當局還有哪怕一丁點兒自知之明,就應該曉得——自2018年金馬獎頒獎禮上「臺獨」鬧場以後,「涼涼」的背景音便覺縈繞不散,這一電影獎項,在「臺獨」病毒清除之前,或「速凍」。目前,各大香港電影公司也紛紛表態,取消參加今年金馬獎。
  • 金馬獎2018風波是什麼?2018金馬獎事件詳情來龍去脈
    金馬獎自1962年創辦,至如今已舉辦了54屆。在第55屆開獎之前,咱們來盤點一下關於金馬獎你不知道的10件事。011962年,臺灣當局為促進島內電影事業的發展,鼓勵優良國語影片及優秀電影工作者而由新聞局舉辦金馬獎。「金馬」二字源自金門、馬祖兩地名的字首;1964年與1974年曾停辦過兩屆。
  • 大陸影片暫停參加第56屆金馬獎,金馬獎只剩下自娛自樂的「狂歡」
    而沒有了大陸眾多優秀電影的參選,金馬獎將會成為一個自娛自樂的獎項,含金量將迅速下降,沒有了大陸影片的支持,此刻的金馬獎金馬獎只剩下自娛自樂的「狂歡」創辦於1962年的金馬獎,截至到2018年11月已經創辦了共55屆,金馬獎設立的初衷就是為了鼓勵華語電影文化,所設獎項也都是為對華語電影文化有傑出貢獻的電影人而設立,而評選的對象更是面對所有的華語電影和華語電影人。
  • 「芒果乾」救得了蔡英文,救不了臺灣經濟
    2020年「大選」,民進黨主打「抗中保臺」的「亡國感」,這帖毒藥竟讓蔡英文民調扶搖直上,她洋洋得意。一個「亡國感」,竟救了蔡英文四年的失政,這是臺灣地區民主的弔詭。然而,冷颼颼的經濟,哪來的熱民調?「亡國感」雖救得了蔡英文,卻救不了臺灣經濟,檢視最近的經濟數字已一目了然。       臺「主計總處」最近上修臺灣地區經濟成長預測,從2.46%變成2.64%,宣稱經濟「穩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