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中國大IP,陝西這座城憑啥比西安更多彩?

2021-02-25 地道風物

 

渭南人在外,往往自稱「額四(我是)西安人」。

這並不是渭南人要沾西安的光,而是渭南名氣實在太小,鮮有知者。但你若追問一句「西安哪裡的」,渭南人便先訕訕地一笑,然後才告訴你:「其實,額四渭南滴!」


▲ 陝西富平縣,意寓「富庶太平」。攝影/張永鋒

說這句話時,渭南人雙眼放光——這座佔據了八百裡秦川最開闊地帶的地級市,值得他們驕傲:

渭南,因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的第一大支流渭河而得名。這條黃河最壯闊的支流,孕育了周、秦、漢、唐四大強盛王朝;

▲ 渭河與黃河交匯處,圖中細長河流為渭河。 攝影/張永鋒

這裡,屹立著中華民族的聖山之一、五嶽中海拔最高的西嶽華山,孕育了最早的「華夏」

▲  西嶽廟,遠處山巒為華山。攝影/李平安

這裡,是「天府之國」關中平原的東大門,坐擁最重要的潼關要塞,扼晉、陝、豫三省咽喉

▲  風陵渡黃河大橋,將晉陝兩省連在一起。攝影/康輝

這裡,是史聖司馬遷的故鄉。一部「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令世人肅然起敬;

▲  龍門,位於韓城與河津之間。攝影/薛俊

這裡,每天都在為中國人民生活作息所依據的「北京時間」授時,14億人的分分秒秒都在她的「掌握」之中。


▲  蒲城縣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授時部日晷雕塑。攝影/視覺中國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渭南都是中國人無法繞過的地方。

河山聖地,最早的「華夏」

渭南位於陝西東部,是陝西的「東大門」。她東隔黃河與山西、河南相望;西接西安、鹹陽;北靠橋山與延安、銅川接壤;南依秦嶺與商洛為鄰:

從空中俯瞰渭南,便能發現一條玉帶橫攬其身,這便是渭河。渭河自西向東浩蕩而來,在渭南境內衝積形成關中平原(也叫渭河平原)最開闊的地帶,收納陝西最長的河流洛河(也叫北洛河)後繼續向東,匯入黃河

縱橫的河流,為渭南帶來平緩廣闊的衝積平原,也為渭南的農業發展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條件,因此渭南自古便是陝西著名的「糧倉」,糧食產量位居西北各市之首,一市糧食產量便佔了陝西全省的四分之一。


▲ 潼關縣秦東鎮吊橋村平坦無際的麥田。 攝影/鄭年喜

以渭河為軸線,越過其兩岸的黃土臺塬,渭南南北兩端分別是秦嶺山脈喬山山脈。重重山脈之中,久負盛名的便是秦嶺山脈東段的最高峰之一華山。華山奇峰突兀、氣勢磅礴,古稱「西嶽」,自古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美譽。▲ 華山在不同時間段,呈現出不同的風情。 攝影/張永鋒河流眾多、土壤肥沃、地形多樣、氣候溫和,優越的自然條件,使得渭南早在100多萬年前,就成為早期智人的活動中心,藍田人、大荔人等都曾在此留下過痕跡。這與魯迅的老師章太炎先生的考據不謀而合:章太炎認為:「我們民族,舊居雍、梁二州之地。東南華陰、東北華陽, 就華山以定限 , 名其國土曰華 ……夏之名實因夏水而得,本在雍、梁之際,因水以名族……」據當代學者郭潤宇考證,夏河即是黃河。最早的「華夏」即是華山之下、夏河岸邊的地方。

▲ 韓城市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芮國是西周時期的諸侯國,距今約3000年。 攝影/李文博

大山大河,養育了最早的「華夏民族」,最早的「華夏民族」在這裡創造了「華夏文明」,又攜帶著「華夏文明」的基因,從這裡走向了世界。

小渭南,如何改變大中國?

「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將,陝西的黃土埋皇上」,分布於蒲城、富平兩縣的10座唐代帝陵,如遙遠的星星,在渭南西部閃爍著神奇的亮光,將渭南的歷史徐徐道來:

西安做了多少朝古都,渭南就做了多少朝的京畿重地。一代代渭南人前赴後繼、各盡所能,將渭南書寫成了一部厚重的史書。據統計,歷史上從渭南走出過6位皇帝、80多位宰相、300多位將軍,至於文人墨客,更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

三皇五帝時期,白水人倉頡首創文字,結束了中國結繩記事的歷史;戰國末年,富平人王翦、王賁父子英勇善戰,為秦王朝首次統一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西漢時,韓城人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以一部《史記》首開中國紀傳體史書先河;華陰人楊堅更厲害,結束了中國近200年的分裂局面後,乾脆開創了一個新的朝代——隋,直接開啟了隋唐盛世……

當古代的王侯將相們在歷史的風雲中漸次退場後,當人們以為渭南即將褪去曾經的光彩時,渭南人再一次站到了中國近現代歷史的舞臺上。

1936年12月12日,蒲城人楊虎城與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也叫「雙十二事變」),迫使國民政府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成功結束內戰,實現了國內和平,促成了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

與此同時,著名政治活動家屈武、當代作家杜鵬程等,在政壇、作壇等不同領域,以錚錚風骨和矢志追求,成為一個時代的標誌性人物,成為這塊土地永恆的驕傲。

普通渭南人民,也在這塊土地上創造著屬於自己的幸福:陝西第一家民營運輸公司、第一架由農民建造的黃河大橋,先後在渭南湧現。它們,從側面反映了渭南人的性格——敢為天下先。正是這種性格,塑造了今日渭南的樣貌。

▲ 韓城縣党家村,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 攝影/李文博

6%的陝西有多重要?

特殊的地理區位、優越的自然條件、輝煌的歷史文化,使得渭南面積雖只佔陝西全省面積的6%,但在陝西卻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無論是在經濟、交通、文化還是在與普羅大眾生活最貼近的物產、美食上,渭南都有她不可替代的獨特性。

位於三省結合處的地理區位,使得渭南自古就是交通發達之地。

早在商代,渭南就以兩條交通幹道,分別加強與山西、河南的聯繫。春秋時期,黃河、洛河、渭河已經開始通航,水陸兼備的交通網,為古代渭南贏得了「三秦門戶,八省通衢」的美譽。

▲ 潼關縣。潼關位居晉、陝、豫三省要衝,是東入中原、西進關中的重要關口。 攝影/鄭年喜

1921年,馮玉祥主持修建了6條公路,全長約560多千米,揭開了渭南地區修築公路的序幕。新中國成立後,渭南進一步加強交通建設,1953年,隴海線全線建成通車後,渭南的地位進一步提升,成為關東中部與全國的交通樞紐,東府中心也隨之向渭南傾斜。

到了1990年,渭南已建成公路305條(段),其公路密度遠遠高於陝西省,接近全國先進水平。如今,渭南境內6條鐵路、7條省道縱橫交錯,構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已經實現縣縣通鐵路、鄉鄉通油路、村村通公路。

發達的交通,又進一步反哺了渭南的經濟。

由於渭南境內資源豐富,是我國十大煤炭產地之一,計劃經濟時期,陝西四個礦務局,有三個在渭南。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日,渭南又成為西北唯一屬於三大國家級經濟區(「關天經濟區」、「陝甘寧革命老區」、「晉陝豫黃河金三角」)的地級市。

在天時地利的加持下,2019年,渭南全市GDP佔到了陝西全省的7%,位列全省第五名。在黃河金三角區域,渭南是當之無愧的「領頭雁」。

「天賦異稟」的渭南,各種物產異常豐富,幾乎每個縣都有自己的代表性物產:富平的柿子、大荔的西瓜、白水的蘋果、蒲城的貢梨、韓城的大紅袍花椒、合陽的烏鱧……


大量物產,確保了渭南人從古至今極少為「吃」這件事而發愁,他們唯一需要發愁的,就是「怎麼吃」。於是,時辰包子、水晶餅、水盆羊肉、羊肉餄餎等渭南美食,在陝西乃至全國各地都頗負盛名。

但大多數人品嘗到的第一口地道渭南美食,絕對是在去渭南的第一站——華山腳下吃到的鍘刀面。光是聽這個名字,就有了西風烈馬的江湖感,將「野渭南」的粗獷豪爽展現得淋漓盡致:一把至剛鍘刀切出的細長面,硬是在至柔的湯水裡成為了多數人的「渭南初印象」

順著以鍘刀面為代表的渭南美食往深了探究,就會發現:渭南這座城市之所以好吃,是因為她有極強的生命力。這種鮮活的生命力,集中體現在渭南的戲曲之中,作為中國戲曲之鄉,華縣皮影、華陰老腔、合陽提線木偶、同州梆子、富平阿宮腔等,在這塊土地上被吼了上千年。

▲ 表演中的華縣皮影(上)與華陰老腔(下)。 上圖/視覺中國;下圖攝影/浩然視角,圖/圖蟲·創意

2016年,當青年歌手譚維維帶著一首《華陰老腔一聲喊》登上春晚的舞臺時,全國人民都沸騰了。那鏗鏘有力的節奏、滄桑高亢的唱腔,只能產生於渭南,而「華陰老腔要一聲喊,喊得那巨靈劈華山,喊得那老龍出秦川……天河裡舀起一瓢水,灑得那星星掛滿了天……」這樣氣勢磅礴的詞句,也只有渭南人才寫得出來。這,是何等的氣魄。

只要華陰老腔還在渭南傳唱,渭南人就有不竭的動力來塑造渭南,使她變得更加美好。

▲ 燈火人間,渭南要更好。 攝影/黑白視界,圖/圖蟲·創意

 

- END - 

文丨鄭禮

圖編| 王家樂

繪圖 | 沐野

地圖編輯 | F50BB

封圖 | 黑白視界,圖/圖蟲·創意

參考資料

渭南地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渭南地區志》 三秦出版社 1996

劉緒斌等主編 《河山聖地》 陝西人民出版社 , 2012

郭潤宇 《「華夏」 、「中華」 、「中國」源頭考——兼評章太炎先生的一段論述》 

相關焦點

  • 【中國西部文苑】 鄒冰 西安這座城
    西安這座城 鄒  冰我去過許多名氣很大的歷史古城,名氣雖然很大,但歷史的印記已經蕩然無存,唯獨西安,歷史上的每一次輝煌和落魄都毫無保留的以各種形式保留下來在西安住久了,常聽西安人說這樣一句話,這一句話已經在西安人的口裡說爛了,但是依舊在西安人的嘴裡每天在說:如果來中國不到陝西就白到中國,來陝西不到西安就白到陝西。可見這座歷史古城,在西安人的心目中影響有多麼深遠,那是深入進每一個西安人的骨髓裡,滲透進血液裡,西安人和這座歷史古城的輝煌和落魄已經極度融合,西安城市的輝煌和榮耀像萬能膠粘合在一起,銘刻在每一個西安人的心裡,怎麼掰也掰不開的。
  • 西安這座城
    唯獨西安,歷史上的每一次興衰都毫無保留地以各種形式保留下來,經歷千年連綿不斷,桀驁不馴地在關中平原上孤傲地站立著,不管風吹雨打,世事更迭。在西安住久了,常聽西安人說這樣一句話:「來中國不到陝西就白到中國,來陝西不到西安就白到陝西。」可見這座歷史古城,在西安人的心目中的影響有多麼深遠,她深入每一個西安人的骨髓裡,滲透進血液裡。
  • 2017-2018中國陝西特色小鎮年度盛典在西安盛大舉辦
    2018年3月10日下午,在十九大報告的指導下,在全國兩會各種利好的鼓舞下,在「陝西,大西安追趕超越」氛圍的影響下,由陝西產業網發起主辦,西安城鎮化產業聯合會、陝西省建築設計研究院、陝西省房地產商會聯合主辦的2017—2018中國陝西特色小鎮年度盛典在陝西省建築設計研究院盛大舉辦。
  • 「我要上全運」百場馬拉松啟動 2020西安「城馬」開跑
    今年國慶期間,兒子也出生了,是『城馬』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讓我在這座城市中有了歸屬感、幸福感。」王爭說。 在永寧門廣場上,從西安市未央區趕來參賽的跑友王倩神情有些恍惚,這是她第一次參加「城馬」。「都說跑『城馬』有穿越的感覺,今天算是親身領教了。賽場周邊的文化展示,讓人有一種置身於東漢王朝金戈鐵馬的感覺。」王倩說。
  • 與世界 聚合未來|榮民地產萬豪國際集團酒店籤約儀式圓滿成功
    陝西省文旅廳處長李霆、西安市文旅局處長袁平、高新管委會副主任顧海文、延安新區管委會副主任蘇愛國、中國馬來西亞商會—西安會長盧家榮、中國馬來西亞商會—教育和文化總監志強、陝西及西安市各行業協會領導及省旅遊學校校長、天朗控股集團副總裁周崗、中國金鑰匙陝西地區首席代表呂化先生、西安國際品牌及星級酒店總經理、北京直客通科技有限公司西北區域總經理、萬豪國際集團中國區酒店業務發展高級副總裁林聰
  • 最早的「中國」二字,不在北京,不在西安,而在這座冷門博物館裡
    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陝西。作為一名中華兒女,提起「中國」,相信大家都有十足的自豪感和歸屬感。不過,你知道「中國」這兩個字最早出現在哪裡嗎?它的最重要的史料價值在於其內底鐫刻的122個銘文,其中有「宅茲中國」一句,被證實是「中國」這兩個字作為一個詞組的首次出現。不過,【何尊】刻著的「中國」兩個字,並不是今天國家的含義,而是「國之中央」的意思。
  • 炮房街到底是幹啥的?「北京時間」來自西安?……不知道這些,別說你是西安人!
    「問題」 這兩個字,在陝西話裡讀如ma da,沒問題就是me ma da(麼馬達),在日語裡讀如mengdai,差別不大。不過這只是一種推測,古時候的陝西方言其實更偏向閩南語和粵語多一些。關於西安一直有種誤解,以為西安地處黃土高原,條件較差,作家朱鴻釋疑說:「實際上西安在關中平原,屬九州膏之地。」
  • 陝西第一城,被譽為「中國的科威特」,不是西安也不是鹹陽
    陝西位於西北內陸腹地,其經濟發展也不太好,存在感不高,但無論做什麼工作都很安靜,陝西省省會西安反而成為網紅城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遊客,西安是省內知名度最高、經濟發展最好的城市,無疑是陝西最大的城市,但今天我們要說的陝西第一城市既不是西安,也不是鹹陽,而是榆林。
  • 西安這10個冷知識,你一個都不知道!
    「問題」 這兩個字,在陝西話裡讀如ma da,沒問題就是me ma da(麼馬達),在日語裡讀如mengdai,差別不大。不過這只是一種推測,古時候的陝西方言其實更偏向閩南語和粵語多一些。3、地鐵二號線是亞洲唯一獲得全球傑出工程大獎的項目
  • 西安這座城中隱藏的小細節,你了解幾個呢?
    西安這座城,猶如一座巨大的博物館,有著太多太多的故事。提起大雁塔,鐘樓、城牆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啊,但其實這座城中我們所熟知的鐘樓、大雁塔,還有不為人知的一面,你是否發現過它的小細節呢?廣義的西安城牆包括西安唐城牆和西安明城牆,但現如今,西安城牆是明城牆,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 陝西有座「受寵」的縣城,距離西安只有22公裡,被稱「三輔要衝」
    陝西是西北大省,是該地區實力最強、最受期待的地方,緊挨著山西河南四川重慶,面積20.56萬平方公裡,它也是境內的臥虎藏龍,不僅是歷史古都西安,還有資源大市榆林,他們都是城市的佼佼者,也是許多城市學習的榜樣,但是今天說的是陝西有座「受寵」的縣城,距離西安只有22公裡,被稱「三輔要衝」
  • 孫中山先生預言,若中國遷都到這三座城有望稱霸亞洲,是哪三座?
    孫中山先生預言,若中國遷都到這三座城有望稱霸亞洲,是哪三座? 孫中山是我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政治家以及革命家,在關於中國遷都這件事上,他就曾經作出過預言,認為如果中國遷都到這三座城市,就有望稱霸亞洲,是哪三座呢?
  • 炎黃故裡大美陝西!中華文化的發祥地西安太美了
    或許上海人都從心裡,佩服西安,一千年看北京,五千年看西安,西安是中國的代表!華夏之根,華夏之母!西安,在北方還是相對暖和很多。是冷時也就是零下五六度!憑內部服務費運作!我感覺開封的宋朝文化做的更好,如清明上河園、宋城等!因為那裡的工作人員都穿宋服,更有時代穿越感!歷史北京和西安沒法比!俗話說100年歷史看北京,1000年歷史看西安!不是一個級別了!
  • 西安是座搖滾城:黑撒樂隊!
    2015年綜藝節目中國之星譚維維與老腔藝人合作演出的《給你一點顏色》震撼了現場的嘉賓與觀眾,中國搖滾之父崔健在綜藝節目裡說:「這是教科書級別的搖滾樂」,八百裡秦川一聲吼,吼出了中國最傳統的搖滾,而西安一直以來都是公認的搖滾重鎮。
  • 陝西有座知名縣城,距離西安有195千米,被稱為安康「小重慶」
    我們都知道陝西是一個歷史特別悠久的省份,在古代,這裡就有人類文明活動的痕跡,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陝西這個名字從西周開始就沿用了幾千年,至今仍在使用,陝西有許多歷史文化遺址,大多數都很古老,還有許多神話的傳說,今天我們就聊一下陝西有座知名縣城,距離西安有195千米,被稱為安康「
  • 陝西這一個地區,有望成為西部大開發新引擎,涉及西安和這座城市
    陝西這一個地區,有望成為西部大開發新引擎,涉及西安和這座城市,到目前為止,我國的山西省,也許有許多人會想到它的悠久歷史和悠久的深沉,這是因為每一個省份中有特別悠久的歷史就有一座城市,比如西安,鹹陽等城市,近年來,隨著旅遊資源的開發,許多人來到這裡,這裡的輝煌歷史變遷,當地的兵馬俑等景點深受人們的喜愛
  • 西安、榆林「雙核」戰略將納入陝西「十四五」規劃!
    其實,陝西推出西安、榆林「雙戰略」也在意料之中,畢竟近年來陝西經濟幾乎完全依賴於兩地「雙引擎」驅動,以西安為代表的文科教新和以榆林為代表的高端能化已成為是陝西的兩大核心競爭力,可以說這兩地任何一個咳嗽一聲
  • 「一帶一路」陝西西安(三星)•2019城牆國際馬拉松賽開賽
    今日上午,「一帶一路」陝西西安(三星)•2019城牆國際馬拉松賽鳴槍開賽,來自美國、韓國、德國、英國、法國、加拿大、中國等28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名選手,在古老的西安城牆上,感受了一場歷史與現代輝映、傳統與時尚融合的「馬拉松盛宴」。在城牆上奔跑,仿佛穿越歷史。
  • 馬克龍的西安時間,妥妥成了大西安世界級的宣傳片!
    衷心感謝你們在這處宏偉遺址上的接待。這座地下軍隊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確是當之無愧。這支地下軍隊展示了一個統一中國的最初時期,並反應了第一個皇帝的與眾不同之處。這一切都發生在這裡在西安。希望這些神秘士兵無聲的力量能給我們所有人對未來帶來啟迪。隨後,馬克龍夫婦來到千年古剎大慈恩寺,參觀著名的大雁塔。
  • 數字經濟時代,陝西與西安的下一步
    「智慧」為幸福不斷「加碼」,這可能是西安近兩年給我們最大的感觸之一。2019年1月,隨著《關於加快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決定》的發布,西安正式進入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快車道。「全面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發展數字經濟、共享經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在今年的全國政府的工作報告之中,也可以一窺國家頂層設計的重視和支持。天時地利人和之下,一個全新的數字時代的大幕已經拉開,走上前臺的數字經濟,正是中國經濟發達地區下一輪經濟高質量增長的核心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