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通訊員 劉光榮 郴州報導
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之戰在全市激戰正酣!助力經濟穩健發展,金融責無旁貸。如何既讓經濟「回暖復活」,又在年內圓滿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農發行郴州分行始終衷心踐行黨中央、省委、市委決策部署,以最「硬核」擔當,給出正確的支農答案。
一張張民生清單,一項項民生實事,給郴州百姓帶來獲得感、幸福感。2018元月以來,累放扶貧貸款、國家糧食安全貸款、農村人居環境建設貸款、長江大保護貸款、小微民營企業貸款等98.66億元,截至5月31日,貸款餘額達152.15 億元,比2017年末淨增51.75億元,增幅51%,貸款餘額突破150億元大關。其中投放精準扶貧貸款98.2億元,全力支持郴州12個縣(市、區)既脫貧、又致富;投放民營實體企業復工復產貸款15.48億元,讓20家重點企業(項目)在戰疫中復工復產;發放應急物資保障貸款1.49億元,讓3個縣在防疫中信心滿滿;投放長江經濟帶等國家大戰略貸款20餘億元,讓郴州綠色發展在全國率先示範......一系列支農新思路新舉措牽引著郴州大地經濟發展不斷換擋提速、加速奔跑。
美好的過去,總能帶來無盡的回味。回眸過去兩年半時間奮進歷程,脫貧攻堅、人居環境、現代農業等諸多關鍵詞,勾勒出郴州農發行奮進路上的精彩路標,匯聚成一張張引人入勝的「郴州農發行名片」。
堅守扶貧大愛,增添「脫貧銀行名片」厚重底色
扶貧路上,農發行郴州分行從未缺失,始終彰顯農發行扶貧大愛。圍繞郴州「一超過、兩不愁、三保障』及農村安全飲水作為信貸服務精準滴灌,把「傾盡資源、優先辦理、規模保障、差異支持、利率優惠」的信貸政策落實落地,全力打造並深化農發行「脫貧銀行」品牌。2018年元月以來,累計投放(認定)精準扶貧貸款98.2億元。截至5月末,扶貧貸款餘額70.7億元,佔全部貸款的46.5%,目前支持在建扶貧項目14個。從當地人民銀行獲悉,該行在當地金融機構中扶貧貸款餘額、佔比均在首位。
在落實產業扶貧策略中,堅持「園區+脫貧」扶植思路,以郴州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為依託,兩年半時間大力支持各縣(市區)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2個,投放貸款35億餘元,以金融撬動園區,園區帶動產業,產業帶動脫貧,直接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針對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項目,採用PPP、TOT和企業自營等多種融資模式。
農發行桂陽縣支行發放6.7億元支持桂陽家居智造園建設。
2018至2019年,該行累計在湖南最大家居製造園——桂陽縣家居智造產業園發放6.8億元,建成農民安置住房410戶,建設家居產業交易區5萬平方米,整合農民工返鄉創新創業園區建設面積273畝,目前引入廣東東莞鴻普軒家具、美盈、申隆等省內外52家企業創新創業,直接帶動貧困人口就業200餘人,被農發行總行認可為「金融+產業園區扶貧+黑臭水體治理」的「桂陽模式」。在落實重點貧困縣農村安全飲水要求中,發放貸款2.9億元支持安仁縣新、擴建日產水2萬噸的水廠7座,維護39處單村供水新建工程,建成當地13個鄉鎮「集中連片、供水到戶」的農村供水新體系,從「源頭」到「龍頭」全方位服務農村飲水工程。
在落實文化旅遊產業扶貧策略中,向嘉禾縣發放溫泉康養旅遊產業扶貧貸款1.9億元,向臨武縣西瑤綠谷項目發放貸款2億元,解決西山瑤族鄉交通、旅遊產業脫貧問題。今年5月20日,向革命老區汝城發放產業園區扶貧貸款2.4億元。
在落實教育扶貧策略中,從義務教育到職業教育全方位支持,從根本上解決農村扶智扶志。向永興縣發放3億元支持該縣一中校舍,解決大班額實際問題,讓更多農村學子入城就學。今年5月28日,向臨武縣職業中專發放教育扶貧貸款1.5億元,每年可解決當地3000餘名農村貧困孩子求技求學。
堅守保供達產使命,培育「最有溫度銀行名片」靚麗「磁場」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襲而來,既讓百姓醫療物質、生活物質出現短期緊張,也給企業復工達產帶來暫時影響。年初以來農發行郴州分行以最快速度響應黨中央、國務院號召,以最「硬核」擔當服務一線需求,讓信貸資金及時足額到位項目、全額服務到農村,為保供達產注入一股股金融暖流。尤其在脫貧攻堅項目、糧食安全、醫療物質、食品市場保障、普惠金融等方面及時「輸氧供血」,助力郴州當前經濟穩增長、穩就業。截至5月末,該行今年累計入庫項目29個、貸款92億元,今年前5個月發放到位各類貸款16.22億元。累計支付信貸資金22億元,讓信貸資金快速支付到項目、受益到農民。
農發行宜章縣支行發放1.5億元支持的扶貧開發項目——臨武縣微電影小鎮。
在落實要求的策略上,該行堅持保項目、保穩供、保達產「三保」舉措。「百日攻堅」「暖春行動」「夏季攻勢」等金融服務活動不斷升溫加壓。「大對接、大營銷、大宣講」,農發行服務重點領域、服務優勢逐縣黨政知曉。「一縣一策、一園一策、一項目一策」煥發郴州各縣市區創新創業新氣象,「桂陽模式」、全國首筆採煤沉陷綜合治理的「永興模式」、「網際網路+特色資源+環保」的「資興模式」和高標準農田+土地增減掛「1+N」的「宜章模式」成就服務郴州高質量發展「金色密碼」,「高端營銷、前期調查、輔助協調」三個團隊渙發勃勃生機。
為保障糧食安全,著眼高標準農田、高端農機裝備生產、糧食訂單生產、糧食流通四個方面,從耕地、種植、流通全鏈條、全方位統籌支持。在高標準農田建設中,該行向湖南省高標準農田綜合改造試點縣——宜章縣發放貸款2.9億元,有力地支持了糧食種植實現標準化、現代化。該行向郴州安仁生平米業公司、宜章縣白石渡國家糧食儲備庫投放糧食收購、儲備貸款1652萬元,其中向農民訂單收購糧食500萬公斤,解決糧食生產、流通問題;向湖南農夫機電公司發放1000萬元,有效提高糧食現代化作業水平。
為保障防疫醫療物質及食品供應,該行及時啟動應急貸款通道,實施貸款限時48小時內辦貸到位機制,合理降低疫情應急貸款和民營小微貸款利率,實施加權平均貸款利率4.22%。減免54項辦貸、結算費用,大幅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創新銀擔模式、供應鏈金融模式,由第三方擔保,分別向嘉禾縣和宜章縣發放保證擔保貸款3700萬元、4800萬元。目前該行支持小微民營企業(國家標準)63家,貸款餘額132.84億元,該行支持的民營小微企業目前正滿負荷生產。
堅守綠色發展,深化「綠色銀行名片」精神內涵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郴州作為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67%的水域屬於長江水域體系,農發行始終把農村安全飲水、山林保水、城市供水以及長江大保護作為綠色金融建設的著力點和出發點,以支持郴州市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綠色發展為主題,以支持「一湖」「一庫」「三水」(東江湖、莽山水庫、郴江河、永樂江、舂陵江)為重點,主動對接地方政府,營銷國家和地方政府重點水利建設工程項目,積極做好水資源配置工程、水土保持和水生態保護、水環境治理、農田水利、農村飲水安全等水利項目的信貸服務。將綠色金融建設納入該行《紅色、綠色、藍色「三色金融」三年建設方案》重要內容,確定政策執行目標及信貸投放目標,以綠色信貸引導綠色產業,讓老百姓吃上「放心糧」、喝上「放心水」、呼吸新鮮空氣,看得見青山綠水,留得住鄉愁。
農發行資興市支行累計發放貸款9.8億元,用於支持資興市東江灣區域新型城鎮化一期建設項目,支持建設9條城郊骨幹路網,建成270米的東江灣大橋,整治土地411.57畝,綠化生態環境246.75畝,鋪設地下管道8833米。
為解決桂陽縣24萬人口「斷水」風險,該行搶抓東江湖引水工程機遇,量身定製金融服務方案,省市縣三級現場聯合辦貸,在長達74公裡的跨縣引水省級重點工程中,累計投放安全飲水貸款6.5億元,及時貢獻了「農發行力量」。
永興縣因歷史原因,長時間、大面積、規模化煤炭開採,導致所涉14個鄉鎮礦區地表開裂塌陷,部分村房屋成為危房。2019年3月,該行及時支持5.2億元環境治理貸款,支持永興縣採煤沉陷區(安置區)綜合環境治理,將生態環境建設與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一併支持,項目建成後可安置上萬名農民住上新房,其中讓1053名建檔立卡農民圓上新房夢,解決該縣黨政多年來想解決而因資金問題未能解決的歷史遺留問題,支持綠色發展「永興模式」成為農發行總行及市縣兩級黨政高度認可的經典案例。
為充分利用東江湖豐富的天然冷水資源,按照「政府主導、服務戰略、緊盯政策、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基本方略,積極探索「現金流」和「項目綜合收益」的支持模式,主動與資興市合作,發放5.9億元貸款,支持建成全國知名、省內領先的大數據基地,利用東江湖天然冷水直接服務500萬臺伺服器、引入1000家以上的移動網際網路企業。採用電力製冷,每年可節約用電52億千瓦時,相當於年節約標準煤17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54萬噸。
從「盡美豐收圖」到服務郴州大地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個「實踐密碼」,不僅僅是農發行郴州分行一時的「高光時刻」,更是不息奮戰在助弱扶貧、實現「六穩」決戰中的衝鋒號、動力源。「今年要完成50億元貸款投放目標,到明年末貸款餘額力爭突破200億元。」該行黨委書記、行長胡湘勇信心滿滿!